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附答案_第1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附答案_第2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附答案_第3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附答案_第4页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卷第 1 页(共 11 页)新人教版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附答案历 史 试 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科类、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上。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纸上。4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严禁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答题。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 共 50 分)一、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填在答题卷题表中。1明太祖与宋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是 ( )A设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 B改变和分散地方机构和权力C废除原来的全国行政区划 D改变选拔官吏的方法,实行八股取士2明清时期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B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C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3到清朝末年为止,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政体而论,有哪几种主要形式 ( )A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 B宗法制与中央集权制C地主政权与农民政权 D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政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 B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业生产C北方人民南迁并带去先进技术 D江南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有利5现存苏州碑刻博物馆的永禁机匠叫歇碑 ,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户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本卷第 2 页(共 11 页)(罢工) ,勒加(工)银而立。下列直接反映了该碑刻包含的历史信息是 ( )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兴起于苏州 资 本 主 义 萌 芽 时 期 手 工 业 中 劳 资 斗 争 中 国 早 期 雇 佣 工 人 为 改 善 经 济 待 遇 而 开 展 斗争A B C D6右图为春秋时期铸造的牛尊,许多历史学家以它来证明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在观察此器时,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 ( )A牛尊的制度材料上B牛尊的腿上C牛尊的鼻子上D牛尊的背部7如右图所示,19 世纪初的英国,报时自鸣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市民生活变得富有B工厂制的广泛推行C制造钟表的成本更低D市民生活观念的变化8联系所学知识观察右图,判断 1933 年罗斯福与农场主的交谈,涉及的主要话题应是 ( )A提高农业产量B增加农业出口工C压缩农业种值面积D修建水利设施9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 1900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 属于 1916 年元旦社会论对上一年进行的总结是 ( )A立宪、八国联军、南昌、赔款、阿 QB三民主义、起义、武昌、约法、退位本卷第 3 页(共 11 页)C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D新文化、北洋、实业救国、张謇、仲甫10从右面图片中你能获得的最有价值的历史信息是 ( )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B三大战役取得重大胜利C国民党的政权覆灭D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111956 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年代里” 的是 (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建立起来 D “一五”计划即将完成122007 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60 周年,中共中央在给内蒙古自治区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 ”这里的 “伟大创举”是指 ( )A率先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B率先赢得了民族独立C率先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 D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3到 2006 年底,有 1487 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 9 个任务区执行维新和任务。中国积极参加维和行动,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 伙伴关系”C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4王军同学在整理父亲的书房时。偶然发现书中夹着一张阵旧的大学招生宣传册,其中介绍有“教育大革命” 的内容,学校办学体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学习三类。这经宣传册最早应印刷于 ( )A20 世纪 50 年代 B 20 世纪 60 年代 C20 世纪 70 年代 D20 世纪 80 年代15某历史学习小组,讨论怎样在中国避免“文革”那样悲剧重演,提出了下列措施。你认为最主要的应是 ( )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2,4,6本卷第 4 页(共 11 页)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D要实行分权制衡16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这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制约与平衡C全体市民的素质高低 D革命的彻底性17某中学组织历史知识竞赛,主持人问:下列哪些成员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 )英国下院议员 美国众议院议员 英国内阁成员 德国联邦会议代表A B C D18近代法国产生了 12 部宪法同 7891875 年的近 90 年内,法国平均每 7 年更换一部宪法。这反映了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其内在的社会根源在于 (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C各派政治力量斗争激烈 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191898 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史实从本质上说明了 ( )A慈禧对汽车的好处了解不够 B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C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 D袁世凯送礼物忽视了中国国情20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 理性的胜利 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对恩格斯这段关于 19 世纪初期西方状况的表述,正确的理解是( )A启蒙运动没有产生实际效果 B资本主义制度充满矛盾走向腐朽C表达了人们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 D合乎理性的社会不可能 存在21对当今世界格局中,美、日、中、俄以及欧盟五大力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准确表述是( )A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B求同存异,共同发展C联合斗争、利益一致 D平等互利、力量均衡22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 )儒家思想民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本卷第 5 页(共 11 页)书院注重学生个人品德的养成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A B C D23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这主要说明牛顿的发现 (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C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24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以上西风颂诗句的风格属于 ( )A18 世纪欧洲的古典主义风格 B19 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风格C19 世纪欧洲的现实主义风格 D20 世纪欧洲的现代化主义风格2519 世纪末,兴起于法国的印象派绘画艺术曾影响欧洲画坛,后影响到 20 世纪亚洲的中、日等国。