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岗教师管理汇报交流材料 xx 中学位于国家级贫困县、西部典型的少边 穷地区贵州省 xx 县 xx 镇 xx 村,前身为原省 办县管企业 xx 糖厂直属职工子弟学校,后来与 xx 镇 xx 小学融合为一体。1982 年始办初中班,原为 一所小学戴帽初中的九年一贯制农村复合型学校, 曾因生源、师资、质量等走向濒临撤并的边缘。XX 年 3 月,县教育局决定将 xx 初中从原 xx 学校分离, 组建单列的 xx 中学。建校伊始,一所“零起点” 的学校,基础设施欠缺,资金匮乏,百业待兴。自 此,xx 中学便与“特”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乘“普九”东风,自 XX 年国家“特岗”计划 实施以来,至 XX 年秋季,共新增特岗教师 48 人。 中途因各种原因离岗、转岗 13 人,现在岗 35 人, 占全校教师总数的 80%,其中 60%以上为大专以上 师范院校专业毕业生,本科(含提升后)以上学历 占 90%以上,共有党员 6 人,全校教职工平均年龄 仅为 28 岁。这是一支年轻化、专业化、团结、拼 搏、奉献的骨干教师队伍,承载着学校的希望与重 托。 “特岗”教师,谱写了 xx 教育的新篇章。尤其 “06 特岗” ,伴随学校的诞生一路走来,风雨兼程, 与 8 位本地教师一起,在 xx 中学的创业史上写下 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学校年轻的领导班子精诚团结,本着“以人为 本,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管理理念,充分尊重、 理解、发动、依靠“特岗”教师。首先,求师若渴、 安顿为先。每学年初进行迎接新“特岗”准备工作 时,为了让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旅途劳顿后感到 家的温暖,安心工作,总让学校领导不顾节假日、 双休日地操劳。为他们租民房找住处、备床铺置被 褥、锅碗瓢盆炊具餐具样样俱全。学校根据实际条 件,竭尽全力做到“生活落实,思想教育落实,工 作安排落实,培养培训落实” ,力争有求必应。使 他们接之即来,来之即住,住下即工作,很多人感 动得热泪盈眶,很快就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去。其次,学校发展,教师为本。国运兴衰,系于 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最基本的建设是 师资队伍建设,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学校发展。 一方面,学校搭建了校本培训平台,对全体教师通 过以“一德三新”为主要内容,以师德水平提高为 核心,以教学常规管理要求为重点,以个人专业知 识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为突破,同时全员参与 班主任远程培训、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推进班主任 专业化及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尤其对非师范专业 的新教师,通过教研组的校本研修,采用新老教师 结对帮扶等策略,使其快速融入教育教学工作角色, 迎头赶上,还有的迅速成长为教学能手。另一方面, 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通过多渠道多形式,适 时了解他们思想、工作、生活状况,切实落实“妥 善安置留人、工作待遇留人、培养培训留人、专业 成长留人、表彰激励留人、选拔任用留人、情感凝 聚力留人”等系列措施。通过“雁群效应” 、 “木桶 理论”等引领,使其树立要有优秀团队,才有优秀 个人的意识,逐步增强团队凝聚力。再次,任人唯 贤,抓关键“少数” 。在工作实践中,通过德能绩 等综合表现,一些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学校领导及时发现培养,选拔任用到教育教学管理 岗位。四年来,上级和学校考察任用了政教主任、 团总支书记、出纳会计、远教专干、实验室图书室 管理员、各教研组长等 13 人,成为学校管理的核 心力量。学校再通过中层干部、党员同志作新“特 岗”的思想工作和业务指导,从而辐射其他,带动 全体。在全校班主任中,90%以上是“特岗”教师 担任,如“06 特岗”万军、季兴洋老师,除完成 教学工作任务而外,还担任学校中层领导职务,同 时任两个班班主任,只恨分身乏术,在学校教育教 学工作中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聂宗福老师,工作四 年,党龄五年,被任命为政教主任,主抓学校德育 工作。 xx 中学建校三年来,历尽艰辛,筚路蓝缕, 每上一步台阶,无不凝聚着“特岗”教师心酸的汗 水与泪水。在艰难的跋涉历程中,有过困惑彷徨、 有过“拼命三郎”的忘我工作、也不乏成功的欢呼 雀跃。