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论文穿越阅读教学的迷雾语言和精神兼得是阅读教学的应然追求【内容摘要】学生的精神建构与提升,只有扎根在丰厚的语 文土壤中,精神的种子才能在学生的生命中生根、发芽。否则, 语言就成了无聊的符号,精神就成了空洞的 说教。语言虽然是一种文化符号,但它同时承 载着浓浓的情和意,学生 语言的 顺畅表达是需要文本精神导引的。当学生的身心完全被文本精神所浸润时, 课堂才会焕发 出令人陶醉的入化境界。本文从分析当下忽视言语训练的现象,工具性 “备受冷落”、 人文性 “大红大紫”、 “非语文”越俎代庖这三个方面来剖析。引出如何引领学生进行丰富的、灵 动 的、有效的语言训练,指出从四个方面进行尝试:1、咀嚼词句 刍其味。 2、语言补白品其韵。3、模仿运用习语言。 4、细品标点知情道。最后指出只有把发展学生 语言与建构学生人文精神有机 联系与融合起来,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体现学科个性,更好地建构充 满语文味的 课堂,更有效的 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宗旨。【关键词】语言训练 语言 精神在这几年轰轰烈烈的语文课改中,语文教学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的把语文课上得催人泪下,有的把语文课上得热热闹闹,有的还搬上了其他学科该做的事,让人眼花缭乱,可沉下心来一想,语文课毕竟姓“语” ,应抓住文本语言这条主根,语文教学才是最本色、最有魅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语言训练要落在实处,而文本中的情感因素也不容忽视,它是提升学生精神世界最直接的依托与载体。两者都不可偏废,就要将学生的语言训练(工具性)和精神建构(人文性)紧密联系,并努力实现统一。但这几年,由于教师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片面理解,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工具性的弱化,人文性的过盛,文化性的越位,严重制约着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一、误入藕花深处:观之当下忽视言语训练的现象1、工具性“备受冷落”【案例描述】一位教师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救助车夫片断:先请同学们自由读救助车夫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想当时的情境,哪些词句让你一下子找到了先生受人 爱戴的理由。接着让学生找出哪些句子让你百思不得其解,找出后然后追问伯父 为何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呢?再追问你还想知道什么,并出示背景 资料, 见证当时老白姓的生活,最后得出鲁迅受人爱戴的理由是忧国忧民整堂课学生品得很有深度,在当 时,此课也获得了一致的好评。【反刍思索】这是典型的没有语言训练的语文课,人文性大红大紫,而工具性却备受冷落,造成文本丢失,语文的失落。这样的课堂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并不少见,教师过分地追求教学内2容的深度,课外资料的补充,学习形式的变化,却忽视了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引领学生体味文本语言,感悟精妙的表达,学会积累、习得方法。 救助车夫这段,作者连用了 9 个动词“扶、蹲、半跪、拿、夹、拿、洗、敷、扎” ,突显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感人形象。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善于抓住这些有特色的语言,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再步步深入品味,加深对人物情感的体验。还要注意情感和朗读相结合,突出语文味。2、人文性“大红大紫”【案例描述】一位教师执教大瀑布的葬礼过程如下:第一步:初读课文,说说大瀑布的昔日和现在是怎样的?第二步:再读课文,品昔日大瀑布的雄 伟壮丽和 现在这条大瀑布的奄奄一息。第三步:说话训练,假如你是一位慕名前来的游客,你会说些什么?第四步:观看葬礼,说说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葬礼?举行这种葬礼的意义何在?第五步:资料补充,出示全球性生态环境亮起红灯的资料,再让学生写写呼吁。整堂课学生情绪 激昂,发言精彩,掌声不断。【反刍思索】这也是缺失语文的“语文”课。课文的第二步品昔日大瀑布的雄伟壮观和现在这条大瀑布的奄奄一息,这一设计固然不错,但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不能一味地空谈感受。后面的联系实际谈环保、写呼吁,虽然也有一些说、写训练的成分,也注意到了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的要求,与充斥课堂的浓浓的环保味相比,这些微量的说、写训练更像是一种点缀。这是语文课,不是环保主题会,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必要的,但这不是语文课的唯一追求,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语文教学负担着指导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任务。即使是感悟人文,只是笼统地说感受,没有和文本语言发生更多的联系,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3、 “非语文”越俎代庖【案例描述】一位教师执教秋天的雨先课件出示秋天的美景。然后 进 入课文的学习,最后 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赞美,可以唱歌展示,可以绘画汇报,也可以写赞美诗整堂课气氛热烈,风风火火,学生情趣盎然。【反刍思索】初看,该教师敢于创新,加强综合。 “语文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既然是文化,当然是越丰富越好。于是音乐、美术等一股脑儿地涌入课堂,把这么多的文化堆砌在一起,语文的个性非但没有凸显,反而被淹没了。而沉下心来一想,真正的人文内涵是植根于人的精神力量之中的,是以人的生命为根基的,以文本语言承载的,这种丢掉文本的,刻意营造外在的、空泛的“人文”的做法,只会是无病呻吟,浮萍一般,是永远无法站立的。