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观点与图表型材料题解题方法一、如何解答观点评价型材料题【题型特点】观点评价型材料题命题形式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提供一段或一组材料,要求学生从中提炼观点并加以评价;第二种是试题列出观点,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辨析论证;第三种是将史学界有关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不同观点列举出来,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一种,并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加以分析论证,做到自圆其说。对于第一、二种情况,解题时首先要明确观点是什么,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判断其正误,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论述。对于第三种情况,主要方法和前两种情况类似,特别要注意的是,组织史实进行论证时,一定要紧密结合你所选择的观点,不能扯到其他观点上去。【解题技法】(1)亮明观点。用词一定要确定。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炼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关键词可以抄下来)(2)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思路二:内因(主观因素)、外因(客观因素)。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3)解答此类型题目,要特别注意评价、评述历史事件的原则与方法。坚持的原则:正确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全球利益的立场等)。历史的评价而非道德的评价。坚持阶级分析的原则。坚持客观效果第一、主观动机第二的原则。由此衍生出评价类解析题的解题方法主要有一分为二评价法、分阶段评价法、主客观评价法等。如“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可用主客观评价法,从中国与英国两个方面入手,找出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典题例析】(2012高考上海卷)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解析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原因,考查综合分析观点论证的能力。解答时一是找准题干观点: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二是根据所学知识从鸦片战争前中英实力的对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对外扩张的目标、禁烟运动等多方面综合分析论证观点即可。答案 答案 1: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19 世纪是西方向全球进行殖民扩张的年代,殖民势力已经渗透到亚洲。在西方国家中,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和市场,亟须打开中国的大门。此时的中国,在经历了康乾盛世的繁荣之后逐渐走向衰落,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主导的国际关系秩序与中国的朝贡体系产生了剧烈冲突。围绕着鸦片贸易,中英矛盾不断升级。可见,19 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及全球的扩张,体现了近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的碰撞,在这样的大势下,鸦片战争无可避免地爆发了。答案 2: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度的边缘知识进行回答。中英贸易冲突、林则徐禁烟等具体内容。【尝试应用】(2013唐山高三摸底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众所周知,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发动的旨在掠夺中国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后,中华民族陷入了灾难的深渊。直到今天,许许多多的中国人甚至都不愿翻开中国近代史,因为,它留在我们民族记忆深处的是太多的屈辱和辛酸。但是,身处 21 世纪的中国青年,当我们平心静气地来反思这段历史的时候,从这场战争中,我们除了感受到屈辱之外,还能得到哪些认识呢?二、图表题目得分不高及对策【问题分析】在阅卷中,发现学生在图表题中的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读图能力欠缺,无法有效提取图表信息。2.能够提取信息,却不能发现表面信息后隐含的深层信息,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3.思维单一,不关注图文联系,对于较复杂的图表,不能把握图表与图表、图表与材料之间的联系。4.数据转化能力较差,无法将图表中的数据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或文字信息叙述有偏差。【典型例题】(2011 年上海历史,39,节选)工业年代材料一 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 年)材料二 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 年)1750 年(%) 1830 年(%) 1860 年(%) 1900 年(%)英国 1.9 9.5 19.9 18.5美国 2.4 7.2 23.6中国 32.8 29.8 19.7 6.2印度 24.5 17.6 8.6 0.7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什么特点?(2)你能从材料二中提取到哪些信息?解析:第(1)问,图片反映了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特别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个阶段增长迅速。第(2)问,注意从材料中的中印和英国在“1830 年” “1900 年”时间点的对比,以及英美在“1900年”的对比即可分析回答。答案:(1)答案 1:能发现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征。从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比较来看,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经济推动力更大。答案 2:仅描述曲线的变化情况。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2)答案 1:能在数据之间建立起两组关联,并描述其特征。19 世纪 30 年代前中印产品在世界中所占份额高于英国,到 20 世纪初已落后于英国。20 世纪初英美产品在世界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中印,美国在 20 世纪初超越英国。答案 2:能在数据之间建立起一组关联,并描述其特征。20 世纪初英国产品在世界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中印,美国在 20 世纪初超越英国。答案 3:分别描述各国产品的份额变化情况。英美产品在世界产量中的份额不断上升,中国的份额不断下降。【方法指导】图表题目的类型很多,有的是单一图表,有的是多个图表,有的是图表线与文字的结合。解答这类试题,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第一步:关注标题和注释(1)由于图表题文字材料比较少,我们只能通过标题来迅速确定材料的中心内容,从而明确答题方向。同时,标题还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图表中各个参数的含义,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2)注释是图表的补充,它可以使图表的本意得到更全面、更彻底的表达,在审题时一定不能忽视。第二步:关注量的变化无论哪种图表,都是通过数据的变化来显示历史事物随时间发展变化的情况。要分析它是递增还是递减,是一直增(减)还是呈波浪形增(减);变化幅度大还是小;这种变化是有规律地变还是仅在特殊时间段陡增或陡减。通过对变量进行分析,找出图表中数量强弱、增减的变化,进一步区分不同阶段的增减趋势和程度,从而总结出历史发展的规律。第三步:关注特定的点图表中有些特殊点,如起点、转折点、终点、交叉点等,往往隐含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因此要做到“抓点求突破” 。特别要注意这些点所对应的历史年代,从时间联想到历史事件,尤其是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或重要的时间点(段)。第四步:审读设问在审读设问时,首先要宏观分析各设问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并列关系是指各小问围绕中心相对独立;递进关系则是层层深入,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培训常见误区解析-3
- 青春期沟通障碍怎么破
- 卫生职称试题及答案
- 小学中文测试题及答案
- 如何成为生态小先锋
- 家电公司资产台账管理规章
- 2026届江苏省常州市奔牛高级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2年重庆南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第九次质量检测英语试题
- 服装售后补差方案(3篇)
- 保安员消防培训知识课件
- 放射科新技术介绍
- 银行职工反诈工作总结
- 设备安装管理培训课件
- 老年人转运照护-轮椅运转
- 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 7-聊城东制梁场80t龙门吊安拆安全专项方案-八局一-新建郑州至济南铁路(山东段)工程ZJTLSG-2标段
- 中兴 ZXNOE 9700 系统介绍
- GB/T 21475-2008造船指示灯颜色
-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题300道-
- 园林绿化工高级技师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提高肠镜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