大部分特岗教师,尤其三位外省老师,千里 迢迢、背井离乡,克服工作、生活上的重重困难,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乐业爱生,诲人不 倦。给 xx 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弥补了教师数量, 解决了师资紧缺的燃眉之急;填补了音体美等专业 学科的空白,从此歌声响彻校园,各类体艺活动异 彩纷呈;给老教师带来思想上哥白尼式的教育教学 新理念革命,对少边穷地区农村学校是一次彻底的 洗礼。 四年来,肩负“两基”攻坚神圣使命的“特岗” 教师,足迹踏遍学校周边 6 个行政村 20 多个村寨 的千家万户,调查文化户口、扫盲, “普九”宣传, 其艰辛不言而喻。另外,他们不辞辛劳,每年 家访 300 人次以上,每年无偿为学生提供课外辅导 1000 节次以上,就这样默默的奉献着,将满腔激 情挥洒于 xx 这方热土。XX 年 7 月,我校一位“06 特岗”遭受社会无业浪人人身攻击,生命财产受到 严重威胁,大家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坚决维护教 师人身安全,以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维护了学校利 益。 通过大家努力,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点滴成绩。 在业务素质方面,在 XX 年以来县、地区“新教材 大练兵”学科考试和省师德、学科考试中,合格率 在 98%以上;“特岗”教师在县、地区、省、全国 组织的各类学生竞赛、论文评选、表彰奖励中,共 有 19 人次获奖;其中音乐老师 xx 与老教师赵 xx 合作作曲作词,共同谱写了xx 中学教师之歌 ; xxx 与 xxx 两位“特岗”合作词曲,谱写了特岗 ,唱出了他们的心声;在 XX 年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中,以“特岗”xxx 老师为指导,xx 和 xxx 等老教 师积极配合,自编自演的校园剧留守孩子获县 级二等奖、舞蹈七月火把节获地区三等奖、省 级三等奖;由“特岗”xx、xxx 担任主编,xxx 等 老教师积极参与,每年编辑出版了校办刊物征帆 ,师生积极投稿百余篇,给师生展示自我及宣传学 校搭建了平台;xxx 老师指导的学生还获得了 XX 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八年级组二等奖。XX 年 12 月,国家教育部陈亚伟主任与 xx 县赵 xxx 县 长、教育局岳 xxx 局长等一行领导莅临我校调研 “特岗”工作,对我校“特岗”教师爱岗尽业精神 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xx 中学建校三年来, “特”处颇多,形势喜人。 全校领导及师生员工激情满怀,精诚团结,秉承 “爱校如家、校兴我荣”的信念,坚持“让每一个 学生都学有所成” 、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个个进步” 的办学理念,为达到“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 学习、学会共处”的培养目标和“每天进步一点, 健康快乐成长”的学生发展目标,一切以师生发展 为本,以现代远程教育及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校本研 修培训为平台,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 教师及班主任专业化水平,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全 体师生正翘首共同期待 xx 中学美好的明天,并为 之努力不懈,奋斗不止。路漫漫其修远兮,xx 人 将上下而求索 xx 中学位于国家级贫困县、西部典型的少边 穷地区贵州省 xx 县 xx 镇 xx 村,前身为原省 办县管企业 xx 糖厂直属职工子弟学校,后来与 xx 镇 xx 小学融合为一体。1982 年始办初中班,原为 一所小学戴帽初中的九年一贯制农村复合型学校, 曾因生源、师资、质量等走向濒临撤并的边缘。XX 年 3 月,县教育局决定将 xx 初中从原 xx 学校分离, 组建单列的 xx 中学。建校伊始,一所“零起点” 的学校,基础设施欠缺,资金匮乏,百业待兴。自 此,xx 中学便与“特”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乘“普九”东风,自 XX 年国家“特岗”计划 实施以来,至 XX 年秋季,共新增特岗教师 48 人。 中途因各种原因离岗、转岗 13 人,现在岗 35 人, 占全校教师总数的 80%,其中 60%以上为大专以上 师范院校专业毕业生,本科(含提升后)以上学历 占 90%以上,共有党员 6 人,全校教职工平均年龄 仅为 28 岁。这是一支年轻化、专业化、团结、拼 搏、奉献的骨干教师队伍,承载着学校的希望与重 托。 “特岗”教师,谱写了 xx 教育的新篇章。