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肖山植物园总体规划方案与设计.docx_第1页
中原肖山植物园总体规划方案与设计.docx_第2页
中原肖山植物园总体规划方案与设计.docx_第3页
中原肖山植物园总体规划方案与设计.docx_第4页
中原肖山植物园总体规划方案与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原肖山植物园总体规划方案与设计 胡佳诺 1,孙 睿 2 (1武汉市园林学校;2.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植物园是植物科学研究机构,也是以采集、鉴定, 引种驯化,栽培实验为中心,可供人们游览的公园;在国 内私人出资建立植物园少之又少,那么对设计者进行总体 规划时除了要遵循一般的规划原则外,其风格定位是关键, 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该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 关键词:植物园;私人建立;风格;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0432(XX)-08-0203-3 1 景观项目背景与建设意义 1.1 项目背景 中原肖山植物园坐落于河南省 XX县境内,肖山南麓,是一 座接近自然生态系统环境中的植物园,其占地水平投影面 积为 200余亩。 XX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系豫、鄂、陕三省交汇处的“金三 角”地带,总面积 3454km2,被国家六部委授予“全国创建 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境内资源丰富,景色秀丽,森林覆 盖率 76.8%,是河南省资源大县和区域大县,被誉为“绿色 王国”和“天然药库”。 XX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有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等自然、 人文景观 50多处,是理想的生态旅游胜地。 该地由私人承租并投资开发,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如何 秉承已有的绿化优势,建立独有的特色,与其他各种性质 的植物园进行差异竞争,其风格定位是其关键。 1.2 项目规划建设的意义 在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植物园多,发展中国家植物园少; 建在城市的植物园多,而建在近自然生态系统的植物园少。 在中国,植物园的分布与国际上一样,不太合理。植物园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和东部地区中人口密集的城市和郊 区。我国西部地区的植物园较少;建在接近自然生态系统 环境中的植物园更少。 设计者与甲方多次探讨,甲方有兴趣并有决心将这块地投 资建设成为一座私人植物园,同时也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 支持,该项目的规划建设具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 深远意义。 图 1 景观构成终极目标 2 景观规划指导思想 总的原则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指导下,体现 科研、科普教育、观赏游览的功能;因地制宜地布置植物 和建筑,使全园具有科学的内容和园林的艺术外貌。具体 的指导思想: 2.1 拟自然展现生态 借自然之物,仿自然之形,引自然之象,顺自然之理,传 自然之神。 在规划中体现生态中心主义,秉承儒家 “天人合一”的思 想,力图实现“和合共生”的境界。尊重原地形地貌、生 态系统和自然人文环境,始终把自然、生态、意境优先作 为景观定位的前提。做到美学、生态、特色、经济、实用 兼顾,使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有良好的结合与交融,最终 让人与自然达到完美的和谐共存。 2.2 使群落贯穿景观始终 以植物生长习性为基础,营造自然和谐的植物群落体系。 体现植物多样性原则,采用小中见大的手法,体现和谐的 植物共生关系,追求卓越的景观生态效应。植物配置做到 了乔、灌、花、草、藤,常绿、半常绿以及落叶植物的搭 配种植,建立合理的生态植物群落,营造良好的生态小环 境。 图 2 造景原则 2.3 使美学融入景观细节 美来自于不经意间,美来于景观的灵魂深处; 在物种搭配上满足生态群落构成要求,以高大的乔木和低 矮的花灌木,以及草花类植物相搭配,用美学原则组织其 色彩、线条、姿态、叶色、花色等搭配协调等因素,创造 出丰富的空间立面景观组合。使其景观随着空间和时间的 推移,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超强的艺术感染力。另外,尽 量减少人工雕凿的痕迹,真正造化出植物王国原本的自然、 生态、野趣的意境。 2.3.1 林缘线的设计 充分运用树林、树丛、花木边缘上树 冠垂直投影于地面的连接线结合景观环境、立意等要求, 在景观平面构图上进行植物空间大小、景深、透视线的开 辟,形成丰富的郁闭空间、半开敞空间、开敞空间组合。 2.3.2 林冠线的设计 在植物景观竖向设计上结合地形变化, 运用乔灌花草藤立面构图的轮廓线进行立体景观空间划分。 丰富观赏者的视野及空间透视感。 通过植物林冠线间的呼应,空间相互渗透,层次多变,似 割非割。在主题的控制下,各个景观元素息息相关,一气 贯注,异态而融洽地共处在一个完整的景观空间中。 