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研究会计08-7侯珏0806020732_第1页
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研究会计08-7侯珏0806020732_第2页
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研究会计08-7侯珏0806020732_第3页
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研究会计08-7侯珏0806020732_第4页
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研究会计08-7侯珏080602073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I -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研究摘要众所周知,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建立的一种内部管理方法,是有效的执行会计制度的保护性措施。要想取得预期的回报,就必须很好地管理风险。通过风险管理,可以使企业调整风险偏好和战略;加强风险应对决策;降低经营性意外和损失;识别并抓住机遇。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企业风险管理都是经营过程中的核心内容。风险管理一词于20 世纪 50 年代在美国出现。1973 年,日内瓦协会的成立将风险管理思想带入了欧洲,20 世纪 80 年代风险管理进入了亚洲和非洲并迅速在全球流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逐步加快,国家及各级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进行等方面的基础建设。然而,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是很缺乏的。本文通过研究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控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减少工作差错;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维护财经纪律,稳定生产经营程序;防止或抑制贪污盗窃、挪用公款、营私舞弊行为发生;便于事后审计工作,降低审计费用;强化企业管理,减少决策失误,提高经济效益。同样,企业风险无处不在,企业的任何商业活动都带来相应的风险。在市场竞争中,没有风险就没有回报。要求的回报率越高,所要承担的风险就越大。风险蕴含着盈利的机会,也意味着失败的可能。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第 1 章论述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发展,指出研究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相关实务的必要性;第 2 章论述了英国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争论,从中归纳了发展的规律;第 3 章分析了我国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发展情况;第 4 章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发展的普遍规律和英国的成功经验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了作者对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关键词 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II -Research on Internal Control and Risk Management of PengHui Wood FactoryAbstractAs everyone knows,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s to realize the goal of enterpris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anagement method, is effective to implement the accounting system of protective measu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s the important role is to ensure that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true and reliable, reduce error; to strengthen the staff responsible, maintain fiscal discipline, stabl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procedures;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corruption and theft, embezzlement, engage in malpractices for selfish ends behavior occurs; for subsequent audit work, reduce audit cost; to strengthen enterprise management, reduce decision-making error, to raise economic benefits. Similarly, enterprise risk is everywhere, enterprise of any business activity brings about corresponding risk. In market competition, there is no return without risk. Required rate of return is high, to bear more risk. Risk implies the profit opportunity, also mean failure ma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returns, it is necessary to risk management. Through the risk management, so that enterprises can adjust the risk preference and strategy; strengthen the risk response decision-making; reduce the operating accidents and loss; identify and seize the opportunity.For any enterprise,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s the core content in management process. Risk management is a term in the nineteen fif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73, the Geneva Association will risk management thought into Europe, nineteen eighties risk management into Asia and Africa and rapidly in the global epidemic.