尤其 “06 特岗” ,伴随学校的诞生一路走来,风雨兼程, 与 8 位本地教师一起,在 xx 中学的创业史上写下 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学校年轻的领导班子精诚团结,本着“以人为 本,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管理理念,充分尊重、 理解、发动、依靠“特岗”教师。首先,求师若渴、 安顿为先。每学年初进行迎接新“特岗”准备工作 时,为了让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旅途劳顿后感到 家的温暖,安心工作,总让学校领导不顾节假日、 双休日地操劳。为他们租民房找住处、备床铺置被 褥、锅碗瓢盆炊具餐具样样俱全。学校根据实际条 件,竭尽全力做到“生活落实,思想教育落实,工 作安排落实,培养培训落实” ,力争有求必应。使 他们接之即来,来之即住,住下即工作,很多人感 动得热泪盈眶,很快就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去。其次,学校发展,教师为本。国运兴衰,系于 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最基本的建设是 师资队伍建设,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学校发展。 一方面,学校搭建了校本培训平台,对全体教师通 过以“一德三新”为主要内容,以师德水平提高为 核心,以教学常规管理要求为重点,以个人专业知 识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为突破,同时全员参与 班主任远程培训、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推进班主任 专业化及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尤其对非师范专业 的新教师,通过教研组的校本研修,采用新老教师 结对帮扶等策略,使其快速融入教育教学工作角色, 迎头赶上,还有的迅速成长为教学能手。另一方面, 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通过多渠道多形式,适 时了解他们思想、工作、生活状况,切实落实“妥 善安置留人、工作待遇留人、培养培训留人、专业 成长留人、表彰激励留人、选拔任用留人、情感凝 聚力留人”等系列措施。通过“雁群效应” 、 “木桶 理论”等引领,使其树立要有优秀团队,才有优秀 个人的意识,逐步增强团队凝聚力。再次,任人唯 贤,抓关键“少数” 。在工作实践中,通过德能绩 等综合表现,一些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学校领导及时发现培养,选拔任用到教育教学管理 岗位。四年来,上级和学校考察任用了政教主任、 团总支书记、出纳会计、远教专干、实验室图书室 管理员、各教研组长等 13 人,成为学校管理的核 心力量。学校再通过中层干部、党员同志作新“特 岗”的思想工作和业务指导,从而辐射其他,带动 全体。在全校班主任中,90%以上是“特岗”教师 担任,如“06 特岗”万军、季兴洋老师,除完成 教学工作任务而外,还担任学校中层领导职务,同 时任两个班班主任,只恨分身乏术,在学校教育教 学工作中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聂宗福老师,工作四 年,党龄五年,被任命为政教主任,主抓学校德育 工作。 xx 中学建校三年来,历尽艰辛,筚路蓝缕, 每上一步台阶,无不凝聚着“特岗”教师心酸的汗 水与泪水。在艰难的跋涉历程中,有过困惑彷徨、 有过“拼命三郎”的忘我工作、也不乏成功的欢呼 雀跃。大部分特岗教师,尤其三位外省老师,千里 迢迢、背井离乡,克服工作、生活上的重重困难,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乐业爱生,诲人不 倦。给 xx 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弥补了教师数量, 解决了师资紧缺的燃眉之急;填补了音体美等专业 学科的空白,从此歌声响彻校园,各类体艺活动异 彩纷呈;给老教师带来思想上哥白尼式的教育教学 新理念革命,对少边穷地区农村学校是一次彻底的 洗礼。 四年来,肩负“两基”攻坚神圣使命的“特岗” 教师,足迹踏遍学校周边 6 个行政村 20 多个村寨 的千家万户,调查文化户口、扫盲, “普九”宣传, 其艰辛不言而喻。另外,他们不辞辛劳,每年 家访 300 人次以上,每年无偿为学生提供课外辅导 1000 节次以上,就这样默默的奉献着,将满腔激 情挥洒于 xx 这方热土。XX 年 7 月,我校一位“06 特岗”遭受社会无业浪人人身攻击,生命财产受到 严重威胁,大家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坚决维护教 师人身安全,以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维护了学校利 益。 通过大家努力,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点滴成绩。 