2.3.3 色彩季相设计在植物季相景观表现手法上,运用或 数株、或成丛、或成片、或大尺度、大景观的种植手法, 形成“季节景观气候”,给观赏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图 3 百树园-色叶区景观规划意向 2.4 使科教融入景观趣味 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人格的教育不仅仅只是书本和课堂说教 的专利。 通过精心的园林规划设计,创造优美、多姿和有趣的拟自然 景观吸引公众,使他们在欣赏大自然的过程中主动或被动 地接受科学知识;对于奇花异木的特征、特性进行发掘, 给予适当的布置、解释,在满足公众的好奇心理下进行有 关潜移默化的科普教育;运用经过仔细推敲的问讯表来收 集有关教育对象的现有知识、价值观念和错误概念的基本 信息,然后构思和布置一些似是而非的教育现场户外 课堂,让公众去寻求正确的答案,满足其求知欲望;通过 看、摸、尝、嗅和检索等方法让游客自己鉴别在植物园中 所见到的植物及其用途;通过操作实践,使游客学习植物 标本采集方法、掌握一定的园艺技能如植物的各种植物繁 殖技术、插花知识、阳台或庭院的花卉布置等;建立完善 的标牌、科普、导游系统以活植物、标本、样品、图像、 表格、文字或声像等方式去宣传有关的科学知识、科学思 想和科学方法。 图 4 科普导游系统户外课堂 运用植物自古以来在文学艺术中人格化的比拟展示,激起 观赏者对人生哲理的联想及感慨,达到育人的效果。例如, 樱花的美,不仅在于盛开时,红艳如晨霞,粉嫩如美玉, 洁白似佳人,烂漫而热烈,更在于它怒放后纷纷飘落时的 那种高尚、纯洁、果断、不畏牺牲的壮烈场面;桂花幽香 而不露,秀丽而不娇,清雅高洁,香气浓郁,代表着高尚 的道德和崇高的品质,是崇高、美好、吉祥的象征,是贞 洁、高雅和荣誉的象征;竹叶狭长、秀丽,显示一种碧绿 青青洒脱,而且其耐寒经霜,终年不凋,自古以来被喻为 君子,具有“刚、柔、忠、义、谦、常、贤、德”的内在 美。梅的铮铮铁骨、浩然正气,傲雪凌霜、独步早春的坚 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被 誉为中华民族之魂。松柏苍劲突兀嶙峋,彰显不畏艰难的 傲骨雄风;月季展示出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品格,奋发 图强、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杜鹃寄寓着锐意进取、敢为 人先的精神风貌。 图 5 竹园景观规划意向 3 景观规划基本原则 3.1 生态性原则 强调生态适应性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和完善,体现生物 多样性的原则的同时注意乡土植物的运用比例。另外,减 少人工雕琢的痕迹,自然、野趣,移步异景,含蓄而不张 扬。 3.2 植物迁地保护原则 以引种收集、栽培多样化的植物为主要特色,服务于区域 植物科学研究、公众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等社会公益事业。 3.3 科普教育性原则 向公众宣传以植物为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 的有关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3.4 经济实用性原则 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减少工程量和维护工作量以及能源等 的消耗量,考虑建设、管理的经济投入成本。例如鉴于山 上土壤贫瘠,不利于植物生长,需根据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或更换,在规划中考虑在土壤条件较好的平地开挖建水生 植物园,挖出的土方作为山上其他园需要改良或更换的土 壤,维持土方平衡,节约成本。 3.5 地域、场所性原则 考虑地域及规划用地场所的特点,建设中充分体现地域场 所的自然、文化内涵及植物特色。 3.6 文化及美学原则 合理利用各种景观元素,组织空间,创造优美的视觉景观 及植物文化景观。充分借用水面光影效果造景。水面波光 粼粼,利用水面倒影作借景,丰富景物的层次,扩大视觉 空间,增强空间的韵味,从而产生一种朦胧虚幻的美感。 3.7 生态景观示范原则 依据生物多样性的建群原则,合理营建多种、多层、高效、 稳定的植物生态系统,不断净化空气环境状况,营造和谐 区域小气候。并为各类生物和珍奇鸟禽提供栖息场所,创 造鹤起鸟鸣、飞禽自由憩栖的自然、生态的植物园环境景 观。 4 景区和景点规划 整体构想以“两区+六园+18 景”及“生态丛林景观”为造 景核心,呼应外围山体自然景观,打造“青山绿水、鸟潮 花海、植物王国”的主题景观。形成春季梢头嫩绿,花团 锦簇;夏季绿树成荫,水花袭人;秋季果实累累,色香俱 佳;冬季雪压枝头,嫩香犹存。即春华、夏荫、秋实、冬 色的生态植物园景观意境。 以尊重现有的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观念进行景观建设。以群落生态展现的设计概念作为指导, 以自然、原生的意境营造作为建设主旨。依据生物多样性 原则,充分发挥植物的造景功能,营造山地生态景观系统。 将科学、文化、美学等各要素在“多样统一”原则指导下, 运用系统设计方法综合考虑整个景观设计。依据不同的地 势生境特征,按植物生活型和生长季节差异配置群落构成, 按照植物科属分类及植物园科普教育需求进行规划区域划 分。 图 6 植物园观赏图 在景观设计上充分运用点、线、面结合的手法,依据主次 分明,高低错落,植物形态、叶色、花色等搭配协调原则, 合理营建稳定的植物生态系统,并以植物林缘线的平面组 合结合林冠线竖向构图,取得多层次、多方位的优美的景 观构图,构建起示范型植物生态群落性植物观赏园。 5 结语 好的规划设计应该是其在实现后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经 济效应以及生态效应,特别是经济效益,所以设计者必须 真正站在统筹兼顾的立场上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运用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