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中 医医 学学 1 辨辨 证证 2 症、证、病三者的区别与联系症、证、病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l 症: 症状,体征。 不能 反映疾病的本质 l 证: 证候。 是疾病当前阶段 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 等情况的病 理概括。 能 反映疾病的本质 l 病: 疾病。 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 能 反映疾病的本质 3 发热 微恶风 气短,脉虚 恶寒重 发热轻 无汗,脉浮紧 发热重 恶寒轻 有汗,脉浮数 风寒感冒证 风热感冒证 气虚感冒证 感冒 症状 症状 症状 证候 证候证候 疾病 4 l 辨证 : 是分析、辨认疾病的证侯。 l 辨证的过程 : 运用中医理论,将四诊收集 的 病史、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 断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变化 ,而作出诊断的过程。 5 辨证方法辨证方法 八纲辨证 脏腑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六经辨证 三焦辨证 6 八 纲 辨 证 l 八纲 :指阴、阳、表、里、寒、热、 虚 、实八类证候。 l 八纲辨证 :根据四诊收集的资料,概括 病变的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变化,从 而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7 一、表一、表 里里 l 表里辨证:表里辨证: 是判断疾病病位、病情轻重是判断疾病病位、病情轻重 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 8 l 表证: 是六淫外邪从皮毛 口鼻入侵人体所表现的证侯 l 特点: 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病情轻。 l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同时并见,舌苔薄白,脉浮。 兼症:头身痛,鼻塞,流涕,咳嗽气喘等 表表 证证 9 l 治法: 汗法(解表法) 风寒表证 -辛温解表 风热表证 -辛凉解表 10 l 里证: 是疾病深入于里所表现的证侯。 l 特点: 病程长,病位深,病情重。 l 临床表现: 但寒不热,或但热不寒,舌象异常,脉沉。 里里 证证 11 l 治法: 和里 温法、清法、下法、补法 12 表里证鉴别要点表里证鉴别要点 病因 病位 病程 病势 临床表现 表证 六淫 浅 短 轻 恶寒发热并见 苔薄,脉浮 里证 外邪 入里 深 长 重 但寒不热,但热不寒 苔厚,脉沉 13 表里证的关系表里证的关系 l 表里同病表里同病 外寒内湿证外寒内湿证 -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散 l 表里转化表里转化 14 二、寒二、寒 热热 l 寒热辨证:寒热辨证: 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15 致病 l 邪气 -阴邪 -阴盛于阳的 实寒证 (寒邪 ) 阴胜则寒 不足 l 正气 -阳气 -阳虚阴盛的 虚寒证 阳虚则寒 寒寒 证证 16 l 临床表现: 冷 -恶寒、畏寒、喜热、四肢冷、冷痛 淡(白) -面色淡白、舌质淡白、苔白、 痰白,小便清长。 稀 -痰、涕清稀、大便稀溏。 润 -口不渴,舌苔润滑。 静 -蜷卧、少动、懒言,脉迟。 17 l 治则治法: 寒者热之 寒证 实 寒证 虚 寒证 补法 表寒证 汗法 里寒证 温法 18 致病 l 邪气 -阳邪 -阳盛于阴的 实热证 (热邪 ) 阳胜则热 不足 l 正气 -阴血 -阴虚阳亢的 虚热证 阴虚则热 热热 证证 19 l 临床表现: 热 -发热,喜冷,四肢热,灼热痛。 