在业务素质方面,在 XX 年以来县、地区“新教材 大练兵”学科考试和省师德、学科考试中,合格率 在 98%以上;“特岗”教师在县、地区、省、全国 组织的各类学生竞赛、论文评选、表彰奖励中,共 有 19 人次获奖;其中音乐老师 xx 与老教师赵 xx 合作作曲作词,共同谱写了xx 中学教师之歌 ; xxx 与 xxx 两位“特岗”合作词曲,谱写了特岗 ,唱出了他们的心声;在 XX 年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中,以“特岗”xxx 老师为指导,xx 和 xxx 等老教 师积极配合,自编自演的校园剧留守孩子获县 级二等奖、舞蹈七月火把节获地区三等奖、省 级三等奖;由“特岗”xx、xxx 担任主编,xxx 等 老教师积极参与,每年编辑出版了校办刊物征帆 ,师生积极投稿百余篇,给师生展示自我及宣传学 校搭建了平台;xxx 老师指导的学生还获得了 XX 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八年级组二等奖。XX 年 12 月,国家教育部陈亚伟主任与 xx 县赵 xxx 县 长、教育局岳 xxx 局长等一行领导莅临我校调研 “特岗”工作,对我校“特岗”教师爱岗尽业精神 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xx 中学建校三年来, “特”处颇多,形势喜人。 全校领导及师生员工激情满怀,精诚团结,秉承 “爱校如家、校兴我荣”的信念,坚持“让每一个 学生都学有所成” 、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个个进步” 的办学理念,为达到“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 学习、学会共处”的培养目标和“每天进步一点, 健康快乐成长”的学生发展目标,一切以师生发展 为本,以现代远程教育及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校本研 修培训为平台,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 教师及班主任专业化水平,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全 体师生正翘首共同期待 xx 中学美好的明天,并为 之努力不懈,奋斗不止。路漫漫其修远兮,xx 人 将上下而求索 xx 中学位于国家级贫困县、西部典型的少边 穷地区贵州省 xx 县 xx 镇 xx 村,前身为原省 办县管企业 xx 糖厂直属职工子弟学校,后来与 xx 镇 xx 小学融合为一体。1982 年始办初中班,原为 一所小学戴帽初中的九年一贯制农村复合型学校, 曾因生源、师资、质量等走向濒临撤并的边缘。XX 年 3 月,县教育局决定将 xx 初中从原 xx 学校分离, 组建单列的 xx 中学。建校伊始,一所“零起点” 的学校,基础设施欠缺,资金匮乏,百业待兴。自 此,xx 中学便与“特”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乘“普九”东风,自 XX 年国家“特岗”计划 实施以来,至 XX 年秋季,共新增特岗教师 48 人。 中途因各种原因离岗、转岗 13 人,现在岗 35 人, 占全校教师总数的 80%,其中 60%以上为大专以上 师范院校专业毕业生,本科(含提升后)以上学历 占 90%以上,共有党员 6 人,全校教职工平均年龄 仅为 28 岁。这是一支年轻化、专业化、团结、拼 搏、奉献的骨干教师队伍,承载着学校的希望与重 托。 “特岗”教师,谱写了 xx 教育的新篇章。尤其 “06 特岗” ,伴随学校的诞生一路走来,风雨兼程, 与 8 位本地教师一起,在 xx 中学的创业史上写下 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学校年轻的领导班子精诚团结,本着“以人为 本,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管理理念,充分尊重、 理解、发动、依靠“特岗”教师。首先,求师若渴、 安顿为先。每学年初进行迎接新“特岗”准备工作 时,为了让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旅途劳顿后感到 家的温暖,安心工作,总让学校领导不顾节假日、 双休日地操劳。为他们租民房找住处、备床铺置被 褥、锅碗瓢盆炊具餐具样样俱全。学校根据实际条 件,竭尽全力做到“生活落实,思想教育落实,工 作安排落实,培养培训落实” ,力争有求必应。使 他们接之即来,来之即住,住下即工作,很多人感 动得热泪盈眶,很快就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去。其次,学校发展,教师为本。国运兴衰,系于 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最基本的建设是 师资队伍建设,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学校发展。 