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髓空洞发生机制研究进展n 脊髓空洞症 (Syringomyelia SM) 是 一种进行缓慢的脊髓退行性病变,可被定义为发生于脊髓内组织或中央管的充满液体的腔隙。对于其病因,迄今争议不休。曾提出的多种学说皆有其种种不足之处。现在,一些学者提出一种新的理论,即空洞形成的力量来自于髓内组织搏动压,空洞内的液体来自于髓内组织的细胞外液体,而不是脑脊液。本文就脊髓空洞的形成机理作一综述。n 一、传统学说及不足 n 关于脊髓空洞的探讨可以追溯到 300多年以前。 300年的时间里提出种种学说来解释其发病机制。自 18-19世纪,有专家学者提出神经管闭合不全、髓内新生物、炎症、缺血、髓内出血及室管膜上皮自分泌等学说,鉴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这些学说不能给脊髓空洞提供正确的解释。自 20世纪而来,对脊髓空洞的认识逐渐转移到脑脊液的动力学上来,认为空洞的形成主要是脑脊液流动发生紊乱所致,并催生多种学说。这些学说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可行性,但仍对许多问题不能给于满意解释 。n 1. Gardner的流体力学理论 自 1969年以来 Williams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在咳嗽,用力等活动时胸廓内压升高,导致硬脊膜外静脉压力升高,产生的压力波使脊髓蛛网膜下腔脑脊液通过枕大孔进入颅内,而病人由于颅颈交界枕大孔区脑脊液在蛛网膜下腔流动的单向受阻(即向下流动受阻,而向上的流动是通畅的,小脑扁桃体起到活塞的作用 ) , n 2.Williams4 的颅内椎管内压力分离学说 n 自 1969年以来 Williams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在咳嗽,用力等活动时胸廓内压升高,导致硬脊膜外静脉压力升高,产生的压力波使脊髓蛛网膜下腔脑脊液通过枕大孔进入颅内,而病人由于颅颈交界枕大孔区脑脊液在蛛网膜下腔流动的单向受阻 (即向下流动受阻 ,而向上的流动是通畅的小脑扁桃体起到活塞的作用 ),日常间歇性产生的压力波就形成了颅内压跟椎管内压的分离。这种压力差促使了四脑室内的脑脊液通过开放的中央管的流动,逐渐产生脊髓空洞 。n 日常间歇性产生的压力波就形成了颅内压跟椎管内压的分离。这种压力差促使了四脑室内的脑脊液通过开放的中央管的流动,逐渐产生脊髓空洞。同时这种间歇性发作的脊膜外压力波沿着脊髓纵轴上下传递,中央管内的液体由于压力的不平衡而上下运动,通过 “ 溅泼效应 (the slosh effect) ” 使空洞不断发展,甚至形成延髓空洞 。 n 3 Ball and Dayan 5认为咳嗽,用力等活动时胸廓内压升高 ,导致硬脊膜外静脉压力升高,并由此使椎管内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压力升高。由于枕大孔区梗阻,脑脊液不是进入颅内,而是沿血管外间隙进入髓内组织,从而形成空洞。n 4 Aboulker 6则提出另一种观点,认为在椎管内,脊髓和神经根产生脑脊液,并通过神经背根进入髓内,由髓内灰质血管吸收或由中央管回流至脑内。由于枕大孔区梗阻,脑脊液不是进入颅内。因静脉高压的存在脑脊液不能被灰质血管吸收,从而形成空洞。n 5 Oldfield et al. 7, Heiss et al. 8, and Levy et al.9等指出:在心脏收缩期,血液进入颅内,脑脊液被置换进入椎管,心舒期脑脊液进入颅内。枕大孔区梗阻时,进入颅内的脑脊液减少,压力升高。同时由于疝下的小脑扁桃体象活塞一样挤压脑脊液,使椎管内脑脊液获得较高的搏动压,压迫脑脊液沿血管外周间隙进入髓内组织,从而形成空洞。n 6 Levine10于 2004年提出脊髓静脉淤血理论:枕大孔区梗阻时,在直立位置、咳嗽、用力等活动以及脑脊液的搏动会影响髓内压。在梗阻区近端会产生瞬时高压,而在远端则处于低压状态,于是梗阻区近端髓内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塌陷,而远端则扩张。血管扩张不但压迫脊髓组织,而且扰乱了血脊屏障,致使晶体液的超滤聚积形成空洞。n 7上述学说的不足之处 Gardner和 Williams的观点不能解释 在大部分病人无法证实四脑室和syrinx 管之间的交通; 有一些空洞位于髓内组织,并不与中央管相通,空洞内液体成分并不同于脑脊液。而 Ball 和 Dayan、 Oldfield 、Aboulker 等观点的致命缺陷为 空洞内压力高于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不能逆压力梯度进入空洞11 空洞内液体成分并不同于脑脊液。 Levine的观点解释了空洞压力及空洞液体来源问题,但并没有证据证明空洞区静脉扩张淤血 12。另外临床上,在梗阻区上下端都会发现空洞存在,并且空洞是一个整体 13。 n 二、新学说的提出及合理性 n 关于脊髓空洞的形成, Greitz认为根本原因是髓内与邻近的蛛网膜下腔力量不平衡所致 14,15。由此提出髓内搏动压理论:脊髓内的搏动压相对高于邻近蛛网膜下腔的压力,脊髓与邻近的蛛网膜下腔存在一种压力不平衡,这种相对高的髓内波动压由内至外扩张脊髓组织,而形成的空腔立即被髓内细胞外组织液填充,形成空洞。这一新学说的理论基础有以下几方面组成。1 髓内搏动压的形成 n 脑脊液流动的动力来源为颅内脑动脉的搏动,而不是来自于脑组织的波动,收缩期脑动脉的扩张是脑组织扩张的 50倍 16.。在封闭的颅内,扩张的脑动脉所占的体积需要脑脊液的置换,于是脑脊液被推出颅外。