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龙须门镇金宝沟一带金矿普查设计河北省地质调查院2009 年 8 月目 录第一章 前 言-1第一节 目的任务-1第二节 位置交通、自然经济地理条件-2第三节 矿权登记情况-5第二章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5第三章 区域地质矿产特征-5第一节 区域地层-5第二节 区域构造-7第三节 岩浆岩-7第四节 区域矿产-7第四章 普查区地质矿产特征-8第一节 地质特征-8第二节 矿(化)体特征-9第五章 设计依据及工作部署-10第一节 工作部署原则-10 第二节 总体工作部署-10第三节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11第六章 主要实物工作量-19第七章 经费预算-21第一节 项目基本情况-21第二节 经费预算依据-22第三节 采用的费用标准和计算方法-22第四节 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分析-26第五节 项目设计预算的合理性及可靠性分析-27第六节 预算结果-27第八章 组织管理、质量保证-28第一节 人员组织与管理-28第二节 保证措施-28第九章 预期提交成果-30第一节 工业指标的建议-30第二节 预期成果-31附 图 目 录顺序号 图 名 比例尺1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龙须门镇金宝沟一带金矿普查区地形地质(附工程布置)图 1:50002 金宝沟一带金矿普查区勘查线设计硐探地质剖面图 1:10001测量,圈定矿化范围,缩小找矿靶区,以便圈定矿体。23、利用槽硐探工程在地表和浅部对矿化地段进行揭露,初步查明矿(化)体形态、 规模、 产 状和矿石质量。 4、地质测量的同时顺便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勘查工作。5、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编写普查地质报告。为矿山开发提供可行性认证的依据。第二节 位置交通、自然 经济地理条件一、交通位置普查区位于宽城县县城 35方向,中心直距宽城县县城约 19km,运距约 22Km。行政区划隶属河北省宽城县龙须门镇金宝沟村管辖。地理坐标:北京 54 坐标系(东经 1183830 1183945;北纬 404145 404330);西 安 80 坐 标 系 (东 经 1183828 1183943;北纬 404146404331)。面积 5.53 平方公里。普查区拐点坐标见下。普 查 区 拐 点 坐 标 一 览 表拐 点 坐 标 值 备注1 E 1183945 N 4043152 E 1183945 N 4041453 E 1183830 N 4041454 E 1183830 N 4043305 E 1183930 N 4043306 E 1183930 N 404315北京 54坐标系经纬度1 E 1183943 N 4043162 E 1183943 N 4041463 E 1183828 N 404146西安 80坐标系经纬度34 E 1183828 N 4043315 E 1183928 N 4043316 E 1183928 N 4043161 4510473 403869392 4507696 403868973 4507723 403851364 4510963 403851865 4510941 403865946 4510478 40386587西安 80 坐标系 3 度带直角坐标值普查区至宽城县县城有乡级公路,汽车可直达矿区。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图)。二、自然经济地理概况本区地处燕山山脉东段,海拔 450722m,相对高差 272m。植被茂盛,灌木丛生,岩石裸露甚少, 给地质工作造成较大的困难。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温度 8.6,一月份平均气温-9 ,七月份平均气温 23.9;年平均降雨量 662.5mm。无霜期 150 天。夏季常有水灾、雹灾等自然灾害。地方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玉米、大豆、谷子、马铃薯等,辅以林、牧业及采 矿业(金矿为主),另有桑蚕养殖业。属承德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内交通、通讯、供水、供 电等外部建设条件较好,劳动力充足,适宜发展矿业经济。4第三节 矿权登记情况52009 年 6 月 25 日,在承德市矿业权交易所通过挂牌竞争,苏庆阁取得该探矿权。