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_第1页
蛋白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_第2页
蛋白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_第3页
蛋白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_第4页
蛋白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1210007贾本立S1210033陈超S1210045纪德重S1210272张楠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123背景介绍肿瘤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 近年来随着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肿瘤的发病率 呈上升 趋势。自 20世纪 40年代盐酸氮芥用于治疗淋巴癌以来 , 抗肿瘤药物的发展迄今为止已有 70余年的历史 , 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肿瘤药物 有 100多种 。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的研究突破 ,抗肿瘤药物的发展由 传统的细胞毒药物 转向以 分子为靶向的药物 研究 , 对肿瘤的化疗手段也由 单一 药物治疗转向了 多药多靶点 的联合治疗。直接作用于 DNA烷化剂: 氮芥类(环磷酰胺)、亚乙基亚胺类(塞替派)、甲磺酸酯类(白消安)、亚硝基脲类(卡莫司汀)金属铂络合物: 顺铂博来霉素类: 博来霉素作用于 DNA拓扑异构酶的药物Topo :喜树碱、托泊替康Topo :多柔比星、米托蒽醌干扰 DNA合成叶酸拮抗物: 甲氨蝶呤嘧啶拮抗物: 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嘌呤拮抗物: 磺巯嘌呤纳抗有丝分裂在微管蛋白上有一个结合位点的药物: 秋水仙碱在微管蛋白上有两个结合位点的药物: 长春碱作用在聚合状态微管的药物: 紫杉醇基于肿瘤信号传导机制蛋白激酶抑制剂蛋白酶体抑制剂: 硼替佐米抗肿瘤药物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单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家族 受体 表达位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HER2、 HER3和 HER4 上皮细胞肿瘤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受体等 血液系统肿瘤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 PDGFR一 、 PDGFR 上皮细胞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VEGFR一 1、 VEGFR-2、 VEGFR-3 肝癌、肺癌、卵巢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FGFR-1, FGFR-2, FGFR-3和 FGFR-4。血管生成方面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 TRKA、 TRKB和 TRKC 神经上皮细胞等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MET、 RON 肿瘤转移及血管生成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 在血管、肿瘤的生成血管生成素受体 TIEl、 TIE2 肝细胞癌血管发生。白细胞酪氨酸激酶 LTK、 ALK。 传递增殖信号蛋白酪氨酸激酶按其结构可分为受体酪氨酸激酶 (RPTK)和非受体酪氨酸激酶 (NRPTK)。许多 RPTK都与肿瘤的形成相关,其原因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易位或简单的激酶过表达。简单地说,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即抑制以上 RPTK的磷酸化,从而阻断下游信号通路的传导,抑制表达位置的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等,起到抗肿瘤的功效。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含喹唑啉结构拉帕替尼 、伐地他尼、阿法替尼、西地拉尼、 坎奈替尼含喹啉结构的伯舒替尼、多维替尼、 0SI-930等含吲哚结构 苏尼替尼 、 SU6668、莫替沙尼含吲唑结构 阿西替尼、 BMS-599626、帕佐帕尼等含嘧啶结构的伊马替尼 、 INNO-406、 达沙替尼含哒嗪结构的伐他拉尼、特拉替尼含芳基脲结构索拉非尼 、 KRN951、 CP547632单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含喹唑啉结构 吉非替尼 、 厄洛替尼含嘧啶结构的 尼罗替尼合成路线厄洛替尼开发公司: 罗氏, 2004年, FDA批准上市作用靶点: 表面生长因子 EGFR医疗用途: 治疗前期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 以及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作用机制: 抑制 EGFR, 进而阻断细胞内酪氨酸激酶磷酸化 , 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BA逆合成分析切割方式一( A) 路线一 美国 Pfizer Inc.N.Y.的 Schnur, Rodney.C.等报道的专利( US5747498)该路线以 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为原料,先和溴乙基甲醚反应,然后硝化,还原硝基为氨基,环化,氯代,最后和间氨基苯乙炔反应得到产品。优点:此路线为第一条合成路线,试剂原料易得,操作也不复杂,能合成出最终产品。缺点: 1、用到了环境污染严重的氯化试剂,后处理麻烦。2、最终产物的游离碱通过柱层析分离,最终产品的得率和质量都没报道。总体来说,不适合工业化生产。