一方面,学校搭建了校本培训平台,对全体教师通 过以“一德三新”为主要内容,以师德水平提高为 核心,以教学常规管理要求为重点,以个人专业知 识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为突破,同时全员参与 班主任远程培训、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推进班主任 专业化及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尤其对非师范专业 的新教师,通过教研组的校本研修,采用新老教师 结对帮扶等策略,使其快速融入教育教学工作角色, 迎头赶上,还有的迅速成长为教学能手。另一方面, 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通过多渠道多形式,适 时了解他们思想、工作、生活状况,切实落实“妥 善安置留人、工作待遇留人、培养培训留人、专业 成长留人、表彰激励留人、选拔任用留人、情感凝 聚力留人”等系列措施。通过“雁群效应” 、 “木桶 理论”等引领,使其树立要有优秀团队,才有优秀 个人的意识,逐步增强团队凝聚力。再次,任人唯 贤,抓关键“少数” 。在工作实践中,通过德能绩 等综合表现,一些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学校领导及时发现培养,选拔任用到教育教学管理 岗位。四年来,上级和学校考察任用了政教主任、 团总支书记、出纳会计、远教专干、实验室图书室 管理员、各教研组长等 13 人,成为学校管理的核 心力量。学校再通过中层干部、党员同志作新“特 岗”的思想工作和业务指导,从而辐射其他,带动 全体。在全校班主任中,90%以上是“特岗”教师 担任,如“06 特岗”万军、季兴洋老师,除完成 教学工作任务而外,还担任学校中层领导职务,同 时任两个班班主任,只恨分身乏术,在学校教育教 学工作中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聂宗福老师,工作四 年,党龄五年,被任命为政教主任,主抓学校德育 工作。 xx 中学建校三年来,历尽艰辛,筚路蓝缕, 每上一步台阶,无不凝聚着“特岗”教师心酸的汗 水与泪水。在艰难的跋涉历程中,有过困惑彷徨、 有过“拼命三郎”的忘我工作、也不乏成功的欢呼 雀跃。大部分特岗教师,尤其三位外省老师,千里 迢迢、背井离乡,克服工作、生活上的重重困难,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乐业爱生,诲人不 倦。给 xx 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弥补了教师数量, 解决了师资紧缺的燃眉之急;填补了音体美等专业 学科的空白,从此歌声响彻校园,各类体艺活动异 彩纷呈;给老教师带来思想上哥白尼式的教育教学 新理念革命,对少边穷地区农村学校是一次彻底的 洗礼。 四年来,肩负“两基”攻坚神圣使命的“特岗” 教师,足迹踏遍学校周边 6 个行政村 20 多个村寨 的千家万户,调查文化户口、扫盲, “普九”宣传, 其艰辛不言而喻。另外,他们不辞辛劳,每年 家访 300 人次以上,每年无偿为学生提供课外辅导 1000 节次以上,就这样默默的奉献着,将满腔激 情挥洒于 xx 这方热土。XX 年 7 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二级造价工程师土建专业考试答题技巧与思路解析
- 2025年医疗机构护理员岗位培训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乡镇财政所招聘考试财务知识预测题
- 拉得茨斯基进行曲课件
- 抹灰工地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经济与商务咨询服务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重有色金属矿产:锌矿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加工专用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宁海护理编制题目及答案
-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答案
- 加油、加气、充电综合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教育培训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南模板
- 2025保密协议范本:物流行业货物信息保密
- 塔机拆卸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四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煤矿安全规程(2025版)》知识培训
- 2025秋数学(新)人教五年级(上)第1课时 小数乘整数
- 半导体行业面试问题及答案解析
- 《数字技术应用基础模块》技工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房屋拆除专项施工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