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977观后感1000字_第1页
高考1977观后感1000字_第2页
高考1977观后感1000字_第3页
高考1977观后感1000字_第4页
高考1977观后感1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 1977 观后感 1000 字 看完高考 1977这部电影时,我的大脑有短时间的 空白。 相当感动。深刻体会到剧本里所蕴藏的各种活生生的 人性情愫及其深厚、磅礴之气韵,尤其放在 1977 那样一个 局势动荡、人性复苏的年代,实在不得不叫人叹为观止。 这部电影太好了。 1997 年是高考恢复的一年,也是给人映象最深刻的一 年。1977 的高考是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赶考。在 1977 年 之前,许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 那种条件下,没有任何的复习资料,但是人们的复习热情 没有因此而减少。在影片高考 1977中,描述的就是这 些知识青年面对高考恢复时,所发生的事。 从结构上看,框骨明晰,支架紧实。它的节奏感很好, 让人看来,只想一口气看下去,舍不得中断。剧中人物个 个鲜活,凸现那个年代知青、政治、生存环境等特性,人 物关系也充满了可看性,人与人之间的依托、矛盾甚而叛 逆交相辉映,犹如平静湖面下不断涌动的熔岩热泉,动静、 冷热之间彰显着人性在那个年代里最本真的东西,实在扣 人心弦、耐人寻味。 我想, 高考 1977这部电影,大概是想通过 1977 年 恢复高考这一消息在东北某农场发放前后,众知青、农场 场长以及与这些知青相关的亲人们的思想、生活随之而发 生的各种改变,以及在那个年代特殊的大环境下他们之间 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展示出 1977 年“高考恢复”这一历 史事件在我国近代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里程碑意义,说明这 个改革对于我国近代人才、文化、知识、科技乃至经济等 各个方面的重生、崛起与迅速发展的伟大作用,让我们再 次充分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离开人才、知识、科 学与文化的根本思想。一个人,不能没有文化,没有知识。 一个民族,更需要文化、需要知识、需要科学。 而这样好的一个剧本中,自始自终只有一个女主角 “陈琼” 。 陈琼是一个浓具年代、历史、政治色彩的角色,在她 的身上,承载了大量 1977 那个年代、恢复高考这个事件之 下含合着历史遗迹、政治利害关系的人性本真,她的情感 里有着特殊政治矛盾下的极端因素,是一个典型中国近代 社会的因政治、立场、出身、界限等观念而导致情感、思 想陷入极端的悲婉、压抑的女知青形象。 陈琼,既纯真又忧郁、既可爱又压抑、既秀美又沧桑、 既善良又可悲、既温柔又古板、既聪慧又自卑、既坚定又 彷徨、既朴实又可怜总之,她是那么的真实、矛盾、 压郁而又厚重。 这样的好电影,这样的好角色,再加上这样好的创作 主体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几乎可以吸引每一个观众的 眼球。 在影片中,当人们得知高考恢复时,所有的人似乎都 看到了希望。但是,要去参加高考的人,必须要有推荐表 才可以,所有的人都在争取着推荐表。虽然,在这过程中 小根宝不幸的死了,但是,老迟最终被他们所感动,支持 所有的人去参加高考,而且在他们有困难的时侯,还帮助 他们。虽然求学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是最终的结局是完美 的,有的人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现在高考已经持续了 30 几年,有许多人通过高考进入 自己理想的大学。现在的我们复习时,环境是多么的好, 复习的资料又是那么的齐全,然而,现在有的人复习的热 情却不像以前。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我们读了这么多 年的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将来考上理想大学,再找到一分 好的工作。如果我们现在整天的无所事事,那等到高考成 绩下来时,我们就会后悔莫及了。所以,我们要向影片中 的人一样,不畏任何的艰险和困难,为着自己的梦想一直 拼搏。 四年前的九月,我进入了这所学校,失落过,彷徨过, 不知所措过,不知道这就是梦想的大学,还是已经忘记了 自己的梦想。刻苦读书,仿佛已经成为了高中时的记忆, 大学四年里,我们扪心自问,挑灯夜读的有几个,自发早 起早读而不是为了红卡加分的又有几个? 现在,我已经进入了大四,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压 的我喘不过气,为了找工作,许许多多的证等着我们去考, 投简历、面试、笔试,考研、考公务员,放在我们面前的 选择许许多多。而正是这个时刻,需要用到我们大学里所 学到的知识,需要我们展示自己的实力。可以说,这是对 我们大学生涯的一次大阅兵,它可能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后 半生,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可能正如电影里所演的,我们号召“读书去” ,却仿佛 指明了,只有读书才有出路,只有上大学才能有好的前途。 大学生不再是“读书人” ,而是代表一个孩子能否“有出息” 的衡量标准。于是,这三十多年来,家家户户挤破脑袋让 自己的孩子上好的高中,参加各种补习班,考名牌大学, 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大学。而那些没考上的学生,便成 了家长们口中的“反面教材” 。 记得高中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只知 道顺着父母的意愿“考上大学” 。如果我们在高中的时候就 知道,自己上大学是为了什么,也许我们就不会有大学浑 浑噩噩的四年,也许会读更多的书,学习更多的知识。 高考 1977 ,让我看到那群失去回程希望的知青,为 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作出的一场斗争,他们只想用知识改 变被耽误的人生和命运,不用每天在农场,而是回到户籍 地,当城里人。当他们为了赶上去高考的火车而一路狂奔 时,他们奔向的是他们的理想,奔向的是他们新的人生的 起点。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在农场,对高考的 渴望成了知青的救命稻草,为了高考,他们可以绝食抗议, 可以“反组织” ,为了高考,他们可以放弃一切。邓小平将 高考恢复从 1978 提前到 1977,也验证了当时的中国对知识 型人才的渴望和需求。高考制度的回复,将知青从黑暗中 拯救出来,给他们带来了曙光,给全中国带来了生的希望。 想想我们现在,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有经验丰富 的优秀教师传授知识,然而许多同学却趴在那里睡觉、玩 手机,我真是为他们感到羞耻,这是花着家里的钱,浪费 自己的光阴啊。书到用时方狠少,等到我们走上工作岗位 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我们的知识结构是如此不完整, 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是如此浅薄,那时候,想要学习,想 要找人请教,就比现在困难多了。 高考的恢复,是为了让更多的有志青年能学到更多知 识,用知识武装自己,使自己变强,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强 林之国不倒,因此我觉得我们更应该珍惜大学的四年,因 为他们来之不易。 高考 1977以 1977 年恢复高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 背景,生动地再现了 30 多年前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历史 画卷,讲述了一群知青在得知高考制度恢复后,为了考进 大学继续学习而相互激励、共同奋斗的故事,生动地演绎 了一段知青生活的苦乐悲歌。 “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重要 得多、伟大得多!”影片中的这句话,是对这场变革最好的 注解,也是影片的意义所在。 让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这群知青们拼尽全力追赶火车 去高考的镜头。他们为了参加考试,在冬日早早起床,坐 着拖拉机去火车站乘坐开往县城的火车。半路上拖拉机坏 了,他们便索性去追赶即将到站的火车。一路上翻越深山 雪岭,充满艰辛,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相互搀扶、 跌倒了再爬起来,竭尽全力、不顾一切地奔向疾驰而过的 火车。他们追赶的不仅仅是一列赶往目的地的火车,更是 一列赶往未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