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1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2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3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4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识字 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10 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过程与方法1.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识记,完成识字目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收集词语的兴趣。2.感悟词语描绘的秋天景色之美丽,热爱秋景。二、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三、教学准备: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二、读中识字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 )4.开火车读生字。5.同桌卡片抽读。三、朗读感悟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2.分组朗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3.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4.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5.多种形式读。(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四、在读中巩固识字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3.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1.认读字音。2.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如, “宜”与“实” ,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 , “实”的下边是个“头” 。3.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4.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5.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6.学生练习。七、实践活动“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关于秋天的词语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风过耳、春花秋月、秋色宜人8、板书设计识字一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1.秋天的图画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 8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过程与方法1.强化读悟,用做书签、绘画等方法感悟秋之美,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如换偏旁等方法轻松愉快地识记,完成识字目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三、教学难点:朗读感悟。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学生搜集了解秋天的美景给同学介绍。五、教学时间:2 课时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板书课题,让学生自己读课文。二、小组合作认读生字直接出示课后“我会认”中的生字让学生认读。不会的可通过“苹果”里的拼音或向别人请教来解决。三、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充分地读,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2.教师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3.自读、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4.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四、再读感悟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3.点拨读,通过点拨,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体会“秋天的图画”色彩的美丽,在朗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好。4.比赛读,看谁读得美。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体会课文中问句所表达的语气。5.学生选读。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互帮互学,读好每个句子。6.美读。教师再范读,读出秋天到来时的兴奋、喜悦,描绘出秋天山野那一幅披金挂红的美丽图画。想读的学生可以小声跟读,也可以在教师范读后,再美美地读,还可做动作配合读,要充分地读。7.在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练习背诵。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六、板书设计梨树 挂 灯笼秋天的图画 苹果 露 脸颊 人们勤劳稻海 翻 波浪 美景如画高粱 举 火把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课文二、配乐朗读课文,检查背诵课文三、指导写字要求写的字,要认写结合,先认后写。不管是以前认的还是在本课认的,都要注意复习巩固,要求不仅在语言环境中能认,单独出现也能认。要通过组词语理解字义,通过字形分析和数笔画来记住字形,通过范写指导学生写端正,写美观。在指导学生写字时,还应注意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本课,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四、扩展活动根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布置晚会会场五、实践活动通过“我会读,我会画,我会做”,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把动脑动手结合起来,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1.读“我会读”中的句子,联系课文、观察和想象,用图画描绘秋天。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如,制作秋天的礼物:用落叶做书签,用自己的画做贺卡,用句子、短诗赞美秋天3.全班分工合作,办个小小展览会。附:资料袋大雁大雁是一种候鸟。随着季节的变更而迁徙。秋天,大雁南飞;春天,大雁北去。它们排成整齐的“一”字或“人”字,掠过长空,激起人们无尽的遐想。6、板书设计 看拼音,写词语。b 1ng xi z dng gung png gu( ) ( ) ( ) ( )1o dng zu ch hu d mi l( ) ( ) ( ) ( ) 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辶_ _ 扌_ _ 亻_ _艹_ _ 宀_ _ 氵_ _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灯笼 ( )的脸颊 ( )的波浪 ( )的苹果美丽的( ) 勤劳的( ) 燃烧的( ) 壮美的( )2.黄山奇石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 12 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2.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3.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二)过程与方法1.以读为主,读中悟情。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三、教学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录音机、录音带、课件。学生搜集黄山奇石的资料相互交流。五、教学时间:2 课时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 。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请齐读一遍课题。二、运用课件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生观察图说像什么。三、观察完图,初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自然段。四、认读生字词。五、接读课文,生评价。六、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象画面。七、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配乐读出情。八、小组练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生答。老师用“奇特、有趣”两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发言,好不好?(板书:奇特、有趣)2.那么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哪块奇石,边读边把描写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画下来。当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就把它标出来,待会儿一起解决,好吗?3.生画。师问:你有哪些词不理解?请提出来!4.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你愿意结合刚才画的词句给大家讲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讲;如果你愿意读,就有感情地读一读;如果你能通过动作把石头奇特的样子表演出来,你就表演给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画图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画。下面自己抓紧想一想,小组可以讨论讨论。5.下面谁先来介绍?(顺序依学生回答的为准。 )(1)仙桃石:生说自己的理解。谁愿意来读读?(生读)老师把其中一个句子改写成这样,你看看哪句好?为什么?(这说明作者用词非常准确。 )好,谁还想来读读?别看就一句话,想读好也不太容易。谁再试试?