在心脏舒张期,向下流动的脑脊液反转。在正常情况下,脑脊液的搏动压传递给脊髓并且与髓内压力保持平衡。在蛛网膜下腔存在梗阻时(主要是脊髓外伤、炎症与肿瘤),上述两股力量的平衡将被打破。 n 脑脊液脉冲波到达梗阻时流动受阻,脑脊液的波动压一部分通过脊髓向梗阻远端传递,一部分在梗阻区返折,进入梗阻区近段脊髓。因而在临近梗阻区的两端,髓内搏动压力就会高于附近的脑脊液博动压。脊髓组织顺压力梯度扩张,形成空洞。如果是完全梗阻,脑脊液的波动压不会向远端传递,只会返折进入梗阻区近段,这样导致髓内搏动压得绝对升高,在梗阻区上端形成空洞。 n 另外,在蛛网膜下腔不完全梗阻时,还要必须考虑流体的 Bernoulli定律和 Venturi现象 14。Bernoulli定律强调给定流体的总机械能是不变的。这意味着流体速度的加快会减少流体的压力。因而脑脊液通过狭窄的蛛网膜下腔时速度会加快,同时脑脊液的压力会降低 ,导致髓内搏动压力相对性高于附近的脑脊液博动压力。Venturi现象描述的是喷射的流体会对管壁产生一种吮吸的效果。这种现象在脑脊液通过狭窄的蛛网膜下腔时也会出现。其实,这两种现象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对同一种现象的不同描述 。n 3 空洞内液体的来源 n 空洞的压力要高于蛛网膜下腔脑脊液的压力存在由内到外的压力梯度,因而脑脊液不会由外至内逆压力梯度进入空洞。由于脊髓中央管多数已闭塞,且空洞有时并不与中央管相通,故四脑室内脑脊液也不会进入空洞。空洞内液体成分与脑脊液不同。都说明空洞内的液体不是脑脊液。 n Klekamp17于 2002年提出空洞内的液体来自于髓内细胞外液。前面提到,增高的髓内搏动压是脊髓组织扩张的原因。同时,这种压力也会扰乱髓内组织的微循环,导致髓内毛细血管的滤出与吸收失衡,细胞外组织液聚集在扩张的腔隙或中央管中。液体的增多会增加髓内组织的压力,这将压迫髓内的容量小血管并减少髓内血供,导致血管阻力增加,使毛细血管的压力及超滤过能力上升。 n 积液也会减少毛细血管的面积,使其回吸收能力降低,并形成恶性循环。这样细胞外液逐渐聚集,将髓内微小腔隙转变成大的空洞,形成各式各样的脊髓空洞。不过,髓内细胞外液体的增加也许先于小腔隙的形成 18。有研究证实,髓内毛细血管滤出的是少含蛋白的晶体液,与脑脊液成分不同。由于上述微循环病变,在空洞周围出现水肿、胶质增生及小血管管壁增厚等症状就不难理解了。n 4导致脊髓扩张的机理n 脊髓扩张主要是由于髓内搏动压相对升高。其机理可总结为以下 5条 :A 蛛网膜下腔不完全梗阻时,增高的髓内搏动压向梗阻区远端传递或向近端返折。 B 完全梗阻时,增高的髓内搏动压向梗阻区近端髓内返折。 C Venturi效应。 D 梗阻区局部脊髓拴系时,上述原理 A、 B作用增强 14。 E 脊髓拴系时,在脊椎弯曲部位对脊髓形成直接的机械牵张 14。n 5对临床疾病的解释 n 对各种疾病导致的脊髓空洞, 髓内搏动压理论都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在这些疾病中,脊髓外伤、肿瘤、炎症等疾病会导致蛛网膜下腔的梗阻,因而可用原理 A、 B、 C来解释。不完全梗阻时,脑脊液下传受阻,脑脊液搏动压一部分经脊髓向梗阻区远端传递,一部分返折进入梗阻区近端。 n 同时,梗阻区脑脊液流速加快,可达 8 /秒 14,因而还要考虑流体的 Venturi效应,这样临床上脊髓外伤病人常常在病变两端都有空洞 13。如果是椎管内肿瘤,梗阻范围较大一些,则搏动压不易下传,只能返折进入近端,形成梗阻区近端空洞。这揭示了椎管内肿瘤并发空洞以颈段多见的原因 19。 n 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目标课件
- 2025年中国建设银行担保借款合同范本
- 跨文化认同变迁-洞察及研究
- 2025汽车买卖合同(适用个人)模板(或范文)
- 2025合同管理系统的实施性与应用性研究报告
- 华为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企业管理资料范本物流公司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企业安全培训教材课件
- 2025借款合同生效的要件
- 2025关于个人租房合同模板
- (正式版)DB15∕T 2590.1-2022 《毛茛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规范 第1部分:金莲花》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数学13.2.2 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 教案
- 电机电路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13.2.1三角形的边 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2025年征兵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药店继续教育培训试题(附答案)
- 电焊工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及答案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
-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
- 2025特殊药品的管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