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great wood factory in internal control and risk management gradually accelerated, country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III -and various government invested a lot of manpower, materi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to the foundation of the respect such as construction. However, great wood factory in internal control and risk management is lacking. This paper studies the great wood factory in internal control and risk management in the presence of control problems,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ettlement countermeasure. Hope for the relevant areas of research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Keywords Internal control; risk management; corporate governance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IV -目录摘要 .IAbstractII第 1 章 研究的意义与概念内涵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2.1 研究目的 11.2.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1.3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2第 2 章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分析 32.1 内部控制定义中包含有风险管理的内容 .32.1.1 风险管理理论发展及其内涵 32.1.2 ERM 框架的评价 .32.2 风险管理赋予了内部控制在企业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42.3 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52.3.1 内部控制不同与风险管理 52.3.2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走向相互融合 5第 3 章 基于风险管理的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分析 73.1 内部控制环境不理想 .73.1.1 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73.1.2 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深刻 83.1.3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93.2 战略目标定位不清晰 .93.3 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113.3.1 缺乏独立于风险交易部门的风险管理部门 113.3.2 缺乏对风险的全面评估 113.4 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健全 .11第 4 章 基于风险管理的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构建措施 134.1 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发展思路 .134.1.1 理论框架突出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134.1.2 引入惩罚机制加强监管 144.2 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措施 .144.2.1 重视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144.2.2 提高内控建设自觉性 154.3 外部监管机制的构建措施 .15结论 16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V -致谢 17参考文献 18附录 A 19附录 B 27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 -第 1 章 研究的意义与概念内涵1.1 研究背景从英国的巴林银行,到美国的安然、世通,以及中国的中航油事件等,一个个曾经辉煌的大型企业轰然倒塌,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严重的打击。企业的风险管理一时间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作为企业战略管理中新的核心登上了公司治理的舞台。美国 COSO 委员会于 2004 年正式出台了新的 COSO 报告 企业风险管理一一整体框架 ,用于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风险管理的兴起对内部控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2.1 研究目的1992 年,美国 Tread way 委员会的赞助机构组成了专门研究内部控制的委员会一一发起机构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 way Commission, COSO)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其它欧美国家的相关规定都是以美国 COSO 报告为蓝本。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欧美国家发生的一系列公司丑闻促成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紧密结合。COSO 也于 2004 年正式出台了新的 COSO 报告一一 企业风险管理一一整体框架 ,用于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风险管理的兴起对内部控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在国内,风险管理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己经在部分企业中开始实行。由于目前国内尚无具体的风险管理法规,这方面的研究仍然基于对美国COSO 委员会的相关条款的解读。实际上,各个国家、各个行业和各个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认识由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差异而不尽相同。如果不能摸清风险管理的概念和机制原理,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偏差。而且我国的企业,在完善风险管理和发展内部控制方而,应借鉴不同国家的经验,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和控制机制。这就引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如何更清楚地看待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融合?如何将国外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相结合? 实际工作中如何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 4?1.2.