赤(黄) - 面红目赤,颧红,舌红,苔黄 、痰、涕黄、小便黄赤。 稠 -痰、涕等粘稠 燥 -口渴,口唇舌干,大便干燥。 动 -烦躁,善言好动,脉数。 20 l 治则治法: 热者寒之 热证 实 热证 虚 热证 -补法 表热证 -汗法 里热证 -清法 21 寒热证鉴别要点寒热证鉴别要点 寒热 四肢 面色 口渴 大便 小便 舌象 脉象 寒 证 怕冷 清凉 苍白 不渴 稀溏 清长 舌淡 苔白润 脉迟 热 证 发热 燥热 红赤 渴 干结 短赤 舌红 苔黄干 脉数 22 寒热证的关系寒热证的关系 l 寒热错杂 l 寒热转化 l 寒热真假 23 三、虚三、虚 实实 l 虚实辨证:虚实辨证: 是辨别人体正气强弱和邪气是辨别人体正气强弱和邪气 盛衰的两个纲领。盛衰的两个纲领。 24 虚虚 证证 正气 -抗病能力 虚证阳气阴血 正气 不足 精气夺则虚 25 l 临床表现: 功能 -阳、气 物质 -阴、血 、精、津液 26 共同点 特点 鉴别要点 气虚证 面色淡白 神疲乏力 自汗懒言 舌淡苔白 气短,气少不能接续, 声低,动则加重,脉虚 弱 气虚之虚 虚而 无寒 阳虚证 形寒肢冷,口淡不渴, 小便清长,大便稀溏, 苔白润脉迟。 阳虚之虚 虚而 有寒 27 共同点 特点 鉴别要点 血虚证 面色不华 消瘦失眠 眩晕眼花 面唇甲淡白,手足麻木, 经少甚闭经,舌淡,脉细 无力 血虚之虚 虚而 无热 阴虚证 颧红,潮热盗汗,手足心 热,口咽唇干燥,小便短 黄,舌红苔少,脉细数。 阴虚之虚 虚而 有热 28 l 治法: 虚者补之 气虚证 -补气 阳虚证 -温阳 血虚证 -补血 阴虚证 -滋阴 29 实实 证证 邪气 -致病因素 实证阳邪阴邪 正气不虚 邪气盛则实 邪气盛 30 l 临床表现: 形体壮实,精神烦躁,声高气粗, 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苔厚腻,脉实有力。 31 l 治法: 实则泻之 汗、下、温、清、消导法 32 虚实证鉴别要点虚实证鉴别要点 病程 体 质 精神 色 泽 疼痛 小便 舌象 脉 象 虚 证 久病 长 虚 弱 神萎乏力 气弱懒言 不 荣 隐痛 喜按 大便稀溏 小便清长 淡嫩 少苔 细 弱 实 证 新病 短 强 壮 精神兴奋 声高气粗 荣 润 剧痛 拒按 大便干结 小便短赤 苍老 厚腻 有 力 33 虚实证的关系虚实证的关系 l虚实夹杂 l虚实转化 34 四、阴四、阴 阳阳 l 阴阳辨证:阴阳辨证: 是判断疾病病位、病情轻重是判断疾病病位、病情轻重 和病势的一对纲领。和病势的一对纲领。 35 l 作为临床证侯的分类方法: 阴证: 凡符合 “阴 ”的一般属性的证侯。 里证、寒证、虚证 -属于 阴证 的范围 阳证: 凡符合 “阳 ”的一般属性的证侯。 表证、热证、实证 -属于 阳证 的范围 36 l 说明机体物质和功能的病变: 功能亢进的病变 属 阳证 功能衰退、物质不足的病变 属 阴证 37 王某,男, 36岁,工人。因咳嗽 5天加重 2天就诊,患者 5 天前因气候降温,受凉出现咳嗽,恶寒,未予服药重 视, 2天前症状加重,就诊时表现为咳嗽,痰黄稠,咯 痰不爽,发热 T39 ,口渴喜冷饮,大便结燥,舌红苔 黄,脉数。 诊断: 八纲辨证 : 表里 寒热 虚实 阴阳 病病 案案 分分 析析 38 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l 脏腑辨证: 是 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 理变化,结合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 ,对疾病时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脏腑 病证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因、病 机、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 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39 l 重要性: l 如何学好: 40 l 分类: 脏病辨证 腑病辨证 脏腑兼病辨证 41 心与小肠病辨证 l 生理功能: l 病理范围 : l 常见症状 : 心悸,心烦,胸闷,胸痛,失眠多梦,健 忘、谵语等 l 证侯分类: 42 心气虚、心阳虚心气虚、心阳虚 l 心气虚证 心的常见症状 + 气虚证 l 心阳虚证 心的常见症状 + 阳虚证 43 共同点 特点 治法 心气 虚证 心悸气短 动则加重 自汗 脉细弱 面色无华,体倦乏力 ,声低,舌淡苔白 补益心气 养心汤 心阳 虚证 形寒肢冷,心胸憋闷 ,舌淡胖,苔白滑。 