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冲刺,和孩子们并肩走过五月:高三家长会发言稿.docx_第1页
一起冲刺,和孩子们并肩走过五月:高三家长会发言稿.docx_第2页
一起冲刺,和孩子们并肩走过五月:高三家长会发言稿.docx_第3页
一起冲刺,和孩子们并肩走过五月:高三家长会发言稿.docx_第4页
一起冲刺,和孩子们并肩走过五月:高三家长会发言稿.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起冲刺,和孩子们并肩走过五月:高 三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家长朋友: 非常感谢各位家长朋友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参 加这次家长会。在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再次聚 首。本次家长会,将以“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帮助学生 顺利度过高考前的最后冲刺时期”为主题。首先,由我向 各位家长汇报我班这学期的工作和未来一个月的计划、安 排,并就如何帮助孩子作好最后的冲刺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然后,由我们各班的班主任老师介绍本班情况、倾听家长 建议和家长朋友进一步做互动交流。 (一)本学期的工作和联考成绩分析 本学期我们高三是从初六开学的。从开学那天算起, 到高考也就仅仅三个多月 100 天的时间。可以说本学期是 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为了搞好至关重要的第二轮的复习, 做了下列工作: 1、开学初,进行了详尽的期末成绩分析。分析各种数 据、年级组、班级、备课组各个层次,都进行了总结和反 馈,使考试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2、成功举行了百日誓师大会。誓师大会点燃了同学们 学习的激情,鼓足了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干劲,为未来三 个月的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期中考后还举行 了 60 日冲刺大会。 3、高三年级主要领导小组成员考察学习了赣北一些重 点学校的的二轮复习备考经验,购置最新复习资料和获取 最新高考信息。 4、根据高三实际情况,调整了时间表和课程表,把早 读时间定为 7:20,为所有同学优化出了 15 分钟的文综时 间,有效提高了他们文综的学习效率。下午第四节课时间 进行了有效的辅导。 5、二轮复习,各个学科组都制定了详尽扎实的复习计 划,对每一部分学案的编制进行了具体的分工,计划具体 到了每一天每一节课。 6、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每一次的综 合训练都极为重视,从出题、考试、阅卷和评析各个环节, 都提出了很高的标准和要求,实际工作过程基本实现了我 们的目的。 7、本学期,我校组织了四次大考,考试过程非常严密、 执行了严格的保密措施,统一密封阅卷、统一进行数据发 布和成绩分析,标准如同高考。在这四次严格的考试中, 我班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按考试时间分析如下: 市一模预估分:一本线 506 分;二本线 447 分。我班有 十人上一本线;三十四人上二本线。 省八校联考预估分:一本线 520 分;二本线:480 分。我 班有 5 人上一本线;21 人上二本线。 (3)市十一校联考预估分:一本线 571 分;二本线 517 分。我班有 4 人上一本线;16 人上二本线。 市二模考试成绩:11 人 520 分以上;23 人 470 分以上. 总之,经过三年来的艰苦努力,经过高三阶段的扎实 工作,我们全体老师和学生们一道,在各位家长关注的目 光中,走过了风雨坎坷,战胜了艰难险阻,终于走到了光 明的前头。此刻,我们的家长、老师和学生一样,心情难 于平静,我们就要共同走过五月,去摘取成功的金苹果了。 我们将如何走过这个关键的五月? (二)未来 23 天的计划安排: 1、一次成功家长会。学生前进的每一步,都包含着家 长的心血。在这个关键的冲刺阶段,家长的作用更加巨大。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成功的家长会,把我们学校和家长的 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努力,科学指导,不留遗憾。班 主任老师将把自己的建议提供给家长,也恳请各位家长朋 友,留下你们的宝贵建议。 2、两次规范模拟考。在学校制定的计划中,5 月 21 号 到 6 月 2 号的时间,将再进行二次正规的考前冲刺模拟考 试;6 月 16 月 2 号,是高考前的最后一次热身。通过这两 次考试,将锻炼学生的做题速度、准确度、提高他们整体 把握试题的能力、定型他们规范答题的自觉性。查缺补漏、 反馈提高、调节考试心态,等等。学校对这两次模拟的要 求是广泛搜集资料、试题质量要高、选题经典、难度适中; 监场严格、试卷全批全改。模拟考试的评讲认真,并且针 对考试当中出现的问题,每次都要再出一份反馈练习,帮 助学生继续巩固薄弱环节的知识。 3、一段静心思索期。5 月 30、31 日两天,不做模拟, 不讲课,由老师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反思、回顾课本、翻 检错题本和各科试卷,系统归纳,全面整理知识。这是一 段极为需要安静的时期,也将是非常重要的自我总结提高 的时期。请家长朋友帮助学校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用赏识和温暖,让他们沉静下来、静静地进行知识的吸纳。 4、信息收集期。6 月 3、4、5 三天,学生将在学校做 一些各科老师收集的信息题。 这 23 天,需要的是有条不紊,而不是焦躁忙乱;需要 的是鼓励安慰,而不是一味指责;需要的是科学适度,而 不是不切实际的强加压力。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坎,对每一 个学生而言,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心理的压力,有压力、有 适度的压力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说非常需要的,因为人在 压力下才能有良好的发挥、才能有更快地进步。但是过分 的压力又会导致心理的障碍和情绪的烦躁,对学习效率和 考试效果产生消极影响。