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说“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其衰亡是从内部开始的,外部力量不过是其衰亡前的最后一击。 ”小到一个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缺陷和疏漏,是许多庞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2 -大帝国般的企业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具合理化,具有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果性;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并提供及时的、可靠的财务和管理信息。完善有效的内控制度是企业永保健康、持续经营下去的重要保证。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必要部分,也是内部控制机制建立的内在动力。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全球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这也使得企业的经营环境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面临的经营风险也日益复杂和增加。因此,企业应该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风险管理,实现企业目标。在此次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内企业衍生产品交易巨亏的案例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的缺失或不健全,给企业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竞争风险带来的挑战。但是经过此次金融危机的洗礼,企业各界对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对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效的识别和防范风险,合理保证企业目标实现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2。1.3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思路本文在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和内部控制走向与风险管理相融合的发展趋势,评价了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取得的成果和不足,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现状,然后依据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内部控制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对构建以理论框架为总体指导,企业实施为主体,外部监督机制为保障的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构建系统、有效的风险管理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长效机制提供指引和帮助。本文首先写了绪论部分,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内部控制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风险管理的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分,提出基于风险管理的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构建措施的对策。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3 -第 2 章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分析2.1 内部控制定义中包含有风险管理的内容现代的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都兴起于 20 世纪 40 年代的西方国家,随着内部控制实践的发展,内部控制理论也一直不断的随之发生演变,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理论也日益成熟和完善。根据国内外学者比较认同的划分方式,我们把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演变历程,大致分为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这五个阶段 2。2.1.1 风险管理理论发展及其内涵风险是无时不在的,但人们对于风险和风险管理的认识却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而日渐成熟的。由于对风险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不同,或对风险研究的角度不同,不同的学者对风险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COSO 的两份报告都是从经济领域的角度定义了风险的概念。COSO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认为风险是任何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负面因素;ERM框架认为:事项是源于内部或外部的影响目标实现的事故或事件。事项可能有负面影响,也可能有正面影响,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带来负面影响的事项代表风险,称风险是一个事项将会发生并给目标实现带来负面影响的可能性。2.1.2 ERM 框架的评价与传统内部控制内容相比,新框架有了较多的变化。比如,ERM 框架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明确了以下内容:1.是一个过程;2.被人影响;3.应用于战略制定;4.贯穿于整个企业的所有层级和单位;5.旨在识别影响组织的事件,并在组织的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6.合理保证;7.为了实现各类目标。由于新 COSO 报告提出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等概念,使得ERM 的定义更加明确、具体。同时,ERM 又涵盖了内部控制所有合理的内容。ERM 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全面融合了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丰富和完善了内部控制的内涵和外延,使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内部控制框架有着诸多经典之处,但是其公布后也饱受了一些专家学者的批评,比如说:其对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动关注不够;虽然揉和了管理与控制的界限,但是还有许多管理活动被排除在内部控制框架之外;关注的焦点放在财务方面,而财务管理并非企业管理的全部等。因此,ERM 是建立在对这些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修改和完善的基础上的。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主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4 -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察。