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ater-electrolyte metabolism and acid-base balance 水和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体液的含量和分布 体液平衡和调节 水盐代谢紊乱 酸碱平衡 水、无机盐、有机物 内环境稳定 物质代谢正常进行 生理功能正常发挥 体 液 1. 构成组织的重要成分 调节和维持体温的恒定 参与体内物质代谢和运输养料 润滑作用 1. 构成组织与体液的成分 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与渗透压 维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 维持酶的活性 参与组成体内有特殊功能的化合物 体液: Na+、 K+、 Cl-、 HPO42-、 HCO3- 骨骼:钙、磷 NaHCO3/H2CO3 Na2HPO4/NaH2PO4 细胞外液: Na+、 Cl- 细胞内液: K+、 HPO42- 血浆: 调节 pH 维持渗透压 K+Ca2+ 神经肌肉应激性 手足抽搐 K+Ca2+ 神经肌肉应激性 肌肉无力 K+ 抑制心肌兴奋性,严重时心跳停止在 舒张期 K+ 心率紊乱,使心跳停止于 收缩期 Na+Ca2+ 拮抗 K+对心肌的作用 K+ 糖原合成酶激活剂 Mg2+ 磷酸化酶激活剂 Cl- 唾液淀粉酶激活剂 Cu2+ 唾液淀粉酶抑制剂 Fe2+ 参与合成血红蛋白、细胞色素 碘 参与合成甲状腺素( T3、 T4) Zn2+ 参与胰岛素合成 磷酸 参与核苷酸和核酸的合成 一、人体水的含量与分布 细胞内液( 40%) 体液( 60%) 血浆( 5%) 细胞外液 细胞间液 ( 15%) 体液含量随性别、年龄、胖瘦、疾病的不同而异 电解质 血浆 细胞间液 细胞内液 mEq/L血浆 mEq/L水 mEq/L水 阳离子 : Na+ 142 147 15 K+ 5 4 150 Ca2+ 5 2.5 2 Mg2+ 2 2.0 27 总量 154 155.5 194 阴离子 : HCO3- 27 30 10 Cl- 103 114 1 HPO42- 2 2 100 SO42- 1 1 20 有机酸 5 7.5 蛋白质 16 1 63 总量 154 155.5 194 1. 溶液呈电中性 2. 细胞内外电解质的分布差异大 3. 细胞内外的渗透压相等 4. 细胞外液中血浆和蛋白质含量相差较大 K+ HPO42- Na+ Cl- 细胞内液 外液 水代谢 无机盐代谢 体液平衡的调节 水的摄入量( ml) 水的排出量( ml) 食物水 1000 饮料水 1200 代谢水 300 (生物氧化生成) 肺呼出 350 皮肤蒸发 500 粪便排出 150 肾脏排泄 1500 总量 2500 总量 2500 每天最低排尿量: 500ml/天(将代谢废物排除体外的最低水量) 每天最低需水量: 1500ml/天(最低尿量、肺、皮肤、粪便) 1、血浆与细胞间液之间的交换 交换部位 :毛细血管 蛋白质不能自由通透毛细血管壁,其它小分子、离子 能自由通透、交换。 血浆蛋白质 细胞间液蛋白质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 血浆有效胶 体渗透压 血浆和组织间液之间物质 交换的动力 是 毛细血管内血 压 和 血浆有效胶体渗透压的 差值差值 动脉端 4.53 2.93 静脉端 1.60 2.93 毛细血管压 血浆有效胶体渗透压 组织细胞 组织间液 毛细淋巴管 毛细血管 H2O 毛细血管压血浆有效胶体渗透压 0 : H2O从毛细血管 组织间液 0 : H2O从组织间液 毛吸血管 保证体内营养物质与代谢产物顺利交换 维持血浆与细胞间液容量和渗透压的平衡 心力衰竭 毛细血管静脉端内压 水肿 清蛋白 (慢性肾炎、肝病患者) 血浆胶体渗 透压 水肿 蛋白质 钠泵 Na+ K+ Glc、 AA、 尿酸、水、 CO2、 O2、 Cl-、 HCO- 小分子物质如 Glc、 AA、 H2O、 CO2、 O2、 Cl-等可 透过细胞膜交换 大分子蛋白质、 Na+、 K+、 Mg2+、 Ca2+不能自由通透 细胞质膜。 质膜上 “钠泵 ”的主动转运维持 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 细胞内外液之间主动交换的主要动力是其晶体渗透压。 临床用高渗药物注射液解除细胞水肿 钾代谢 钠、氯代谢 钙、磷代谢 总量 120 g, 需要量 2-4 g/天 分布: 98% 细胞内液,一半存在与肌肉组织中 摄入: 蔬菜、水果和肉类,进入细胞需依赖钠泵主动转运, 通透、平衡速度慢。(临床补钾严禁静脉推注而尽量 口服或静脉缓慢滴注,以防高血钾。) 排泄: 皮肤、肠道、 肾脏 ,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 物质代谢: 糖原、蛋白质合成时 血钾进入细胞 低血钾 糖原、蛋白质分解时 细胞中钾离子进入血液 血钾 酸中毒 (acidosis) 高血钾 血液细胞 肾小管细胞 H+ K+ H+ H+ K+ K+ 尿 H+多 K+少 碱中毒 (alkalosis) 低血钾 血液细胞 肾小管细 胞 H+ K+ H+ H+ K+ K+ 尿 H+少 K+多 1. 