二、吹尽黄沙始到金:阅读教学要把根留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 。语言的学习应该在语言实践中完成,语言实践的过程就是语言的内化和外化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切不可就语言学语言,进行单纯的语言技巧训练,而应以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为经,以语言训练为纬,使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兼顾,内化和外化兼收。3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进行丰富的、灵动的、有效的语言训练呢?1、咀嚼词句刍其味叶圣陶先生认为,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想培养语感,要从咬文嚼字开始,咬文嚼字,就是品尝好词佳句。咀嚼词句需要教师对语言有独特的敏感,反复、认真咀嚼才会感悟文句中的妙处。如:她是我的朋友中的一个句子就值得咀嚼。句子: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 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 举起来。让学生咀嚼这个句子,这个句子中的哪些地方 让你感受到阮恒的害怕?学生自由 谈感受,等谈到颤抖一词时,师追问:颤抖是什么意思?你能做做 这个动作吗?你能通过颤抖一词听听阮恒心里的想法吗?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送到文字中吗?最后师小结:是啊!作者抓住阮恒动作的描写把阮恒的心理活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其 实文中抓住阮恒动作的描写呈现阮恒的心理活动的地方很多,待会我们好好咀嚼咀嚼教者在这句话的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咀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对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学内化,感悟阮恒越来越深的恐惧。这样,一头连着工具性,一头连着人文性,岂不妙哉!2、语言补白品其韵现代接受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含着许多“不确定”与“空白” 。即文本语言的空白点。这些空白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恰恰是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布局谋篇的匠心独运。如她是我的朋友第 11 段的教学,我是 这样设计练习的:练习:尽管阮恒极力掩饰,还是被医生察 觉了,医生 问:“ ?”阮恒 然后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 。”男孩立刻停止了哭声, 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同学们,课文有一个小插曲,阮恒在献血 时这样紧张、痛苦,忽然他又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请读十一自然段,在横 线上填入 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这样巧妙地安排课文第 11 自然段的补白,让学生加入神情、动作的描写,融入了写作方法的运用,其实是对前环节语言习得的一个展示,这样的补白不但使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更好地帮助了学生理解了文本的内涵,让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言实践中得到了交融。3、模仿运用习语言儿童学习语言的初始步骤是模仿。这是一种机械学习的过程,有时甚至还属于“无意记忆”的范畴。故而,把学习对象“模式化”是语文学习入门的捷径。在这方面,传统语文教育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这种机械运用是指直接使用课文中的规范语言,比如4背诵、反复诵读以及简单的复述等,有时可以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平面“搬运”和“组合”虽然这种机械运用比较单调,却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有效手段。例如:桂林山水的教学片段:第一步:你能学这样的句子再来写一句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 )。第二步:你能模仿这样的一组句子,写一 处自然景物。从一句话的模仿开始,再到一组句子的模仿,给学生搭建了跳板,同时也让学生习得句式,培养了语感。4、细品标点知情道标点符号在文章的表达上不仅是一种符号,也是文章中不可或缺的无声语言。它就像绘画中的“飞白”一样,看似空白,实则使文字组合相连,表情达意。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词句文段,还要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对标点符号进行推敲,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唯一的听众第十自然段:“聋子?”妹妹惊叫起来, “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 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 说她是聋子!”先让学生按标点符号的要求读出我的惊叫的语气, 师追问 ,真正惊叫的 应该是谁,然后带领学生体会段末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让学生明白这个省略号是我此 时复杂的心情,也 许是惊讶,也许是感激,也许是难为情,也许是自责,再让学生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学生通过一次次的朗读,一次次的理解、推敲,体会到作者连用四个感叹号对我的行为的惊讶,更对那位教授的崇敬。再同过省略号的补白,这样不但老师充分地挖掘了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和道德因素,还让学生在补白中感受到了情和道的熏陶,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达到语言和形式的兼得,这才是真正的阅读课。