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标准化试题卷附答案_第1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标准化试题卷附答案_第2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标准化试题卷附答案_第3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标准化试题卷附答案_第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标准化试题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韶山市实验中学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2013.5.30)(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填空题:(共 10 分,0.5 分/空)(1) 约客中,表现诗人寂寞心情的句子是: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春夜洛城闻笛 )(3)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逢入京使 )(4)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滁州西涧 )(5) 木兰诗中描写边塞酷寒夜景的对偶句是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6)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7) 山中杂诗中描写世外神奇景观的一句是 云从窗里出 。(8) 、表现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句子是是:大兄何见事之晚, 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论诗 )(10)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送灵澈上人) )(11)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1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13)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14)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15)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二、选择题 (共 20 分,2 分/题)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D )A、 深遂(su) 一拍即(j)合 义愤填膺(yng) B、 捋(l)胡须 气冲斗(du)牛 妇孺(r)皆知C、 踌(chu)躇 狩(shu)猎者 锲(q)而不舍D、 亘(gn)古 钦(qn)佩不已 潜(qin)心贯注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B )A、仿徨 历尽心血 杂乱无章 B、独裁 警报迭起 家喻户晓C、篷勃 迥乎不同 兽挺亡群 D、荒漻 锋芒必露 人迹罕至3、下列加点字字形与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A )A、告罄(qng) 筛糠(kng) 羸弱(li) 芸芸众生(yn)B、步履(l) 沮丧(sng) 嗔视(chn) 冻饿之虞(y)C、颦蹙(c) 吞噬(sh) 脐带(j ) 养精蓄锐(x)D、拽住(y) 犁铧(hu) 不羁(j) 秩序井然(zh)4、下列加点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D )A、书诗四句(写) 稍稍宾客其父(稍微)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事物)B、弥高(更) 著我旧时裳(穿) 迥乎不同 (差不多)C、兀兀终身(劳苦的样子) 愿为市鞍马(集市) 蒙辞以军中多务(言辞)2D、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 刮目相看(擦擦眼) 义愤填膺(胸)5、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C ) A、邓稼先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化学学家,获 1957 年诺贝乐化学学奖。B、 中国戏剧分为生旦净末四大行当。C、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D、最后一课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他以作品羊脂球闻名于世。6、下列各句成语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A、春天到了,小草五光十色,到处都生机勃勃。B、张华的作业做得不堪设想,受到老师的批评。C、夜深了,我一个人漫步在寂静的街头,在人声鼎沸中回忆过去。D、那是一件鲜为人知的往事,老奶奶一直默默的把它记在心里。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就目前来讲中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 D、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8、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C )、_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_会走他已经走过的道路。、他_孤独,_有“永恒”为伴。、过去他_过那么多的不幸和苦难,可是现在他感到非常_。A、1 如果 仍 2 诚然 并且 3 遭受 兴奋B、1 如果 也 2 虽然 可是 3 遭到 高兴C、1 如果 仍 2 诚然 可是 3 遭受 高兴D、1 如果 也 2 虽然 并且 3 遭到 兴奋9、对下面各句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D )A、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B、1930 年到 1932 年, “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C、他像亲兄弟一样地拥抱着这位比他略高的俄国小说家。D、他的头像古希腊油画上英雄的头颅一样。10、下列四组对话中,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C )A、甲:昨天我生日,你送我一支笔,十分感谢!乙:那只笔挺贵的,是在精品商店买的,希望你喜欢。B、甲:你的作文没的说,全班第一。乙:你知道我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我是天天写日记的!C、甲:谢谢您给我让座!乙:没关系,帮助老人,这是我应该做的。D、甲:欢迎你下次再次光临我们的商场!乙:你们这里服务态度好,下次我一定光临。二、三、判断题:(共 40 分)(一)课内现代文阅读判断题(12 分)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3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11、选出能恰当概括各划线部分“我”的心理活动的词语,将字母依次填在横线上。 (3 分) C D F A.活泼 B.焦虑 C.轻松 D.焦急 E.惘然 F.陶醉12、给选文加一个最合适的小标题: 月夜行船 (1 分)A.月夜归航 B.豆麦飘香 C.月夜行船 D.看戏路上 13、第、两段中,作者依次从哪些感官角度来写景的:(CDAB)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E.味觉14、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对它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以动写静 B.写航船之快 C.欲扬先抑 D.反衬出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15、段中“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一句不是一般的语序,这样写的主要目的是(2 分) ( B )A、朗读时有音节感,有力 B、强调最后的两个形容词C、不致于写成太长的句子,长句难懂 D、突破老格式,进行大胆创新(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判断题(8 分)口 技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A.妇抚儿乳 ( 喂奶 )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中间 )C.其夫呓语 ( 说梦话 ) D.