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采场损失率qc_第1页
降低采场损失率qc_第2页
降低采场损失率qc_第3页
降低采场损失率qc_第4页
降低采场损失率q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核浙江衢州铀业有限责任公司大茶园生产工区技术组 QC 小组二零一零年四月一、小组概况小组概况一览表表一小组名称 大茶园生产工区 技术组 QC 小组 人数 7 人 组长 焦润冬成立日期 2008 年 1 月 4 日 注册日期 2008 年 1 月 4日注册号 091 课题起止 2009 年 1 月2009 年 12 月活动次数 每月两次 活动总次数 24 次本次攻关课题 降低采场损失率 课题类型 现场型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职务 组内分工焦润冬 男 28 本科 助 工 组长李凌威 男 24 本科 助 工 现场技术指导叶志春 男 27 本科 助 工 现场技术指导孙黎民 男 45 高中 测量工 现场检测羊时民 男 24 本科 助 工 数据统计邹家财 男 50 高中 物探工 现场检测小组成员简介李忠水 男 40 本科 高 工 技术顾问成果资料整理 焦润冬二、选题依据矿石回收目标 加强现场管理,减低矿石损失公司要求 降低矿石损失,提高经济效益生产现状 采场作业粗糙,挑肥拣瘦课题选定 降低采场损失率三、现状分析3 月份我们 QC 小组对 2009 年 5#矿体 16 月份各个采场的损失率进行了统计,见表二表二 2009 年 5#矿体 1-6 月份各采场损失率统计表采场名称 采矿量 (t) 损失矿量(t) 损失率(%)-135-1 采场 3824 102 2.66 -135-2 采场 2776 64 2.30 -135-3 采场 4967 140 2.82 -135-4 采场 6957 199 2.86 -135-5 采场 8097 228 2.82 平均值 5324 147 2.75 制表人:焦润冬 2010 年 3 月一 一 5#一 一 1- 6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382427764967 532469578097147228199140641022.312.672.82 2.862.82 2.75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35-1采场-135-2采场-135-3采场-135-4采场-135-5采场平 均 值采矿量(t)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0损失率(%)采 矿 量 ( t)损 失 矿 量 ( t)损 失 率 ( %)制图人:焦润冬 2010 年 3 月由上列图表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 5#采场的损失率较高,矿量损失较大,降低采场损失率还有很大的空间。四、活动目标1、 确定目标:使采场平均损失率降为 2.35%图二 2.75%2.35%制图人:焦润冬 2010 年 3 月2、 目标可行性分析图三历史最好成绩 -135-1 采场曾经贫化率仅为 2.30 目标可行加强现场管理力度,重点人员素质 监督作业,尽可能完全的把粉矿、边角矿出净制图人:李凌威 2010 年 3 月五、原因分析小组针对 5#采场矿石的损失率过高进行了原因分析,见图五图四损失率高人机环法 生产责任制度不完善作业人员不按工作规程操作个别矿体勘探程度不够矿石与废石混淆不清采场照明差废石与矿石未分开存放无轨采运设备不灵活 铲运设备不能铲运边角矿工作责任心不强出矿工遗漏边角矿,出矿不彻底对贫、小矿体遗弃不采技术人员未及时指导、纠正制图人:焦润冬 2010 年 3月六、要因确认确认一:出矿工遗漏边角矿,出矿不彻底出矿工操作粗燥、马虎,由于采场几何形状不规则,我矿采场由为无轨采矿,铲运机无法对边角矿进行清理,采场出矿工出矿不及时,未提前清理,损失部分粉矿。经过调查取证 5#采场 1-6 月份因出矿不彻底损失 143t 矿,占损失总量的 19.46%。