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课程的教学改革.pdf_第1页
试论高职院校《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课程的教学改革.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12职业教育研究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既是电子、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在现代检测与控制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一门内容繁杂的交叉学科。从转换原理上来说,涉及电学、磁学、光学、化学等学科;从应用角度来看,又与测量学、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等紧密联系;从每一种传感器的转换机理及应用场合来说,内容相对独立;就学习方法来说,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随着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求的提高,我院在教学中本着“技能为主、理论够用”的原则,结合企业对于工作人员传感器应用能力的要求,对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切实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理论教学的改革(一)教学内容模块化因为该门课程内容繁多,教学课时又有限(4060学时),教学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在企事业的实际应用中,不同行业所使用的传感器也各有侧重。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和选用模块。基础模块包含测量基础知识模块、温度测量模块、光测量模块、磁测量模块;选用模块包含力测量模块、位移测量模块、其他传感器模块(如超声波、火焰等传感器)及传感器网络模块。基础模块为各专业必讲内容,而选学模块则供不同专业在组织教学时选用,如机电一体化专业可选学位移、力传感器模块,而电子类专业则不选或降低要求,以满足不同领域的要求。(二)教学内容的优化目前的传感器教材在内容的编排方面,考虑到系统性和完整性,顺序一般安排为基础知识、各种类型的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最后介绍智能型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等新知识,这样的安排不太适合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如“信号处理电路”的内容安排在各种传感器内容之后,当讲到该部分时,相关实验都已做过了,这时再来学习接口电路意义不大。为此,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1)将“信号处理电路”的内容放在基础知识模块。这样调整的好处是,在学习具体传感器之前,先掌握对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处理电路,等讲到具体传感器时,学生便能针对不同的传感器选择相应的处理电路,并进行相应的实践,做到学以致用,提高技能。(2)将“智能型传感器”一章打散,把对应的智能型传感器放到每一个具体的传感器教学模块中。目前,传感器的智能化、集成化已走向成熟,很多半导体制造商都研制、生产出了各种智能化、集成化的传感器及传感器专用处理电路,将该内容分布到每个模块中,一是可以使学生对智能传感器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二是能做到将最新技术、产品介绍给学生,三是每一模块仍自成一体,不会使教学内容离散。为此,我院编印了部分智能型、集成化传感器补充读物,供学生课后阅读。(3)教学过程的组织淡化理论,重在应用,充分应用现代教学手段。该门课程教材的主要内容为转换原理、基本特性等,而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去向主要为生产一线,重点在于应用,只要知道如何使用、选择传感器即可,很少需要进行理论研究。因此,在教学中只需要让学生定性地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熟悉其基本特性,对于原理性的理论推导可以不做要求。对于一些定理,只要知道定理内容及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即可,对于定理公式的推导则没必要详细介绍。对此部分内容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自学,有问题再向教师请教或自己查阅资料。例如热电偶传感器的中间温度定律,学生只要明白该定律的作用为热电偶传感器的冷端补偿,至于该定律的理论推导则无须占用课堂时间。学生学习的重点在于如何根据传感器手册、应用场合、测量范围等指标选用传感器,而对于很多公式、理论等内容则以学生自学为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基本概念的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对于新技术、新知识或相对比较简单的内容,如“传感器网络”、“超声波传感器”等内容则采用多媒体教学。对于一些智能型传感器,则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传感器发展的最新动态。实践教学的改革(一)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教学中,我院将实践教学内容由传统的实验调整为实验、实训和课程设计。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目前,传感器教学主要是在学完理论后做12个实验,这些实验绝大部分属于原理性、验证性的参数或性能测试类实验,而且现在的各种传感器实验仪也只能做验证性的实验,应用性、综合性的实验几乎没有,导致学生对待实验兴趣不高、实验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结合职业院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我院在保留几个典型的原理性、验证性实验(如电阻应变片性能测试)的基础上,大量增加实训环节。原理性实验供学生测量传感器的特性,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实训环节为每学完一个传感器模块后,针对所学内容,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个相应物理量的测量电路,主要训练学生对传感器的选择、信号处理电路设计等实际应用能力。每个实训设计成小型项目,主要内容为:(1)温度传感器应用实训;(2)压力传感器应用实训;(3)磁传感器应用实训;(4)转速测量应用实训。实训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传感器,掌握常见传感器测量电路的调试方法、步骤等。这样,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够很快地进入角色。课程设计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设计是职业类院校培养学生实际技能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进一步巩固、深化、扩展本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并用来指导实践技能。根据企业需要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我院测控类专业安排一周专门时间的课程设计,通过一周的综合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试论高职院校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冯成龙(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03)摘要: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是一门繁杂的交叉学科,也是理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技能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关键词: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改革专业教学研究982007.12职业教育研究生的技能,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二)实践教学的实施实验教学传感器基本特性测试实验仍采用传统的方法,在CSY-2000型传感器实验仪上完成。学生主要根据实验指导书给出的步骤测量若干个数据,并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相应传感器的特性曲线,计算其灵敏度等,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掌握基本的测试技术,这些都相对比较简单,也容易实现。实训及课程设计相对于实验来说,实训和课程设计要难得多,但也是最能锻炼学生技能的环节。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由35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实训。教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加大难度。例如,“温度传感器应用实训”项目的实现框图如右图。在该实训的教学中,若所有的电路都让学生去做,难度较大,有的学生能做出来,而有的学生会觉得实训太难而退缩。因此,我们在实训时,对于后面的三个部分不要求学生去做,用数字电压表来代替,学生只需要做前面两个方框,即传感器的选择和信号处理电路,学生的主要精力转移到传感器的选择与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与制作、调试上来,难度降低很多。而接下来的实训则逐步要求部分学生做出全部电路,并能正确调试电路,直到完成相应物理量的测量。“温度传感器应用实训”框图通过前面四个实训内容的锻炼,大部分学生已能够基本掌握传感器测量电路的设计、制作与调试工作,也为课程设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理论、技能基础。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学中将课程设计的课题看成是一个项目,每个项目由35个学生来完成,指定或选出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在认真研读课程设计指导书,了解任务的基础上合理分工,使每个学生负责一部分电路,并明白每部分电路之间的联系,集中小组所有学生的智慧,协作完成整个课程的设计任务。经过两轮课程设计的验证,每个小组都能按时完成任务,使学生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经过两个学期的实践,与原有的教学方法相比,传感器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技能得到了提高,也为其他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借鉴。参考文献:1周继明.传感技术与应用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2沙占友.集成传感器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作者简介:冯成龙(1972),男,2007级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单片机、传感器技术应用开发。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但作为一种真正的教学方法,其形成和运用却发生在1910年美国哈佛大学的法学院和医学院。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全球市场日益形成,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知识、人才的价值和作用日益显现,企业对人才的知识应用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决策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工作者的青睐。案例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性质及内容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介绍,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手段。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企业对人的管理是最为复杂和棘手的问题,受很多心理的、情感的、环境的因素的影响。而我们的学生,尤其是没有工作经历的本科生,对书本上抽象的理论不能很好地把握与理解。因此,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这门课程。案例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案例教学有利于改革传统的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处于特定的情境中,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独立做出判断和决策,可充分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经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案例教学可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获得的是背诵、机械记忆、按标准答案答题的知识。而案例教学告诉学生,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的、发展的。教师可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学生通过分析和判断,积极寻找多种答案,获得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成为现实。最后,案例教学可促使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通常要经过小组讨论、大组合作,采取“头脑风暴法”进行思维的撞击。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可以为学生应对即将面临的职场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案例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案例教学的层次在人力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