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建设提供技术支撑.docx_第1页
为加快“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建设提供技术支撑.docx_第2页
为加快“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建设提供技术支撑.docx_第3页
为加快“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建设提供技术支撑.docx_第4页
为加快“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建设提供技术支撑.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加快“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建设提供 技术支撑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集团公司第二届科技大会, 就是为“十一五”开局擂响科技的进军号角。大家都知道, 年初国家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去年召开了第六次全 国煤炭科技大会,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施科 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同时国务院下发了 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配 套政策,今后还将出台一系列加快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措施。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已定,企业将是技术创新的主 体。在这科技的春天到来之际,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全公司的 持续创新能力,使企业的发展由要素推动型向创新推进型 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企业的步伐,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 氛围。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交流“十五”以来的 科技工作经验,表彰技术创新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 个人,分析我公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研究部署 “十一五”期间科技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动员公司广大 科技工作者和全体职工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坚持科学发 展观,提升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中国潞安”能化大集 团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报告分三个部分:一、“十五”期间科技工作回顾; 二、当前技术创新工作面临的问题;三、“十一五”科技 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一、“十五”期间科技工作回顾 “十五”期间,通过建立健全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 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力度, 为保障公司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科技作 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使关键技术拥有了自主 知识产权,此篇范文为大秘书网作者原创作品- 转载请加*大*秘*书*网外部链接!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 度搜索第一个网站全面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技术 创新工作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1、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得到健全和加强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加强自主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十五”期间,我们通过建立健 全以技术中心为主体和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技 术创新队伍的培养,加大自主创新能力,使技术中心逐步 成为企业研究开发的主体、凝聚人才的主体、创造知识产 权的主体、科技投入的主体和管理创新的主体。公司于 XX 年初成立了技术中心,通过两年的建设和发展,于 XX 年底 被原国家经贸委、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认定 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煤炭系统第五家、山西省第六 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十五”期间,技术创新工作按照建设“中国潞安” 的总体规划,坚持“重点跨越、全面推进”的思路,围绕 公司煤电化、煤焦化、煤液化三条产业链的建设,积极组 织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学研合作开发,在煤炭产品结构调整、 安全生产技术保障、煤巷锚杆支护成套技术、短壁开采技 术、矿井自动化技术、煤矸石综合利用等方面均取得了突 破性进展,有些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拥有了自主知 识产权。 技术中心建成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后,积极利用国 家级技术中心这一资源,争取国家和省级技术创新项目支 持,提升技术开发的水平档次。以建设科技潞安为发展目 标,始终坚持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着力加强自主开发创 新能力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制定实施了技术中心的 “三、三、三”发展战略,即第一个三年为技术中心起步 阶段,项目研发以委托开发为主,目标是建成国家级企业 技术中心;第二个三年为建设阶段,项目研发以合作开发 为主,目标是建立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第三个 三年为提高阶段,项目研发以自主开发为主,目标是建成 一流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经过六年多的建设和发展, 技术中心逐步成为了公司技术开发、科技管理、知识产权、 网络信息、人才培养的创新主体,先后承担国家、省级技 术创新开发课题 10 多项,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100 余项,拥 有专利技术 8 项,为保障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 科技支撑。在 332 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我公司 技术中心位列 164 位,居煤炭行业国家级技术中心的第三 位、山西省国家级技术中心第五位,芨身于国家级技术中 心的先进水平,荣获“山西省技术中心建设成就奖”、 “中国煤炭工业科技管理先进单位”。 