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如何做到以意取胜 一、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所谓以小见大,就是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 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这里的“大”是大的话题、大 的道理,它可能关系到自然社会、人类命运、天地宇宙等。 好的文章总是在日常事、平常人的描述中挖掘深刻的生活 哲理,在司空见惯的事体物象中寄予作者深刻的思考,从 而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以小见大”的写法,在小说、散文、诗歌和议论文 中很常见,如就我们在学校里去食堂吃饭时排队的事,如 果考生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构思,首先对这种现象进行 拓展和联想。由食堂的排队,联想到其他地方的种种排队, 简单总结一下它们的一些共同现象,比如是否拥挤、是否 插队、气氛如何等。然后在拓展联想的基础上,再进行一 次思维的延伸。由这些有形的“排队” ,延伸到那些无形的 “排队” 。 这两个步骤,主要是列举现象、积累材料,是重要的 过程,但不是目的。考生还需要对它们进行加工,总结本 质,分析利弊,推理原因,得出观点。因此,考生还需要 进行下面的步骤:一是分析这些现象的本质,并选择文章 切入的角度。 “排队” ,其核心的理念是体现“公平、有序” , 而“插队”就是对“公平” “秩序”原则的挑战,体现了一 种“特权思想” 。考生可以从“插队”的角度切入,这样有 利于针砭时弊,提升文章的力度。二是分析这种现象出现 的根源。首先,考生可挖掘它的历史根源。其次,可考查 它的现实基础。经过以上的分析,考生就可以揭示出事情 的真相,发掘到现象的根源。从一个完整的逻辑角度而言, 考生一般还需要进行最后一步努力,从反面的剖析转到正 面的总结,即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总 结和升华,得出“我们要追求平等,遵守社会正义和秩序” 的主旨。 考生作文中要成功运用“以小见大”的选材技法,还 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小题材”必须典型,要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写 作只有从本质上把握住小题材与大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深入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开掘它们所包含的深刻的意蕴。 二是必须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进行开掘。 “小题材”只 有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才能体现出它的典型和概括意 义,揭示出重大主题。 三是准确处理“大”与“小”的关系:既要从大处着 眼, “一览众山小” ;又要从“小”处入手, “一叶而知秋色” 。处处在写“小” ,却处处在表现“大” 。 二、巧用衬托烘云托月 巧用衬托法也是高考作文立意的一大妙法。有时候, 作文的题材、立意如果从正面切入,无法出新,或者新意 不足,这时考生可借助“第三者”来切入正题。通过对 “第三者”的记叙、描写、议论等来暗扣原定的主旨。这 种不直接落笔,而进行间接描写,不正面勾画,而进行侧 面描写的方法,就叫衬托法,也叫烘云托月法。这种写法 能使描写对象更突出、更鲜明,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使 笔下的人物更具吸引力。考生作文中要成功的运用衬托法, 就要注意了解常见的衬托方法: 常见的衬托方法有如下几种:1.以景衬人法。这种方 法是指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衬托人物的性格。如鲁迅 的小说故乡中“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浓黑的起伏 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运远地向船尾跑 去了”这段景物描写,衬托出“我”去看戏时兴奋 愉快的心情,表现出“我”对江南农村自然美景的喜爱。2.以 后衬先法。这种方法是指作者通过对后进人物的描写,衬 托先进人物的性格。如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中的分马 一节,文章中的先进人物是郭全海,后进人物是老孙头。 在老孙头的衬托下,郭全海大公无私的性格便更加鲜明突 出。3.以侧衬正法。这种方法是指作者通过第三者对主人 公的介绍和评述,来衬托主人公的性格。4.以反衬正法。 这种方法是指作者通过对反面人物的描写,衬托正面人物 的性格。如唐睢不辱使命一文,就主要写唐睢和秦王 这两个正反对应的人物。秦王的骄横、狂妄、狡诈和前倨 后恭的种种表现,有力地反衬出唐睢的沉着、镇定、坚强 无畏纳精神。5.以次衬主法。这种方法是指作者通过对次 要人物的描写,来衬托主要人物的性格。6.以昔衬今法。 这种方法是指作者通过描写人物过去的不足、落后和缺点, 来衬托人物今天的长处、进步和优点。7.以难衬易法。这 种方法是指作者通过人物对难题设法解决的描写,来衬托 人物的性格。8.以西衬中法。这种方法是指作者通过对西 方人的描写,来衬托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考生在运用这种手法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衬托时对比要鲜明。考生在运用衬托手法时,少不 了要形成对比,或正反,或虚实,考生要注意分清善恶, 弄清是非,这样才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2.衬托要渗透进作者的褒贬、爱憎之情。衬托就是为 了使作者的好恶和爱憎之情,在比照中显得更为鲜明突出, 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把这种褒贬、爱憎之情鲜明地表现出 来。 三、结尾突转,尺水兴波 在高考作文的诸多技法中, “结尾突转法”就是一个比 较常用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结尾突转法” ,就是在 叙述事件的结尾对文章前面的铺垫来个出乎意料的突然转 折,掀起叙述的波澜。这样行文起伏变化,就能打破章法 的平淡,让小小文章尺水兴波,增强叙述的生动性,收到 强烈的艺术效果。 “突转法”运用得好,能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那么考生在作文中应如何来运用好突转法呢? 要大力描写次要的内容,给读者一个错觉。如小小说 号床的那个男人 ,文章先写出手阔绰的“暴发户”老 苏,写他邋遢的外表、写他大大咧咧的做派、大快朵颐的 吃相以及他的自私自利通过刻画了一个没有修养,没有爱 心的“暴发户”形象,给人们一个错觉,为后面的突转 “看那一家怪不容易的,大忙咱也帮不上,添个菜钱还是 有的”作了铺垫。 二是要在一定的地方来个突转,给人以意想不到的结 局。如小小说回乡曲的前半部分,着力描写了人物的 反常行为丧事喜办。主人公福水叔去世了,他的“四 个子女和一个媳妇都带着欢愉的、如释重负的笑容” ,而且 在去下葬的路上“他们脸上仍带着欢悦的微笑,像是去郊 游一样悠闲” 。但是文章在结尾处却来了一个 180 度的大转 弯:“回到乡居,大儿子带头下跪朝父亲的灵位再次焚香 祷告:爸爸,我们都依照您的吩咐,在丧事期间不敢悲 伤流泪,怕真如相士所言,子孙一哭,你回头一望,灵魂 便找不到回唐山的路 ”读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 面带笑容,不哭不闹,这一切都是福水叔事先吩咐好的, 他怕真如相士所言,子孙一哭,自己的灵魂便找不到回唐 山的路了。而“思乡魂”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一是 突转法能考生运用此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避免平平淡 淡、平铺直叙,让人看到开头最多看到中间就知道结尾。 写文章必须用材料,但不可能把生活中所有的材料都包揽 其中,用什么材料,不用什么材料,什么材料详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高中考试及答案
- 2025年山东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精麻处方考试试题及答案
- 慢性病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 慢性咽炎课件
- 金融学基础考试大题及答案
- 情景再现法课件
- 青华中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护理评估单考试题及答案
- 航空航天概论考试及答案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学习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别让眼睛受伤害》教学设计
- 工地看场自身安全协议书
- 车辆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婴幼儿发展引导员·高级/三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翻越您的浪浪山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课件
- 2025年国企应聘测试题及答案
- 无人机培训招生宣讲
- 2025至2030中国干冷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盐酸法生产饲料级磷酸氢钙副产碳酸钙及氯化铵(广西)
- 3.不懂就要问PPT课件PPT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