ERM 框架增加了一个战略目标,进一步完善了目标体系;在原有五要素的基础上,把风险评估要素细分为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四个要素;将企业战略制定的风险考虑进来,要求管理层在考虑达到战略目标的具体措施时,考虑与之相关的风险及应对措施,使得企业得以有效的实现战略并使企业处于风险偏好水平之内。整个框架以风险为核心,并引入了风险组合观、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三个风险概念,并把其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力求从全面、整体的层次考虑企业各个层面的风险。该框架还传递了企业风险管理能够创造持久的价值的理念,而不仅仅是避免遭受风险带来的损失 6。ERM 框架把内部控制分为三个维度:第一维是企业的目标,第二维是全面风险管理要素,第三维是企业的各个层级。第一维企业的四个目标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是企业作为一个主体要实现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指明了航向。第二维风险管理的八要素是实施风险管理的条件和工具,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第三维企业内各层面及各部门是风险管理的各种目标、要素等具体实施的实体环节。三个维度的关系如下,企业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是为企业的四个目标服务的;企业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四个目标 ;每个层次都必须从以上八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这种表示方式使我们既能够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关注一个主体的企业风险管理,也可以从目标类别、构成要素或主体单元的微观角度,乃至其中的任何一个分项的角度对企业风险管理的不同侧面加以认识 8。2.2 风险管理赋予了内部控制在企业中心的地位和作用由上述对文献综述部分的评价可以看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国内外的学者依据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理解,主要有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包含风险管理,以及二者之间是等价的三种观点。与控制环境相比,内部环境是控制环境在内容上的扩展,内部环境是确立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和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企业可以参考所在市场或行业内的其他企业的可用信息,作为自己制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基准。每家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是不同的。企业的风险偏好会因其目标、文化以及整个商业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而有所差别。另外,企业的看法可能受到已实行的其他计划的影响,而这些计划的结果尚不可知。如果结果是不利的,就能令整个企业受到影响,或者使企业的名誉受到损害。一旦机构确定了风险容忍水平,那么企业和可以向负责决策的高级管理层宣传商业风险文化,使其了解机构对于每个项目和计划的风险容忍水平。如上所述,事件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或者有利影响,也可能两者兼而有之。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代表了风险,可以阻碍创造价值或削弱现有的价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5 -值。产生正面影响的事件能够抵消不利影响或带来机会 11。企业风险管理涉及的风险和机会影响价值的创造或保持。它是一个从战略制定到日常经营过程中对待风险的一系列信念与态度,目的是确定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并进行管理,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整体来说:企业的风险管理是:一个正在进行并贯穿整个企业的过程;受到企业各个层次人员的影响;战略制定时得到应用;适用于各个级别和单位的企业,包括考虑风险组合;识别能够影响企业及其风险管理的潜在事项;能够对企业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供合理保证;致力于实现一个或多个单独但是类别相互重叠的目标。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分析任何学科、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不能割裂学科、概念所赖以存在的特定的外部环境来考虑。任何事物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结合经济环境的变化,动态的看待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2.3 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2.3.1 内部控制不同与风险管理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内部控制处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以前,风险管理处于传统风险管理阶段,这一时期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相对独立的。纵观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委托代理理论是内部控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企业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依据委托代理理论,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和不确定性,所以会对委托人的利益构成威胁。为了保护委托人的利益,内部控制作为系统的制约机制,包括了所有者对经营者实施的监控和经营者对经营过程的监控,以保证经营者履行对所有者的受托责任。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所有者期望通过一系列制度程序的设计,来对可能影响委托者利益或经营目标实现的风险进行防范,来防止信息欺诈,达到资产保全的目的。这一时期,内部控制基于所有者对经营者经营活动监管的要求,关注的是对比较确定的经营活动过程来进行控制,达到减少经营者舞弊风险,保全资产的目的。而且这一时期内部控制偏重与对财务信息的控制,而没有更多的关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非财务信息的控制,如企业经营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等变化的风险。并且内部控制只能防范风险,不能转嫁、承担、化解、或分散风险。2.3.2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走向相互融合理论为社会实践提供指导,但是社会实践的新要求反过来促进了理论的向前发展。社会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6 -互融合统一。社会实践不满于内部控制仅仅从制度层面对确定性的财务信息的控制,对经营中不确定性的风险和机会的把握和控制提出了要求,内部控制进入了整体框架阶段。人们也不满足于风险管理仅在对纯粹风险的管理方面发挥作用,对风险管理关注那些带来机会的事项的识别和管理提出了要求,不仅是规避风险而且要求更加主动的应对和利用风险,风险管理进入了现代风险管理阶段。