目前正在办理证阶段。第二章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19571959 年,河北省地质局区调队完成了承德幅 1:1000000 区域地质调查;19601990 年又相继完成了承德地区相关图幅的 1:200000 地质测量及 1:50000 区域地质调查。19992000 年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承德工作部编制了承德市1:200000 地质图、1:200000 矿产图及各县区 1:100000 矿产分布图及开发利用现状图。区内先后开展过铁、金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古代,朝鲜人在本区亦进行过金矿的开采;1989 年河北省地质四队,在本区开展过金矿勘查工作。 以往地质工作取得的地质资料,确定了该区地层层序、区域构造特征、岩浆岩的种类及分布等,论述了区域地质和成矿地质条件。为本区开展普查找矿工作奠定了基础。第三章 区域地质矿产特征普 查 区 处 于 中 朝 准 地 台 ( 2)燕 山 台 褶 带 ( 22)马 兰 峪 复 式 背 斜 ( 27)核部的宽城凹褶束( 224)东段。第一节 区域地层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包括:太古界迁西群拉马沟组、跑马场组的变质岩系;中上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沉积地层;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沉积地层;中生界侏罗系火山岩系和新生界全新统的现代松散堆积层。从老到新分述如下:6一、太古界区域上仅出露迁西群拉马沟组、跑马场组。主要分布在普查区的东南侧。北侧仅 有小面积的拉马沟组地层出露。拉马沟组:岩性主要为斜长角闪岩、透辉斜长角闪岩夹透辉岩和辉石麻粒岩。跑马场组:岩性为含辉石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夹角闪变粒岩和磁铁石英岩。二、中上元古界1、长城系:主要为常州沟组、串岭沟组、 团山子组、大红峪组、高于庄组地层。岩性 为白云质灰岩、硅质条带白云岩、粉砂岩及石英岩状砂岩。在普查区的周边大面积出露。2、蓟县系:主要为杨庄组、雾迷山组地层。岩性为泥砂质白云岩、含燧石角砾白云岩、燧石条带白云岩及灰质白云岩。在普查区的西北部大面积出露,东 南部位也有小面积出露。三、古生界1、寒武系:岩性主要为薄层泥质条带灰岩、竹叶状灰岩、豹皮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及页岩。主要分布于普查区的西侧。2、奥陶系:岩性主要为厚巨厚层灰岩、豹皮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及白云质灰岩。分布于普查区的西侧。四、中生界区域上仅出露侏罗系中统髫髻山组和九龙山组。髫髻山组地层主要为暗紫、紫褐、灰绿色安山岩、鞍山角 砾岩、安山 质集块岩夹杂色砂岩、砾7岩、砂质页岩。大面 积分布于普查区的西侧、北侧。九龙山组地层主要为紫红色、灰绿色砂岩、粉砂岩、凝灰 质砂砾岩夹砾岩。仅小面积出露于普查区的西南部位。五、第四系顺沟谷有大量的第四系冲洪积物,在山坡及坪地中有黄土及坡残积物。第二节 区域构造区域构造发育,主要表现为断裂构造及褶皱构造。断裂构造主要有两组:一组近东西向,属基底主干断裂控制全区的,以密云喜峰口大断裂为代表;另一组呈北东方向,为燕山期的新生断裂,多表现为压扭性,属次级构造序列。褶皱构造主要为太古界元古代地层,呈近东西向的复式背斜构造。中生界侏罗系火山岩层,局部显示的向斜构造,在西部轴向为东西向,在其东部呈北东向。第三节 岩浆岩区域内岩浆岩活动频繁,以太古代和中生代燕山期侵入岩为主。太古代为都山花岗岩体,在都山花岗岩体的外围发育有晚元古代的基性超基性岩体;而燕山期以围绕都山花岗岩体的斑状花岗岩为代表的酸性侵入岩发育,沿东 西向呈串珠状分布,其侵入时代主要在中侏罗世,与复式背斜具同生关系。普查区北部以下营房石英二长岩体为主。第四节 区域矿产89区域矿产资源丰富,矿产主要有:钛、铜、金、银等,较大的矿产地有北大岭铁矿、小寺沟铜矿、峪耳崖金矿等。第四章 普查区地质矿产特征第一节 地质特征普查区出露地层主要有长城系高于庄组、蓟县系雾迷山组、侏罗系的髫髻山组、第四系全新统。构造以北东向断裂为主,是本区的导矿构造。岩浆岩不发育。一、地层1、长城系高于庄组(Chg)该层为一套以碳酸岩为主的地层。岩性中上部为薄层中厚层白云质灰岩,下部为含锰白云岩、含锰页岩、白云质灰岩。层理平直,呈板层状、厚 层 状 互 层 ,硅 质 、方 解 石 细 脉 发 育 。岩 层 呈 单 斜 产 出 ,产 状 33042左右。