结论:出矿工遗漏边角矿,出矿不彻底是主要原因确认二:对贫、小矿体遗弃不采由于矿化不连续,矿石品味不均匀,部分末端矿体,边缘矿体品味较低,部分矿体属于裂隙矿,矿体宽度小,采掘队为了追求效益,求富弃贫,对贫、小矿体遗弃不采,丢失部分矿量,经过调查取证 5#采场 1-6 月份因弃采贫、小矿体共损失 116t 矿,占损失总量的 15.78%。结论:对贫、小矿体遗弃不采是主要原因。确认三:技术人员未及时指导、纠正由于技术组人员较少,对采掘队跟班未能做到四班跟进,只能满足每日跟班指导,对部分采场的采矿,圈矿指导不及时,不到位,造成部分矿量未及时采出,造成局部矿量损失,但矿量损失不大,结论:技术人员未及时指导、纠正不是主要原因。确认四:铲运设备不能铲运边角矿采场全部采用无轨铲运机出矿,铲运机设备大,不灵活,对不规则矿场的边角矿体铲运不能及时到达,但是经过培训铲运机已经能采出大部分矿量,部分边角矿可采用人工出矿。 结论:铲运设备不能铲运边角矿不是主要原因。确认五:采场照明差采场由于经常放炮,或部分冒顶,使得采场照明灯更换频率偏高,采掘队由于疏忽,不能及时更换,采场照明情况较不理想,出矿时极易使矿石废石混淆,造成矿石损失,由于技术人员及时提醒,采场照明恢复较好,未造成较大损失。 结论:采场照明差不是主要原因。确认六:废石与矿石未分开存放采场场地较小,有些废石未能及时运出采场,运往地表废石场,常常与矿石对方在同一个采场内,且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出矿人员极易混淆,将部分矿石当废石遗弃,根据调查发现此类情况较普遍,5#采场 1-6 月份因废石与矿石未分开存放损失矿量 159t 矿,占损失总量的 21.63%。结论:废石与矿石未分开存放是主要原因。确认七:作业人员不按工作规程操作采掘队人员时常有调换,新工人操作不熟练,经常违反操作规程,凿岩时方位、角度、深度时常发生偏差,爆破矿体不完全,造成部分矿体未完全爆破,据不完全统计,5#采场 1-6 月份因作业人员不按工作规程操作损失矿量113t 矿,占损失总量的 15.37%,结论:作业人员不按工作规程操作是主要原因。确认八:个别矿体勘探程度不够部分矿体矿化不连续,探矿工程未能完全布置到位,导致对个别矿体认识不清晰,现场作业人员在找边完成后,未能及时布置围壁孔,使有些盲矿体丢失,经计算因个别矿体勘探程度不够损失矿量 128t 以上,占损失总量的 17.41%。结论:个别矿体勘探程度不够是主要原因经过对人、机、环、法四个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了贫化率高的主要原因是:要因一:出矿工遗漏边角矿,出矿不彻底要因二:对贫、小矿体遗弃不采要因三:废石与矿石未分开存放要因四:作业人员不按工作规程操作要因五:个别矿体勘探程度不够图五 确定要因分布图要因三 21.63%其它 10.35% 要因一 19.46%要因二 15.78%要因四 15.37%要因五 17.41%要因一要因二要因三要因四要因五其它制图人:叶志春 2010 年 3 月七、制定对策表三 对策表主要原因 对 策 目 标 措 施 负责人 完成日期出矿工遗漏边角矿,出矿不彻底加强监督管理,彻底清除边矿、尾矿尽可能完全的出尽边角矿出矿期间,加强监督管理,对采出矿量做出统计李凌威 2009.7-12对贫、小矿体遗弃不采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对贫、小矿体严格把关对达到工业开采厚度、品味的矿体要坚持采尽对采掘人员加强监督管理,对贫、小矿体弃采进行处罚羊时民 2009.7-12废石与矿石未分开存放坚决实施废石与矿石分开存放彻底消除废石、矿石集中存放的情况指定存放位置,分开存放,避免混淆叶志春 2009.7-12作业人员不按工作规程操作实行奖罚制度,对违规操作进行处罚消除三违作业坚持反三违检查,经常加强员工教育,加大处罚力度焦润冬 2009.7-12个别矿体勘探程度不够及时布置围壁孔,探清矿体探清产状变化大的矿体 加大勘探力度 邹家财 2009.7-12制表人:羊时民 2010 年 3 月八、对策实施实施一:针对出矿工遗漏边角矿,出矿不彻底的问题,QC小组决定在采场出矿扫尾阶段,用专人监督采掘队清理边角矿,对铲运机不能到达的死角,采用人工出矿,由于采场底垫质量较差,出矿时,矿石和充填料极易混淆,QC 小组决定对采场底垫混凝土硬度进行测试。