(生读)还是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2)猴子观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下面,谁能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生读)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好,读得更有趣?试一试(生读)老师帮你一把,给你配上音乐来读,一定会更棒,谁想来试试?(生读)齐读。试背一遍。(3)仙人指路:生说。多么奇特、有趣呀!谁能读好?试一试!找个同学比一比。配乐读。试背一遍。(4)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它的样子?它好像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配乐读。齐读一遍。6.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找生读最后一段。7.又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 、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8.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黄山上的石头可真奇特有趣呀!并且还有许多石头等着咱们去给它起名字呢!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9.你喜欢黄山吗?那老师现在就带你去游览一下黄山好吗?这次咱们就不单单看奇石了,还记得老师上节课讲的黄山四绝吗?除了“怪石” ,还有什么?(生答)好,同学们等不及了吧!请看录象。10.美不美?请你们带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11.下面选两段你认为写得最好的段落背诵一下。12.检查背诵。13.同学们,黄山石奇特、有趣,黄山更美!其实,祖国大地上还有许多这么著名的风景区,课下同学们可以读读有关的课外书。另外,告诉大家,下一单元就有一篇介绍宝岛台湾风景秀丽迷人的日月潭的文章,课下同学们可以先睹为快!3、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仙桃石 闻名中外 天狗望月猴子观海 秀丽神奇 狮子抢球仙人指路 仙女弹琴 金鸡叫天都3.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过程与方法1.以读为主,读中悟情。(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二、教学重点: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三、教学难点:识字写字。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挂图、生字卡、演示课件。学生搜集、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五、教学时间:2 课时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板书课题。(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2.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就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导学生观看动画,整体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对话平台三、感知课文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这只是初读,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不能要求过高。 )(尝试朗读,整体感知,交流收获,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体验读书的快乐。 )四、识字练习1.自己练读生字,可引导学生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 )五、赏读课文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整体感知课文,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与体验。 )六、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在重视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7、板书设计蒲公英 风传播 植物妈妈有办法 苍耳 动物传播 办法多多豌豆 太阳传播 知识多多 办法多第二课时一、对话平台导入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二、诵读课文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让学生进行单纯的模仿,要引导学生的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三、演读1.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2.学生自由练背。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 (以鼓励为主,参与为主。加强学生的诵读练习,加深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发展语感,丰富学生的积累。 )四、讨论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2.“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文的体验和领悟,开阔视野,培养综合素养。)五、练习1.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2.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创设多样的练习方式,巩固所学,达到学用结合。 )六、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的展示出来吧!(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七、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甲、洼、豆、识、经。学生认读。2.自己练写,小组评议。3.教师小结,指导重点。4.学生再练写。(写字是学生的重要技能,尝试之后,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增强写字效果。 )伴教锦囊种子传播的奥秘种子的传播方式大致有四种:风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水传播。如:春天,柳絮四处飞扬。你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的。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炸裂,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4.古诗两首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6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和拓展延伸帮助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感悟。三、教学难点:识字写字。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五、教学时间:2 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 (板书课题)(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对话平台三、初读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大意,与他人交流字词的理解,相互促进,提高学习古诗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研读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象画面。2.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4.汇报交流诗意。5.多种方式朗读。(想像古诗的画面,加上课件的直观效果,使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五、诵读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2.学生自由练读。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学生的阅读古诗的实践,切不可用复杂的分析来替代,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初步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优美。 )六、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4.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写字训练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乐于写字。)七、拓展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不使学生的思路受到束缚,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8、板书设计秋末的特征 荷尽无叶赠刘景文 菊残傲霜收获的季节 橙子金黄 色彩明丽橘子青绿 富有生气 远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山行 色彩鲜明近景:枫林晚、霜叶红第二课时一、对话平台二、复习1.多种方式认读古诗(一)中的生字。2.挑战背诵古诗(一) 。(活泼多样的复习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进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三、自学1.出示山行 ,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习。2.按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4.师生合作解决问题。(“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尝试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细读1.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2.指名读,读后评价。3.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评点。4.学生找学习伙伴一起练读。(朗读与评价相结合,提高阅读的质量。 )五、诵读1.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2.挑战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3.观看插图,练习背诵。4.背诵展示。(多种形式的诵读,促进学生积累,形成个性的体验,进一步培养了语感。)六、写字1.出示生字:枫、于。学生认读,2.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如“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4.