分布于普查区的东南部。2、蓟县系雾迷山组(Jxw)岩性为灰白色厚层夹中厚层泥质条带、燧石条带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夹沥青质白云岩。岩层倾向北西,倾角 3050。与侏罗系髫髻山组呈断层接触;与下伏长城系高于庄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分布于普查区的中部。3、侏罗系中统髫髻山组(J 2t)岩性主要为暗紫、紫褐、灰绿色安山岩、安山角砾岩。安山质集块岩夹杂色砂岩、 砾岩、砂质页岩。分布于普 查区的 东北部位。4、第四系全新统(Q 4)10该层主要为由砂砾、砂粘土组成的冲洪积层,厚度一般在 15m。分布在沟谷中及低洼处。 二、构造区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普查区近中部有一条逆断层,断层产状:倾向北西, 倾角 80。断 层破碎带长度 4000 余米,宽一般 3m,局部地段宽5-10m。构造带内主要蚀变为高岭土化,绢云母化。为本区的导矿构造。金矿体(矿化体)即产于该断裂带旁侧。三、岩浆岩区内岩浆岩不发育。未见岩浆岩出露。第二节 矿(化)体特征经 实 地 踏 查 ,区 内 发 现 一 条 金 矿 脉 。金 矿 脉 位 于 普 查 区 中 部 ,金 宝沟 村 南 。矿 化 蚀 变 带 赋 存 于 断 裂 带 南 东 侧 雾 迷 山 组 白 云 岩 中 ,受 断 裂 构造 热 液 作 用 ,岩 石 发 生 蚀 变 矿 化 ,形 成 矿 (化 )体 。矿 化 蚀 变 带 地 表 出 露长 约 630m;宽 12m,最 大 宽 度 2.4m。产 状 倾 向 北 西 308左 右 ,倾 角80左 右 。矿 石 呈 灰 色 、青 灰 色 ,具 粉 末 状 细 粒 他 形 晶 结 构 、中 细 粒 半 自 形晶 结 构 ,条 带 状 及 致 密 块 状 构 造 。矿 石 质 量 较 好 ,含 金 品 位 一 般 在 3-710-6。拣 块 样 Au:8.1210-6。矿 石 自 然 类 型 为 黄 铁 石 英 脉 型 。矿 石 中 金 属 矿 物 有 自 然 金 、黄 铁 矿及 少 量 的 黄 铜 矿 、方 铅 矿 、闪 锌 矿 ;非 金 属 矿 物 为 石 英 ,含 少 量 长 石 及 绢云 母 。对 比 分 析 该 矿 床 成 因 类 型 应 为 热 液 石 英 脉 型 金 矿 床 。11第五章 设计依据及工作部署第一节 工作部署原则普查工作部署原则遵循“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全面研究、 综合评价、经济合理”的原 则,在施工程序上遵守 “由已知到未知,先地表后地下,由浅入深,重点深入” 的原则进行工作部署,同 时要坚持将有限的工作量投入到地质找矿有重大突破的地段,使地质找矿能获得最好的成果。第二节 总体工作部署一、工作思路本着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充分收集整理前人取得的地质及物化探资料,运用新的成矿理论和综合找矿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各方面野外地质工作。本区已发现的金矿化体呈脉状展布,矿化比较连续,长约 630m,一般宽 1-2m,规模为中型。按照国土资源部 2003 年 3 月 1 日实施的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本区矿床勘探类型为第勘探类型。以 80m 的间距布置勘查工程。本次拟采用 1:5000 普查区地质测量、1:2000 矿带地形地质测量、激电中梯测量、槽、硐探等工作方法和手段, 评 价已发现的矿(化)体,以了解矿(化)体含矿性、矿(化)体形态、规模、 产 状、矿石质量及矿(化)体的延伸情况,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在物探异常中选择成矿有利地段寻新的矿(化)体,对全区找矿远景做出评价。二、工作部署1、1:5000 地质测量:测明普查区内的地质特征,总工作量为125.53Km2。2、1:2000 矿带地形地质测量:进一步测明矿化地段的地质特征,主要布置在成矿条件较好的地段,总工作量 1.0Km2。3、1: 2000 激电中梯测量:重点布置在成矿条件较好的地段,寻找新的矿化地段矿化体。总工作量 1.0 Km2。4、槽、硐探:主要用于揭露表部、浅部 矿化蚀变带、金矿( 化)体,其次是用于揭露重要的地质界线及构造。确定地表矿化体的展布和含矿性,主要布置在矿化体上。地表槽探设计工程间距为 80m,工作量 300m3;浅部布置少量硐探工程,工作量 340m。第三节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一、地形及勘查工程测量(一)1:2000 地形测量在普查区内以矿化体为中心布置地形测量工作,面积 1.0km2。