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三资管理工作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乡镇三资管理工作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乡镇三资管理工作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乡镇三资管理工作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乡镇三资管理工作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镇三资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从 XX 年 6 月开始,XX 县 XX 镇党委、政府痛下决心, 在全镇范围内集中开展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集体资金、 资产、资源的全面清理、整顿和规范。此举仿佛池塘中丢 进了一块石头,顿时在平静的水面上泛起了阵阵波澜,在 广大党员干部和老百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有人持反对意 见,觉得这是镇党委、政府在找村组干部的“岔子”和 “麻烦”,目的是给村组干部们套起 “笼头”、 戴上 “紧箍咒”;而多数人则表示理解和支持,认为这是镇党 委、政府从根本上保护基层干部而采取的一条硬举措,更 是从源头上推进村民自治、消除社会矛盾、破解稳定隐患、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副“解脂降压”良药。 农村“三资”这塘水到底有多深?究竟有多浑? 拥有 5.2 万人的 XX 镇,辖 12 个村民委员会 76 个村民 小组。自 1999 年村级体制改革后,随着基层民主政治进程 的有序推进,以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为核心的 村民自治工作得到了稳步发展。 然而,面对三年一届较为短暂的村“两委”班子和村 民小组换届选举现实,面对来去匆匆的“村官”队伍群体, 令当地党委、政府陷入了极为无奈的被动境地。一方面, 由于极少部分村组干部在换届选举中被拉下“马”来,落 选后心态不正,故意或借故不移交相关手续,导致继任者 无法摸清村组集体的“家底”,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谁 也说不清、道不明,人为地造成了“三资”管理的脱节, 继而滋生和演变出一些难于辩明、澄清的历史遗留问题, 客观上导致了村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流失,在群众 中造成了恶劣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另一 方面,少数地方在宗族势力等非正常因素的操控和影响下, 每次村级换届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批从未在基础岗位 上实践、锻炼过的“新面孔”,个别村委会甚至出现村组 干部集体“大换血”现象。这些“新官”上任后,由于价 值取向不同,加之政策水平有限,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思想 教育难、行为规范难、工作调动难等一系列问题。其中的 极少数村组干部在“当官发财”思想的支配下,我行我素, 权力欲望膨胀,或村务、财务公开不透明,如同“雾里看 花”;或肆意捏造支出项目,虚开发票,鲸吞公款;或变 相占有集体资产,想着法子将集体资产置于自家名下;或 在出让集体土地过程中,贪污、私分集体资金;或在承包 集体山林、土地、矿山、鱼塘、果园、桑园等资源时做手 脚,捞取“油水”诸如此类,主观上造成了村民的愤 慨,并由此导致村民群体上访和联名告状事件层出不穷, 炮制出与构建和谐社会不协调、不一致的不稳定因素,给 当地党委、政府制造了不必要的麻烦,严重影响了党和政 府的形象,危害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据 XX 镇纪委书记章向东介绍:私心过重和难于监管, 是造成村组干部职务犯罪的先决因素和条件。自 1999 年村 改委以来,该镇已出现了 5 起村组干部贪腐案件,被司法 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 8 人,受到党纪政纪处理的 12 人。 “三资”清理困难重重,连续“猛药”方见端倪! 众所周知,长期形成的村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 理乱象,堪称是一个积重难返的现实问题,犹如悬在当地 党委、政府头上的一把“利剑”,随时都有劈将下来的危 险;又似一个积蓄能量的“火山口”,一不小心就有爆炸 的可能。 如何理清这团“乱麻”?如何挤掉这个“脓包”?如 何根除这个“顽疾”?XX 镇党委、政府没有选择的余地, 更没有丝毫退路。谁都清楚,清理工作并非“小菜一碟”, 其中的阻力和艰辛可想而知,必须花大力气、下硬功夫才 行。