这一时期,所有者不仅要求对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控制,而且要求对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把握发展、壮大的机会的过程进行控制。把握给企业带来发展和壮大的机会的同时也要注意把握机会带来的风险,并要求内部控制对经营者把握机会的风险进行控制,这些都促进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互融合。 从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内部控制框架,COSO发布的两个报告中也可以看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互融合。COSO委员会在2008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首次把风险评估作为内部控制的五个组成要素之一,要求企业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关注风险管理的内容。COSO在2010年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又进一步将内部控制扩展为风险管理,明确提出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的内容。ERM框架是建立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则是企业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总之,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社会实践来看,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融合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是社会实践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自此,内部控制进入了风险管理导向的新时期,与风险管理的相融合也成为了内部控制发展的国际趋势。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7 -第 3 章 基于风险管理的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分析鹏辉木材厂是由外祖父罗鹏辉于 1950 年在河南创立,最初是一个小的木材加工作坊,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演变成了今天的木材厂。主要的营业内容为木材原料加工、地板加工、家具制作等经营业务。和全国的木材厂相比,鹏辉木材厂算不上大,只能说在华北一带的中小型企业。如果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说明鹏辉木材厂,那么,鹏辉木材厂由于其产出规模小、人员较少且一般身兼数职、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资金薄弱等因素,使得其管理缺乏内部控制的观念,或者是将内部控制制度视为一纸空谈,从而使内部控制成为中小企业管理工作的盲点。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减少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保障 15。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资本市场上接连披露的中航、东航、上航的航油期权业务、中信泰富投资杠杆式外汇产品、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的外汇结构性存款业务以及中远集团的远期费用协议合约(FFA)和深南电原油期权合约等等,都发生了巨额浮亏和损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鹏辉木材厂投资金融衍生工具发生巨大损失,虽然有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客观原因,但也与普遍存在的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或存在重大缺陷有很大的关系。在我国相关规范已对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做出了具体要求的基础上,本章借助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典型案例,并结合 ERM 框架分析了鹏辉木材厂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构建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为后边章节构建措施分析做铺垫。3.1 内部控制环境不理想3.1.1 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随着政治、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走势联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我国也开放大门放手国外的企业进来与本土企业市场化竞争。因此鹏辉木材厂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也逐渐增多,风险也逐渐变得复杂。在目前的实践中,鹏辉木材厂在风险管理的意识方面非常淡薄,多数管理层只关注鹏辉木材厂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这与当前鹏辉木材厂所面临的全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所不匹配。随着我国一批大型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进行材料采购和开拓市场,为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8 -了抵消原材料价格、汇率等剧烈波动所给鹏辉木材厂经营发展、资金周转、生产成本带来的压力和风险,截至 2008 年 10 月底,68 家央企涉足金融衍生产品业务浮亏 114 亿元这一事件,我们调查发现,这些企业之所以选择金融衍生产品其初衷都是为了规避在各自经营领域所面临的大批原材料采购价格或汇率波动的风险。例如,中信泰富签订的外汇合约是因为其在澳大利亚建立一个铁矿石项目,为了支付从澳大利亚和欧洲购买的设备和原材料,需要澳元和欧元支付,因此签订外汇合约锁定外汇成本:东航、上航、国航进行衍生品业务是基于不断上升的国际原油价格带来的运营成本压力,和对国际油价将不断上涨的预期而试图锁定国际原油价格;中远集团的远期费用协议合约(FFA )、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的外汇结构性存款业务、深南电原油期权合约等等,其初衷都是为了规避经营中所面临的风险,但是无一例外的是都遭遇了巨大亏损。3.1.2 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深刻良好而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实施的关键。无论多么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都是由人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环境中进准确的理解和执行才能够保证的。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也是重要的内部控制因素。中小型企业经营活动单一,经营规模小,人员配置不可能像大型企业那样做到专业对口、各司其职。往往一人身兼两职甚至身兼数职,造成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譬如有的中小企业库存材料的采购人、保管人甚至领用人都是同一人。