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思考与对策.docx_第1页
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思考与对策.docx_第2页
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思考与对策.docx_第3页
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思考与对策.docx_第4页
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思考与对策.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思考与对策 XX 镇位于陆良县西部,距县城 9公里,国土总面积 449.87平方公里。全镇辖 14个村委会,81 个自然村,118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4.3万人,XX 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7.2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8135元,是一个以农业为支柱产业 的山区半山区乡镇。全镇林地面积 43.89万亩,其中乔木 林 14.5万亩,灌木林 23万亩,疏林地 5万亩,植被分布 主要以云南松、华山松为主。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及县直各 部门的支持帮助下,XX 镇以“生态立镇”为总体目标,以 “保护青山绿水、构建生态 XX、县城生态后花园”统揽工 作全局,把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作为落实科学发展 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规划,加大投入, 建管并重,全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全镇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一是林业建设全面推进。近几年来,全镇紧紧围绕 “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和“生态立镇、建 设绿色经济强镇”的思路,建管并重,共完成森林管护 43.89万亩,巩固退耕还林种植 2498.6亩,保护古树名木 5片,登记在册古树 192棵。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着力营造杨善洲纪念林,义务植树 15万株,实现宜林荒山 绿化率达 96%以上。依托林地资源优势,切实加大林果产业 发展步伐,自 XX年以来,全镇共发展核桃 34500亩,实现 林果产值 7000余万元。 三是林下经济呈现亮点。全镇因地制宜,利用林地资 源丰富,水源条件较好等优势,加快半山区农业产业开发 步伐,大力发展新经济,探索林下间套种植经济作物模式。 种植红花油茶 4200亩、滇重楼 80亩。经初步统计表明, 全镇林下循环经济突破 5000万元,农民林业产业人均增收 达 800元以上。 三是农村环境日益改观。围绕建设“天蓝、地绿、水 净、空气清新的美丽村镇”建设目标,强力推进农村能源 工程建设, “十二五”以来,全镇共组织建设沼气池 1790 口,卫生改厕 1107户,节能改灶 240眼,安装太阳能热水 器 590 户。加强农村改水、改厕、改灶等“三改”和土堆、 粪堆、柴堆等“三堆”治理工作,下大力气治理农村畜牧 家禽养殖和生活污水,通过宣传、示范,引导村民树立文 明卫生生活习惯。围绕“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 标准,以易地搬迁、新村庄建设、“866”工程、山区连片 扶贫综合开发为载体,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闻 庄子村、抄麦地、硝洞、章柏村、骂依、XX、常旗堡、上 坝等 8个绿色示范村建设,农村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发生 了显著变化。 四是生态旅游初步萌芽。全镇林地资源密集、植被丰 茂,境内自古以来就有牛头山“清凉世界、避暑胜地”的 美誉,更有打鼓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神秘曼妙,加 之境内丰富的林果资源以及野生菌子、野山药、千针万线 草等食药材资源,辐射带动了全镇餐饮、旅游等产业的起 步发展。 五是生态文化建设初见成效。通过普及生态知识、科 技知识,为全镇创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营造了良好的 氛围,各行政村普遍开展了“保护生态,爱护环境”、 “生态知识进农家”、“创建生态文明户”等活动。大力 倡导绿色消费,全镇有线电视覆盖率达 100%,在全镇 5个 行政村、31 个自然村、1995 户家庭中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 通工程。随着有线电视入网、村级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室 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群众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发生了 较大变化,生态环境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二、制约全镇生态文明建设不利因素 全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 不足,究其根源,主要因为: 一是生态文明意识还不强。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 环境保护工作,在发展经济中,始终坚持“环境优先”原 则,但由于当地不少群众思想意识较差,非法占用林地、 毁林开荒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部分里山区交通不便、运 输成本较大,村民砍伐森林资源用于烤烟已成为当地的一 种惯性。 二是护林防火任务异常繁重。日益变暖的气候,使高 森林火险频发、常发;清明节祭祀活动野外用火现象屡禁 不绝,群众冬春季节田间秸秆、杂草焚烧等带来的火患日 益增多,使整个森林防火工作任务日益加重,给生态环境 保护带来了极大压力。 三是生态经济比较落后。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脆弱,农 业科技推广不足,林下经济发展刚刚起步,核桃树增收致 富促进作用不明显,生态农业的比重还很小,生态经济贡 献率不高。生态旅游方面,由于道路等基础设施限制,一 些旅游资源、农家乐资源零星分布,观光旅游限于季节, 且投入明显不足。 四是农村面源污染亟待解决。长期以来,许多村子缺 少规划,无公厕、无垃圾集中堆放处,农家肥、废弃物、 垃圾随意堆放在房前屋后、公路两旁、河道沟边,畜禽散 养、人畜混住,影响了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农村生活污 水和白色垃圾随意倾倒坝塘、河流,化肥、农药残留物流 入地下,致使地表水源质量下降,危及群众饮水安全。 五是桉树种植危害日益明显。基本农用田中的桉树种 植严重影响了气候环境和土壤结构,导致地力衰退、水源 锐减,挤占了农业生产的有效用地,致使农业生产用地明 显不足。 三、全镇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幸福指数提升。面对全镇生 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保护显 得尤为重要。 一是动员各种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把环境保护放到与 治理同样的高度,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 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向群众注入“靠山、管山、吃山” 的理念,培养广大群众的生态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 与到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中,大力开展以 “绿色村庄”、“绿色家园”、“绿色学校”等为主线的 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引导群众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讲究 卫生,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破坏。 二是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建立健全垃圾收集、清 运、处理有效机制,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完善畜禽养 殖场地的规范化建设,进行科学养殖,做好畜禽养殖废物 的规范化处理。加大农村道路、沼气池、卫生改厕等项目 争取和建设力度,改善群众出行环境,引导村民推广使用 太阳能、电磁炉、节能灶等清洁能源,提高农村群众生活 质量。 三是加大林业资源建管力度。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 程,每年义务植树保持在 15万株左右。加强林业有害生物 预报和监测工作,强化林业有害生物检疫执法和幼苗管护。 高度重视护林防火工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筑牢护林 防火墙,咬定青山不放松。严格执行林政管理执法,坚决 打击非法侵占林地和破坏林地资源等违法行为。 四是加强已清理桉树地的养护和使用。党委、政府严 格贯彻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政策,通 过民意调查、入户走访,引导群众自发清除基本农用田中 的桉树 1.6万亩。下一步,全镇将把养地与用地有机结合, 合理安排作物种植茬口,增加已清理桉树地的土壤肥力, 加大粮食、蔬菜、薯类、畜牧、林果等高原特色优势产业 种植比例,提升质效,增加群众收入。在一些清除桉树的 坡地荒地上加大涵养水源较好的一些树种的培育栽种。 五是探索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