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作文教学浅论 导语:高中作文的教育除了要满足学生自由发展之外, 仍存在一定的限制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把握在双重导 向下的高中作文走向,并相应地调整教学策略。下面是小 编为你准备的高中作文教学浅论,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交流与表达方面明确规定:“学 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 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 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 理性精神;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 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 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 有感而发。 ”如何提高作文的质量,让真情回归,已成为作 文的当务之急。我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回归生活,通过对 生活细节的感悟,积累对生活的看法,唤醒自我意识和情 感,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完成作文的创新。 看到语文教学刊物上登载的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也会发 现,近些年高考作文有严重的套作现象。走出高考作文评 卷场,几乎所有的阅卷老师的感觉都是一样的:千人一面。 立意老套,行文呆板,语言苍白,缺少真情实感。关于 “套作作文” ,有人将其特点概括为:选材固定性;主题万 能性;结构模式性;思想浅表性;感情虚假性。 “套作作文” 在高考中大量出现,不能不引起我们高中语文教师的深思, 如此众多的个性各异的学生写出的文章为什么如此雷同? 学生的作文素养真的很成问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认 为主要是在生活中缺少体悟,缺少情感的积淀,自我意识 淡薄,不关注人生、社会及文化,在作文中“为文而造情” , 致使虚情假意文章泛滥成灾。 高考作文命题年年有创新,学生作文却是大同小异。 究其原因,无非是功利化的教育造成的。在应试教育的环 境下,作文教学缺少系统的、有序的、科学的写作指导, 一味追求数量、章法,老师重讲评,轻视学生思维状态, 剥夺学生的评价的话语权,使学生的想法受到极大的压抑, 久而久之,迎合教师话语就成了一种必然。尤其是学生刚 刚进入高一,我们的作文训练就强行和高考作文接轨,教 他们高考作文模式,怎样开头提论点,怎样拟分论点,怎 样结尾照应。学生学会的就是模式、套作,而他们还没有 从初中的记叙文中过渡过来,因此写的文章文体模糊, “四 不像” 。加上沉重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每天埋头于作业之中, 生活环境单一,基本在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中 生活,极少关注生活细节,寻找细微处的感动,不听新闻, 不看报纸,脱离社会生活,作文缺少源头活水。但是,从 目前的形势看,应试教育不能不搞,那么在这种环境下, 如何才能让学生在作文中真情回归呢? 1. 描写熟悉生活,感悟生活细节。我个人认为学生进 入高中后,一定要强化记叙文的写作训练,让他们明确记 叙文文体特征,让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捕捉作文素材, 写真事,抒真情。可是让我们感到无奈的是我们接手的学 生在初中就有了作文的思维定势,比如写我的老师 ,为 赞美老师对自己的关怀让自己感动,学生写出来的事,几 乎都是“雨中的一把伞” “病中的一片药” “失败后的一番 话” “请假后的一堂课” “暗夜里的一盏灯” 。要想打破这种 思维的定势,既要转变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念,又要转变学 生的写作观念。 教师在作文训练时,首先考虑的应是作文题与学生的 生活有效对接,是学生熟悉的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 可说,容易书写真情实感。老舍有一个重要的文学主张: “最熟悉的,不管多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就可能产 生出最好的作品来” 。特级教师王大绩老师曾说过“高考作 文也必须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哪怕只是一枝一叶, 也需要鲜活的绿色,只有成长在自己熟悉生活的一盆土中。 ”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一盆土” ,也就长不出完全相同的 枝叶,当学生的作文切入他所熟悉的生活,才能写出自己 的独一无二,才不至于人云亦云,失去本真。 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好的记叙文取材应该着眼于“小” , 构思着眼于“精” ,立意着眼于“新” ,主题着眼于“深” , 也就是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细节,捕捉细微处的感动,然后 精雕细琢,想别人所未想,进而说别人所未说。 再举出经典篇目让学生分析点评。比如一直是中学语 文教材必选的经典篇目朱自清的背影 ,全文 1500 来字, 看上去朴素、平淡、无奇,但今天我们读起来仍然很感动, 就是因为,朱自清用细节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情感 和儿子对父亲关怀的感激之情。还比如莫怀戚的散文散 步 ,全文不足 700 字,在“散步”中写出了一个中年人在 家庭中的“责任” ;萧乾的枣核 ,通过写作者给远在美 国的朋友带去几颗枣核,写出了生活在异国他乡的友人浓 浓的思乡情、民族情。同学们各抒己见,从多角度对我选 定的经典篇目进行赏析, ,对记叙文的写作有了进一步的理 解,有了更直观具体的感受,生活中不是缺少感动,而是 缺少发现感动的眼睛。接着我布置了作文“写你熟悉的人 和事” ,自己命题,要求有细节描写,写出真情实感。我给 学生两个星期的时间,期间有两天放假回家,可以细心观 察一下,不求快只求质量。作文收上来之后,我先初步批 改,然后学生点评,最后大家公认的好文有薛昂的左倾 十五度 、刘威的回家 、邢翱的彩虹桥等多篇。