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中学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中学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中学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中学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明确目标,抓住机遇,团结奋进 努力把*一中创建为 一级高完中 一、学校基本情况 *自治县第一中学创办于 1944 年,是*州建校最早的 完中,也是*县目前唯一一所完中。1993 年被云南省教育 厅评定为“省级二级二类完中”,XX 年被云南省教育厅批 准更名为“云南省*县民族中学”。65 年办学历史,几迁 校址,几易校名,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不断发展壮大, 莘莘学子遍及三江六峡,成为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经 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学校占地面积 66720m2,建筑面积 2143 m2,绿化面积 36000 m2,由 8 幢学生宿舍楼,3 幢教学楼、礼堂和 2 幢教 职工职工集资房等主建筑构成,一块足球场,5 块篮球场分 布其间。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 127 人,特岗教师 1 人,上 海支教教师 5 人,代课教师 13 人,临时工 5 人,合计 153 人,其中特级教师 1 人,高级教师 24 人,一级教师 36 人, 初级教师 33 人,未定级教师 17 人,高中教师合格率为 89%,初中教师合格率为 100%。设有 36 个教学班,其中初 中 15 个班,高中 21 个班,在校学生 2156 人。 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 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特别是经过全校师生“十年磨一 剑”的不懈努力,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管理 制度日趋完善,办学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质量稳 步提高。XX 以来,高考上线率保持在 72%以上,还涌现出 一批尖子学生。 在学校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级领导对我校的发展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群众、学生和家长期望学校能提 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各界人士、众多校友也不断支持鼓 励学校向更快、更高、更强的发展目标迈进。学校领导班 子多方征求意见,充分酝酿讨论,统一思想,一致确定: 用 2 年左右的时间,把*一中创建为“云南省一级三等高 完中”。 二、创建一级高完中的意义 彰显*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建 设旅游文化大县的全县发展目标相协调。*自治县,居云 南省西北隅,*藏族自治州西南部,北纬 26053- 28002,东经 98054-99034,东西跨经度 0040,南 北跨纬度 1009,分别与 XX 市玉龙县,怒江州兰坪、福贡、 贡山县,及本州香格里拉、德钦县相邻,地处著名的世界 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心地带。县城保和镇距省会昆明 740 公里,距州府驻地香格里拉县城 170 公里。县境属温带 寒温带过渡性地带,生物、水能和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全 县总面积为 4661 平方公里,东西最大跨径为 70 公里。境 内群峰辣峙,江河奔流,自然景观状美,民族风情迷人。 考古发现证实,距今 7000 年前,*境内就已经有先民在这 片土地上生活。据历史典籍记载,早自汉唐以来,*就是 大中华的组成部分,是滇西北疆防要塞之地,是通往印、 缅、康藏的驿运孔道之一,是神奇美丽的香格里拉旅游区 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建设旅游文化大县,教育必 将发挥基础性的作用,甚至是有力的助推器。*一中的晋 级,将增强这一促进作用,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 创建一级高完中,舞好高中龙头,有利于进一步促进 *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高层次, 也是基础教育的收束和总结,全县教育的成果,很大程度 上是以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标志的。*县教育 局坚持“高中为龙头,初中为重点,小学为基础”的工作 思路。高中这一龙头发展得好,舞得高,必将带动初中和 小学的联动提高。我校成为优质高中,将使全县教育事业 的丰硕成果显示得更直观鲜明,更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教 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学校晋级,有利于提升我校的办学综合实力,为学校 发展搭建更高的平台,拓展更广阔的空间。首先,申报工 作本身就是一次全面系统的自我审视、反思和总结,将促 使学校的内部管理更规范严谨,更科学有效,也将使学校 的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从而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质 量和学校综合实力的提高。其次,如果考核合格,顺利晋 升为一级高完中,我校将进入省州优质高中的行列,将在 政策、资金、设备、教学研究、师资培训、人事制度、信 息沟通、资源共享等方面得到省、州更多的支持,进一步 拓展发展空间。 学校晋级,将为提高教职工待遇提供有力条件。学校 晋级后,首先,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总体结构将进 一步得到改善,中高职比例将增加,教师晋职晋级的矛盾 将得到缓解。其次,学校可根据省发改委的规定提高收费 标准,预算外收入将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 30%以上,学校也 将有更多的资金用于考核奖励和职工福利。 三、申报一级高完中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领导高度重视,发展推进机遇良好。*县委、县人民 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我校的建设和发展。省教育厅、州教育 局的领导多次到我校考察调研后,认为学校的办学条件和 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 根据云南省和*县的教育规划,普通高完中的发展已 从规模发展开始转向内涵发展,注重开发和培育优质的高 中教育资源。目前,云南省普通高中共 450 多所,一级高 完中 90 所,计划“十一五”期间发展到 100 所以上。* 一中是*县唯一一所完中,县委、县人民政府对*一中的 建设和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 目前,省属、州属的大部分高完中已晋升为一级中学, 省教育厅和州教育局已将一级高完中的创建工作重点放在 县属高完中中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突出的学校。而我校在 全州县一中这个层次里,办学水平和效益已多年名列前茅, 具备率先晋升的优势。 *一中稳步提升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综合办学水平。教 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晋级为更高层次学校的核 心要素。自 XX 年以来,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历史性 的突破: XX 年我校的高考本科上线人数首次突破百人大关。 上线人数达 208 人,上线率为 75%,500 分以上人数为 52 人,比上一年增加了 42 人,语文科高考成绩名列全州第一 名,数学科和文科综合成绩名列全州第二名。中考在全州 24 所参考学校中名列第三名,总分在 500 分以上 57 人。在 XX 年的高考中,上线人数达 219 人,上线率为 72.5%,高 考文科状元钱春涛,总分 623 分,以 1 分之差名列全州第 二名;数学、语文单科个人成绩名列全州第一名。中考总 成绩名列全州第三名,500 分以上 86 人,数学、政治、物 理单科个人成绩名列全州第一名。XX 年高考中,*一中一 本上线人数达 18 人,比 XX 年翻了一倍;二本上线人数为 34 人,三本上线人数为 61 人。三本以上上线率达 72%。 学校布局合理,房屋建筑典雅大方,既体现时代风尚, 又散发着古朴气息;绿化面积广阔,美化日臻完善。在不 远的将来,我校一定是州内校园环境最好的学校之一。 四、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主要差距 仔细对照云南省普通高完中办学水平综合评价方案 所规定的关于一级高完中的评价标准,我校在以下四个方 面还存在明显差距: 危房情况 1、修建于 1977 年的 2 幢砖木结构学生宿舍楼已鉴定 为 D 级危房,应立即拆除新建,生均住宿面积未达标; 2、修建于 1979 年的旧教学楼已鉴定为 C 级危房,应 拆除新建,生均教室面积未达标。 基础设施 1、教学用房。方案规定:“生均占地 40 平方米 以上,生均教学校舍面积 10 平方米以上。”我校现有教学 用房是高中部教学楼和初中部教学楼,建筑面积合计约为 7784 平方米,生均教学校舍面积为 3.61 平方米。需再建盖 一幢 5000 平方米左右的教学楼,生均教学校舍面积才基本 达到标准。 2、学生宿舍。我校现有男生宿舍 4 幢,总面积 2858m2、女学生宿舍 2 幢,总面积为 3093m2,可以容纳 1800 名学生。而实际需要安排住宿的学生已达 2156 名。目 前,学校迫不得已将 300 多名学生安排住在 2 幢已鉴定为 D 级的学生宿舍中。这一状况使学校的管理难度加大,学生 安全问题异常严峻。急需建盖一幢约 2800 平方米的宿舍楼。 3、学生食堂。我校现有学生食堂一幢,总面积为 479m2,无法容纳现有学生数,急需将该学生食堂扩建为三 层或新建一幢 1600m2 的学生食堂。 4、运动场。我校现有一块 300 米跑道的运动场,1 块 足球场,5 块篮球场,场地和设施不齐全。今后仍需进行一 定程度的改造和扩建。 教学装备与设备 1、实验装备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根据学校现有规模, 应配备 4 个多媒体教室和 4 个电教室,但学校只有 1 个多 媒体教室和 1 个电教室,且已陈旧。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 未达标。 2、图书。方案明确规定:“生均占有图书 40 册 以上。”*一中现有图书 XX0 多册,数量严重不足,质量 也较差。需增补不低于 66240 册的图书。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其 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 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 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施加 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感染、熏陶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对学 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 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目前,我校的校园 文化设施还非常单薄,给人的感觉就是学校有骨架,但缺 乏内涵,缺少灵魂性的东西。今后,学校应量力而行,进 一步绿化美化校园环境,逐步建设文化长廊、读报栏、读 书园地等校园文化设施。 教师队伍建设。*一中有一支爱岗敬业、奋发进取、 团结干事的教师队伍。但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势和人民 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急切需求,这支队伍也遇到了 新的困难和挑战; 1、编制偏紧,数量不足。按教育部制定的标准,普通 高中师生比为 1:13。我校在校高中生近 1200 人,应有教 师 92 人,而实际只有 72 人,合格率 89%。 2、教师结构不合理,总体质量不够高。由于 XX 年以 来的高中大规模扩招,青年教师比例大幅提高。这些青年 教师短时间内成熟,难度较大。 3、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高中教师教育教学任务非常 繁重,而待遇相对偏低,不安心工作的教师增多,有的申 请调动,有的考公务员。 五、保障措施和步骤设想 建立申报领导机构。成立申报领导组,请县领导担任 组长,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 尽快向省教育厅基教处、州教育局汇报并提出申请。 进一步细化申报程序和评价考核内容,并邀请有关评审领 导和专家前来指导,努力创造有利的外围环境。 多方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减轻学校债务负担,继续 推进学校建设进程。用 2-3 年的时间,再争取投入约 1080 万:建学生宿舍楼一幢,约 280 万;建教学楼一幢,约 500 万;多媒体设备安装 36 间教室,约 80 万;增补图书 66240 万册,约 90 万;校园路面改造及绿化美化,约 80 万;校 园文化建设、文化长廊、读书园地、宣传栏,约 50 万。 一如既往地抓好学校内部管理,千方百计稳定和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领导,提高领导水平。学校领导要继续保持 校团结务实、争创一流的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发扬民主, 深入教育教学一线,提高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成为全校 教师的楷模。 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细化并落实常规管理;改 革和完善评价标准,建立以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过程评 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阶段评价和高考评价相协调的科学 全面的评价制度。 加强教师培训,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制定青年教 师培养计划,努力创造有利于培养青年教师的人文环境, 促进教师更新观念,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加强教研工作,建立学校教研制度,加大教研经 费和设备的投入,大兴教育科研之风,以研促教。 (五)对照方案所规定的各项考核指标,查找不足, 分条落实,及时弥补和完善。特别是要尽快建立档案资料 陈列室和校史展览室,安排专职人员,对照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