而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靠人情关系混进会计队伍的人员,呆在中小企业的会计岗位上,这些人只凭长官意志办事,法律、准则、制度懂得不多,但却没有不敢造的报表,没有不敢花的钱,任人唯亲使得内部控制难以正常开展。人员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在所难免。而长期以来无论是正规的会计学历教育还是会计继续教育,关于内部控制的内容都很浅显而不系统,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知识也十分缺乏。有些会计人员缺乏从事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有些会计人员虽然具有一定的业务水平,但由于忽视对新的业务知识及新颁布的会计法规的学习,出现账务处理违反新会计法规制度对核算的要求。例如有的中小企业会计档案无专人管理,出纳可以轻易取得以前年度会计资料。这些无疑给会计基础工作的内部控制顺利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隐患。中国上市公司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经济形势下,内部控建设和评价的现状,在 07, 08 两年对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已经展开调查的基础上,09 年 6 月采取统计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上交所 08 年年报中相关内控信息进行了整理,得出以下结论 12。据对被调查者的访谈,100%的被访谈者认为,加强内部控制有助于鹏辉木材厂防范风险,为正常运营提供合理保证,同时也有 47.06%的企业认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9 -为加强内部控制有助于鹏辉木材厂符合监管机构的要求,降低监管风险。但仅有 29.41%的企业认为,加强内部控制有助于鹏辉木材厂监控并降低成本和费用。一些企业甚至表示,实施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鹏辉木材厂员工的工作量,但并没有收到提升效率的作用,反而是提高了成本和费用。这一结果有力的指出了当前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建设的最大弊端,鹏辉木材厂对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认识不够全面,只是为了满足监管的需要才被动的进行内控建设的。完善的内控系统是需要管理层以及鹏辉木材厂所有员工的积极配合的,仅仅在监管层的强制推行下的内部控制是不能发挥积极作用的,由此而建立的形式主义的内部控制也是内控频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且内控调查报告分析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仅关注控制活动层面的内容,对以公司治理结构为代表的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视程度不够,较大的影响了内部控制实施的预期效果8。3.1.3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完善而充分发挥效用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内部控制的主体是公司的经营管理者,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的权利制衡体系以及权利设置必然存在缺陷,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就成为了空谈。董事会是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核心,董事会要在鹏辉木材厂风险管理方面负总体责任。作为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核心的董事会能否发挥作用,对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公司法的规定,在形式上我国上市公司都设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等权利机构,满足了监管层的要求,但实质上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从董事会人员的构成情况分析,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董事会内部董事占比过高,独立董事缺乏或者独立董事不 “独立” ,独立董事不“懂事” ,董事会成员和经理成员高度重叠等问题。而中小型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企业领导集权现象严重。一些企业领导“家长式”作风日盛,有的独断专行,搞“一言堂”,有的自己花钱,自己签字,自己报销。有些领导认为有了内部控制制度办起事没以前那么方便了,花起钱没有以前那么顺手了,内部控制制度成了给自己设立的障碍物、绊脚石,自然就只做起了内部控制的表面文章。一些企业之所以内部管理混乱,就是因为一些领导破坏如职责分离、授权批准等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管理者的自身问题,从而使得内部控制没有被摆在企业重要的议事安排上 12。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0 -3.2 战略目标定位不清晰ERM 框架要求管理人员能适当的设立目标,并且使选择的目标能支持、连接鹏辉木材厂的使命,并与其风险偏好相一致。该要素适用于管理层在确立目标时考虑风险战略。金融衍生工具是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规避风险、资产管理和投机的工具。但是,作为一种金融产品,金融衍生工具本身也同样存在着各种风险,而且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性、虚拟性等特性,它的风险相对于传统金融工具来说更加集中、更加巨大。因此,鹏辉木材厂在进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之前,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这一目标要合鹏辉木材厂的发展战略与风险偏好。但是一些企业在进行金融衍生工具投资理财过程中,目标设定不合理或者仅根据管理层的投机偏好去选择衍生产品,没有与鹏辉木材厂的战略目标方目结合14。2008 年东航燃油套期保值导致巨幅亏损事件,与管理层对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目标定位不清晰有很大的关系。从 2000 年到 2003 年,国际油价非常活跃,最低达到每桶 17.45 美元,最高达到每桶 37.8 美元。由于以东航为代表的大型航空公司,燃油支出占其总体经营成本的三分之一,所以航油成本随着油价的涨跌起伏而波动,给公司每年的经营绩效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为了规避油价波动给公司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东航从 2004 年起开始开展航油的套期保值业务。其管理层对套期保值业务的目标定位是控制和锁定航油成本,通过套期保值业务与现货成本相对冲,从而规避油价波动带来不确定的经营风险稳定航油成本 13。如果严格依据套期保值的目标开展航油套期保值业务,东航只需在场外买入履约价为预算价位左右的看涨期权即可实现涨价时的套保目的,还可以在跌价时锁定套保的亏损,不至于在油价大幅下跌时产生如此严重的亏损。但是在东方航空发布的燃油套期保值的提示性公告中,我们可以看出东航执行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锁定航油采购成本的套期保值策略,而是出于对国际油价未来高涨的预期,实际采用的合同试图将航油价格锁定在一个较宽泛的波动区间内,具有较强的投机套利心理。