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思想”不能缺位_第1页
高中历史课堂:“思想”不能缺位_第2页
高中历史课堂:“思想”不能缺位_第3页
高中历史课堂:“思想”不能缺位_第4页
高中历史课堂:“思想”不能缺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课堂: “ 思想 ” 不能缺位一、话题的背景在历史教学与评价上,我们面临两个新的问题: 1.历史教材体系的变革。新教材采用专题体系,一课、一单元的知识点高度密集、浓缩,教难,学也难。这是 “ 教材编写者把握上出现了问题 ” ,但历史教师需要 “ 提高自己对于历史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 ” 。(王子今) 2.命题思路的变迁。 “ 基本特点就是从知识考查到能力考查再到价值观考查的转变 现在,命题思路已经开始摆脱能力立意的束缚,开始在价值观引领方面下功夫。 ” (黄牧航) 这些问题如何应对? 辞海 关于 “思想 ”的两层含义:1.思维活动的结果,亦称 “观念 ”。2.思考,思虑。 ” 着重讨论两个问题:即 “高中生需要哪些思想观念?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效地 思想 ? ” 二、理论借鉴“整体 ”的历史观:完整的世界观 公正的价值观 健全的人生观 天地人合 克己意识 借助历史看,至少从科学革命开始,人类选择了一条并非危言耸听的自灭之路! 布尔斯廷: “相信治疗人类无能为力感的办法,是使他们懂得历史的真正过程 ”,这说明 “历史已成为治病良方 ”。2009年浙江 39题:(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2009年山东 27题:( 4)关于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人认为前者重要,有人认为后者重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2009年海南 43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 自由即自我控制意识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自由是人生之至求 自由的真谛是自控,而不是放纵自由抉择意味着对选择结果的敢于担当2009年江苏 22题:( 1)根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 “ 我 ” 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 3)根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 个性与社会性和谐意识“人强不如国强 ”,但 “国强必靠人强 ” “要让人变得明智,以便能够适应人类社会,在社会上受欢迎、有影响 ” 认识到人类存在的多态性适应不是为了屈从,而是为了更好地求得发展。2009年浙江 38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位作者提出培植 “新民 ” 与 “ 新青年 ” 的原因。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有名无实),使他们认识到,以旧国民、旧心理驾驭新制度是不能取得成功的。必须通过思想启蒙改造国人意识,培育新的国民,为社会变革奠定基础。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 “ 新青年 ”“ 新 ” 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 新 ” 在成为自主的、进步的、务实的、开放的、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的新青年。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 (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梁启超 “ 新民 ” 理念与陈独秀 “ 新青年 ”理念之间的关系。梁启超提出要建立新国家必须先培植新国民,突出了国民素质与国家兴衰、社会进步之间的主要关联。陈独秀继承发展了梁启超的 “ 新民 ” 思想,将目标具体锁定在 “ 新青年 ” 上,更符合实际。 独立自主的个性人格意识 鲁迅:要改造社会,要适如其分,发展各个的个性。思想从 “ 不盲从 ” 开始! 学会 “选择 ”与 “放弃 ”, “激情 ”与 “理性 ”的平衡 不是个人主义,不能社会化、不能 “墙头草,随风倒 ”2009年福建 38题:(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 “ 童心说 ” ;反对歧视妇女。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 ( 2)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 “ 异端 ” 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相似之处: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 ( 4)结合 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布鲁诺“ 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 ” 这句话的理解。 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深入发展,近代科学兴起,人文主义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教会统治受到冲击。布鲁诺坚信自己的学说是科学真理,对未来充满信心。 2009年全国 2卷 37题:( 1)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同:反对儒学独尊异:邓实:倡导国粹立国,认为西学与传统文化相通;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认为传统文化禁锢思想,阻碍社会进步。 ( 3)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历史背景: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探索救国之路;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保持民族自信;易导致复古守旧,不足以挽救民族危机。 淡泊名利,选择更好人生目标的意识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真正的人生价值,本质上是利他、利民、利国、利人类的。 2009年福建 41C题:(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辞职后重新投身政治活动作何评价?对他们辞职的评价:华盛顿:不贪恋权位,在防止独裁、促进国家民主建设起了表率作用。孙中山:观点一:以大局为重,不贪恋权位,光明磊落。观点二:对袁世凯的政治面目认识不清,给民主共和造成损失,体现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观点三:因内外形势所近,他只能选择辞职,不必苛求。对孙中山重新投身政治活动的评价:捍卫民主共和,推动民主革命。2.如何引领学生有效地 思想 ? 任鹏杰:“在环境中 ”和 “与环境共舞 ”是大不同的。 何兹全:“要学习大史学家司马迁 于叙事中寓论断 的本领。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教育目的 ”。齐健:要让学生这个主体真正 “ 动 ” 起来。这个“ 动 ” ,主要是指学生内心世界的 “ 动 ” ,思维的 “ 动 ” ,情感的 “ 动 ” 。 围绕主题的教学问题必须扎根于历史基础知识,学生通过分析、解决问题,获得和巩固历史知识,了解和运用史学方法,训练和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感受史实、思维激扬的过程中受到主题思想的熏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奉化中学 邬巧云老师教学主题: “有理想的生活是世界上最美好和最有意义的生活 ” ( 1)马克思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他为什么会提出 “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 ” 这么远大的理想? (回到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来感受他的理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知识点: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 ;能力目标:分析能力。)( 2)理想的实现只靠实干,不靠空谈。结合书本知识,马克思为理想进行了哪些奋斗 ?(知识点:伟大的友谊;能力目标:概括能力。)( 3)马克思为理想而奋斗的成果是什么? (历史点: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能力目标:材料解读能力。) 合理的任务驱动思考的时间思考的问题反馈的方式(书面表达、课堂回答) 积极获取反馈信息教师巡视:督促、观察同学的思考,并留意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成果。 学生反馈:教师要根据目标达成率预期,选择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回答,不能无目的地挑选学生或习惯地选择水平高的学生来回答。 适时提供教学支架 示范解题,但切忌滥用,避免教师总是包办。 思路提示、方法点拨。当发现学生思维的缺陷时,是教师介入最适宜的时机。 分解问题。当学生遇到思维困难时,把问题分解成层层递进的系列问题。切忌成为教学设计的常态,否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系统、深入思考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不可或缺的总结与评价整理该问题的要点强调解题的思路与方法成功激励和被认同的成就体验 3.有思想、有效地思想的原动力在哪里?齐健:缺少了思想的历史只能是 “ 死 ” 的历史;只有把我们的思想注入其中,历史才能够被 “ 激活 ” 。一个没有思想的历史教师所教给学生的,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堆 “ 死 ” 的老古董而已。赵亚夫:历史课堂教学的原动力,不在教育学和心理学,而在历史学。以往凡是把历史讲得不熟不透的教师,都是因为学科功底不好的缘故。 三、教学的实践 时间: 2007年 7月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教学实录2007年全国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执教者: 陈穗,广东汕头市聿怀中学, 1998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地点:东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实验基地校四、我们的思考 1.高中生需要形成哪些思想观念? 2.结合本节课例与教学实践经验,如何追求有 “ 思想 ” 的课堂? 本 节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