用于填制 1:2000 地形地质图,其技术方法及要求参照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01)。以区内保存的国家四等三角点或军控点为基础,以三角点的高程为高程起算点进行测量。平面控制采用 1980 年西安坐标系,高程采用 1985 年黄海高程系。(二)地质勘查工程测量勘查工程测量采用 1980 年西安坐标系,高斯投影三度分带坐标系统;高程采用 1985 年黄海高程系。测量的精度符合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01)中相应比例尺的要求。开展测量前编写普查区测量技术设计书,结 束后编写测量工作成果报告。13以区内保存的国家四等三角点或军控点为基础,以三角点的高程为高程起算点。首先,用复合或闭合导线加密一、二级三角点;然后,在一、二级三角点基础上,用极坐标法、光电测距仪加密图根点,图根点数5 个/km2;最后,以上述各级 控制点为基础,测量地 质勘探工程坐标。勘探基线测量,由地质人员在实地确定基点和方位后,按设计的勘查线剖面间距,施测勘查线剖面与基线交叉点的位置。勘查线剖面测量,先布设剖面起始点,在起始点上设站按剖面设计方向定线,同时测定剖面方向线上剖面测站点、剖面点(工程位置点、地质点、地物点和地形特征点)及剖面控制点。二、地质测量1:5000 和 1:2000 地质填图,首先测制 1 条构造岩性剖面,比例尺1:1000,用于划分岩石类型,确定各类构造面的 产状变化、构造性质和它们之间的成矿关系。1:5000 地质填图地质观察路线 50m,点距 50m;1:2000 地质填图地质观察路线 20m,点距 20m。采用追索法和穿越法确定岩性及矿体界线,对于矿体及其附近要进行较详细的划分和填绘,对于控制矿化富集的其它地质因素,要一并进行调查了解,以阐明矿化富集和矿体分布的规律性,指导普查工作。地质观测点一般采用手持 GPS 测定,对于控制 矿体边界,矿体上的地质观测点用工程控制确定或全仪器法测定。三、探矿工程普查区探矿工程按照国土资源部 2003 年 3 月 1 日实施的岩金矿地14质勘查规范,本区矿床勘探类型为第勘探类型。以 80m 间距部署探矿工程。探矿工程均布置在勘探线上,并垂直矿体走向布置。探矿工程先施工探槽,再择合适位置施工穿脉平硐。(一)探槽垂直矿体走向布置,沿走向系统揭露矿体,以圈定矿体的形态和分布。工程间距 80m。主要用于圈定地表矿体,了解 矿体特征,划分岩石类型,采集各类测试样品,探槽长度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长 20-30m。其施工深度要求控到新鲜基岩能满足刻槽取样需要即可,设计工程量 300m3。探槽断面规格上宽 1.0m-1.5m、底 宽 0.8m,最大深度不超过 3m。深入基岩新鲜面以下 0.3 m0.5m。及时进行地质编录素描和刻槽取样, 素描一壁一底,比例尺 1100。严格执行地质工作规范要求, 保证采样质量。(二)硐探硐探工作主要用于控制一定深度范围内,矿带内的矿体数量、厚度及品位的变化情况。一般采用穿脉布置,见到矿化带后施工一定数量的沿脉。穿脉长度视具体情况而定,其具体要求穿透矿带 5-10m 为宜,一般长 100-160m。本次设计硐探控制矿体斜深 40m,工作量 340m(穿脉见矿后沿矿体走向两侧各设计 40m 沿脉),断面规格 21.8m。在硐探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及时观察了解硐探施工进度、方位、坡角和见矿情况及其它地质现象(如岩性、断层等 ),指导硐探施工。及时进行地质编录和刻槽取样。穿脉连续采样,穿脉样品与沿脉掌子面样品要连接好,不能重采或漏采样品。适当加大采样密度,沿脉短硐 510m 采一排样。15严格执行地质工作规范要求,保证采样质量。四、物探工作本次电法工作采用激电中梯装置,使用 DWJ1 型微机激电仪,供电周期 16 秒,占空比 1:1,供电脉宽4 秒。接收机一致性标定用标准时间域激电模拟器输出V1 为 10100mV,s 分别为2%、5%、10%的信号对各台仪器作精度测试 ,各台 仪器的精度应满足要求。在极化率变化较大的地段、测点大于 20、选择 AB、MN 和 I,使V1在 100mV 以上,各台仪器在相同条件下往返观测。导线 和电极供电导线电阻一般不超过 10/km;导线的绝缘 每公里电阻应大于2M/500V;供电极采用钢或铁制钎状电极。野外工作方法综合剖面测量,AB=800 1800m,MN=20 40m,观测范围为 2/3AB距。观测技 术:对不稳定的发电机,以正反向电流取平均值,半小时读一次数,并记录时间;及时通知接收机操作员。 V2 一般应大于 0.3mV。观测结果的记录和整理a专用记录本除用作与观测有关的记录外,不得兼作其它 杂项记录。