温补心阳 保元汤 44 心血虚、心阴虚心血虚、心阴虚 l 心血虚证 心的常见症状 + 血虚证 l 心阴虚证 心的常见症状 + 阴虚证 45 共同点 特点 治法 心血 虚证 心悸失眠 健忘多梦 面色无华,眩晕唇舌 淡,脉细弱。 养血安神 四物汤 心阴 虚证 心烦,潮热盗汗,颧 红,五心烦热,舌红 少苔,脉细数。 滋阴安神 补心丸 46 心脉瘀阻、心火炽盛心脉瘀阻、心火炽盛 l 心脉瘀阻 心的常见症状 + 瘀血证 l 心火炽盛 心的常见症状 + 热证 47 主症 兼症 治法 心脉 瘀阻 心悸怔忡,心胸 憋闷刺痛,痛引 肩背内臂,时发 时止, 舌质紫暗,瘀斑 瘀点,脉细涩或 结代。 通阳化瘀 栝楼薤白 桂枝汤 心火 炽盛 心烦失眠 口舌生疮 面赤,口渴,尿 黄便结,舌红苔 黄脉数。 清心泻火 泻心汤 48 病病 案案 分分 析析 李某,女, 56岁,教师。因失眠 3月余就 诊。症见:夜间入睡难,心烦,多梦,盗汗。 口干喜饮,手足心热,面色潮红,舌红苔少, 脉细数。 诊断: 辨证: 治法; 方药: 49 肺与大肠病辨证 l 生理功能: l 病理范围 : l 常见症状 : 咳嗽,咯痰,哮喘,气短,自汗,胸痛, 声嘶等 l 证侯分类: 50 肺气虚、肺阴虚肺气虚、肺阴虚 l 肺气虚 肺的常见症状 + 气虚证 l 肺阴虚 肺的常见症状 + 阴虚证 51 主症 兼症 治法 肺气 虚 咳嗽无力,气少 不足以息,动则 益甚,咯痰清稀 色白 面色无华,体倦乏 力,声低,自汗, 易感冒,舌淡苔白 脉虚弱。 补益肺气 补肺汤 肺阴 虚 干咳无痰 痰少而黏稠 痰中带血 消瘦,潮热盗汗, 颧红,五心烦热, 舌红少津,脉细数 。 滋阴补肺 百合固金 汤 52 风寒束肺、风热犯肺、燥邪犯肺风寒束肺、风热犯肺、燥邪犯肺 l 风寒束肺 肺的常见症状 + 风寒表证 l 风热犯肺 肺的常见症状 + 风热表证 l 燥邪犯肺 肺的常见症状 + 表证、津伤表现 53 主症 兼症 治法 风寒 束肺 咳嗽,痰白稀 鼻塞流清涕 恶寒重,发热轻 无汗,头身痛,苔白 脉浮紧。 疏风散寒 宣肺止咳 风热 犯肺 咳嗽,痰黄稠 鼻塞流黄涕 咽痛 发热重,恶寒轻,目 赤头痛,口干,舌尖 红苔薄黄脉浮数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燥邪 犯肺 干咳无痰 痰少而黏,难 咯,痰中带血 身热恶寒,鼻咽口干 燥,舌红干脉浮数。 宣肺解表 润肺止咳 54 痰湿阻肺、痰热壅肺痰湿阻肺、痰热壅肺 l 痰湿阻肺 肺的常见症状 + 痰湿证 l 痰热壅肺 肺的常见症状 + 痰热证 55 主症 兼症 治法 痰湿 阻肺 咳嗽、痰多 色白而黏, 易咯,胸闷 舌淡苔白腻,脉滑 。 化痰除湿 止咳 痰热 壅肺 咳喘、痰多 色黄质稠, 胸痛 壮热口渴,烦躁不 安,尿黄便结,舌 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热化痰 止咳 56 病病 案案 分分 析析 李某,女, 40岁,教师。因咳嗽 2天就诊。 症见:咳嗽,咯痰,痰稀色白,伴恶寒,微发 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舌苔 薄白,脉浮紧。 诊断: 辨证: 治法 : 方药: 57 脾与胃病辨证 l 生理功能: l 病理范围 : l 常见症状 : 脾:腹胀,腹痛,泄泻,浮肿,出血,内 脏下垂,食欲差等 胃:脘痛,呕吐,嗳气,呃逆,纳差等 l 证侯分类: 58 脾气虚、中气下陷、脾气虚、中气下陷、 脾不统血、脾阳虚脾不统血、脾阳虚 l 脾气虚 脾的常见症状 + 气虚证 l 中气下陷 脾气虚证 + 内脏下垂表现 l 脾不统血 脾气虚证 + 出现表现 l 脾阳虚 脾气虚证 + 寒证 59 共同点 特点 治法 脾气 虚证 食少便溏 神疲乏力 少气懒言 面色萎黄 纳呆,食后腹胀,口淡 无味,舌淡苔白脉弱 益气健脾 四君子汤 中气 下陷 头晕目眩,脘腹坠胀, 肛门坠胀甚脱肛,内脏 下垂,小便混浊如米泔 益气升提 补中益气汤 脾不 统血 便血,尿血,肌衄,鼻 衄,齿衄,月经过多, 崩漏,脉细弱。 