含量与分布 健康成人,钠总量约 60g, 氯总量约 100g。 血钠浓度为 135145mmol/L 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 血氯浓度为 98106mmol/L 2. NaCl(sodium chloride)的摄入 成人每日 最低需 NaCl量: 5g左右 , 主要来自膳食中的氯化钠。 一般进食可达 715gNaCl, 提倡吃得清淡些 。 汗腺(显性汗) 大量出汗时 有 3条排泄途径 消化道 严重呕吐、腹泻时 肾脏 主要排泄途径 肾脏排 Na+ ( Cl-) 具有很强的调节能力 肾脏排泄 NaCl特点: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几乎不排 缺盐性(低渗性)脱水 无 NaCl排出 缺水性(高渗性)脱水 尿中有 NaCl 并且可提示缺盐程度 钙 组成骨骼成分 降低神经、骨骼肌兴奋性,参与肌肉收缩 参与血液凝固 增强心肌收缩 参与腺体分泌 第二信使作用 磷 组成骨骼和牙齿成分 核酸和磷脂的成分 辅酶的成分 能量载体组成 参与维持酸碱平衡等。 含量: 钙总量 700-1400 g 磷总量 400-800 g 分布: 骨骼、牙齿。 99% 钙以羟基磷灰石形式存在于骨骼 86% 磷以骨盐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0.1% 钙 0.2% 磷 游离存在于体液中,发挥重要生理调节作用 钙吸收: 小肠,钙结合蛋白的主动转运 影响钙磷吸收的因素: 活性维生素 D促进钙磷吸收 溶解钙( pH) 易吸收,胃酸、乳酸、乳糖、氨基酸 利于钙的吸收 碱性磷酸盐、草酸、植物酸等与钙形成难溶性盐沉淀 钙磷吸收与年龄呈反比 钙排泄: 主要是肠道,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 磷排泄: 主要是肾脏 Ca2+ + 血浆蛋白质阴离子 蛋白结合钙 OH+ H+ 发挥生理 功能的形式 血钙 ( 2.5mmol/L) 离子钙 ( 1.25mmol/L) 可扩散钙 柠檬酸钙( 0.125mmol/L) 结合钙 蛋白结合钙 (1.123mmol/L) 非扩散钙 碱中毒 血 Ca2+ 神 经 肌肉 兴奋 性 出 现 手足抽搐 现 象 。 血浆 钙磷浓度积 ( Ksp) 为一个常数: Ca X P = 2.5 3.5 Ca、 P Ca、 P 两者浓度积始终在 2.5 3.5之间 Ca X P 3.5: 钙磷以骨盐形式沉积于骨组织中 利于成骨作用 Ca X P 20/1, 血浆 pH , 失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 ( 3) 基本特征 血浆 : NaHCO3原发性 ,血 CO2.CP 肺 : 呼吸变浅、变慢 PCO2 肾 : 尿液酸度 、铵盐排出 代偿性 pH正常 , 失代偿性 pH增高。 碱中毒 血 Ca2+ 手足抽搐 ( 4) 治疗原则 3. 呼吸性酸中毒 ( 1) 基本原因 各种原因致呼吸功能障碍 CO2排出 血 H2CO3 如 , 脑膜炎、 喉头水肿、 异物堵塞气管、溺水、 慢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 ( 2) 代偿机理 血液: H2CO3 、 P CO2 、 pH 肾 : 泌 H+ 、 泌 NH3 NaHCO3重吸收 血中 NaHCO3呈代偿性 尿液酸度 经肾代偿: NaHCO3 / H2CO3 20/1, pH 正常, 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NaHCO3 / H2CO3 20/1, 血浆 pH ,失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 ( 3) 基本特征 血液: H2CO3 原发性 , PCO2 肾 : 尿液酸度 、铵盐排出 代偿性 pH正常 , 失代偿性 pH下降。 碱中毒 血 Ca2+ 手足抽搐 ( 4) 治疗原则 临床: 影响神经、肌肉及心肌的应激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障碍,病人精神抑郁、嗜睡。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心 律失常,心脏收缩无力、血压下降,严重时心律紊乱。 