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风险分析_第1页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风险分析_第2页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风险分析_第3页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风险分析_第4页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风险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风险分析李全生/ 杨亮/王浩【专题名称】高等教育【专 题 号】G4【复印期号】2011年07期【原文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期第6467页【英文标题】A Risk Analysis of Higher Education Hierarchy【作者简介】李全生,天津大学管理与 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 300072)杨亮,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 学部博士研究生;王浩,天津师范大学科研处 研究实习员。【内容提要】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战略,要求高等教育 结构面向社会需求 进行优化调整, 层次结构是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社会需求的不适 应性表现为风险。近年来层次结构的潜在风险逐渐趋于明显。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风险主要表现为,层次结构对有效经济 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及层 次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切合性不理想,应从层次结构的整体 层面、个体 层面以及国家宏 观调控层面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igher education requires that higher education structure should optimize and adjust itself according to social demand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structure, hierarchy presents an insufficient adaptability to social demands which can be defined risk. However, the potential risks of hierarchy increase gradually. Through the risk analysis, two major risks were discussed, which including the insufficient acceleration of hierarchy in promoting effective economy growth and unsatisfactory adaptability between hierarchy and industry structure. 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risks, some suggestions were pointed out from integral, individual level of hierarchy and state macro-control perspective.【关 键 词】 层次结构/ 风险分析 /协整检验/ 加权就业弹性hierarchy/ risk analysis/cointegration/weighted employment elasticityEEUU8557270高等教育结构既要适应又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而高等教育结构是否科学合理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所培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而且关系到这些人才就业后能否对经济增长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 层次结 构是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 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状况,在很大程度上由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所决定。因此,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进行风险 分析亦显得尤为重要。一、文献综述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 统内部诸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联方式和数量比例关系1(P77) ,包括宏 观结 构和微观结构两个层面。层次结构属于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的重要内容,主要指在高等教育纵向结构体系中不同要求和程度的高等教育构成状 态2(P3),一般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许多专家学者对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进行了相关研究。潘懋元、肖海涛通过对我国教育结构与体系的变革进行分析, 认为其层次结构比例不尽合理,建议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优化。 3迟景明、何晓芳等人在对我国层次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寻了层 次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经济发展对层次结构的演变具有显著影响。4王根顺、李红英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现状进行研究,认为各层次比例欠科学,并提出了相 应的优化建议。 5文雯、李乐夫、 谢维和通过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层次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 认为我国高等教育 层次结构正逐渐改善,但仍存在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脱离社会 实际需求的问题。 6程维华从制度分析视角切入,得出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不太合理的结论,并 给出了优化的 层次结构框架。 7周健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需求之间的匹配性不佳,需要对层次结构进行调整。8陈厚丰、 吕敏在对经济结构与高等教育结构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不科学、与经济结 构的优化升级不完全协调,并给出了相应对策。9风险是对目标而言的不确定性,任何影响目标达成的事件均可定 义为风险。上述文献分析表明,众多专家学者普遍 认为,我国高等教育 层次结构不适 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这种不适应性会影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是,对于如何动态描述这种不适应性、定量分析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风险却没有给出更多的解释。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 础上,本文利用 协整模型、误差修正模型和加权就业弹性,分别从高等教育层次 结构对有效经济增长的促进 作用及层次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切合性角度,定量分析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风险,并 给出了相 应的风险规避措施。