益气摄血 归脾汤 脾阳 虚 脘腹冷痛喜暖喜按,畏 寒肢冷,肢肿尿少,带 下清稀,舌淡胖苔白滑 脉沉迟无力。 益气健脾温 中 里中汤 60 寒湿困脾、脾胃湿热寒湿困脾、脾胃湿热 l 寒湿困脾 脾的常见症状 + 寒湿证 l 脾胃湿热 脾的常见症状 + 湿热证 61 共同点 兼症 治法 寒湿 困脾 脘腹痞闷 食少便溏 纳呆呕恶 肢体困重 口腻,面色暗黄 ,肢肿尿少,舌 淡胖苔白腻,脉 濡缓。 健脾化湿 脾胃 湿热 口黏甜,身热, 汗出不解,身目 发黄,尿黄,舌 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热除湿 健脾 62 食滞胃脘食滞胃脘 l 临床表现: 脘腹胀痛拒按,厌食,嗳腐吞酸,呕吐 酸腐饮食,吐后腹痛缓解,矢气酸臭, 大便溏泄,泄下物酸腐臭秽,苔厚腻, 脉滑。 l 治法: 消食导滞 -保和丸 63 病病 案案 分分 析析 王某,女, 36岁,工人。因反复腹泻 1年 余就诊。症见:大便时溏时泻,多因进食生冷 或油腻食物后诱发,伴腹胀隐痛喜按,畏寒肢 冷,神疲乏力,语音低微;舌淡苔白,脉沉弱。 诊断: 辨证: 治法; 方药: 64 肝与胆病辨证 l 生理功能: l 病理范围 : l 常见症状 : 肝:胸胁、乳房、少腹胀痛窜痛,眩晕, 烦躁易怒,肢体震颤,手足抽搐,目疾 ,月经不调,睾丸胀痛等 胆:惊悸,失眠,口苦,黄疸等 l 证侯分类: 65 肝气郁结肝气郁结 l 临床表现: 情志症状: 精神抑郁,多愁善感,易怒,善 太息 循经部位的症状: 胸胁、少腹胀闷窜痛,月 经不调,乳房胀痛,咽有梗塞感,脉弦。 l 治法: 疏肝解郁 -柴胡疏肝散 66 肝火上炎肝火上炎 l 临床表现: 肝的常见症状: 胸胁灼痛,急躁易怒, 循经部位的症状: 眩晕,头胀痛,面红目 赤,耳鸣如潮。 火热内盛的症状: 出血,口苦咽干,尿黄 便秘,脉弦。 l 治法: 清肝泻火 -龙胆泻肝汤 67 肝血虚、肝阴虚肝血虚、肝阴虚 l 肝血虚证 肝 的常见症状 + 血虚证 l 肝阴虚证 肝 的常见症状 + 阴虚证 68 主症 兼症 治法 共同点 特点 肝血 虚证 两目干涩 视物模糊 眩晕耳鸣 筋脉拘挛 爪甲不荣 肢体麻木 面色无华, 月经少甚闭 经,舌淡, 脉细。 滋补肝血四 物汤 肝阴 虚证 两胁隐痛 烦躁失眠, 潮热盗汗, 五心烦热, 口干咽燥, 舌红少苔, 脉细数。 滋养肝阴补 心丸 69 肝胆湿热肝胆湿热 l 临床表现: 肝的常见症状: 胁肋胀痛,口苦,身目发 黄,阴囊湿疹,带下黄臭 兼症: 纳呆腹胀,厌食泛呕,大便不调。 湿热证: 苔黄腻,脉弦数。 l 治法: 清热除湿 -龙胆泻肝汤 70 病病 案案 分分 析析 吕某,女, 36岁,工人。因月经紊乱 3月余就 诊。患者于四月前因家事生气后出现胁 肋胀痛 不舒,时作时止,喜叹息。此后三月 月经前后 不定期,伴痛经,月经量少夹血凝 块,经前 2 3天乳房胀痛不适。舌淡红有瘀 点,脉弦。 诊断: 辨证: 治法: 方药: 71 肾与膀胱病辨证 l 生理功能: l 病理范围 : l 常见症状 : 肾:腰膝酸软疼痛,耳鸣耳聋,发白早脱 ,齿松头摇,阳痿遗精,精少不育,经 少经闭不孕,浮肿,二便异常等 膀胱:尿频,尿急,尿痛,尿闭,遗尿, 小便失禁等 72 l 证侯分类: 肾精气 亏损 无 阴阳失调 有 阴阳失调 肾气虚 肾精不足 肾阳虚 肾阴虚 肾气不固 肾不纳气 肾虚水 泛 73 肾气虚、肾气不固、肾气虚、肾气不固、 肾不纳气,肾阳虚肾不纳气,肾阳虚 l 肾气虚 肾的常见症状 + 气虚证 l 肾气不固 肾气虚 + 固摄失职表现 l 肾不纳气 肾气虚 + 摄纳无权表现 l 肾阳虚 肾气虚 + 寒证 74 共同点 特点 治法 肾气 虚证 腰膝酸软 耳鸣耳聋 神疲乏力 自汗气短 舌淡苔白 脉沉弱 肾气 不固 小便频数而清长,余沥不尽 ,遗尿,甚失禁,滑精早泄 ,白带清稀,胎动易滑。 固摄肾气 肾不 纳气 喘促气短,呼多吸少,张口 抬肩,动则加重。 补肾防喘 肾阳 虚 畏寒肢冷,肢肿尿少,阳痿 不孕,面色晄白,五更泄, 舌淡胖苔白滑。 