治疗: 静脉滴注 5% NaHCO3、 滴注 1/6mol/L的乳酸加入葡萄糖水 原因: H2CO3升高 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换气功能不全 呼吸窘迫症,小儿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 颅脑外伤、脑炎、镇静药用量过大 呼吸道阻塞、严重气胸、胸腔积液、肌无力 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NaHCO3/H2CO3不变 PH不变 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NaHCO3/H2CO3 20/1 PH 7.4 临床: “二氧化碳麻醉 ” ,头疼、焦虑不安 精神错乱、嗜睡, 心血管功能障碍 心律失常和心脏收缩无力,伴有严重 低血压。 治疗: 改善肺换气、通气功能。 肝胆生化 课堂练习 1. 肝脏主要通过下列途径维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 A. 糖酵解 B. 糖原合成 C. 糖原分解 D. 糖异生 E. 糖的有氧氧化 2. 以下是肝脏在脂类代谢方面的特殊作用,正确的是 A. 肝脏是脂肪酸分解、合成和改造的主要场所 B. 肝脏既能合成酮体又能氧化利用酮体物质 C. 饱食后,一部分糖在肝内转变为脂肪并经 VLDL及时输出 D. 肝脏是胆固醇合成的主要场所,然后经 HDL转运入血浆 E. 肝内胆固醇主要是代谢转变为胆汁酸盐 3. 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可以出现下列变化或症状 A. 清蛋白合成增加 B. 球蛋白合成下降 C. 凝血酶原合成不变 D. A/G 比值倒置 E. 有出血倾向 4. 肝病患者易影响下列维生素代谢,错误的是 A. Vit.A的储存量不足 B. Vit.K吸收发生障碍 C. Vit.D的活化受到影响 D. Vit.E的吸收不受影响 E. 水溶性 Vit.代谢不受影响 5. 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出现水肿或腹水症状,主要与下列原 因有关 A. 清蛋白合成减少 B. 激素灭活作用下降 C. 脂类代谢障碍 D. 糖代谢障碍 E. 维生素代谢障碍 6. 胆汁既是消化液又是排泄液,主要与下列成分有关 A. 胆固醇 B. 胆红素 C. 胆汁酸 D. 胆绿素 E. 胆素原 7. 下列是关于胆色素的正常代谢,错误的是 A. 衰老红细胞释放的胆红素必须被血浆清蛋白结合而转运 B. 磺胺类药物可竞争性结合清蛋白使胆红素游离出来而产生毒性 C.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包括摄取、转化和排泄过程 D. 苯巴比妥药物可诱导生成 Y蛋白而加强血浆对胆红素的转运 E. 肝内生成的结合胆红素可经胆汁分泌随粪便全部排出体外 8. 下列是关于正常人胆色素的变化,错误的是 A. 正常人血中未结合胆红素量少,与重氮试剂不起颜色反应 B. 结合胆红素呈水溶性,故正常人尿液中有胆红素 C. 尿三胆是指尿中的胆红素、胆素原和胆素 D. 正常人每天随粪便可排出较多的胆素原和胆素 E. 尿液、粪便的色素与胆素有关 9. 下列是有关三类黄疸的血、尿、便的变化特征,正确的是 A. 溶血性黄疸患者粪便颜色加深 B. 肝细胞性黄疸患者血液胆红素定性试验呈双向反应阳性 C. 阻塞性黄疸患者尿胆红素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 D. 溶血性黄疸患者血液胆红素定性试验呈直接反应强阳性 E. 阻塞性黄疸患者粪便颜色呈陶土色 10. 下列是关于生物转化的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层公共卫生考试题+参考答案
- 游戏娱乐行业发展报告及用户体验优化研究
- 车辆租赁与服务提供合同
- 造型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 浙江国企招聘2025浙江舟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海南琼海市旅游健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武夷交通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纺织工厂自动化改造思路试题及答案
- 药物制剂试题集及答案
- 食材转包合同协议书样本
- 生产主管高绩效现场管理与班组团队建设
- 湿疹中医护理查房课件
-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班会
- JCT595-2017 干磨云母粉标准
- (完整版)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
- 2022光缆波分系统线路自动保护倒换技术规程
- 廊坊石材牌坊施工方案
- 现代工程设计制图习题集(第四版)参考答案
-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自动生成)1
- 金融保险行业基础设施运维方案
- 电站巡检工作记录表优质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