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常见疾病的自我药疗发热_第1页
第五章常见疾病的自我药疗发热_第2页
第五章常见疾病的自我药疗发热_第3页
第五章常见疾病的自我药疗发热_第4页
第五章常见疾病的自我药疗发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1 第五章 常见病症的自我药疗 第一节 发 热 2* 症状 (symptom) 病人主观感觉的异常。 鉴别诊断疾 病的依据 3* 体征 (sign) 患病机体客观存在的异常。 4* 第一节 发 热 n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 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体温过高、过低都会 影响酶的活性,导致生理功能的障碍,甚至造 成死亡。 n 如:人 T 22 心跳停止; T 43 酶变性而死亡 ; T 27 低温麻醉。 5* 一、体温调节 1.人体正常体温范围 正常体温在安静时腋下为 36.0一 37 ,舌下 温度比它高 0.2一 0.3 ,直肠内温度约高 0 5 。 早晨 6点最低,午后 4 6点最高,一天中相差 不到 1 。 体温测试:腋下, 5分钟以上。 儿童体温高于成人,安静时正常体温为 36 8 37.0 。 青年高于老人 6* 7* 发热及病因 n 当体温超过正常体温 0.5度时即为发热。一 般昼夜温差超过 1度。 n 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 反应,是疾病时一种症状。 8* 发热 感染性 发热 由病原微生 物引起 非感染性 发热 由病原微生物 以外因素引起 发热的原因 9* 常见引起发热的疾病总体分类 发热性质 病 因 疾 病 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 急性、慢性全身或局灶感染,感冒、 肺炎、伤寒、麻疹 感染性 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发热 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 血液病 淋巴瘤、恶组、噬血细胞综合征、 白血病等 风湿热、药物热、 SLE、皮肌炎、 变态反应及结缔组织病 多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性 脂膜炎、成人 Still病等 实体肿瘤 肾癌、肾上腺癌、肝癌、肺癌等 理化损伤 热射病、大的手术、创伤及烧伤等 神经源性发热 脑出血、脑干伤、植物神经功能紊 乱等 其 他 甲亢、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痛风 非 感 染 性 发 热 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最常见 10* 发热的临床分度及热型 n 低热: 37.3-38 n 中等热度: 38.1-39 n 高热: 39.1-40 n 超高热: 40 以上 11* 发热的原因 n 发热是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调 定点水平上移, 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 高。 n 传统上把能够引起人体和动物发热的物 质统称为 致热原 ( pyrogens); 12* n 月经前期 n 生理性 剧烈运动 n 发热 应激 n 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 n 病理性 n 过热:被动性体温升高 n 成年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高 0.3 。 13* 致热原 调节性体温升 高 (0.5 C) 体温调节中枢 调定点上移 发热 (Fever)机理 14* 过度产热 散热障碍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被动性 体温升 高 (0.5 C) 体温超过 调定点水平 过热 (Hyperthermia) 15* 人体的大部分发热均与 致热原 作用于体 温调节中枢有关 n 外源性致热原:病毒、支原体、衣原体 、立克次体、螺旋体、细菌及其毒素、 真菌、原虫、抗原 -抗体复合物、致热类 固醇(如尿睾酮)、尿酸结晶等 n 内源性致热原:白介素( IL-1、 IL-6) 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前列腺素等 分为外热源 和内热源分子量大 分 子 量 小 16* 发热主要表现 n 体温升高、脉搏加快 n 1.