如 此一来,同学们意识到了记叙文重要的是“以我手写我心” , 对以后的记叙文写作有很大帮助。 2. 养成练笔习惯,体悟世间百态。要从根本上提高作 文能力单单靠每两周的作文是远远不够的,写作能力的提 高是一个无休止积累的过程,每天都要进行。写作的外延 等于生活的外延,写作就是生活,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学 生的写作动机、习惯、经验。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写作 后进的学生不会观察,不会审视,积累的经验多与写作无 关,也不会开发,更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草率马虎,没 有自信,而根本的根本是没有意识到写作对自己人身的价 值,没有提高写作水平的强烈愿望。于是恶性循环,写作 成了痛苦的负担。 哪里是突破口?写作生活的营造从高一练笔开始。我 不把学生课外自由写作称为“周记” ,因为它不是简单的每 周一记,记流水账;也不叫“随笔” ,因为“随笔”的“随” 容易误导,养成松懈散漫的毛病。我称之为“练笔” ,强调 一个“练”字,是有针对性的练习和提高。 “练”什么?练 眼,练手,练心,练胆。为什么要从课外练笔开始?因为 练笔这种不拘一格、抒发性情的写作形式容易上手也容易 突破,让学生获得成功。又为什么是高一?因为新的环境 和自我期待容易塑造学生,这也是人生的新阶段,容易引 发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学会唤醒自我意识。在我的引导下, 学生开始留心身边的人、景、事,以一种新的目光审视这 个世界。他们的练笔本上开始出现校园的风景、学习的故 事、人生的梦想。下面摘录学生吴尚的一段“练笔” ,写的 是傍晚在校园一角漫步的情景: “独自一人,在湖边踱着,远处的人影已如悠扬的歌 声飘散远去,只留下一抹夕阳的余辉慵懒地洒在这一道道 镜痕上。微风拂来,涟漪如跳跃的碎金般荡漾开来,像是 芊芊素手婉转地抚着琴弦。凝碧的湖水倒映着夕阳下的树 影,柳枝舒展着,飘动着,那婀娜的风姿,如同天宫里衣 袂飘舞的仙女。 踏上木制的小桥,向湖中心的小岛走去。阴翳的树影 下,水纹在小桥上流淌出凄美动人的旋律。从岛上远眺, 天边已被夕阳的血色染红,晚霞已把整个的湖面揽在怀里, 只有那灵动的水波弥漫着清丽的气息。迷蒙的雾如轻纱般 袭来,凝注了冷碧的水,虚无了晚霞的光。隐隐约约间, 那轮红日正渐渐坠落,金色的光环在树缝间退隐,我想, 大概是失意的太阳之子乘着金色马车远去,远去,悄无声 息 我倚着栏杆凝望着,遐想着,恍惚间,才猛然发现, 月色已笼住了幽深的湖水,四周也早已空寂了,于是,我 穿过黑影重重的树林,只身归去。 ” 他在与我交流时告诉我,这是他在我们学习完荷塘 月色之后写的“练笔” ,自己有意识进行“情景交融”的 练习,以提高自己的写景能力。这篇练笔意境优美,文笔 成熟,在景中恰到好处地融合了自己的情感。我复印出来, 人手一份,要大家思考作文的优点。教师的指导,成功的 榜样,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他们的写作中有了更多的 生活气息和独到的发现,学会对自己的写作负责,不知不 觉中改造了原有的写作习惯。写作的进步就是这样:从偶 尔写出好文章,到接二连三写出好文章,最后把写作好文 章变成了习惯。再通过讲评、展示与交流,分享人生经验, 丰富生活意义,渐渐地学生把写作看成是体现个人素质、 满足自尊心的有效途径,彼此影响,互相激励,形成班级 写作的风气。这就是我作文教学的最大收获。 3. 寻找写作契机,雕琢精彩语段。一篇好的作文,往 往是由多个精彩的段落构成。在有了生活的源泉,有了真 实的情感这个基础之上,就是努力让学生润色语句,雕琢 精彩语段。比如中央电视台自 XX 年以来,每年都要举办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我每年都要给学生印发 这些人物事迹及颁奖词,一方面为了积累写作素材,另一 方面总结颁奖词在语言、修辞、句式方面的特点,颁奖词 是语言艺术的运用,我们在心灵受到强烈撞击的同时,还 能把感动凝固下来,让我们透过一年一度一篇篇充满神韵、 各具特色的颁奖词去充分领略汉语言的美丽。我让学生为 心目中可敬的人写一篇颁奖词,学生们仔细斟酌,推敲词 句。有一名学生给敬爱的老师写了一段颁奖词: “踏上讲台的一刻,你便把生命点燃。幽默的谈吐是 你生花的妙笔;谆谆的教导是你宏伟的诗篇。灼灼烛光下, 你用生命照亮了知识的殿堂;剪剪春风里,你用心灵放飞 了一个年轻的梦。红烛将尽,你蓦然回首。那满园的桃李, 让一个铿锵的师魂得到了不朽的诠释。 ” 高一下学期有一次文理分班,学生在一起半年,从相 识、相知,对于分班有很多不舍,刚刚熟识的老师,要好 的同学,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用学过的词的形式写出 你的感受。我的一个学生填了一首“念奴娇”: 念奴娇 分班有感 柳絮飘飞,满清池。春光你我曾度。依依惜别,望泪 眼,回首青春笑语。微云映天,飞雁惊起,洒下相思雨。 一载同窗,那堪今宵分别?争知萍水相逢,缘深难相去, 情比金坚。天各一方,又何奈,思念鸿雁难传。梦回一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无人机租赁平台在2025年农业技术推广中的运营模式研究报告
- 江苏省无锡市2025年化学中考真题试卷附真题答案
- 安全教育培训隐患课件
- 林草监管面试题库及答案
- 昆明文员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行业运维技术革新与国际标准对比报告
- 零售行业会员积分体系优化与精准营销效果研究报告
- 2025年医疗行业信息化政策背景下的医疗信息化产业投资报告
- 电商绿色物流与城市配送协同发展报告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议
- ktv安全消防管理制度
- 《子宫颈癌筛查规范(2025年版)》解读
- 政府夜市活动方案
- 党校中青班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肝硬化并腹水的护理查房
- 公司贷款流程
- 血透患者高血钾的护理
- 呼吸机与肺康复讲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二手车金融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2025年浙江宁波市北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集团下属全资国企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香茅精油-大自然的驱蚊天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