b对不同测区、不同比例尺、不同装置形式、不同工作目的,或者属同一测区但性质不同的观测(基本观测和检查观测)结果,尽可能地分别记录在不同的记录本中。16c记录本中各栏应认真填写,各项原始记录应 在观测当时记录清楚,不得追记,操作者和记录者必须签名。d记录应使用中等硬度的铅笔。字迹应工整清晰,原始记录不得擦改或涂改,记错时可划去重记,但须注明原因。e不得用转抄结果代替原始记录。在干扰大或 视极化率跳动地区应在备注栏中加必要的描述。野外观测质量的检查在剖面测量工作中,质量检查采用“二同二不同” (即同点同仪器、不同人不同时间)的方式进行,质检率应大于 10%。背景场区视极化率均方误差0.21%,异常区视极化率均方相对误 差7% ;视电阻率均方相对误差12%。观测结 果的整理对原始记录必须当天进行检查验收,以便发现问题和处理。凡违反设计规定致使数据无法利用或质量严重降低者应予返工,有个别点报废但不妨碍整体的可靠性者除外。在对原始记录检查的基础上,室内人员应对计算所用的常数进行 100%的复核,对全部的 计算进行 100%的复算。野外观测结果复算后,应及时编绘各种成果图件,以便指导下一步野外工作和进行资料的综合研究。野外工作期间应按阶段进行原始资料编录,以及加工绘制各种表格、图件。作为上交的原始资料,均应统一整饰、装订和编录。提交实际 材料图,视极化率、 视电阻率综 合剖面图。 物性工作标本可采自天然露头,也可采自硐探、探槽或钻孔岩心。17采集的标本力求新鲜,具有代表性。采集标本后,应在现场编号,记录采样位置,确定岩石名称。主要岩性采集的标本数应大于 30 块。标本体积一般不小于 888cm 。标本采用面团法测定,测定参数为视极化率。质检率应大于 10%,基本观测结果统计的常见值与检查观测结果统计的常见值其相对误差应小于 20% 。上述工作中未提及的技术、质量要求按照DZ/T0070-93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执行。 五、取样与化验工作各类样品的采集及化验要严格执行有关规范。1、基本分析样:为了确定矿石品位,圈定矿体与围岩、夹石的界线。样品沿矿体厚度方向布置,对于不同的矿化类型,夹石和围岩分段采集。样品均用刻槽法采集,刻槽断面一般为 10cm3cm,样长 0.51m ,最长不得超过 1m。采 样前先铲平再布样和采样,样 品重量误差理论重量的15%。样品分析项目为 Au,样品的加工应遵循切乔 特公式(Q=kd2 )的要求。样品加工总损失率不大于 3。样品分析、测试应由国家认证的有资质的化验单位承担,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2、光谱全分析用以了解矿石中有益及有害元素的大致含量,以确定组合分析和化学全分析项目。3、岩、矿化学全分析18用以确定矿石中主要元素及其他组分的含量。矿石的化学全分析样品由基本分析副样中或在矿体内直接采取。每种矿石类型一般做 13 件。围岩全分析样品,在围岩中采取。重量 23kg。硅酸盐分析(分析 13 项)。4、组合分析用以查明伴生有益组分、有害组分的含量。主要化验 Ag、Cu、Pb、Zn的含量。样 品按矿体及工程控制和矿石类型进行组合。从基本分析副样中提取,按取样长度的比例进行组合,重量200g 。5、物相分析用以确定矿石有用组分的种类、赋存状态,含量变化及分配率。样品可从基本分析或组合分析副样中抽取。6、基本分析内、外检为保证样品的分析质量,基本分析样品应及时分批、分期做内、外检分析。内检 由副样中按原分析样品总数的 10%抽取,编密码送原分析实验室进行试验,副样重量不得小于 400g。外检样应占分析样的 5%,亦编密码,附原分析方法的说明,送高一级实验室进行外检,力争分批次进行内外检。当样 品总数较少时,内、外 检样品不少于 30 件。分析误差及其它具体要求应按有关规范或规定执行。7、岩矿鉴定岩矿鉴定标本要采取有代表性的新鲜基岩,规格一般不小于369cm。同时取两块编号,一块送鉴定,另一 块保留。8、小体重样小体重样采集目的是为资源量估算提供技术依据,随基本分析样采19集,应根据不同的矿石类型,选择矿石品位、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有代表性的矿化地段分别采集,数量不少于 30 件,同时分析 Au 含量。9、水质分析样进行一般水样简分析,设计工作量 2 件。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工作1、矿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研究矿山拟为地下开采,前期工作了解本区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普查阶段要求基本了解矿区水文条件、矿床地表风化带深度、岩矿石硬度、岩矿石稳固性。