实施二: 由于采掘队为外包队,为了追求效益,采掘队对贫、小及难采的个别矿体,没有完全按技术规范采尽,对于此种情况 QC 小组专门成立了检查组,每天对采场进行跟班检查,发现采掘人员的弃采现象,及时予以纠正,如果现场作业人员不听指挥,工区管理人员可直接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经济处罚。此措施实施后,弃采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实施三:由于废石场场地紧张,废石存放管理制度松懈,废石与矿石经常会存放在同一个采场,且没有有效的分离措施,常常出现废石和矿石混淆的情况,为了杜绝此类情况的再次发生,QC 小组人员对上中段采空区及废弃巷道进行了深入摸排,最后找出了部分废弃采场用来堆放废石,为以后的废石存放提供了足够的空间,避免了废石与矿石混淆。实施四:针对新工人操作不熟练的现象,QC 小组成员决定成立“一帮一”互助小组,一个老工人带一个新工人的方法,使新来的采掘工人尽快掌握凿岩技术,减少误操作次数,有效的减少了材料消耗同时降低了矿石损失率。对违章作业的个别现象 QC 小组采取不定时跟班检查,如有发现“三违”现象,坚决处罚,并同时进行技术培训,必须考核完全通过才可重新上岗作业。实施五:由于矿体产状变化较大,有些矿体矿化不连续,在矿体边界极易产生品味降低的假现象,没有及时的进一步勘探,就盲目压顶,造成部分矿量损失,为了进一步探清矿体,QC 小组技术人员决定加大勘探力度,在采场找边完成后及时布置围壁孔,及时确定矿体产状、走向,为采矿提供详实的资料。物探人员在现场布置围壁孔九、效果检查通过 QC 小组成员的努力,采场损失率有了明显的降低,效果见下列图标:表四 2009 年 5#矿体 7-12 月份各采场损失率统计表采场名称 采矿量(t) 损失矿量(t) 损失率(%)-135-1 采场 1761 42 2.39 -135-2 采场 5911 135 2.28 -135-3 采场 4766 111 2.33 -135-4 采场 6183 139 2.25 -135-5 采场 4656 108 2.32 平均值 4655 107 2.30 制表人:焦润冬 2010 年 3 月图六一 一 5#一 一 7- 12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176159114766 465561834656107108139111135422.282.392.332.252.32 2.3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135-1采场-135-2采场-135-3采场-135-4采场-135-5采场平 均 值采矿量(t)2.002.052.102.152.202.252.302.352.402.452.50损失率(%)采 矿 量 ( t)损 失 矿 量 ( t)损 失 率 ( %)制图人:焦润冬 2010 年 3 月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目 标 值 , 2.35%实 施 前 , 2.75%实 施 后 , 2.30%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1 2 3一 一 一 一贫化率(%)制图人:焦润冬 2010 年 3 月十、效果维持见图八:一 一 5#一 一 一 2010一 一 1-3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76013371597 1532239715713434543530162.242.11 2.192.25 2.16 2.2105001000150020002500-135-1采场 -135-2采场 -135-3采场 -135-4采场 -135-5采场 平 均 值采矿量(t)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0损失率(%)采 矿 量 ( t)损 失 矿 量 ( t)损 失 率 ( %)十一、效益分析根据我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