三、铅华落尽见真淳:语言和精神兼得是阅读教学的应然追求学生的精神建构与提升,只有扎根在丰厚的语文土壤中,精神的种子才能在学生的生命中生根、发芽。否则,语言就成了无聊的符号,精神就成了空洞的说教。语言虽然是一种文化符号,但它同时承载着浓浓的情和意,学生语言的顺畅表达是需要文本精神导引的。当学生的身心完全被文本精神所浸润时,课堂才会焕发出令人陶醉的入化境界。1、 细读文本未雨绸缪细读文本,就是教师对言语此在的细读。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入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开掘言语多侧面的内涵。也就是说解读文本首先要充分尊重文本,要善于抓住文本解读的关键处,所谓“一字未宜忽,读读悟其神”。而这其实也是凸显语文的学科性质,还原语文味的重要途径。至于如何捕捉文本的关键处?一般可以从文本文眼、文本主旨、文本结构、文本体裁等处入手发现,当然也是不一而足,重要的是能保持言语警觉和敏锐,逐渐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如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5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它介 绍了 20 世纪科学技术的空前 辉煌,文章的作者 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 20 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唤起学生热爱 科学、学 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即 习得语言,又 唤起学生热爱 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呢?这就要教师细读文本, 发现语言形式的秘密,加以训练,又要让学生的身心完全被文本精神所浸润。而这一 课的第四自然段,在深入 细读 文本时,你就会发现作者用分号把两部分内容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清楚地介绍出来,同 时语 言上非常地精确,如:登上、潜入、洞察、探索等动词搭配得当,又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所 选的事例又是非常地典型。因此,解读好这一段的言 语形式的秘密,就能为你的课堂增亮。文本细读本就是一个人享受阅读、品味文学之美的过程,是修炼自己内功、修炼自己精神生命能量的法门。 “读多少书,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多少自己的发现和创造,永远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智慧水准和教学效果的潜规”。2、 驰骋课堂水到渠成语言和精神兼得是一种教学理念,它打破了一味追寻“精神”的解读平衡,构筑起在文本语言文字丛林中走进走出,走一个来回的新解读平衡。语言和精神兼得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寻找语言和精神兼得的落脚点,设计语言和精神兼得路线图,展开语言和精神兼得阅读场,实现语言和精神兼得最优效。追寻“语言和精神兼得”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得知文本内容涵义,得见文本形式秘密,语文老师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如呼风唤雨的世纪第四自然段的教学1、默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作者列举了哪些发明和发现?用一句 话来说说。2、课文仅仅介绍的是这些吗?为什么?你能举出 20 世纪还有哪些发明和发现吗?3、这些发明和发现,能不能像作者那样用举例的方法介绍下来,中 间用分号分开? 4、这些发明和发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那些方便,能选其中的一个 说说吗?5、如果古代的王公贵族来到现代,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我在教学中安排的两处设计,是语言训练,模仿书中的语言和自由表达。可又不是纯粹的机械地进行语言训练,让学生说出 20 世纪还有哪些发明和发现,再仿作者的表法方式进行模仿训练,不但体会到 20 实际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还学到了表达方式。不难看出,学生情动而辞发的语言表达中,就自然流露出 20 实际科技的敬佩与自豪。显然,只有当我们的教学能同时兼顾语言和精神两个方面,在语言训练中建构精神,在精神建构中发展语言,语言和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师大培训报告
- 玩转记忆模仿课件
- 公司报价员培训
- 课件标记重点
- 培训成果汇报创意
- 地包天矫治诊疗精要
- 粒径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公共政策自考试题及答案
- 朗读集训考试题及答案
- 摩托车发动机装调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淮南市潘集区公开招聘社区“两委”后备干部10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物资采购材料管理办法
- 河北省琢名小渔名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检测数学(含答案)
-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 2025-2026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考试薪酬福利管理模拟试卷
- 重庆中医药学院2025年第二季度考核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
- 边境巡逻无人机2025市场细分与增长潜力分析
- 2025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真题化学试题(无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福建-福建行政岗位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婚姻家庭继承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