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和强度设计书_第1页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和强度设计书_第2页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和强度设计书_第3页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和强度设计书_第4页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和强度设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和强度设计书 固定管板换热器设计计算 计算单位 设 计 计 算 条 件 壳 程 管 程 设计压力 2 设计压力 设计温度 200 C 设计温度 155 C 壳程圆筒内径 2000 箱圆筒内径 2000 料名称 材料名称 简 图 计 算 内 容 壳程圆筒校核计算 前端管箱圆筒校核计算 前端管箱封头 (平盖 )校核计算 后端管箱圆筒设计计算 后端管箱封头 (平盖 )设计计算 管箱法兰校核计 算 开孔补强设计计算 管板校核计算 2 前端管箱筒体计算 计算单位 沈阳陆正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计算条件 筒体简图 计算压力 设计温度 t C 内径 材料 ( 板材 ) 试验温度许用应力 设计温度许用应力 t 试验温度下屈服点 s 钢板 负偏差 腐蚀裕量 焊接接头系数 厚度及重量计算 计算厚度 = P it = 效厚度 e =n - 2= 义厚度 n = 量 g 压力试验时应力校核 压力试验类型 液压试验 试验压力值 t = (或由用户 输入 ) 力试验允许通过 的应力水平 T T s = 验压力下 圆筒的应力 T = p DT i ). 2 = 核条件 T T 校核结果 合格 压力及应力计算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2 e ti e ( )D = 计温度下计算应力 t = P Dc i )2 = t 核条件 t t 结论 筒体名义厚度大于或等于 格 3 前端管箱封头计算 计算单位 沈阳陆正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计算条件 椭圆封头简图 计算压力 设计温度 t C 内径 曲面高度 材料 (板材 ) 设计温度许用应力 t 试验温度许用应力 钢板负偏差 腐蚀裕量 焊接接头系数 厚度及重量计算 形状系数 K = 16 2 22算厚度 = c 5 . = 效厚度 e =n - 2= 小厚度 义厚度 n = 论 满足最小厚度要求 重量 力 计 算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20 5 . t ei 论 合格 4 壳程圆筒计算 计算单位 沈阳陆正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计算条件 筒体简图 计算压力 设计温度 t C 内径 材料 ( 板材 ) 试 验温度许用应力 设计温度许用应力 t 试验温度下屈服点 s 钢板负偏差 腐蚀裕量 焊接接头系数 厚度及重量计算 计算厚度 = P it = 效厚度 e =n - 2= 义厚度 n = 量 g 压力试验时应力校核 压力试验类型 液压试验 试验压力值 t = (或由用户输入 ) 力试验允许通过 的应力水平 T T s = 验压力下 圆筒的应力 T = p DT i ). 