2、矿区环境地质研究对采矿及选矿可能引发的环境地质灾害做出评价,作为矿山建设依据的勘查报告。根据矿区情况提出尾矿处理的方案建议;根据矿区水资源保障程度情况,提出选矿水源地和确保流域内地表水不受污染的建议;根据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在开采利用后可能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治及矿山复垦、植树造林措施等建议。七、矿石选矿性能试验与评价采用与县内邻近类似矿区进行对比的方法进行矿石选矿性能的评价。八、矿床可行性评价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做出可行性评价。在收集分析国内、外市场供需状况的基础上,分析本区地质资料,类比已知矿床规模、矿石质量和开采利用的技术条件,结合普查区自然经济条件和环境保护等,以我国类似企20业的技术经济指标对矿床作出可行性技术经济评价。为是否进入详查阶段提供依据或矿山开发利用提供资源依据。九、编录、室内整理工作野外原始编录和室内综合整理,严格执行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 )和固体矿产勘查地 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工程编录必须认真细致,如实反映客观地质现象的细微变化,必须随施工进展在施工现场及时进行。素描图:用简易的钢尺、钢卷尺和罗盘等工具,测绘各种以矿体为中心的地质现象并将其画到坐标纸上,各种勘探工程的素描图见后述。文字描述:在野外记录簿上用规定的格式记录各种地质现象,如矿体产状、形状、厚度;矿石的物质组成及矿物共生组合、结构构造;矿体与围岩接触关系;围岩类型及其蚀变作用;地质构造及其控矿关系等。实物标本:采集有代表性的矿石、蚀变岩和各种围岩标本,以便进行综合研究。 对一些特殊的标本,如化石、构造岩也要注意收集。照相:有条件情况下,对一些特殊地质现象,如矿体与围岩接触带、各种矿化穿插关系和地质构造现象进行拍摄,并附以简要文字说明。照相与素描图可互相取长补短。1、槽探素描一般采用一壁一底,编录比例尺一般采用 1:100,在矿体或矿化部分要画两壁一底,比例尺放大至 1:50。2、硐探素描21一般采用两壁一顶,编录比例尺一般采用 1:100,在矿体或矿化部分要画两壁一底,比例尺放大至 1:50。探槽和平硐编录的重点是各种地质界线,特别是标志层、矿层(体)和构造、断裂界线、 矿化(包括主要矿产和伴生、共生矿产)、蚀变现象及其后生变化(包括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的划分)等等。观察记录的内容:岩石名称,岩石特征(颜色、风化特征、成份、 结 构、构造等);蚀变及矿化现象;岩(矿)脉的岩矿石名称、岩性、穿插关系及产状、厚度;地质体及地质构造(断裂破碎带等)的产状、岩心中轴夹角、接触关系及变化特征等。对有意义的地质现象要做到放大素描和补充描述或用照片记录。第六章 主要实物工作量为了尽快在本区找到可供开发的金矿体,2009 年-2011 年期间拟安排 1:5000 地质测量 5.53Km2;1:2000 矿带地形地质测量 1.0Km2;1: 2000激电中梯测量 1.0 Km2;槽探 300m3;硐探 340m;采集各类样品 276 件;基本分析项目 Au;工程测量 12 个点。具体设计 工作量见表 6-1。表 6-1 设计实物工作量一览表序号 工作项目 单位 设计工作量 备注1 1:5000 矿区地质测量 Km2 5.532 1:2000 矿带地形地质测量 Km2 1.003 1:1000 地质剖面测量 Km 2.504 1:1000 勘查线基线测量 Km 0.50 1 条5 1:1000 勘查线剖面测量 Km 2.00 10 条6 1:2000 激电中梯测量 Km2 1.007 工程点测量 个 128 1:5000 矿区水文、工程、环境地质调查 Km2 5.53229 槽探 m3 30010 硐探 m 340 2 个穿脉11 基本分析样 件 170 含小体重样 30件12 光谱全分析 件 613 组合分析 件 10 Ag、Cu、Pb、Zn14 岩矿石化学全分析 件 4 13 项15 物相分析 件 4 金物相16 岩矿鉴定样 件 1017 小体重 件 3018 内检分析 件 3019 外检分析 件 3020 水质简分析 件 221 刻槽取样 m 130第七章 经费预算第一节 项目基本情况一、目的任务本项目属于市场勘查项目,项目工作时间为 2 年。在充分收集、分析普查区一带已有地质、矿产、物化探等资料基础上,运用有效的综合找矿评价手段, 针对矿(化)点和物探异常进行大比例尺地质、物探测量,运用槽硐探等手段揭露,评价已发现的矿(化)体。