路线二 沈鑫,廖立新等在 2009年报道的专利( CN101463013A)该路线以 3,4-二羟基苯甲醛为原料,经过氰基化,在和氯乙基乙醚反应,硝化,还原,环合,氯代,最后和间氨基苯乙炔反应得到产品。优点:原料来源简单,合成较方便。缺点:使用了国家禁止的氯化试剂路线三 何茂群,苗得足等在 2012年报道的专利( CN102584719A)该路线经过氰基化,和氯乙基甲醚反应,再经硝化,还原,然后和 DMF-DMA反应,最后和间氨基苯乙炔反应得到产品。优点: 1、避免了在反应中用到国家禁用、对环境污染大、后处理麻烦的氯化试剂,如草酰氯、五氯化磷、三氯氧磷、氯化亚砜等。2、缩短了合成路线,提高了收率。切割方式二( B)路线四 Jyothi Prasad等在 2007年报道的专利( WO200706091)该路线以 6,7-二甲氧基 -3,4-二氢喹唑啉 -4-酮( 可直接买到 )为原料,先脱去 6,7为上的甲基,保护羟基,氯代,和间氨基苯乙炔反应,然后脱去保护,最后和卤代乙基甲醚反应得到产品。优点:省去了成环一步,避免了前面路线中的硝化反应,降低了成本。缺点: 1、该路线先脱甲基再保护,后面还要脱保护,增加了反应的步骤,无形中降低了总产率。2、氯化试剂依然没有避免。路线五 Jyothi Prasad等又在 09年报道的专利( US2009306377A1)进行工艺改进该路线以 6,7-二甲氧基 -3,4-二氢喹唑啉 -4-酮为原料,经水解,乙酰化保护羟基,对甲苯磺酰氯酰化,和间氨基苯乙炔反应,最后脱保护,和卤代乙基乙醚反应得到产品。优点:避免使用了国家禁止的氯化试剂,如 SOCl2、( COCl) 2等。缺点:跟上条线一样,经过保护脱保护过程,步骤长。尼罗替尼 市场前景: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ML) 是 4种最常见的白血病之一 , 约占白血病病例的 15 % 20 % ,发病率为 1.6 /10万。在美国 , C ML患者每年新增约 5000例 ,男女比例为 1 .4B1 ,生存超过 20年的不到 10%。 2001年 , 首个 Bcr - Ab l激酶抑制剂 伊马替尼在美国获准上市 ,为 C ML的治疗提供了良好选择,但因其发生 Bcr - Ab l基因突变而产生了耐药性。尼罗替尼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开发公司: 诺华公司, 2007年FDA批准上市作用靶点: 表面生长因子 EGFR医疗用途: 治疗对伊马替尼耐 药或者不能耐受的慢性期或加速期的 Ph+CML患者。逆合成切割方式 一路线一 Bretenstein,Werner 等人于 2004 年报道的专利( wo 04/005281)中间体 1中间体 2中间体 1中间体 2目标产物分成两部分分别合成,最后拼合在一起。1、 首先由咪唑对苯环亲核取代,后对氰基水解为羧基,接下来进行 Schmdit反应将羧基变为氨基得到中间体 1.2、 底物在酸性条件下和氰胺反应是生成胍基,再和已经制备的中间体 3反应得到环合产物。该步骤是合成嘧啶环的通用方法(用 1,3二羰基化合物或其前体物和还有 N-C-N的片断合成)。得到中间体 2.Mckenna, Joseph 等人于 2006年报道的专利进行工艺改进( wo2006135641)由于 Breitenstein专利中最后一步是将酯水解后同胺进行偶联,用到了氰基磷酸二乙酯,这一步给出了低收率且收率不稳定,并且氰基磷酸二乙酯价格不菲,故对其改进,在 Mckenna的专利中用了甲酯和胺在强碱性条件(如叔丁醇钾),于 -50 C温度下,于有机溶剂中(如四氢呋喃, DMF等)可得到 67%产率。逆合成切割方式 二路线二 2007 Huang ,Wei-sheng ; Shakespeare , William C et al. Synthesis此路线的 最后 一步 用 BuchwaldHartwig反应进行偶联。中间体 2可由多种方法得到, 以上 两 种方法 , 分别是 2009年由 Kalesh , Karunakaran 等人报道 和 2011年由 Koroleva , E.V等人报道的由氰胺原位合成氰胍最后脱掉氰得到。路线三 2009 CHEN Yong-jiang et al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s优点: 综合了 2007和 2004年的方法并将第一步改为碳酸铯和碘化亚 铜使产率提高更适合工业生产。缺点: 最后 需 先将胺保护,水解得苯甲酸,将苯甲酸制成活性酰胺后和和中间体1进行交换酰胺化得 Boc保护的产物 , 最后得去保护。路线四 张杰,贺良冲等人于 2012 年报道的专利( CN102321073)评价:作为最新的尼罗替尼的合成路线,用到的试剂更温和,路线更短,较适合于工业生产。拉帕替尼开发公司: 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 2007年 FDA批准上市作用靶点: 表面生长因子 EGFR和 HER-2医疗用途: 治疗晚期阳性乳腺癌,与卡培他滨联用。市场前景: 美国癌症学会统计显示,每年乳腺癌新确诊的病例达 18万,而每年大约有 8000-10000女性死于转移性 HER-2阳性乳腺癌,拉帕替尼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可直接购买虽商品化,但价格昂贵逆合成分析+切割方式 一关键中间体 1关键中间体 1的合成李飞,王武伟等人于 2009年报道的专利( CN101575319)评价:两条线最大的不同在于,下面一条线避免了使用 SOCl2、 POCl3等氯化试剂,污染小,操作简单,收率也相应提高,相对于上面一条线,比较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路线一 葛兰素公司于 1998年申请的专利( WO9935146 )中间体 1缺点:采用了剧毒的有机锡试剂,对生产的安全性、药品的安全性以及环保具有很高的风险。另外,药物中间体需进行柱层析分离纯化,后处理复杂。线路二 李兴等人于 2009年在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上发表的 “拉帕替尼的合成 ”优点:避免了剧毒物的使用,该方法已用于工业化规模生产,收率较高。缺点:中间体 2的 -CHO高温不稳定;每步都要纯化处理,需用大量溶剂,污染环境,成本高,而且生产周期长。中间体 2路线三 武汉人福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于 2012年申请的专利( CN102675297A)优点:起始原料易得,制备过程中无难分离化合物,所有中间体及成品都可以通过重结晶得到。缺点:氮气保护反应步骤,需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