2、技术创新工作实现了重大突破 “十五”期间,全公司共投入技术开发资金 7.69 亿元, 研究开发、科技攻关、技术创新和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455 项,实现了科技投入和创新成果的历史性突破。开发应用 的“潞安矿区煤巷锚杆支护成套技术”每年可为公司节约 支护费用 1.5 亿元;研究开发的“潞安烟煤高炉喷吹技术” 使低价值的煤变成了高附加值的产品,XX 年至 XX 年创造经 济效益 5 亿多元。这些科研项目的转化和在生产的成功应 用,为提升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和增加经 济效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科研项目的开发中, 技术中心本着“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研发思路,在一 般项目的开发中采取跟踪战略,在高新技术的开发中采取 领先战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 核心竞争力。XX 年以来,有 18 项列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 项目。10 项得到科技拨款资助,获得了国家和省技术创新 拨款 625 万元。其中技术中心承担的国家技术中心创新能 力建设项目“煤层瓦斯强化抽放与利用成套装备和技术研 发能力建设”获得了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支 持,并给予 300 万元的资金资助。这是在煤炭系统首家获 得的国家对技术中心的专项支持。 “潞安矿区煤巷锚杆支护成套技术”是我公司承担的 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经过六年的攻关,全锚 巷道由 XX 年的 9769.8 米,发展到 XX 年的 60143 米,锚杆 支护率达到 76.15%,六年间锚杆支护总进尺达 236682 米, 平均每米巷道可节约直接材料费 562.15 元,扣除支护技术 开发费用 500 万元,累计节约直接费用达 12805 万元,取 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效果,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提 高了巷道的支护可靠性,有利于矿井安全生产,如常村矿 S2-6 工作面用工字钢支护时两巷被压跨,端头底座被拉坏, 致使端头无法移动,生产严重受阻,实行锚网联合支护后, 顺利恢复了生产,实现了高产高效。二是减轻了工人劳动 强度,改善了作用环境,提高了掘进速度,如漳村矿原采 用工字钢支护时,进尺上不来,劳动强度大,工人不愿意 上班,要强制出勤,而采用锚杆支护后,进尺达单进千米, 工人要进行强制轮休,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是简化 了工作面端头和超前支护工艺,有利于快速推进,减少了 巷道维护量,降低了维护成本,减轻了支护材料的运输量, 缓解了辅助运输的矛盾,有利于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四是 项目进行期间及成功后,许多单位前来考察取经,对其他 矿区形成了很好的技术辐射效应,对提高公司的知名度也 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说,锚杆支护成套技术的研 究成功,不仅是支护方式的一次革命,而更重要的是通过 技术创新,既解决了生产实际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还 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该项 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煤炭行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贫煤、贫瘦煤用于高炉喷吹技术”的开发是我公司 调整产品结构的一项高技术高效益的成果,高炉喷吹用潞 安烟煤的试验,97 年开始到现在共投入技术开发费 100 多 万元,从试验室燃烧试验开始到市场的广泛推广应用,经 历了 8 年的研究开发周期,以潞安煤作为全国高炉喷吹用 烟煤技术条件,制定了国家标准。公司在 XX 年喷吹煤销量 近 100 万吨之后,XX 年的销售量达 286 万吨,XX 年计划销 售 700 万吨,XX 年到 XX 年 4 年间,累计销售喷吹煤近 800 万吨,创经济效益近 10 个亿,初步建成中国潞安喷吹煤基 地。不仅为公司调整产品结构找到了一条很好的途径,为 企业增加了效益,而且为占领市场份额开拓了空间,特别 是以公司生产的喷吹煤作为冶金行业的喷吹用煤国家标准, 其核心技术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抢得了先机,极大地提 高了公司的影响力,实现了市场用户进一步多元化,而且 喷吹煤销量增加,带动了煤炭生产总量的增加,效益的提 高。该技术获得煤炭工业科学技术特等奖、山西省科技进 步一等奖、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奖。 “高效短壁综合机械化开采成套技术”是我公司承担 的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是解决“三下”开采难题的有 效途径和方法之一。用于解决长壁开采后的残留煤柱,煤 田、采区边缘不能布置长壁的残采煤区,几何形状不规则 块段,“三下”压煤等煤炭资源回收,改善资源不能充分 利用的状况,还可用于煤巷的快速掘进。通过在五阳煤矿 的井下工业性试验表明,自主开发的以掘采一体机为主的短 壁综合机械化成套设备、开采技术和综掘技术,对全面提 高机械化采煤技术、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具有重要现实意 义,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潞安矿区绿色开采技术”是我公司承担的山西省科 技攻关计划项目,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点项目,旨 在煤炭生产形成一种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开采技术,使开采 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达到最小,并且把开采中遇到的资 源都得到利用。通过对采动损害控制与找文章还是到大 秘书网,更多原创!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 第一个网站生态环境重建、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矸 石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等煤矿绿色开采关键技术进行 攻关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以实现矿 区的可持续发展。煤矿绿色开采关键技术成果完成后,将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专利 35 项,开采与环境达到协调, 开采对地下水破坏量减少一半,矿井水实现零排放,矸石 利用率达到 70%以上,产出率降到 10%以下,实现抽放瓦斯 的洁净利用。目前该项目已进入现场实施阶段。 我们还在矿井灾害防治技术、监测监控技术和信息工 程技术、煤化工等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煤炭间接液化 产业化示范工程正在加紧建设。