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PPT课件_第1页
病例分享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PPT课件_第2页
病例分享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PPT课件_第3页
病例分享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PPT课件_第4页
病例分享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 例 分 享 1 病例资料 主诉 :患者,女性, 59岁,因 “吐词不清 5+天 ”入 院于 2014年 2月 7日。 现病史: 入院前 5+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吐词不清, 伴有轻微右侧肢体无力,伴有头晕,无恶心呕吐 ,无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无四肢抽搐、无意识 障碍 ,院外就诊,发现血压高 200/100mmHg,使 用静脉药物降压(具体不详),给予口服氨氯地 平控制血压,第二天回家后发现血压仍高,自行 加用利血平控制血压,入院前 1天患者吐词不清、 头晕无明显缓解入院于我院内分泌科。 2 病例资料 既往史 :10+年出现血糖升高,随机指血糖 28mmol/l,伴有三多一少症状,一直使用 优泌乐 25,早 22u,晚 24u IH。 3 病例资料 内分泌科查体 :神清,吐词稍欠清,双瞳等大等圆,无面 舌瘫,咽反射存在,右侧肢体肌力 v-级,右侧偏身痛觉减 退,腱反射 +,病理征( -),脑膜刺激征( -)。 到内分泌科后给予依达拉奉营养神经、拜阿司匹林 100mg qd、立普妥 20mg qd,拜新同 30mg qd,优泌乐 25控制血糖。 入院后血压控制在 110/50-130/70mmHg. 2月 11日时感右侧肢体无力加重,右上肢上抬困难,不能 下床活动。 2月 12日行头颅 MRI提示左侧基底节及额顶叶多 发性新鲜梗塞灶。同时请我科会诊后转入我科继续治疗。 4 转入我科查体:神清,较烦躁,混合性失语,双 瞳等大等圆 3mm,光反射存在,右侧中枢性面舌瘫 ,右上肢肌力 II级,右下肢肌力 III级,全身浅身 感觉无法查,右侧病理征( +)。 NIHSS=10 5 实验室检查 入院后行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免疫 全套正常,凝血三项、肿瘤标志物正常, HIV ( ),梅毒( )。 血脂: TCho:7.82mmol/L , LDL-C:5.19mmol/L , TG:2.55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A1C:9% 6 检查 心电图:正常; 胸片:双肺纹理增多 TCD:左侧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流速度减慢 心脏彩超: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7 颈部血管彩超:左侧颈总动脉内膜增厚,左侧颈内 动脉斑块形成(混合斑),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 粥样斑块形成(软斑) 头颅 CT(入院时):左侧基底节区及侧脑室、左侧 顶叶皮层下散在腔隙性脑梗塞。 头颅 MRI+弥散 +MRA:头颅 MRI提示左侧基底节及额顶 叶多发性新鲜梗塞灶; MRA:左侧大脑中动脉近中段 变窄 8 9 10 诊 断 1、 左侧基底节及额顶叶多发性新鲜梗塞灶 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大动脉粥样硬化 低灌注伴栓子清除不良 2、 2型糖尿病 3、动脉粥样硬化症 4、高血压病 3级极高危 11 治疗(转入我科后) 脑保护治疗:胞磷胆碱 0.2tid,依达拉奉 30mg ivgtt bid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波立维 75mg+拜阿司 匹林 100mg 康复治疗。 12 他汀:立普妥 40mg qd( TCho:7.82mmol/L , LDL-C:5.19mmol/L, TG:2.55mmol/L ) 转入我科时血压 125/60mmHg,暂停用降压 药,两天后血压 170/90mmHg左右,给予安 博维 150mg qd,使血压波动在 150/60mmHg 左右。 13 在我科现住院 2周出院,出院前患者吐词不 清好转,右上肢肌力 III-级,右下肢肌力 III级。 14 出院服药 他汀:立普妥 40mg qd( TCho:7.82mmol/L , LDL-C:5.19mmol/L, TG:2.55mmol/L)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波立维 +阿司匹林( 3周内) 波立维 75mg qd(3周后) 安博维 150mg qd降压,血压在 130/60mmHg 左右。 15 讨 论 16 1. Lisabeth LD, et al. Ann Neurol 2006;60:469-475. 2. Hankey GJ, et al. Stroke 2002;33:1034-1040. 