温肾补阳 金匮肾气 丸 75 肾精不足、肾阴虚肾精不足、肾阴虚 l 肾精不足 生长、生殖机能低下,发育障碍表现 l 肾阴虚 肾的常见症状 + 阴虚证 76 主症 兼症 治法 肾精 不足 小儿:五迟五软 青年:不孕不育 中年:早衰 老年:衰老加快 补肾益精 肾阴 虚 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 失眠多梦 遗精经闭 消瘦,五心 烦热,潮热 盗汗,颧红 ,舌红苔少 脉细数。 滋补肾阴 六味地黄丸 77 病病 案案 分分 析析 张某,男, 60岁,工人。因颜面四肢水肿 1月余就诊。症见:颜面四肢水肿,腰以下尤 甚,按之凹陷不起,伴腰部酸冷隐痛,畏寒肢 冷,小便清长。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 诊断: 辨证: 治法: 方药: 78 卫卫 气气 营营 血血 辨辨 证证 l 卫气营血辨证: 将外感温热病在其发生 发展过程中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归纳 ,概括为卫、气、营、血四个不同阶段 的证候类型。用以说明其病位深浅,病 情轻重,以及各阶段的病理变化及其传 变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79 温热病温热病 l 概念 :是外感温热病邪 所引起的一类急性 发热病的总称。 l 病因:温热病邪 l 发病特点 :发病急;病情多变;具传染 性、 流行性、地域性、季节性等。 l 病机特点 : 易化燥伤阴,耗血动风 。 80 l 传变规律 温热病邪 血营气卫 81 l 证候特点 : 以发热为必见主症,热象重, 伴口渴,舌红,脉数。 易出现神昏、斑疹、出血、抽搐等症。 82 l 治则治法 : 卫分证 辛凉解表 气分证 清热生津 营分证 清营透热 血分证 凉血散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 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 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 83 卫卫 分分 证证 l 概念: 温热病邪侵袭肌表,卫气功能失调所 表现的证候。 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焊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养老护理员考试题及答案
- 高炉炼铁基础知识培训内容
- 北电编导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海南化学会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考试题及答案
- 高校礼仪培训课件
- 电源性能知识培训课件
- 高效电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电子液压万能试验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食品行业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 (完整版)康复诊疗指南及规范
- 五年级下册黑布林英语阅读10篇
- 2025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二中生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 陆上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制导则(试行)2015
- 神经系统疾病概述课件
- 新高考背景下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 中医海外传播
- 文创产品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清华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