在购入了看涨期权后他们已经达到了最初的减免油价变动风险的目的,却又为了获得投机收益而卖出了看跌期权。在目的之间犹豫不决与侥幸心理都是使用金融工具的大忌 7。于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际油价持续走低,东航的海外套期保值业务的巨大风险就不断浮出水面:据东航在公报中披露,截至 2008 年10 月 31 日,公司在航油套期保值合约方面浮亏约为 18.3 亿人民币。从东航燃油套期保值导致巨幅亏损事件,我们就能深刻的认识到明确鹏辉木材厂的战略目标定位,使得风险业务目标服务于鹏辉木材厂的战略目标进行风险管理导向的内部控制是多么的重要和势在必行。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1 -3.3 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3.3.1 缺乏独立于风险交易部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在如今信息社会时代,世间万物瞬息万变,鹏辉木材厂面临不确定性的风险也越来越多,因此,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对鹏辉木材厂面临的所有风险予以识别、评估、并采取相对应的策略就显得比较重要。金融衍生工具在设计和创新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通过对基础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各种组合,创造出大量的特性各异的金融产品。另外,相对于基础工具而言,金融衍生工具出于分散风险等目的一般是采用多种组合技术,显得较为复杂,所以金融衍生工具构造具有复杂性。因此,对于金融衍生工具的高复杂性、高杠杆性、高灵活性的特征,应该由相对专业、独立的风险管理人员对其实施动态的风险监督。但是,鹏辉木材厂的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普遍未进行实质的风险管理,更没有对鹏辉木材厂面临的风险设置专门的机构进行辨认、评估和管理。大部分企业没有一个健全有效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也没有专门设立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相关的风险管理部门,没有形成风险意识,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即使有些企业建立了风险管理机制,但是由于没有很好的执行,导致已经建立的风险管理制度形同虚设。3.3.2 缺乏对风险的全面评估金融衍生工具使用风险的产生主要与鹏辉木材厂管理层的风险偏好以及鹏辉木材厂的内部控制制度,尤其是与鹏辉木材厂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和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有关。鹏辉木材厂也必须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自身所面临的风险,并适时加以处理。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使用金融衍生工具相关的公司目标应该与鹏辉木材厂风险管理的目标保持一致。鹏辉木材厂金融衍生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必须建立在对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的全面仔细评估的基础上。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应将衍生工具使用所带来的可能的收益与公司总体目标相联系,同时具有对交易人员、操作系统与流程、价值评估方法的记录的理解和控制能力,并将其作为管理层辨识和评价管理衍生品交易风险的能力。管理层还应该制定详细的计量标准,比如通过风险价值模型等,以便衡量衍生品交易目标的完成和偏离情况。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风险的分析过程最少应该包括风险识别、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重要程度 12。3.4 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健全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个过程通过纳入管理过程的大量制度及活动来实现。因此,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切实执行且具有良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2 -好的执行效果,内部控制能够随时适应因鹏辉木材厂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等,就必须对内部控制实施持续的监督。而不仅仅是在发现问题之后才进行亡羊补牢式的事后控制与监督,更重要的是事前和事中的持续的监督。从上边所述的中信泰富、东航等衍生工具亏损案例来看,缺乏对衍生工具交易相关控制系统的持续监督,使得鹏辉木材厂没有及时发现与之相关的风险并及时加以管理,也是酿成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鹏辉木材厂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其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抽查。抽查结果表明:会计报表未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不同程度地存在失真情况,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一些中层领导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歪曲财务报表信息。会计信息失真、做假账已经成为全国性的普遍问题。中小型企业账目不清、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以达到偷逃税金为目的。中小型企业因其规模小、业务量少、交易金额较小等特点,不易引起各检查机关的足够重视。有些企业领导无视国家法律的严肃性,忽视财务制度、财经纪律的强制性,怀着侥幸心理指使会计做假账、报虚数,有的收入甚至不入账,私设小金库,最终以到达偷逃税款的目的。二是以达到粉饰业绩为目的。有些国有中小企业,为了年终向主管机关顺利交差、完成上级下达的经济指标,报喜不报忧,只好在账目上做手脚。设置账外账、弄虚作假,造成虚盈实亏的假象,蒙混过关。三是企业财务基础薄弱,致使会计信息失真。有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的会计根本没有会计资格证书,不具备起码的会计基础知识,难免账务处理不出现错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3 -第 4 章 基于风险管理的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构建措施基于上述对我国内部控制框架发展状况回顾与分析和对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本章从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发展、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制度构建和监管机制三个层次,对构建以理论框架为总体指导,鹏辉木材厂实施为主体,外部监督机制为保障的基于风险管理的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了探讨。4.1 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发展思路4.1.1 理论框架突出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从上述对金融危机中,我国大企业由于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形同虚设等原因,导致的从事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造成巨大亏损可以看出,在我国企业建立风险管理导向的内部控制长效机制的重要性。