2 = 核条件 T T 校核结果 合格 压力及应力计算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2 e ti e ( )D = 计温度下计算应力 t = P Dc i )2 = t 核条件 t t 结论 筒体名义厚度大于或等于 格 5 开孔补强计算 计算单位 沈阳陆正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接 管 : a, 370 算 方 法 : 面 积 补 强 法 , 单 孔 设 计 条 件 简 图 计算压力 设计温度 155 壳体型式 圆形筒体 壳体材料 名称及类型 材 壳体开孔处焊接接头系数 壳体内直径 000 壳体开孔处名义厚度 n 18 壳体厚度负偏差 .3 壳体腐蚀裕量 壳体材料许用应力 t 接管实际外 伸长度 200 接管实际内伸长度 0 管材料 16管焊接接头系数 1 名称及类型 锻件 接管腐蚀裕量 3 强圈材料名称 凸形封头开孔中心至 封头轴线的距离 强圈外径 强圈厚度 管厚度负偏差 0 强圈厚度负偏差 管材料许用应力 t 强圈许用应力 t 孔 补 强 计 算 壳体计算厚度 管计算厚度 t 强圈强度削弱系数 接管材料强度削弱系数 开孔直径 d 311 强区有效宽度 B 622 管有效外伸长度 00.5 管有效内伸长度 孔削弱所需的补强面积 A 4538 体多余金属面积 08 管多余金属面积 022 强区内的焊缝面积 4 1+3=5194 ,大于 A,不需另加补强。 补强圈面积 -(2+ 论 : 补强满足要求 ,不需另加补强。 6 开孔补强计算 计算单位 沈阳陆正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接 管 : b, 260 算 方 法 : 面 积 补 强 法 , 单 孔 设 计 条 件 简 图 计算压力 设计温度 155 壳体型式 圆形筒体 壳体材料 名称及类 型 材 壳体开孔处焊接接头系数 壳体内直径 000 壳体开孔处名义厚度 n 18 壳体厚度负偏差 .3 壳体腐蚀裕量 壳体材料许用应力 t 接管实际外伸长度 118 接管实际内伸长度 0 管材料 16管焊接接头系数 1 名称及类型 锻件 接管腐蚀裕量 3 强圈材料名称 凸形封头开孔中心至 封头轴线的距离 强圈外径 强圈厚度 管厚度负偏差 0 强圈厚度负偏差 管材料许用应力 t 强圈许用应力 t 孔 补 强 计 算 壳体计算厚度 管计算厚度 t 强圈强度削弱系数 接管材料强度削弱系数 开孔直径 d 209 强区有效宽度 B 418 管有效外伸长度 管有效内伸长度 孔削弱所需的补强面积 A 3065 体多余金属面积 管多余金属面积 390 强区内的焊缝面积 4 1+3=3526 ,大于 A,不需另加补强。 补强圈面积 -(2+ 论 : 补强满足要求 ,不需另加补强。 7 开孔补强计算 计算单位 沈阳陆正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接 管 : 325 10 计 算 方 法 : 面 积 补 强 法 , 单 孔 设 计 条 件 简 图 计算压力 设计温度 200 壳体型式 圆形筒体 壳体材料 名称及类型 材 壳体开孔处焊接接头系数 壳体内直径 000 壳体开孔处名义厚度 n 18 壳体厚度负偏差 .3 壳体腐蚀裕量 壳体材料许 用应力 t 170 接管实际外伸长度 150 接管实际内伸长度 0 管材料 10(接管焊接接头系数 1 名称及类型 管材 接管腐蚀裕量 3 强圈材料名称 形封头开孔中心至 封头轴线的距离 强圈外径 540 强圈厚度 20 管厚度负偏差 强圈厚度负偏差 0.3 管材料许用应力 t 108 强圈许用应力 t 170 孔 补 强 计 算 壳体计算厚度 管计算厚度 t 强圈强度削弱系数 接管材料强度削弱系数 开孔直径 d 313.5 强区有效宽度 B 627 管有效外伸长度 管有效内伸长度 孔削弱所需的补强面积 A 4428 体多余金属面积 管多余金属面积 06.3 强区内的焊缝面积 4 1+3=506.2 ,小于 A,需另加补强。 补强圈面积 236 -(2+3922 论 : 补强满足要求。 8 开孔补强计算 计算单位 沈阳陆正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接 管 : 56 17 计 算 方 法 : 面 积 补 强 法 , 单 孔 设 计 条 件 简 图 计算压力 设计温度 200 壳体型式 圆形筒体 壳体材料 名称及类型 材 壳体开孔处焊接接头系数 壳体内直径 000 壳体开孔处名义厚度 n 18 壳体厚度负偏差 .3 壳体腐蚀裕量 壳体材料许用应力 t 170 接管实际外伸长度 150 接管实际内伸长度 0 管材料 16管焊接接头系数 1 名称及类型 锻件 接管腐蚀裕量 3 强圈材料名称 凸形封头开孔中心至 封头轴线的距离 强圈外径 强圈厚度 管厚度负偏差 0 强圈厚度负偏差 管材料许用应力 t 150 强圈许用应力 t 孔 补 强 计 算 壳体计算厚度 管计算厚度 t 强圈强度削弱系数 接管材料强度削弱系数 开孔直径 d 28 强区有效宽度 B 98 管有效外伸长度 管有效内伸长度 孔削弱所需的补强面积 A 436.2 体多余金属面积 管多余金属面积 33.3 强区内的焊缝面积 4 1+3=648.2 ,大于 A,不需另加补强。 