学生练习。小组点评。(观察、交流能帮助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七、练习与拓展1.出示课后“我会填” ,引导学生填写。2.诵诗会。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一、我的发现这一项安排了两组汉字,每组的前一个字都是学过的熟字,后一个字都是要学习的生字,而后一个字都是前一个字表示读音的部分。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辨一辨,从中发现规律利用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在“我会读”中应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巩固,记住生字。在“我会写”中引导学生写出带有“木、月、艹、宀”偏旁的字,从中加以巩固和运用识字方法。教学过程:一、我会认1.学生看拼音读字、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2.辩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3.组词语,区别每组两个字的意思。4.书中的学习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生字的呢?你能帮她告诉大家吗?(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或熟字减一减的方法。 )5.出示“我会认”中生字,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翘舌音“支” ,后鼻韵“龙” 。6.扩词练习。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扩词。7.改变语境,在不同语境中巩固生字。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认读。交朋友 交通 支招 一支笔 九龙坡 龙头 巨龙 龙舟要求 请求 凡人 凡是 平凡 利用 利益 有利二、我会写:1.出示四组字引导学生认读。2.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的相同点。回忆一下部首木字旁、月字旁、草字头代表的意思。3.书中的学习小伙伴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字,你也能吗?木字旁:树、林、枝、枫、样、杨、梅、柳月字旁:明、肚、脸、胆、腿、脚、脑草字头:草、花、蓝、苗、苹、苦、荷宝盖头:宝、它、安、完、家、定第二课时二、日积月累这部分是由“我会读”和“读读背背”组成。 “我会读”是本组教材中所学生字的复现,帮助学生加以巩固。 “读读背背”是一首表现秋天丰收景象的儿歌,与“我会读”共同起到促进学生对语言积累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我会读:1.学生分小组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后全班进行读词训练。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3.交流词语的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记住词语的好方法,全班交流,互相促进。二、读读背背:1.教师示范读。2.轻声读儿歌,不认识的字,看看音节多读几遍。3.引导学生品读,比一比谁读得有味道。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儿歌。三、拓展将收集的秋天的儿歌读给同学听或自己写一写儿歌展示给同学。(朗读时需注意:轻声:庄稼、高粱、葡萄;一声:黄澄澄、红彤彤)第三课时三、口语交际这次口语交际是进行秋游的前期准备,主要是讨论去哪,要做些什么,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做事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培养学生创造力。激发学生想说的热情,能说清自己的计划和理由,并能用商量的口吻与别人交流。在交际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取长补短的好品质。一、交际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路线的资料。二、组织过程:1.创设情境、走进秋天。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秋天的美丽景色。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秋妈妈已来到了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美景,带来丰收,带来乐趣。我们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去秋游那有多好呀!可以去什么地方,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2.小组汇报,组内讨论。引导学生出示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的路线资料,结合资料向小组的伙伴说说自己的打算,其他人要进行评价。小组讨论谁的计划好,达成共识,进行补充完善本组的秋游计划。3.全班交流,统一计划。各组陈述本组的计划和理由,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用商量的语气进行讨论,集中大家的意见,确定秋天计划。4.讨论具体事宜。引导学生讨论秋天的前期准备工作和秋游的分工。5.总结评议,提出建议。教师总结秋天的计划研究情况,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第四课时四、展示台这次展示台是在本组教学开始就引导学生平时进行动手、动脑,创作关于秋天的作品,积累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的内容是学生自制的书签、贺卡、图画、诗歌等都是有关秋天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可让学生尽情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动:布置一个展示角或课上展出并交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我表现的意识。第二单元 识字1.场景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的书写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达到“情由景生”的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的书写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难点:学习本课生字、生词,能正确的书写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海鸥、海边、船、牧场、稻田、小溪的照片。师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习生字课件出示,学生“开火车”认读。指名学生认读生字。学生识知字形。三、书写生字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书写生字。通过查工具书。找生字解释,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通过用词语说话或词语搭配引导学生运用新词。四、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听写生字。指名朗读课文二、学习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学生自己质疑,先小嘴间讨论,解决,不懂的再全班交流。(2)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3)你以前学过那些量词?2、师生共议小结。3、出示课件中量词“只、片、艘、条、座、缕、顶、块、方、道、孔、丛、所、面、把、群、阵”三、课堂小结学完这篇课文,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快总结一下。四、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识字 2 树之歌教学目标:会认识 15 个新字,会写 10 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教学重难点:1.会认识 15 个新字,会写 10 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2.板书课题。二、初学儿歌,学习检查生字。1.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2.指名读儿歌,相机帮助正音。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梧 桐 掌 枫 松柏 装 桦 耐 守疆 银 杉 化 桂5 读一读,记一记泡桐 白桦 云杉 翠柏 桂花 枫叶 松子 白果6.指导书写。(1)仔细观察 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2) “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指名读树之歌三、再读儿歌,理解意思。1.全班齐读儿歌。2.你读懂了什么呢?3.结合课件,边读句子边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树木。4.指导背诵。四、课后理解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句意: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因此,这句话寓意着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续、繁衍、传承。古人云:江山代有后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样人类才能永续繁衍、生生不息。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意思是: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 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意思是:就是人要立志,没有志向的人是不会成功的。五、课后作业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儿歌讲了几种树木,用“”画出。“梧桐树叶像手掌” ,用“手掌”比喻梧桐的( )?“松柏四季披绿装” ,用“绿装”来比喻松柏的(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识字 3 拍手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牢、记”等 13 个生字;正确书写“保、护”等 8 个字。2. 正确认读“牢记、孔雀、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拍手、保护、动物”等词语。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4. 了解“隹 zhu、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牢、记”等 13 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