风险意识的淡薄往往给鹏辉木材厂发展带来巨大隐患,风险管理的落后更是阻碍了鹏辉木材厂发展的进程。可喜的是,经过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上市公司更加重视了内部控制。据德勤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调查分析报告(2009) 显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约 82.35%的企业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组织了内部控制的梳理活动,约 35.29%的企业内部审计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更加关注风险和控制。由此说明,大部分企业在金融危机的经济形势下更加重视鹏辉木材厂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对风险也更加关注。但是仅有 5.88%的企业组织进行了风险评估,并建立风险应对措施。说明大部分企业对风险管理的关注依然不够,或者说没有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多属于应急救火性质的风险管理。虽然,最新的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目标和要素上,己经有与风险管理融合的迹象,但是基本规范停留在 COSO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部分的融入了风险管理要素,与 ERM 框架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笔者建议,藉此金融危机的背景使得鹏辉木材厂重视风险管理机制构建之际,在日后内部控制框架的修改完善过程中,以ERM 框架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为依托,突出和强化风险管理的内容,借鉴但不拘泥于 ERM 的八要素理论,可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鹏辉木材厂的实际情况,对风险管理要素进行符合我国国情的细致划分,为鹏辉木材厂构建全面风险管理导向的内部控制提供一个标准框架。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4 -4.1.2 引入惩罚机制加强监管我们知道现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形成于西方,内部控制在西方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美国 COSO 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不仅获得国际上的公认,而且在美国本土企业实践中也收到良好的治理效果。我们认为,内部控制框架在美的良好实施效果与其严厉的惩罚机制是分不开的。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于 2002 年 7 月签订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CSarbanes Oxley Act 2002,以下简称 SOA ),被认为是美国自 1934 年证券交易法以来,资本市场上最严厉的法案。SOA 第 404 条,要求公司管理层承担建立和维护充分的内部控制结构及相应控制程序的责任,并对公司的内部控制结构和程序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同时该法案第 302 和 906 条分别自民事和刑事方面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执行签字权的管理人员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对明知包括财务报告在内的定期报告未能满足SOA 的全部要求而签字证明的,应该被处以最多 100 万美元的罚款,或最多 10 年的监禁,或并罚;对明知包括财务报告在内的定期报告未能满足SOA 的全部要求而故意签字证明的,应该被处以最多 500 万美元的罚款,或最多 20 年的监禁,或并罚。对签订虚假报告的高管的惩罚力度不亚于对持枪抢劫的刑事惩罚力度,其罚金之高和刑期之严重足以给个人和公司产生震慑力。因此,SOA 严厉的问责机制和惩戒机制,是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改善的重要推动因素 17。4.2 鹏辉木材厂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措施4.2.1 重视内部控制环境建设风险管理观念是风险管理生存的土壤,同时也是内部环境的因素之一。鹏辉木材厂的风险管理理念是鹏辉木材厂从战略制定到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待风险的一系列信念与态度,它反映了鹏辉木材厂的价值观,并影响着鹏辉木材厂的文化和经营风格,也影响到鹏辉木材厂目标的设定,如何识别风险,承担那些风险,以及如何管理这些风险等问题。管理者要树立风险管理理念,从总体上来管理鹏辉木材厂面对的风险,才能使鹏辉木材厂有立于不败之地的可能。鹏辉木材厂的风险管理理念实质上反映在管理当局在经营该鹏辉木材厂的过程中的每一件事上。管理者的道德素质、经营风格和管理理念,包括对待风险的态度、对外部环境因素变化的反映、鹏辉木材厂的管理方式、在建立一个有利的控制环境中起者关键性的作用。所以,鹏辉木材厂的管理层应提高风险意识,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对鹏辉木材厂所从事的经营活动涉及到的风险因素要有清晰的认识。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5 -4.2.2 提高内控建设自觉性无论多么完美的制度都是需要人去执行的,因此,建立一套被公司员工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标准体系,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激励是非常重要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是包括高层管理人员在内的全体员工,激励和约束的对象也是鹏辉木材厂的员工,因此,员工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长期被认为是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要素,内部控制结构的建立要考虑员工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的承接性。鹏辉木材厂的高层管理人员,应该确定适当的高层基调,在鹏辉木材厂文化建设中融入道德和价值观体系,并制定公司员工道德和行为规范 。管理层应该在鹏辉木材厂内部对该规范进行有效的宣传,并且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该规范要告诉员工,公司所遵循的价值观,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什么行为是不可接受的,以及遇到与公司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相冲突的时候应该怎么去做。但是,在该规范的建设中尽量避免空洞的内容,而是根据内部控制结构的要求,在公司各个层级员工的广泛参与下,针对不同的岗位的不同特点,建立起一套具有具体操作性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体系,并尽量全面的囊括员工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最后,该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