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_第1页
贵州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_第2页
贵州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_第3页
贵州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_第4页
贵州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3 州省 地 方 标 准  2/ T 2017 贵州 肉牛 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 2016 年 08 月 06 日)  2017 -  布  2017 -  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1 目   次  前言 2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3 4 测定内容 4 5 生长发育 性能 测定 4 6 育肥 性能 测定 5 7 胴体性状测定 6 8 肉质性状测定 7 9 性能测定报告 8 附录 A  超声波活体测定方法 9 附录 B  肉牛个体性能测定记录 10  2 前   言  本标准根据  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 由 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提出。  本标准 由 贵州省农业委员会 归口 。  本标 准起草单位: 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镜、何光中、徐龙鑫、张麟、周文章 。   3 贵州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肉牛 生长发育性能 、 肥育 性能、 胴体性状 、 肉质性状 的测定指标及 方法 、 性能测定报告 的编写。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 肉牛生产 、品种选育 中的 生产 性能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 所 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肉与肉制品  总脂肪含量测定  76肉等级规格  180嫩度的测定  剪切力测定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牛   牛即肉用牛,是一类以生产牛肉为主的牛。  能测定   肉牛 个体 性状 表型值进行 客观 评定的过程。  腹 重   晨 肉牛 未进食前的体重。  肉脂肪含量   肌肌肉内 的脂肪含量 。  料转化率   4 每生产单位重量的产品所耗用饲料的数量 , 通常以料重比表示 。  4 测定内容  长发育性能  初生、 6 月龄 、 12 月龄、 18 月龄、 24 月龄、 36 月龄的体重 、体尺指标 。  肥性能  育肥始重、育肥终重、 日增重、饲料转化率。  体 指标  宰前 活 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骨肉比、眼肌面积、背膘厚。  质指标  肉色、脂肪颜色、大理石花纹、剪切力值、 滴水损失 、肌肉脂肪含量 。  5 生长发育性能的 测定  定要求  测 肉牛的 姿势  测量 肉牛 时,使 肉 牛 头部前伸 、自然端正的站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 。  量用具  测量工具在测量前应加以校正 , 用测杖 测量体高、体斜长; 用软尺 测量胸围、管围和腹围; 用盆测器 测量坐骨端宽。  重  定 6 月龄、 12 月龄、 18 月龄、 24 月龄、 36 月龄 的体重 ,连续测定空腹重 2d, 取其平均值。犊牛出生后未吃初乳时测定 其 初生重。  定用灵敏度 磅秤称量,保留一位小数。  尺  高   5 由 鬐甲 最高点 至 地面的垂直距离。  斜长  由肩端前缘至同侧 坐骨端 的 距离 。  围  肩胛骨后角垂直体轴绕胸一周的周长。  围  于十字部(髋结节)前缘测量腹部最大处的垂直周径。  围  管骨最细处的周长,一般在 左前肢 胫骨由下向上 1/3 处测量。  骨端宽  坐骨端外缘的直线距离。  6 肥育 性能 测定  肥始重  预饲 期结束, 育肥期 正式开始 时,用磅秤称量 育肥牛的空腹重 。  肥 末 重  育肥期结束时,用磅秤称量育肥牛的空腹重。  肥期日增重  按 公式 ( 1)计算 。  育肥期日增重 ( Kg/d)     ( 1)  n 式中: 育肥始重(  育肥 末 重(  n 育肥天数( d)。  料转化率  测定期内, 被测牛应单槽饲喂, 每天称量被测牛的精饲料采食量, 粗饲料自由采食 。 