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史学范式基本概念解读_第1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史学范式基本概念解读_第2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史学范式基本概念解读_第3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史学范式基本概念解读_第4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史学范式基本概念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学范式基本概念解读史学范式基本概念史学范式基本概念1、文明史观: 传承、交流、融合是其基本概念。2、整体史观: 交往、联系、全球化、集团化是其基本概念。3、现代化史观 :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是其基本概念。4、社会史观: 关注民生、反映民意、揭示生活习俗是其基本概念。5、革命史关: 不同阶级、不同派别的探索与抗争是其基本概念。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二:发现与相遇15、 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 “哥伦布发现美洲 ”的提法,“发现 ”的意思是 “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 ”。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 “美洲发现 -两个文明的汇合”.199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主张以 “两个大陆相遇 500年 ”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 “发现美洲 ”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 的? “两个文明汇合 ”和 “两个大陆相遇 ”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2010山东文综答: 1、以 欧洲 为中心。(站在欧洲人的立场上)2、站在 全球 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 平等的对待各种文明。问题三 :交流与发展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 “交流与发展 ”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答案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历史的发展机遇。命题立意:本题以新航路开辟切入,考查 全球史观 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考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具体历史现象的能力。1、 “全球史观 ”的基本特征: “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首先,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 15世纪末 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 19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其次,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 在这一进程中 重 视交往、强调交往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2、 “全球史观 ”兴起的背景1)二战后, 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 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2)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3)进入 8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 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对 “人类诸种族的混合 ”, “物种从分离到混合 ”, “资本的世界性流动 ”, “东西文明的交汇 ”,这些资料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A资本主义化 B现代化 C全球化 D殖民化 探究探究2、材料二 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 “哥伦布交换 ”在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物种的交换,美洲的玉米、马铃薯、豆类、蕃茄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编自本特利等著 新全球史 ) (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哥伦布交换 ”对当时中国的影响。 命题意图:运用全球史观,以 “物种的交换 ”这个小切口入题。考查美洲和亚洲之间的交往对中国的影响。答案: 1、粮食产量大幅提升,2、促进人口增长,3、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3、某中学老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 “中国近代通 商口岸 ”,以下符合全球史范式的是:A、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 地化加深的标记B、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它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D、它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文明史范式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构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可分为 史前文明 、 古代文明、 近代文明 和 现代文明 等。不同的方面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又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如 物质文明 史又可分为 采集渔猎时代 、 农业时代、 工业时代 和 知识经济 时代几个阶段。农业生产 工商航海贸易中央集权 民主政治对比分析地理环境对古代中国和希腊两种文明的影响内陆广阔,有大规模的江河流域和肥沃平原山多地少;三面环海,岛屿众多,海岸线长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探究探究文明名称 政 治 特 色 经 济 特 色 文 化 特 色 希腊文明 工商 业发 达 中 华 文明 儒家思想 1)新航路开辟之前,中西方基本处于隔绝状态。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以古代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均以其丰硕的成果,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问题一:异彩纷呈的文明之花 民主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 人文精神 2)综合图片材料,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看待亚欧文明的差异?答: 世界文明是多样的 ; 由于各种经济、文化、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和政治背景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文明。 人类文明没有优劣高下之别。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鼓励文明间的包容,促进其共同发展。16世纪至 19世纪早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转型时期,这一时期中西文明在相似的经济状态下,其文明发展的轨迹却出现巨大的反差,表现在政治上是 “专制化 ”与 “民主化 ” 趋势的强化。( 1)指出东(以中国为例)、西方(以英法美为例)在政治上差异的具体表现。 1)差异的表现:中国政治 “专制化 ”:明朝废除丞相、内阁制形成;清朝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西方政治 “民主化 ”:英国 1689年颁布 权利法案 ,确立君主立宪制;美国颁布 1787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法国 1789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问题二:特立独行的文明轨迹19世纪中期西方工业文明极大冲击了中国传统社会。在中西文明的碰撞之下,中华文明发生了嬗变,其中更多地容纳、吸收了西方文明。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世纪中期到 20世纪初,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华文明发生的嬗变。答:经济: 传统经济结构逐步瓦解,近代工业产生;政治: 君主专制政体被推翻,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思想: 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受到冲击,资产阶级民主、平 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先后在中国传播;社会生活: 生活逐步近代化,衣食住行各方面以及社会习俗等都发生了变化。 问题三:殊路同归的文明交融5.俗话说: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 ( )A.有利于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 B.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 C.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 D.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A现代化范式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 :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 :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 :科学化、大众化进程。3、从不同史观出发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推翻专制政体建立共和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社会习俗和风尚的改革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 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 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 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 始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地方。 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多元史观示例 从社会史范式角度 从现代化范式角度 从整体史观角度看 从文明史范式角度 从革命史范式看例 对中国近代开放通商口岸的评价:( 1) 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2) 以 “自强 ”和 “求富 ”为旗号,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交现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 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