这些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 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矿井生产能力的发展,为矿井集约高 效生产格局的全面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收到了显著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通过科学规范的立项,严谨求实的创新研发,使得我 公司取得了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科技成果,成 为山西省获奖成果最多、研发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十 五”以来,公司共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73 项。其中国家 级科技进步奖 2 项,省级科技进步奖 36 项,煤炭工业科学 技术 10 项,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 7 项,煤炭工业十大 成果奖 9 项,山西省优秀新产品新技术奖 5 项。有 75 项科 技成果通过省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申请专利技术 25 项, 获得专利权 9 项。技术创新成果为我公司创造的直接效益 每年都在数亿元以上。 “十五”期间,我们通过与中国矿大、煤炭科学研究 总院等高等院校和煤炭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广泛的 技术合作关系,坚持走产学研开发之路,实现了技术的跨 越式发展,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两项。技术创新的领先, 使得公司获得了很高的科技荣誉,连续十次获得“煤炭工 业科技进步十佳企业”称号,为煤炭系统连续十次获此殊 荣的两个企业之一;荣获“煤炭工业技术创新先进单位” 称号。 4、信息化建设跃上新的台阶 “十五”期间,潞安的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在网络建 设、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信息系统 的建设、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集 团公司初步建成了光纤计算机骨干网络和各矿的局域网, 有力推动了公司信息化的建设;矿井各专业的自动化子系 统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经过技术改造 和集中联网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对井下主要环节特别是与 瓦斯有关的信息和数据都实行了实时监测。全公司的信息 化网络建设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5、安全生产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十五”期间,煤炭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煤 炭产量、总销售收入、利税总额、企业利润、非煤产业销 售收入、职工工资收入的高标准“再造”。在新项目建设、 煤炭集约高效生产、本质安全型矿区建设、技术进步、营 销工作、职工生活质量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煤炭产量 由 XX 年的 1149 万吨,增长到 XX 年的 2501.777 万吨,煤 炭产量翻了一番,今年有望突破 3000 万吨。五年来,全公 司共生产煤炭 8957 万吨,比“九五”期间多生产煤炭 3321 万吨,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 0.078,比“九五”期 间降低了 0.16。公司 XX 年实现利润 7 亿元,相当于 XX 年 3156 万元的 21.9 倍。职工收入有了新的增加,队伍整体素 质明显提高。 6、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更加紧密 “十五”期间,公司科技投入持续稳定增长,保证了 技术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 60%以上,公司的发展已由资金、劳动力等要素的推动转向 以技术和自主创新推进为主,技术开发活动面向生产实际, 积极解决制约安全生产技术的难题,确保了矿井的集约高 效。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载 体。在技术开发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专利技术的 管理,一些关键技术相继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潞安” 商标已拥有 23 亿的价值,喷吹煤产品、煤矸石制生物肥、 低渗透瓦斯抽放装备等技术都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形成 了技术创新创造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的良性 科研开发机制。 在技术开发费的优惠政策享受方面我们也取得了显著 的效益。XX 年,我们通过规范帐证设计,实现技术开发费 准确归集,抵免技术开发费基数为 9800 多万元,获得加计 扣除额政策性税收优惠 1621 万元,加上获得的国家科技开 发项目资助 320 万元,相当于没有用公司的钱在搞技术开 发。 回首“十五”技术创新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离不开 上级部门和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广大科技工 作者的艰苦工作。在此,我代表集团公司党政表示衷心的 感谢!对这次受到表彰的技术创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表示热烈的祝贺! 二、当前技术创新工作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们在“十五”期间科技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但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距创新型企业的要求仍存在较 大大差距,科技创新还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主要表现在: 1、知识产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技术开发活动中, 存在着重科技成果,轻专利技术的现象。每年获得的专利 数仅为技术开发资金计划项目数的 2%左右,在高新技术领 域拥有的专利技术更是匮乏,发明专利截止目前为止不足 10 项。 2、技术创新体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国家每年对国家级 企业技术中心要进行一次评价,对评价不合格的技术中心 要给予摘牌。按照“国家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的考核指标, 我们在创新与机制、技术与人才、产出与效益等指标方面 尚存在许多差距。 3、技术开发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科技项目的技术集 中度低,大部分项目为单项技术的开发,缺乏高新重大技 术项目。科技开发项目计划中列入国家、省级重大技术专 项课题不足 1%,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现象。技术开发 项目档次和水平的不高,致使多年来我公司获得国家科技 进步奖励项目甚少。 4、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目前我们的技术开 发主要依赖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关键技术的依存度高 达 80%以上,缺乏自主创新的政策氛围。