二次卒中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显著增高 卒中复发使致残或死 亡风险增加约 9倍 出现过卒中复发 的幸存者死亡率 是未出现过二次 卒中幸存者的 2.67倍 * 2共 370例首次卒中患者,其中 277例存活至 30天,在这些早期幸存者中, 152例在 5年时尚幸存,对这些 幸存者的死亡或致残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首次卒中后 5年时复发性卒中的死亡或致残的风 险 OR为 9.4(3.0-30) 12000年至 2004年期间,研究人员随访了 1345名发生过首次卒中的病人,将再次发生卒中的病人与没有 复发卒中的病人作了比较。在整个研究中,共计 1311名患卒中幸存者有完整的数据可用,其中包括 124 例卒中复发病人和 417例死亡病人的数据 *对其他影响健康的因素、年龄和性别进行校正后,卒中复发仍会使 死亡率升高 二次卒中使死亡率翻倍 重视卒中高复发风险,二级预防刻不容缓 ! 复发性卒中患者 的死亡或致残 风险 OR为 9.4 (3.0-30) 17 糖尿病 ICAS: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 多血管床病变:冠状动脉、脑动脉和外周动脉中同时存在 2-3处症状性动脉病变,其中冠状动脉疾病包 括心梗、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等 卒中复发主要高危因素显著增高卒中再发风险 1. Krempf M, et al. Am J Cardiol 2010;105:667- 671. 2. Suzuki N, et al.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12;21:245-53. 3. Steg PG, et al. JAMA. 2007;297(11):1197-1206. 4. Wong KS, et al. Stroke 2003; 34:2361-2366. 卒中再发风 险 45% 1 和首次卒中相比, 二次卒中再发风 险 40%2 既往缺血性 卒中史 缺血再发风险 至少 1倍 3 多血管床 病变 卒中再发风险 57% 4 ICAS 18 CLAIR研究 -轻型卒中亚组:早期短期联合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较单用阿司匹林显著减少微栓子信号 RRR 39.2% P=0.452 RRR 41.4% P0.001 Lau AY, et al. Int J Stroke. 2013 Mar 12. doi: 10.1111/ijs.12003 MES 阳性率( %) 一项前瞻性、国际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结局盲法评定的研究,入选发病 7天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或 TIA的患者,有供应相应脑 区的颅内外大动脉狭窄,并且 TCD监测发现有微栓子信号。随机接受连续 7天的氯吡格雷( 300mg负荷量,继以 75mg Qd)联合阿司匹林 ( 75 160mg)或者阿司匹林 75 160mg单药治疗。 19 国内外权威指南一致推荐 氯吡格雷是缺血性卒中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首选药物 1.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43: 154-160. 2. The EUSI Writing Committee. Cerebrovasc Dis 2003;16:311-337. 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以单药治疗为主,有证据 表明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尤其对于高危患 者获益更显著 (I类推荐, A级证据 ) 缺血性卒中二 级预防指南 EUSI 卒中处理指 南 2 欧洲卒中促进会卒中处理指南指出,对于高 危患者如既往卒中史、合并外周动脉疾病、 症状性冠脉疾病和糖尿病,氯吡格雷可作为 首选药物 2013 抗血小板治疗 中国专家共识 3 EUSI:欧洲卒中促进会 sICAS: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 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3;41: 183-194. 抗血小板药物优于口服抗凝药物,可选氯吡格雷 (75mg/d)或阿司匹林 (75-150mg/d) 对于高危患者 (如合并糖尿病或 MI),氯吡格雷优 于阿司匹林 20 2014年 ASA/AHA指南 1、缺血性卒中 /TIA的二级预防推荐使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而不是口 服抗凝药物( I,A); 2、可单用阿司匹林 (50325 mg/d) ( I,A)或使用阿司匹林 25mg+双 嘧达莫缓释剂 200mg bid( I,B)作为缺血性卒中 /TIA的二级预防; 3、 2014年美国 ASA/AHA指南提出使用氯吡格雷 75mg作为卒中二级预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