按 公式 ( 2)计算 。   6 饲料转化率    ( 2)  中: n 测定的天数( d); 第 i 天的精料采食量 (  测定开始时被测牛 空腹重 (  测定结束时被测牛 空腹 重( 。  7 胴体性状测定  前 活 重  宰前禁食 24h 后, 临宰前实际活重, 用磅秤称量。  体重  屠宰后 剥皮 , 去头、 尾,四肢,内脏等剩下的部分的重量 。  宰率  按 公 式( 3)计算。      屠宰率( %)     100 ( 3)  中: 宰前 活 重 (  胴体 重(   肉 率  胴体剔骨后,用磅秤称量全部肉重,然后按式( 4)计算。  净肉率     100 ( 4)  中: 宰前 活 重(  净肉重(   骨比  胴体剔骨后,用磅秤称量全部骨头重,然后按式( 5)计算。剔骨时,要求骨头带肉不超过 23 肉骨比     100 ( 5)  中: 净肉重(  骨重(   肌面积   7 前  屠宰前 ,利用超声波 活体测膘仪测定,具体测定方法见附录 1。  后  屠宰后,取 左半胴体,将第 12 13 肋骨间处的眼肌垂直切断,用 用硫酸纸将眼肌描出 直接计算出眼肌面积(每一小格 1单位为平方厘米(   膘厚  前  屠宰前,利用超声波活体测膘仪测定,具体测定方法见附录 A。  后  屠宰后,取左半胴体第 12 肋骨第 13 肋骨间眼肌横切面,从靠近脊柱一端起,在眼肌长度的 3/4 处, 用游标卡尺 垂直于外表面测量背膘厚度,单位为厘米(   体等级  按照  676规定执行。  8 肉质性状测定  色、脂肪颜色、大理石花纹  测定部位均为第 12肋骨第 13肋骨间的眼肌横切面, 测定方法按照  676规定执行。  切力值  取第 12 肋骨第 13 肋骨间的眼肌,剔除眼肌周围的脂肪和筋膜,沿平行于眼肌横切面的方向,切厚度为 34块肉样后, 按照  1180 肉脂肪含量   8 前  屠宰前,利用超声波活体测膘仪测定,具体测定方法见附录 A。  后  屠宰后,取第 12 肋骨第 13 肋骨间的 眼肌,剔除眼肌周围的脂肪和筋膜,沿平行于眼肌横切面的方向,切厚度 约 为 肉样 ,每 2 片 3 片混合成一份样品 , 每份样品取样为 50g 150g, 按照  行测定 。  8.4   屠宰后 45 60 ,将 定仪探头插入胴体四分体第 12肋骨第 13 肋骨间背最长肌内,待读数稳定 5s 以上,记录结果。胴体在 0 4下冷却 24h 后,再测一次并记录 结果 。  水损失  宰后 2h,取第 12肋骨第 13肋骨间处眼肌,剔除眼肌外周的脂肪和筋膜,顺肌纤维走向修成长宽高为 532肉条,称重。用细铁丝钩住肉条的一端,使肌纤维垂直向下, 悬挂于食品袋中央(避免肉样与食品袋壁接触);然后用棉线将食品袋 与吊钩一起扎紧,在 0 4条件下吊挂 24h 后,取出肉条并用滤纸轻轻拭去肉样表层汁液后称重,并按式( 6)计算。  滴水损失( %)    10 100 ( 6)  中: 吊挂前肉条重(  吊挂后肉条重(   9 性能测定报告  测定结束后,编写测定报告。具体格式见附录 2。   9 附录 A  超声波活体测定方法  1 仪 器名称  兽用 B 超仪。  2 设备组成  主机、超声波探头及连接线、台车、耦合剂或植物油。  3 测量项目  肌肉脂肪含量、眼肌面积、背膘厚。  4 测量操作流程  待测 肉 牛绑定在保定架内。  拭第 12 肋骨第 13 肋骨间测定部位的牛毛,并涂抹耦合剂。  超声波探头平行按压在牛体左侧第 12肋骨第 13 肋骨间脊柱侧下方,直至超声波扫描仪主机出现清晰的图像,然后计算肌肉脂肪含量。  超声波探头垂直按压在牛体左侧第 12 肋骨第 13 肋骨间脊柱侧下方约 5测定,直至超声波扫描仪主机出现清晰的牛眼肌 轮廓和大理石花纹,然后计算眼肌面积和背膘厚。  5 注意事项  只应自然端正的站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头部前伸。  定部位应刷拭干净,涂抹足量的耦合剂或色拉油。  声波探头应紧贴牛的皮肤。  作人员应有 1 年以上的超声波活体测定经验。   10 附录 B  肉牛个体性能测定记录  表 牛生产性能测定记录表  测定单位(盖章):                    测定人 /填表人:                   日期:            牛号   所属养殖场   性别   出生日期   含 血缘比例   备注   系  谱  亲代  牛号  出生日期  品种  备注  胴体性状测定  胴体重   父亲      胴体等级   母亲      屠宰率   祖父      净肉率   祖母      肉骨比   外祖父      背膘厚   外祖母      大理石花纹   月龄  体重( 体尺指标(  体重  体高  体斜长  胸围  腹围  管围  十字部高  坐骨端宽  备注  初生           3月龄           6月龄           12月龄           18月龄           24月龄           36月龄   &n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