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研究-关于三农问题的几项政策性思考.docx_第1页
三农问题研究-关于三农问题的几项政策性思考.docx_第2页
三农问题研究-关于三农问题的几项政策性思考.docx_第3页
三农问题研究-关于三农问题的几项政策性思考.docx_第4页
三农问题研究-关于三农问题的几项政策性思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问题研究-关于三农问题的几项政策性 思考 “三农”问题,是上上下下十分关注的问题。改革开 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实行家庭经营的基本经济制度,给农民 以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阶段。第二 个阶段,就是现在开始进入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 村的阶段,主要是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近年来特别 是去年以来,中央连续两年发出一号文件,为解决“三农” 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措施,“三农” 工作出现期盼已久的重大转机,呈现多年来少有的农民增 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的喜人局面。但是,我们也必须 看到,“三农”问题,既有农业外部的问题,也有农业内 部的问题,积累多年,十分复杂,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到 彻底解决。从根本上来看,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走工 业化、城市化的道路。道理很简单,只有农民数量减少了、 市民数量增加了,农产品才有更大的消费空间,农民的生 产成果才能顺利地转化为直接收益;只有工业的实力增强 了,才能够反哺农业,惠及农村。目前,*的工业化、城 市化水平还不是很高,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还不是 很强。因此,我们要顺应发展大势,遵循经济规律,努力 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发 展的实际情况,着力激活农业的内部活力,提高农业生产 的效益,尽可能多的增加农民收入。 最近,我到澧县、桃源等区县(市)的部分乡镇,与县 乡村干部座谈,到农户家走访,了解“三农”,问计“三 农”,收获和启发很大。我感到,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存 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问题。现阶段,提高农业生产 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在生产环节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关键是要开展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搞活流通,使农 产品卖得好价钱。我市这些年在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流通型农民专业协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全市农产品加 工企业产值过百万元的有 100 多家,流通型农民专业协会 有 300 多家。但相对于我们这样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 的地区来说,显然是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带动力偏弱, 还不能让农民从加工环节、流通环节获取更多、更稳定的 收益。特别是现在许多地方的种养规模迅速扩大,到了急 需引进加工龙头企业予以消化的阶段了。像桃源县枫树维 回乡的牲猪,去年全乡养殖规模上百头的就增加了 100 多 户,没有加工企业,效益就上不来。 二、土地流转问题。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 特别是省政府宣布从今年开始取消农业税,农民从承包的 土地上将获取更多的收益,很多弃田务工的农民纷纷要求 收回承包地,这就使过去处置土地过程中存在的流转不规 范、抛荒地拍卖还债等问题集中暴露出来,引发大量纠纷。 另外,一些地方、一些农民群众对“土地承包经营权 30 年 不变,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没有很好地理 解和贯彻,也引发了不少的土地纠纷。据统计,XX 年,全 市发生农村土地纠纷 7200 多起,占农村各类纠纷的 73%, 今年仍呈上升趋势,成为当前农村的一个热点问题。 三、乡村负债问题。前些年,由于教育“两基”达标、 兴办集体企业、治水修路、买税填税等原因,乡村两级形 成了大量的债务。在这里面,尤为突出的是基金会问题。 据统计,1993 年 3 月底,全市共有农村合作基金会 498 家, 股金余额 9.23 亿元,放款余额 8.24 亿元。在中央 3.82 亿 元再贷款资金的支持下,经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已 累计兑付股金 7.02 亿元,占全部股金余额的 76%,目前还 有 2.21 亿元的缺口。要想尽快把剩下的股金兑现给股民, 靠以吃饭为主的市县财政来解决,难度是很大的。现在, 部分股民情绪较大,上访不断,给农村稳定带来了压力。 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问题。目前,农村水利工程建 设与管理遇到了很多困难,已严重影响到农业增产、农民 增收、农村发展。一是工程老化病险严重,效益急剧衰减。 我市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 过几十年超负荷运行,大多老化、失修、病险严重。全市 1152 座小型水库中,有 800 多座存在不同程度病险,高达 69%。全市小型蓄水工程应蓄水 13 亿立方米,目前实际蓄 水能力 7.8 亿立方米,仅占应蓄水量的 60%。1520 处小型 机电设施,已全部达到或超过了使用期限,设施完好率不 足 50%,实际排灌能力下降为 148 万亩,仅占设计能力的 36.9%。全市灌溉渠道工程硬化率仅为 21.5%,土渠卡、堵、 淤、漏现象普遍,渠道水利用系数只有 0.40.6,部分渠 道仅为 0.3,实际灌溉面积仅为设计灌溉面积的 60%。二是 工程投入严重匮乏,投入渠道越来越窄。长期以来,农村 水利建设资金主要由各级财政投入和群众筹资投劳。而近 几年来,国家对我市水利投入逐年下降,XX 年为 4.65 亿元, XX 年减少到 2.8 亿元,XX 年只有 1.07 亿元了。从 XX 年起,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将完全取消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 这对我市的水利建设,尤其是江河湖库的治理构成了较大 的压力。三是基层水管单位生存困难,技术人员流失严重。 由于水费长期收缴困难,到位率低,大部分基层水管单位 专业人员纷纷自谋生路,造成工程技术人才大量流失,人 员素质逐步下降。目前,全市基层水管单位人员 8031 人, 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仅占 34.8%,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仅占 23%。 五、主产粮区财政负担重问题。*是粮食主产区,根 据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办法,地方财政必须在上级财政 的补贴下,配套设立粮食风险基金。这样粮食生产越多, 配套越多,给粮食主产区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一方面, 配套资金总额较大,地方财政无力支付。1997XX 年,市 财政预算共安排粮改配套资金 4.5 亿元,平均每年在 5600 万元以上,最多的 XX 年为 7057 万元;粮改配套支出占当 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平均每年在 3.73%以上,最高的达到 4.92%。另一方面,国有粮食企业包袱沉重,地方财政无力 化解。到去年底止,全市粮食企业亏损挂帐累计达到 45.3 亿元,其中政策性挂帐 34 亿元,经营性挂帐 11.3 亿元。 目前还有 1800 多名企业职工没有置换身份,按有关政策需 安置资金 5000 多万元。沉重的财政负担,使得地方政府缺 乏促进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中央鼓励粮食生产政策 的落实。 边调查,边思考,我感到化解农村经济中的这些突出 问题,必须更多地运用市场的办法、经济的办法。从完善、 配套政策上出实招。为此,有必要实行“五个一”的政策, 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在具体经济政策上 得到更好的落实。 1、减少一块税收。主要是减少针对农产品加工和流通 企业的各项税收,用宽松的税赋环境,促使更多的农产品 加工龙头企业,更多的农产品流通专业协会成长、发展、 壮大,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2、放开一块政策。主要是放开土地流转政策,对“土 地承包经营权 30 年不变,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 策,进行适当调整。 3、挂上一块欠帐。对农村基金会欠款问题,由国家安 排农村信用社挂一部分帐,继续安排一部分再贷款资金, 同时,延长已下拨的第一、二期再贷款的偿还期,豁免利 息,彻底解决遗留问题。 4、增加一个税种。像征收城市建设维护税,用于城市 建设一样,增设农村基本建设主要是农田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