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尽量避免 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认为,心理调节好了,23 天,同样 可以创造奇迹!有很多高三毕业生已经作出了表率,我们 这一届的学生,一定会有更多的人谱写六月的辉煌! 5、考场适应:6 月 6 日 6、高考:6 月 7、8 日(有专门的带队老师) ,不要陪 考,陪考影响孩子的心态。 历年高考时,众多家长在考场外陪考的场景可谓极其 壮观,毕竟高考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如此重要,因此在 考场外有家长照应,给予支持和鼓励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然而在这里仍然要明确一点的是,家长陪考需要在孩子认 可的情况下进行,如果未征得孩子的同意,家长最好还是 不要陪考。 那么对于这些陪考的家长,有哪些事情需要特别注意 呢? 陪考家长需做四件事: 1、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在考场外等候时,帮孩子准 备一些不能带进考场的必需品,如遮阳伞、饮料等。 2、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如及时解决堵车、没拿准考证、 突发疾病等问题;中午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就餐地点和休 息场所;午休的时候及时叫醒他,以免影响考试。 3、营造轻松考试气氛: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考试期 间多和孩子谈论一些与考试无关的话题。 4、察言观色注意聆听:及时给孩子鼓励和安慰,这个 时候只有鼓励才是最有意义的。 陪考家长一定不做的五件事: 1、不打乱平日生活习惯:如果家里并不富裕,却给孩 子订了一个豪华的钟点房,会让孩子感到特别有压力。 2、不问孩子考得怎么样:这样只会加深孩子的烦躁和 不安。 3、不要对孩子造成干扰:不要告诉孩子你在考场外知 道了某道题的正确答案,也不要对孩子说“刚听说某道题 如何作答更准确” ,这样的话对孩子毫无帮助,只能适得其 反。 4、不要没话找话,切忌唠叨:高考这天由于孩子要花 大量的精力应对考试,因此尽量少跟孩子交流,一切以孩 子说家长听为主。 5、不表现出过分担心:高考时家长过分担心和忧虑的 情绪更容易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平添忧虑,影响考试状态。 考前考生最不希望听到的 10 句话 1、忌语一:“把题看仔细,认真答题,千万不要有任 何大的疏漏,争取多拿分。 ”这样的话考生已经听老师们讲 过无数遍了,就不希望家长在答题策略上再做什么评价, 毕竟每个考生都不愿意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上丢分。 2、忌语二:“祝你成功!”这句话含有太多家长对孩 子成绩的期待,倒不如换成“路上小心、注意安全”等嘱 咐,让考生听着更感温暖。 3、忌语三:“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一定 要争气,要有出息。 ”很多父母在培养孩子方面付出了太多, 也自然希望得到孩子的回报,因此就会认为孩子学习优秀、 自觉、求上进就是对父母的最好报答。而很多家长也一厢 情愿地将孩子高考是否成功与将来的命联系在一起。 (三)几点建议: “家有考生,如履薄冰” 。这是家长的普遍心态:有些 家长心理压力甚至要大于自己的孩子。以下七点是我给各 位家长的建议: 一是考前家里气氛要和平时一样。家长应该同平常一 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尽量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他们 本身压力就不轻,作为家长应该淡化高考气氛,让孩子自 己去复习,如果过分地关心,会让孩子产生要是考不好对 不起父母的想法,增加孩子的思想负担,不利于孩子考试 的发挥。 二是家长的心情一定要愉快。家长心情好,家里气氛 才能好,也才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考前氛围。 “考试焦虑” 在有些家长身上,体现得比孩子还明显,有的变得比平时 更严厉,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亲切,有的食不甘味、夜不安 寝,而家长的“不安” ,最终会造成考生的“不安” 。因此, 高考前家长一定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平和的心态,要为孩 子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围,坚决避免家庭纠纷, 父母之间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不要发生口角,确实有什么问 题要解决也要等到高考后再说。父母少一分争论就会给孩 子多一分温馨。 三是不要考前大幅调整孩子原有的饮食习惯。不要贸 然给孩子添加营养品或从未吃过的“特别食物” ,绝对不要 吃海鲜,避免闹肚子。有些家长误认为高考前应该给孩子 加强营养,给孩子吃大鱼大肉。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孩子 平时吃什么就吃什么,孩子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孩子 食欲好,营养就会得到满足,关键是要做到营养平衡,合 理。市场上各种标榜着提神醒脑的产品家长选择时必须要 慎重。 四是要满足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家长要多表扬、鼓 励孩子,多倾听、多鼓励、多疏导、学会欣赏孩子,用孩 子优势去激励他们弥补劣势。切忌临阵前过多的叮嘱和唠 叨,考前家长在言辞上应该适度地“冷淡”高考话题。家 长如果能用放松的心情陪孩子做做简单的运动,散散步, 聊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会有很好的效果。 五是考前家长要做好必要的督促检查,对孩子的考试 用品,如准考证、文具等要仔细检查,对考场的路线、赴 考时间做好必要的提示。 六是考试期间的关心也要适可而止。考完一门以后, 家长也不宜详细地问孩子考得怎么样,更不要去问哪道题 怎么怎么样,问得太多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考得 不错,家长不要表现得大喜,即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