不能名其一处也 ( 说出 ) 417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2 分)A当是时 不知木兰是女郎 B妇拍而呜之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C以为妙绝 自以为大有所益 D撤屏视之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18句子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C)A.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译:所有在座的客人没有不伸长脖子,斜着眼看,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美妙极了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译: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C.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译:虽然每个人有一百只手,每个手有一百只手指,也指不出其中一处的样子。D.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译:撤去屏风一看,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19.前三段结尾划“ ”的句子都属于( D )描写A.正面描写 神态描写 B.侧面描写 外貌描写 C.正面描写 外貌描写 D.侧面描写 神态描写(3)课外现代文阅读判断题(8 分)最 完 美 的 礼 物(1)2000 年 5 月,考古学家郭教授和其他 4 个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带上足食物和淡水,分骑 5 峰骆驼从大沙漠边缘的小城出发,深入沙漠腹地 300 公里,对大沙漠中新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考察。 (2)几天之后,他们胜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踏上了归程。一天中午,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随着黄色蘑菇云的翻滚逼近,万里晴空顷刻间变得灰暗阴沉,5 峰骆驼惊骇得踌躇不前。 (3)“沙暴!”郭教授大声呼喊着,“快下骆驼,用睡袋罩住头!” (4)罕见的特大沙暴持续了近 40 分钟。渐渐地,沙暴的呼啸声减弱了,人们陆续掀开了头上的睡袋。昏暗无天日的天空中出现了亮色,沙漠恢复了先前的寂静和燥热。 (5)“骆驼呢?”有人惊叫着,驮着食品和水的骆驼在沙暴肆虐时受惊跑掉了。大家开始寻找。半个多小时后,只找到一箱饼干、几袋牛肉和一些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这时,向导在一块突起的石头前发现了一只羊皮水囊。大刘抢先冲上去想喝水,向导一把抢过来:“不要抢,水是大家的。”“我也有份,我先喝!”大刘毫不示弱,其他人随后也加入到争抢之中 (6)“都不许动,把水囊给我!”一向和蔼可亲的郭教授突然取过向导手中的猎枪,以不可抗拒的口吻喝道:“从今天起,由我决定水的分配!”他从水囊中倒出一杯水,说:“每人只能喝两口,谁也不许多喝。”大刘咄咄逼人地问:“你也只喝两口?”郭教授平静地说道:“我只喝一口。” (7)杯子最先递到向导手中,他慎重地喝了两口,宛如品尝世上最醇美的甘露。轮到大刘了,他_ 喝了两大口水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_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 5(8)太阳像顶发烫的钢盔扣在头上,遍地的黄沙似乎都在燃烧。大刘忍不住喊起来:“教授,我的喉咙又冒烟了,再给我点水吧!”郭教授似乎没有听到,未作出任何反应。突然,大刘猛然向郭教授冲过来,想抢夺水囊。“乓”一声枪响,子弹射在大刘脚前的沙地上,郭教授真敢开枪!大刘悻悻地回到了队伍中。 (9)一连三天,因为每次只喝一小口水,郭教授已感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他不由担忧起来。第四天早晨当人们醒来时候,郭教授已倒好了大半杯子,分喝了水后,他宣布了新的用水规定:“从现在起,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喝水囊中的水!”没有人反对,因为郭教授每次喝水比谁都少,这是大家的目共睹的。 (10)下午,向导突然惊叫起来:“我们快到了!”萎靡不振的队伍开始活跃起来。大刘回头朝郭教授喊道:“教授,明天就要到小城了,我们可以喝点水吗?”的确,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喝水了。郭教授没什么反应,身体踉跄着要摔倒在大刘的怀里。大刘跑过去扶住他。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就晕倒在大刘的怀里。 (11)有人提议给郭教授喝口水,大刘拒绝了。他命令大家轮流背着郭教授继续赶路,自己则提着猎枪和水囊走在队伍后面。又走了一段路后,有人提出要喝水,大刘断然拒绝:“还不到时候!” (12)遇到沙暴的第五天,这支历尽艰辛的队伍终于回到了小城。直到这时,大刘也没有再让大家喝一口水。有人抱怨大刘比教授更苛刻。大刘没有辩解,轻轻打开水囊的盖儿,将口朝下,一堆黄沙被倒了出来 (13)原来,在第四天早晨大家喝完那杯水后,水囊里就已经没有一滴水了,看上去依然鼓鼓的水囊里,是郭教授悄悄装进的沙子。 (14)跋涉艰难绝境,信心与勇气是穿越生死的惟一支撑,那就是希望啊。 (15)几年后的访谈中,这些死里逃生的人在被追问一生中得到的最好的礼物时,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这次历险,几乎说着同一句话:“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20第(5)段画线句“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联系上下文,队员们“恐惧”的是(B) A. 骆驼跑了,要靠自己在沙漠中步行,太可怕了。B. 没有找到水,担心渴死。C. 骆驼跑了,没有识途的骆驼,人在沙漠中就会迷失方向,太可怕了。D. 历险队员会抢水。21.依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第(7)段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恰当的词语(D)(1)“轮到大刘了,他_地喝了两大口水”(2)“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_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A. 爽快 犹豫 B. 猛 爽快 C. 轻轻 犹豫 D. 猛 轻轻 22.第(10)段画线句“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请你根据文意,猜想教授叮嘱的内容(B)A.水不多了,你管着,谁也不准喝。B.没水了,千万不能让大伙知道。你替我管好“水袋”,全靠它我们才走出沙漠。C.大刘,没水了,猎枪你拿着,一定要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把大伙带出沙漠。D.大刘,水袋你管着,我不行了。23对“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6A.是它,给人走出沙漠的勇气和信心。B.因为它激励人们去战胜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C.美丽的谎言终归是谎言,但只要出发点好,就可以原谅。D.因为它能给人以战胜死亡、给人以生的希望。(四)课外文言文阅读判断题(6 分)秉烛夜读 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 ,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说苑建本注释 炳烛:点燃蜡烛 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 炳烛,点燃火把、火炬。先秦时期尚无蜡烛,当时称烛,即是火炬。昧行,有黑暗中行走。24.结合语境,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是(C)A.平公问于师旷曰(向) 于厅事之东北角(在)B.平公曰:“善哉”(好) 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C.恐已暮矣(黄昏) 少而好学(喜欢) D.盲臣安敢戏其君乎(怎么)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戏弄)25.本文与孙权劝学都是谈学习的,能给人启发。下列分析不恰当的是(D)A.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B.知错就改,善莫大焉C.善于引导 D.物竞天选,人定胜天26.翻译欠准确的句子是(B)A.何不炳烛乎? 译:为什么不点燃火把(学习)呢?B.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译:年轻就正好学习,如同升起的太阳C.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译:年老时喜欢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