下列叙述最接近印象派艺术特色的是 ( )A描绘自然,捕捉光与色的变化B夸张抽象,着重于内心的主观感受C赞美劳动,注重表现社会现实D关注体积,通过变形图案组合表现第卷(非选择题,共分 50 分)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二、非选择题:第 26 题 14 分,第 27 题 12 分,第 28 题 14 分,第 29 题 10 分,共计 50 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26 (14 分)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中,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回答下列问题:(1)古代东方都创造了自己的和先进文明。结合你对古代人类历史政治文明的学习,从中外选取两个不同类型的政治文明模式,并从政治文明发展进程的角度谈谈你2,4,6本卷第 6 页(共 11 页)对二者利与弊的看法。 (6 分)美国历史学家布卢姆说:“独立战争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2)依据材料回答,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局限的?(4 分)(3)在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进程中,先后出现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两部宪法性文件对中国民主政治所起的最主要的积极作用分别是什么?从两部宪法的性质和结果中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4 分)27 (12 分)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在开展关于世界市场的研究性学习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请你给予帮助解决:在材料搜集中,发现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说:“1500 年以前,人类基本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 1500 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市场终于形成。(1)为什么把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定位在 1500 年前后和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两个时间范围之内?(4 分)本卷第 7 页(共 11 页)在图片搜集中,发现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及其影响的四幅图片,分别是圆明园大水法和远瀛观残迹图;开埠后频频来上海的外国商船图;广东继昌缫丝厂图;严复天演论译文手稿与民报图。因为年代久远,图片模糊,但从图片文字名称中可以理清中国近代化的脉略。(2)请你根据图片名称反映出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中国近代化简要历程的短文。 (要求字数 150 字左右,不要出现图片名称) (4 分)在观察社会现实中,发现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中国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竞争。(3)请你谈谈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取得的成效。 (4 分)28 (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7 年 2 月 21 时时务务第 21 期,刊登了引人注目的两篇文章。一篇是麦孟华的文章,提出“中国宜尊君权抑民权”,这与时务报以前“民权之益”的调子截然相反;一篇是梁启超的文章,介绍江西九江女子康爱德“以发念救众生疾苦因缘故,于是专门医学”,并且“ 唯以中国之积弱,引人为耻” 的事迹。两文一出,都发出了 时务报读者无限的联想。本卷第 8 页(共 11 页)材料二:以时务报而开始扬名天下的总主笔梁启超,亦屡屡“以文乱法”,引发事端,例如他的知耻学会叙一文,就让时务报的重要支持者湖广总督张之洞深觉这是一篇让“阅者人人惊骇”,恐招大祸的文章,要湖南巡抚陈宝葳等采取动作, “速告湘省送报之人,此册千万勿送”。即便时务报得承受来自政治现实权力这样或那样的压逼,它更从官府以外的社会获取成长和发展的物质动力。举例而言, 时务报自是会得到封疆大吏的热心捐助,如李鸿章一次捐助报馆洋二百元,道员朱采阅报后“附助报馆经费百元” ,等等;它的捐助名单更可以开出一长串。材料三:阅读时务报 ,既让改革变法的呼声得以在士人群体里扩散,它提供的各种诉求维新改革的讯息与行动,亦令阅读者屡起呼应。比如,张之洞倡言组成“戒缠足会”以“求二万万之妇女” 之外, “何不更举戒烟会,以救一万万之男子的主张见诸报端潘光哲和它的读者(1)依据材料一分析指出,作为在追求变运河维新帜下开办的时务报 ,刊登故麦孟华与梁启超文章的目的是什么?(4 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张之洞和李鸿章既资助又反对的原因?(4分)(3)据材料三,概括说明时务报的历史作用(6 分)本卷第 9 页(共 11 页)29 (10 分)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梭伦材料二:史记商君列传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事末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梭伦的什么政治理念?试举两例符合这一政治理念的改革措施。 (3分)(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文明的角度,简要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3 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上述变法内容的主要异同。 (4 分)2,4,6本卷第 10 页(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0 分,每小题 2 分)1B 2C 3A 4C 5D 6C 7B 8C 9D10C 11A 12A 13D 14A 15C 16B 17B 18C19B 20C 21A 22A 23C 24B 25A二、非选择题:第 26 题 14 分,第 27 题 12 分,第 28 题 14 分,第 29 题 10 分,共计 50 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26 (1)古代中国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有利于国家统一,政治秩序的稳定、民族间的融合导致暴政、腐败、阻碍民主化进程。 (3 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有利于维护公民政治权力,减少决策失误用,仅是部分人的民主,很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3 分)(2)制定宪法,建立联邦制共和国,实行代议制民主和分权制衡原则。 (4 分)(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结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4 分)27 (1)1500 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亚、非、美各大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际贸易、人口资本流通、以及武力威逼,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 分)(2)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埠通商,外国大量向中国倾销商品,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社会结构中出现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产阶级的壮大和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戊戍变法2,4,6本卷第 11 页(共 11 页)和辛亥革命的发生。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