于是,镇党委、政府抛开所有顾虑,接连下了三副 “猛药”:第一副是“清醒药”。认真组织村组干部观看 警示教育影片、听取现身说法案例、亲临监狱现场感悟等 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基层干部认真算好人生的政 治帐、经济帐、亲情帐、自由帐、身体账,认清“三资” 清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竭力做好现任村组 干部和卸职“村官”的思想工作,严明政治纪律,严肃工 作态度,从而消除了基层干部的畏难、抵触情绪,解开了 “三资”清理工作阶段凸现出来的一个个思想“疙瘩”。 第二副是“发汗药”。成立了由镇领导带队的 12 个“三资” 清理工作组,分别深入到全镇 12 个村民委员会和 76 个村 民小组,积极发挥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代表的作用, 花时间查阅各类资料,下功夫寻找相关证据,彻底弄清村 组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来龙去脉,让每一个村委会和 村民小组都建立起规范、统一的村组集体资金、资产、资 源明细登记表,由镇农经站统一审核认定,并将结果张榜 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据统计,仅资源一项,全镇就清理 登记了经济合同 411 份,涉及承包金额 2604 万元,基本摸 清了集体资源“家底”,既有利于镇农经站源头监督、宏 观控制,又从根本上避免了村组干部应收不收、坐收坐支 或装入个人腰包的行为。第三副是“止痛药”。针对清理 出来的问题,本着“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的原则逐一进 行解决,属于谁的问题就由谁负责,属于谁的责任就由谁 承担,绝不姑息迁就。尤其是对手续并不完善的 97 件集体 资源承包事项及时补办了手续,并对欠交的 115.46 万元资 源承包合同款下发了催款通知书,限期缴纳。目前,该镇 正着手启用“三资”管理系统软件,目的是使集体资金、 资产、资源的管理更加科学、更加规范。 据镇长刘乔红介绍:“重症还需猛药治,快刀方能斩 乱麻。短短三个月,XX 镇就完成了集体资金、资产、资源 的清理登记工作,并初步掐断了一系列遗留问题的尾 巴,为村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科学化、制度化、 规范化管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开弓没有回头箭,目标最终向何方? 客观地说,“三资”清理工作的结束,只标志着集体 资金、资产、资源监管迈出了第一步。怎样才能使“三资” 管理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呢?XX 镇党委书记 程万军这样认为:“强化对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 实质上就是对人的管理。只有从源头上进行控制,给手中 握有一定权力的村组干部们垒起防火墙、念起紧箍 咒、架起高压线,三资管理工作才可能真正落 到实处。”为此,该镇采取边清理、边整顿、边规范的办 法,竭力走好三步棋: 第一步棋是针对今年上半年村级组织换届后村组干部 “新鲜血液”大量增加的实际,镇党委、政府在今年 6 月 培训“村官”的基础上,待秋收结束后还将组织所有村组 干部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综合素质培训,依照党章要求 照“镜子”,按照干部标准找差距,着力提升村组干部领 导村民自治的能力、团结干事的能力、发展经济的能力、 拒腐防变的能力、构建和谐的能力,从内心深处垒起“防 火墙”,真正懂得 “村官”的涵义,知道怎样才能做一名 无愧于党性、无愧于百姓、无愧于良心的称职干部。 第二步棋是针对部分地方村务、财务公开流于形式的 实际,镇党委、政府近期配套出台了规范严密且便于操作 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 和农村经济审计办法等制度性文件,在民主管理、民 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程序上做出明确规定,从运行过程的 各个环节进行从严控制,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财、 管物的长效机制,念起村务、财务规范运作的“紧箍咒”, 逐步使村组干部由过去的被动接受监督变为现在的主动要 求监督,切实增强了镇党委、政府源头管控引发热、难点 问题的制导权和主动权,为村务管理由浑变清、财务收支 由暗变明铺平了道路。 第三步棋是针对村组干部难于监管、问责的实际,镇 党委、政府现已出台了村组干部管理办法和村组干 部问责实施细则,把村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以 及村民小组长等一并纳入问责范畴,明确问责内容和方式。 同时,配套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