补强圈面积 -(2+ 论 : 补强满足要求 ,不需另加补强。 9 开孔补强计算 计算单位 沈阳陆正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接 管 : g, 510 29 计 算 方 法 : 面 积 补 强 法 , 单 孔 设 计 条 件 简 图 计算压力 设计温度 155 壳体型式 椭圆形封头 壳体材料 名称及类型 材 壳体开孔处焊接接头系数 1 壳体内直径 000 壳体开孔处名义厚度 n 18 壳体厚度负偏差 .3 壳体腐蚀裕量 壳体材料许用应力 t 椭圆形封头长短轴之比 2 接管实际外伸长度 200 接管实际内伸长度 10 管材料 16管焊接接头系数 1 名称及类型 锻件 接管腐蚀裕量 3 强圈材料名称 凸形封头开孔中心至 封头轴线的距离 强圈外径 强圈厚度 管厚度负偏差 0 强圈厚度负偏差 管材料许用应力 t 强圈许用应力 t 孔 补 强 计 算 壳体计算厚度 管计算厚度 t 强圈强度削弱系数 接管材料强度削弱系数 开孔直径 d 458 强区有效宽度 B 916 管有效外伸长度 15.2 管有效内伸长度 孔削弱所需的补强面积 A 5057 体多余金属面积 管多余金属面积 110 强区内的焊缝面积 1+3=5835 ,大于 A,不需另加补强。 补强圈面积 -(2+ 论 : 补强满足要求 ,不需另加补强。 10 开孔补强计算 计算单位 沈阳陆正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接 管 : I, 74 算 方 法 : 面 积 补 强 法 , 单 孔 设 计 条 件 简 图 计算压力 设计温度 155 壳体型式 椭圆形封头 壳体材料 名称及类型 材 壳体开孔处焊接接头系数 1 壳体内直径 000 壳体开孔处名义厚度 n 18 壳体厚度负偏差 .3 壳体腐蚀裕量 壳体材料许用应力 t 椭圆形封头长短轴之比 2 接管实际外伸 长度 150 接管实际内伸长度 0 管材料 16管焊接接头系数 1 名称及类型 锻件 接管腐蚀裕量 3 强圈材料名称 凸形封头开孔中心至 封头轴线的距离 强圈外径 强圈厚度 管厚度负偏差 0 强圈厚度负偏差 管材料许用应力 t 强圈许用应力 t 孔 补 强 计 算 壳体计算厚度 管计算厚度 t 强圈强度削弱系数 接管材料强度削弱系数 开孔直径 d 53 强区有效宽度 B 116 管有效外伸长度 管有效内伸长度 孔削弱所需的补强面积 A 600 体多余金属面积 管多余金属面积 95.7 强区内的焊缝面积 4 1+3=647.1 ,大于 A,不需另加补强。 补强圈面积 -(2+ 论 : 补强满足要求 ,不需另加补强。 11 开孔补强计算 计算单位 沈阳陆正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接 管 : h, 118 算 方 法 : 面 积 补 强 法 , 单 孔 设 计 条 件 简 图 计算压力 设计温度 200 壳体型式 圆形筒体 壳体材料 名称及类型 材 壳体开孔处焊接接头系数 壳体内直径 000 壳体开孔处名义厚度 n 18 壳体厚度负偏差 .3 壳体腐蚀裕量 壳体材料许用应力 t 170 接管实际外伸长度 150 接管实际内伸长度 0 管材料 16管焊接接头系数 1 名称及类型 锻件 接管腐蚀裕量 3 强圈材料名称 凸形封头开孔中心至 封头轴线的距离 强圈外径 强圈厚度 管厚度负偏差 0 强圈厚度负偏差 管材料许用应力 t 150 强圈许用应力 t 孔 补 强 计 算 壳体计算厚度 管计算厚度 t 强圈强度削弱系数 接管材料强度削弱系数 开孔直径 d 83 强区有效宽度 B 166 管有效外伸长度 管有效内伸长度 孔削弱所需的补强面积 A 1214 体多余金属面积 管多余金属面积 236 强区内的焊缝面积 4 1+3=1360 ,大于 A,不需另加补强。 