发热伴有头痛、关节痛、咽喉痛、畏寒、乏力、鼻塞咳 嗽 -感冒 n 2.白细胞计数升高 细菌感染 n 白细胞计数降低 病毒感染 n 3.如儿童伴有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全身斑丘疹 麻 疹、 n 伴有耳垂为中心的腮腺重大 -流行性腮腺炎 n 4.如果持续高热,如 24h内持续在 39-40 ,居高不下,伴 有畏寒、胸痛、咳嗽,吐铁锈痰 -肺炎 n 6.长期不明原因的低热,一般为功能性的发热,应认真治 疗。 17* 四、发热时机体功能的改变 (一)代谢的改变 水盐代谢 体温上升期和高峰期:肾血流量 、尿量 ,少尿和尿色加深; 下降期:尿量 、大量排汗。 高热持续时,皮肤和呼吸道水分蒸发增多 ,加上出汗和饮水不足,可引起脱水,后 者可加重发热。 18* (二)生理机能的改变 1. 心血管机能改变: 心率:体温上升 1 ,心率每分钟平均增加 18( 12-27)次 动脉血压:在寒颤期可轻度上升 19* 2. 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改变 头痛,高热可致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可 出现烦躁、谵妄、幻觉等。 小儿在高热中可出现抽搐,常见于出 生 6月 -6岁的儿童,称热惊厥, 20* 3. 呼吸机能改变 发热时呼吸加快,机制: 刺激呼吸中枢 血温 提高呼吸中枢对 CO2的敏感性 传统上把它看作一种加强散热的反应 。 21* 4. 消化机能改变 发热时出现食欲不振和唾液分泌减少。 是由于消化液分泌减少及消化酶活性降 低引起。 有些发热病人表现为胃肠道蠕动减弱、 腹胀、便秘,并可有鼓肠。这些变化只部 分与发热有关。 22* 长期低热(慢性微热) 定义:体温 37.5 38.4 ,持续 4周以上 非功能 性疾病 结核、链球菌感染后状态、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病 灶性感染(牙周脓肿、鼻窦炎、胆道感染、前列腺 炎、慢性盆腔炎等)、慢性病毒性肝炎、梅毒等 甲亢、结缔组织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原因未 明的肠炎、血液病、恶性肿瘤、间脑综合征、原发 性选择性 IgA缺陷病等 感 染 非 感 染 23* 四、发热的防治 (一)治疗原发疾病 (二)发热的处理原则 对一般发热不急于解热: 由于热型和热程变化,可以反应病情变 化,并可作为诊断、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 的重要参考,而发热不过高或不太持久又 不致有多大危害,故在疾病未得到有效治 疗时,不必强行解热。解热本身不能导致 疾病康复。 24* 下列情况应及时解热: n 体温过高( 40 )或患者明显不适、头 痛、意识障碍和惊厥者; n 恶性肿瘤患者,持续发热会加重病体消耗 ; n 心肌梗塞或心肌劳损者,防止诱发心衰 ; n 妊娠期妇女: 妊娠早期发热有致畸胎的 危险; 妊娠中、晚期发热可加重孕妇心脏负担 。 25* (三)解热措施 n 1.药物解热 解热镇痛药 非处方药 对乙酰氨基酚 解热作用强,首选,适合儿童和老人 阿司匹林 100多年的历史, 布洛芬 镇痛作用强,阿司匹林的 32倍 贝诺酯 副作用小 清热解毒的中草药 抗病毒口服液、清热解毒 口服液、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 n 2.物理降温 n 补充足够的营养,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 平衡紊乱 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 林布洛芬、贝诺酯 26* 药物治疗 n 处方药: n 注意:属于对症治疗、用药间隔 4-6h多饮 水、餐后服用、用药不能超过 3日、不能同 时服用两种以上解热药 自学:用药注意事项 27* 【 诊断 】 n 发热伴有头痛、呕吐、昏迷 等神经系统症 状时,应考虑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如流行 性乙型脑炎、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脑 炎等; n 伴有咳嗽、咯痰、胸痛或气急 时,应考虑肺 及胸膜的疾病等; n 伴有腹泻、腹痛时 ,应考虑肠道感染的可能 ; n 伴有腹痛、黄疸 时,常提示为肝胆系统的感 染; n 伴有腰痛、尿频、尿急 时,则常提示存在尿 路感染。 28* 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