科研队伍创新能力 不强,缺少项目开发的技术带头人和专家人才,鼓励自主 创新的激励机制有待于加强。 以上是当前科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 我们在今后的技术创新活动中加以改进。 三、“十一五”科技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在今年召开的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十一五” 能化大集团的发展目标为“7、6、5、4、3、2、1”。技术 创新工作做为支撑公司发展的基础,需要进一步加强自主 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以跨越式发展的思路,方方面面争 取第一;以勇攀科技高峰的气魄,提升公司核心竞争能力; 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确保能化大集团目标的实现。 “十一五”科技工作发展思路 “十一五”期间技术创新工作,要认真践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倡导“八荣八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 观,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构建与公司大集团建设相适 应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发展支撑平台,增强自主创新和 持续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全面 提升公司的科技发展水平,为“中国潞安”能化大集团建 设提供支撑。 “十一五”科技工作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技术创新工作要按照“整体推进、 重点突破”的思路,坚持技术创新以实为本的原则,促进 公司安全生产和三条产业链发展为目的,努力实现八大发 展目标: 1、全面提升矿井安全生产技术水平。积极开展绿色开 采技术研究,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矿井;着力提 高技术装备水平,建设高效集约、安全和谐综合自动化矿 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新型生态矿区。 2、矿井抗灾能力全面提高。要在煤矿瓦斯重大灾害防 治技术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提高本质安全型矿井的水平。 XX 年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量达到 1000 万 m2,要在改善 工作环境、确保安全生产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3、四大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要以循环经济发 展为指导,构建环境和谐的生态经济。XX 年,屯留煤-油园 区、潞城焦-化园区、高河煤-电园区、东古电-化园区形成 一定的生产规模。 4、煤炭产品开发和综合利用能力进一步加强。XX 年公 司原煤入选率提高到 80%以上;喷吹煤销售达到 1500 万吨 以上,建成喷吹煤生产基地;煤矸石制生物肥、煤矸石提 取絮凝剂等综合利用项目转化实施并产生显著的效益。 5、技术创新工作迈上新的台阶。XX 科技进步贡献率要 达到 70%以上,技术依存度要达到 30%以下,年专利技术拥 有量要达到 100 项以上,科技投入要达到 3%以上。早日跨 入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行列。 6、自主创新能力取得明显提高。要进一步提高全员的 自主创新意识,强化集成创新能力,积极争取承担国家和 省级重大技术专项研发。XX 年自主研发项目的比例要达到 50%以上。 7、东周创新园区建成技术孵化基地。要利用国家对技 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课题,科学规划东周的创新条件 平台,成为公司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中试基地。XX 年争 取建设 1-2 个国家或省级重点试验室。 8、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成效。要强化对人才的激励机制, 营造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要打破干部、工人的界限, 按照创新能力的实现程度作为认定人才标准,使人才结构 进一步优化,人才素质显著提高。 “十一五”科技工作重点 “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要围绕公司能化大集团的 建设,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节约发展、 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重点做好以下 八个方面的工作: 1、大力推广先进的煤炭勘探技术,为矿井生产建设提 供精确的地质信息。全面推广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提高煤 炭资源勘查效率和质量,为新井建设和高产高效矿井建设 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研究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综合 勘探模式,重点研究承压水下开采、村庄下开采、超前物 探、小构造探察等技术手段,为保障矿井安全正常生产和 提高资源回收率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2、抓好瓦斯抽采和利用技术的突破,进一步提高矿井 的安全生产技术水平。要研究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的技 术与装备,探索低浓度瓦斯利用的技术途径;建立地面抽 采与井下相结合、固定与移动抽采相配合的立体瓦斯抽采 体系,从源头上解决瓦斯隐患,确保安全集约高效生产。 3、发展和完善煤炭开采技术和工艺,全面提升煤炭开 采技术水平。抓好准大采高放顶煤开采技术的突破,优化 采放比,大幅度提高单产;进一步完善短壁综合机械化开 采技术;发展条带、充填开采技术和工艺,减少地表破坏 程度,提高“三下”采煤总体水平。 4、发展洁净煤技术,实现煤矿清洁生产。推广采空区 充填技术,减少和控制煤矸石产出量;发展重介、跳汰和 浮选大型成套选煤技术和装备,实现选煤生产过程自动化; 加强喷吹煤技术的深化研究,建设喷吹煤生产和配煤基地; 加快煤炭转化和煤化工、多联产技术研究,提高产品附加 值。 5、发展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提高矿井抗灾防灾能力。 研究开发煤矿重大灾害预防的预警机制,完善矿井安全生 产指挥系统的应用;研究开发先进适用的煤矿安全生产和 监测管理设备设施,促进矿井安全技术装备的升级换代。 6、加强矿区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实现煤炭生产与生态 环境的和谐发展。开展集约高效和绿色开采技术等基础理 论和技术研究,开展采煤沉陷机理和地表沉陷控制技术研 究和示范应用,开展采煤沉陷区复垦技术研究,研究矿井 污染排放物洁净化、资源化处理技术,建立煤炭资源开发 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7、抓好下组煤开采技术的突破,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 率。要对下组煤的储量、赋存状况等进行全面的摸底,在 现有钻孔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精查收集有关技术参数, 研究薄煤层高产高效开采技术,为下组煤的开发做好技术 储备。 