补强圈面积 -(2+ 论 : 补强满足要求 ,不需另加补强。 12 注: 延长部分兼作法兰固定式管板 设计单位 沈阳陆正重工集团有 限公司 设 计 计 算 条 件 简 图 设计压力 设计温度 200 C 平均金属温度 65 C 装配温度 5 C 壳 材料名称 设计温度下许用应力 t 170 程 平均金属温度下弹性模量 5 平均金属温度下热膨胀系数 s mm/ 圆 壳程圆筒内径 2000 程 圆 筒 名义厚 度 s 18 程 圆 筒 有效厚 度 4.7 壳体法兰设计温度下弹性模量 5 程圆筒内直径横截面积 A= 6 程圆筒金属横截面积 s ( s ) 4 设计压力 设计温度 55 C 圆 材料名称 设计温度下弹性模量 5 箱圆筒 名义 厚度 (管箱为高颈法兰取法兰颈部大小端平均值 )h 35 箱圆筒 有效 厚度 2 箱法兰设计温度下弹性模量 5 料名称 管子平均温度 46 C 设计温度下管子材料许用应力 11 计温度下管子材料屈服应力 44 设计温度下管子材料弹性模量 5 均金属温度下管子材料弹性模量 5 均金属温度下管子材料热膨胀系数 t mm/ 管 管子外径 d 25 子壁厚 t 2 13 管子根数 n 3310 换热管中心距 S 32 一根管子金属横截面积 a d t t( ) 144.5 热管长度 L 4000 子有效长度 (两管板内侧间距 ) 804 束模数 = Et 4 子回转半径 22( 管子受压失稳当量长度 00 数 /比值 i 管子稳定许用压应力 () 22)(2 cr 管子稳定许用压应力 (C ) 12 料名称 16计温度 00 C 管 设计温度下许用应力 150 计温度下弹性模量 5 板腐蚀裕量 3 板输入厚度 n 98 板计算厚度 95 板槽面积 (包括拉杆和假管区面积 ) 管板强度削弱系数 管板刚度削弱系数 管子加强系数 K D E 318 . /i t p K = 管板和管子连接型式 焊接 管板和管子胀接 (焊接 )高度 l 3.5 接许用拉脱应力 q 接许用拉脱应力 q 14 管 材料名称 16箱法兰厚度 f 144 兰外径 2250 基本法兰力矩 8 N程压力操作工况下法兰力 8 N兰宽度 2/)( 125 比值 h i/D 比值 f i /D 系数 C (按 h/f”/ 查 图 25) 兰 系数 ”(按 h/f”/查 图 26) 旋转刚度 22121 ff 料名称 16 壳体法兰厚度 f 91 兰外径 2250 法兰宽度 2/)( ff 125 值 s i/D 比值 f i /D 系数 C , 按 h/f”/ 查 图 25 兰 系数 , 按 h/f”/ 查 图 26 旋转刚度 22121 兰外径与内径之比 K D Df i 体法兰应力系数 Y (按 K 查 表 9 旋转刚度无量纲参数 4膨胀节总体轴向刚度 2 22El ) 0 N/15 管板第一弯矩系数 (按 K ,查 图 27) 系数 系数 (按f 查 图 29) 热管束与不带膨胀节壳体刚度之比 Q数 换热管束与带膨胀节壳体刚度之比 ex ( 管板第二弯矩系数 (按 K,Q 或 图 28(a)或 (b)系数(带膨胀节时替 Q) )(2 211 计 系数 (按 K,Q 或 图 30) 法兰力矩折减系数 K K G ( )f f 3 管板边缘力矩变化系数 1 算 法兰力矩变化系数 管 管板开孔后面积 A - nd 2 6 参 管板布管区面积 (三角形布管 ) A t d 0 866 2. (正方形布管 ) A t d 2 6 管板布管区当量直径 /4D 1933 数 A 系数 s 0 4 0 6 1. . ( ) /Q 计 系数 (带膨胀节 时 替 Q) /)1( 算 管板布管区当量直径与壳体内径之比 t t i D D/ 管板周边不布管区无量纲宽度 k = K(1-t) 16 仅有壳程压力 用下的危险组合工况 ( 0) 不计温差应力 计温 差 应力 换热管与壳程圆筒热膨胀变形差 =t (-s ( 当量压力组合 P Pc s 2 2 效压力组合 本法兰力矩系数 M m mi a 4 3 管板边缘力矩系数 1 )( m 管板边缘剪力系数 M 管板总弯矩系数 m m m 1 21 系数 用于 m0 时 31 系数 当 m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