初步查明区内地质特征、金矿富集规律,圈定金矿体(或金矿化体);初步查明矿(化)体形态、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了解普查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情况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二、主要实物工作量231:5000 地质测量 5.53Km2;1:2000 矿带地形地质测量 1.0Km2;1: 2000激电中梯测量 1.0 Km2;槽探 300m3;硐探 340m;采集各类样品 276 件;基本分析项目 Au。工程测量 12 个点。第二节 经费预算依据1、项目设计的主要实物工作量。2、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国土资源局、河北省物价局、河北省地勘局联合印发的河北省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暂行标准(试行)。3、其它有关规定及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项目设计预算暂行标准。第三节 采用的费用标准和计算方法在分析合同书的基础上,严格按地质项目的设计工作量如实编制。编制格式与编制方法严格按河北省地质勘查项目预算标准执行。各种等级的确定严格按照河北省地质勘查项目预算标准中的规定。地形图测量等级评定为类;地质测量评定为类;物探地形等级评定为级;坑探岩石级别评定为级。一、项目设计预算汇总表的预算方法工作项目名称共分为地形测绘、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遥感、海洋地质调查、钻 探、坑探、浅井、槽探、岩矿测试 、其他地 质工作、工地建筑 13项,工作项 目预算数取于项目设计预算表。项目设计预算汇总表,总计数由各工作项目相加求得。二、项目设计预算表的预算方法本次设计工作项目主要有地形测绘、地质测量、物探、槽探、坑探、岩24矿测试、其它地质工作、工地建筑八个部分。地形测量为 1:2000 矿带地形测量;地质测量包括区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调查,1:5000、1:2000 地质填图;物探测量为 1:2000 激电中梯测量;槽探主要用于揭露控制地表矿体;坑探用于控制、了解浅部矿体;岩矿测试包括基本分析、岩矿鉴定与测试、小体重等;其他地质工作包括地质编录(槽硐探编录)、采样(主要是刻槽样)、编写设计、 编写报告等。三、项目设计预算1、地形测绘1:2000 矿带地形测量:面积 1.00km2,预算标准为 30930 元/km 2。2、地质测量地质测量包括 1:5000 地质测量、1:2000 矿带地质测量、1:1000 地质剖面测量、 矿区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工程地质调查(以上水工环工作均为编测)。1:5000 矿区地质测量:面积 5.53km2,预算标准为 5876 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原生开发工程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2025届云南省寻甸县第五中学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江淮名校2025年高一下化学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25届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三中化学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河南禽类交易管理办法
- 拟像权力批判-洞察及研究
- 医疗项目预算管理办法
- 民兵物资仓库管理办法
- 华为公司采购管理办法
-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2024年统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
- 平安产险湖北省中央财政水稻种植保险条款
- 日语考试N5试题
- 农商银行考试题库100题
- 电池的历史与发展
- 小学学业生涯规划与目标
- 2023年CQE客诉工程师年度总结及下年规划
-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史》形成性考核1
- 搅拌类设备单机试车原始记录
- 老旧小区物业投标方案(技术标)
- 国家开放大学法学本科《商法》历年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