二、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风险 分析(一)层次结构对有效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风险分析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风险,表 现为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各层 次人才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各层次人才实现有效就 业后对有效经济增长的促 进程度及短期调整力度。因此,采用有效经济增长和高等教育各 层次学生有效就业作 为协整模型的指标, 对层次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风险分析。有效 经济增长 (EEG)指的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PCDI)的增长与第二和第三产业GDP增长的比值,基于建模要求,本文采用PCDI作为衡量指标。由于在我国高等教育 层次结构中,研究生比例 较 小,本科生比例较稳定,因此,选取本科毕业生在第二和第三 产业中的就业人数(BE) 作为有效就业的衡量指标(见表1)。现实中的经济数据往往是不平稳的,直接 应用经典回归 模型则容易出现伪回归。 协整理论是一种处理非平稳随机过程的方法,既能保留原始 时间 序列的有用信息又可以避免虚假回归现象,可用来分析变 量间的长期均衡。 误差修正模型 (ECM)是内嵌了长期均衡的短期调整模型,当变量在短期内偏离均衡状 态时,系 统可利用 ECM进行反向修正。应用协整理论与ECM对层次结构对于 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风险分析,可以提高解 释能力,确保结论的可信性。运用ADF 单位根 检验方法检验变量的平稳性,以避免产生伪回归。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分别对原始时间序列数据作对数变换,变换后的时间 序列要经过一阶差分处理后通过检验采用AEG检验法对序列 进行协整检验,得到协整系数为1.193,利用OLS估算ECM方程,得到修正系数为-0.089,模型各项检验指标均符合建模要求。lnBE对lnPCDI的促进系数为1.193,这表示lnBE(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每变动1个百分点会带动lnPCDI(经济增长)产生1.193个百分点的同方向变动,与国际水平相比,这一促进系数明显偏低,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低于预期,存在潜在 风险。而 风险的成因 则在于本科层次就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这一推断在图1中更加明 显(见图1)。 图1显示2003年以来我国有效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但本科 层 次就业增长明显快于有效经济增长,而专科层次就业增长水平与有效 经济增长相对接近,这说明我国本科层次就业的高增长并未充分实现对有效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也就是说,超出比例的本科 层次就业者对有效经济增长的促进程度只与专科生持平。 结合美英日等国高等教育 层次结构数据,我国高等教育本科层次比例偏大,贴近市场需求的具有较强应 用性的专科层次比例偏小,这种比例的失衡诱发了层 次结构风险。 误差修正方程中 ECM系数为-0.089,表明ECM在短期中可以进行反向动态调整,但是对系统回到均衡状态的调整力度较小,即一旦高等教育出现较 大变动系统将无法自动回到均衡状 态, 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 扩大的背景下, 这将导致层次 结构潜在风险加大。图1 有效经济增长(EEG)与本、专科就业增长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2009年版)计算所得。(二)层次结构与产业结构切合性的风险分析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人力 资源结构的优化具有关键 作用,而人力 资源结构的优化要求教育层次结构面向需求不断调整,保持与 产业结构的良好切合性。就业弹性是就业变动率与对应的经济变动率的比值,可以表征人力 资源结 构与产业结构的切合程度。我国第三产业吸收大学毕业生最多,通 过就业弹性可有效衡量高等教育 层次结构风险。根据毕业生流向统计及行业技术特点,可将第三 产业分 为高人才密度行业(HHCDI)和低人才密度行业(LHCDI)。HHCDI主要吸引本科及以上毕业生聚集,包括金融保险业、信息计算机软件业、科研综合技 术服务业、教育文 艺广播电影 电视业和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等五种细分行业;LHCDI 主要吸引 专科、高职及其他劳动者聚集,人才密集度较低,由第三产业中其余细分行业组成。我 们分别对HHCDI 就业弹性与本科有效就业人数以及LHCDI就业弹性与专科有效就业 人数进行皮尔逊相关检验,在5%临界水平下,得到相应的检验系数为0.647和0.623,表明两 对变量存在较显著的相关关系,即HHCDI 与LHCDI的就业弹性可以较好地表征层次结构风险(见图2)。图2 HHCDI与LHCDI就业弹性图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年版)计算。从图2可以看出,HHCDI的就 业弹性总体上持续低于LHCDI的就业弹性,并且 变动幅度不大,表明HHCDI就业提升空 间较小,也就是市场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接近饱和,这导致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从而促成本科 毕业生就业 重心下移, 挤占专科生就业市场,或者迫于就业形势进一步深造,加大社会运行成本;而LHCDI 的就业弹性则仍然较高,说明专科毕业生存在较大的市 场容纳空间,即 专科生规模仍可适量增加( 见图3)。图3 HHCDI、LHCDI 加权就 业弹性及细分行业就业弹性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2009年版)计算。从图3可知,HHCDI就业人数在第三 产业总就业人数中只占较小比例(权数0.241),表明其总体就业容量较狭小,加之 该行业就业弹性持续偏低,所以HHCDI 加权就业弹性低于分行业平均水平,相反,LHCDI整体就业容量较大(权数0.759),并且 该行业就业弹性一直较高,从而其加权就业弹性高于分行 业平均值。从各 细分行 业就业弹性来看,HHCDI中除了信息计算机软件和金融保险业弹性较高外,其余均 处 于很低水平,而 LHCDI中各细分行业的就业弹性均较高。综上,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 现实,可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本科层次发展迅速,但是吸收本科层次毕业生就业的HHCDI就业空间却相对狭小,而就业容量较大的LHCDI 却未能吸收足够的专科层次毕业生,从而最 终造成高等教育层次结 构与产业结构的切合性不理想,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会导致层次结构潜在风险趋于增大。三、结论与政策含义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在促进经济 有效增长及与产业结构的切合性方面均存在潜在风险。金字塔 结构中专科比例过低,而本科规模偏大。在宏观经济上表现为对有效经济增长促进力度不足,造成人才低水平利用;在 劳动力市场上表现为本科毕业生过度集中于HHCDI, 导致就业竞争激烈,对专科生就业市场形成压力。层次结构具备反向自主修正能力,但是能力较小,在高等教育迅速 扩张 的情况下,该修正能力无助于系统回到均衡状态。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进行风险分析的意义,不 仅在于度量 风险的潜在损害程度,更主要的是,通过恰当的风险管理,制定一种旨在确保目标更可能 实现、有害的事情不发生或尽可能少发生、有利的事情将 获得或尽可能获得的措施。 10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风险管理可从三方面展开:1.从总体上保持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金字塔生态结构,适当控制本科层次规模,增加 贴近市场、应用性强的专科层次 规模,保持研究生 层次的快速 发展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2.高校自身应进行身份重置,从人才的培养者转向人才的开 发管理者,不 仅控制高等教育“入口”,而且妥善管理“出口”,以确保毕业生有效就业。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增加切合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专业以提升对经济的有效促进作用。3.在行政层面,政府应积极 发挥宏观调控功能,着力破除HHCDI 进入壁垒,鼓励毕业生进入LHCDI,加大自主创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