8、发展煤矿信息化技术,推进管理现代化。研究开发 适应煤矿井下环境的高速、可靠、经济的宽带综合接入网 络系统,推进矿井计算机网络管理;研究煤矿数字信息网 络综合自动化监测监控技术与装备,加快煤矿生产、调度、 销售一体化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研究开发矿井数字信息与 可视化技术,建设大型矿井计算机网络数字化技术示范工 程。 加强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 展目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实现自主创 新的基础,技术中心作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机构, 应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为了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持续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十一五” 科技发展目标,要牢固树立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 地位。 1、注重发挥技术中心在企业科技创新中的核心作用。 技术中心不仅是单纯的技术组织,而是集生产管理、市场 营销、财务分析、信息收集判断为一体的综合性组织。技 术中心不仅是企业的科研、信息中心,而是更多地进行各 种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及传递,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为企业技术开发活动提供项目源。技术中心要通过组织重 大项目攻关,开展自主创新,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要积极发挥国家技术中心这一资源优势,增强技术研发的 辐射功能,担负起引领行业创新的职责。充分利用国家支 持科技创新政策,努力提高企业研发经费提取比例。集团 公司研发经费力争达到销售额的 3%以上,股份公司力争达 到 5%以上。创新归根结底是市场行为,要注重投入产出效 益,重视产业化,讲求回报,没有产出的创新投入是难以 持久的,要将投入的重点转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持 久赢利能力上来。 2、加快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充分发 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技术优势,围绕 公司科技发展重点,建立产学研合作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 研究开发机制。在重大项目的攻关中,选择以科研院所在 理论基础上的研究为主,我们以现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 主的联合研究与开发形式;在一般技术项目中,形成以我 们的技术队伍自主开发为主的研发形式。建立和完善有利 于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科研成果 的转化,实现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知识产权产业化。 3、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积累和保护。 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品牌的主要支撑点, 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利用、保护和管理能够产生巨大效 益。知识产权管理在国内外企业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知识产权成为发达国家企业抢占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我 们要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努力实现技术创新创造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要加快企业知识产权 成果应用和产业化,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制度,加强 企业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4、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努力营造企业创新文化氛 围。必须高度认识人才在企业创新和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 从完善制度、优化环境入手,下大力气吸引、培养具有自 主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适应企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和 技术工人队伍。一是培养造就一批领军型科技人才。围绕 企业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着力开展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 工程,重点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行业水平的领军型科技人 才。二是畅通科技人才发展渠道,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 境,广泛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建立健全首席专家或科技 带头人制度,促使经营管理人才与科技人才平行发展。进 一步破除选聘科研项目或课题负责人中的论资排辈现象, 大胆起用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和重点科研 项目的负责人,促使青年科技人才快速、健康发展。三是 建立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薪酬制度,以科技人才的岗位绩 效为基础,将技术专利、专有技术、科研成果作为要素参 与分配,并根据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科学确定薪酬水平, 突出科技人才的中长期激励。 当前需要抓好的几个方面工作 实现“十一五”科技发展的目标,必须贯彻和落实科 学发展观,要围绕企业战略定位和主业范围,聚焦核心业 务,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技术集成和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从战略上把握、整体上谋划企 业科技发展道路。当前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增强煤炭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围绕公司 XX 年煤炭 产量 3000 万吨的任务,加大技术开发的力度,重点抓好 10 项技术创新和难题攻关;10 项基础工作和 10 项重点工程。 切实抓好本质安全型矿区建设,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提供 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技术开发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 统产业,要从前瞻性、战略性角度出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