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医学_1_第1页
颅脑损伤医学_1_第2页
颅脑损伤医学_1_第3页
颅脑损伤医学_1_第4页
颅脑损伤医学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颅 脑 损 伤 * 1外科学教研室 本章重点 nGCS昏迷分级 n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n原发性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n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类型、临床表现 n中间清醒期的临床意义 Date 2外科学教研室 第一节 概 述 * 3外科学教研室 概 述 颅脑损伤是由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 而引起,在平时和战时都十分常见 ,发生率仅次于四肢居第二位 由于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其死亡率 和致残率都很高。据报道,轻、中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分别 为 0%、 7%和 58%,而致残率分别为 10%、 66%和 100%。 Date 4外科学教研室 一、病 因 n车祸是最常见的颅脑损伤原因,占所 有患者的一半左右。其它常见原因有 爆炸、坠落、工矿等事故及各种锐器 、钝器对头部的伤害。跌落伤更多见 于儿童 n颅脑损伤主要发生在成年人,好发于 15-44岁,平均年龄在 30岁左右,男 性为女性的两倍 Date 5外科学教研室 二、分类 n颅脑损伤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 伤、脑损伤。三者可单独发生, 也可合并存在, 中心问题是脑损 伤。 n颅脑损伤常与身体其他部分的损 伤复合存在。称为多处伤。 Date 6外科学教研室 分类 颅脑 损 伤 head injur y 头皮血肿 头皮裂伤 头皮撕脱伤 颅盖骨折 颅底骨折 原发性 :脑震荡、脑挫裂伤 继发性 :硬脑膜外、下血肿 ,脑内血肿 头皮损伤 颅骨损伤 脑损伤 Date 7外科学教研室 三、受伤机制 直接暴力 加速性损伤 减速性损伤 挤压性损伤 间接暴力 挥鞭样损伤 颅颈连接处损伤 (传递性 ) 胸部挤压伤 Date 8外科学教研室 加速性损伤加速性损伤 Date 9外科学教研室 粗箭头表示头部运 动的方向,细箭头 表示头部受到外界 物体的抵抗 减速性损伤 Date 10外科学教研室 挤压性损伤 两个不同方向的 外力同时作用于 头部,使颅骨变 形致伤。 Date 11外科学教研室 挥鞭性损伤 当外力作用于躯干某 部使之急骤加速运动 而头部尚处于相对静 止状态。如甩鞭样动 作发生脑损伤。这种 损伤常发生在颅颈交 界处。 Date 12外科学教研室 胸内压增加所致的脑损伤 因胸部受到猛烈 的挤压时,骤然 升高的胸内压沿 颈静脉传递到脑 部致伤。 Date 13外科学教研室 开放性脑损伤 n分火器伤与非火器伤 两类。 n火器伤道形状分类: 1.切线伤 2.盲管伤 3.颅内反跳伤 4.颅外反跳伤 5.贯通伤 Date 14外科学教研室 第二节 头皮损伤 (scalp injury) 血肿 裂伤 撕脱伤 * 15外科学教研室 头皮解剖示意图 血管多且被结缔组织包绕固定, 如断裂不易回缩 ,故出血多。 又叫腱膜下 层,疏松, 出血与感染 易扩散 Date 16外科学教研室 一、头皮血肿 (scalp hematoma) 头皮血肿多因钝器伤所致,按血肿 出现于头皮内的层次可分为 : 皮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 Date 17外科学教研室 、类型及临床特点 n皮下血肿:血肿体积小,位于头皮损 伤中央,中心硬,周 围软,无波动感 n帽状腱膜下血肿:血肿范围广,可蔓 延全头,张力低,波动感明显 n骨膜下血肿:血肿范围不超过颅缝, 张力高,大者可有波动感,常伴有颅 骨骨折 Date 18外科学教研室 Date 19外科学教研室 、头皮血肿的处理 n小的血肿不需特殊处理 n较大的血肿早期可冷敷。后期 (48h)可穿刺抽血,加压包扎 n儿童巨大头皮血肿出现贫血或血 容量不足时,抗休克 n头皮血肿继发感染者,切开排脓 Date 20外科学教研室 二、头皮裂伤 (scalp laceration) n头皮裂伤多由锐器伤所致,由于头 皮血供丰富,出血较多,按裂伤形 态可分为: 单纯头皮裂伤 复杂头皮裂伤 头皮撕裂伤 Date 21外科学教研室 头皮裂伤的处理 n尽快止血,加压包扎伤口 n清创缝合术,可延 24小时内, 必要时可行减张缝合或转移皮 瓣 n抗感染 n注射 TAT Date 22外科学教研室 Date 23外科学教研室 Date 24外科学教研室 三、头皮撕脱伤 ( scalp avulsion) n头皮撕脱伤是一种严重的头皮损伤 n撕脱范围较大,严重时可撕脱整个 头皮,病人大量失血可致休克, n较少合并颅骨骨折或脑损伤 Date 25外科学教研室 Date 26外科学教研室 处理原则 n尽快覆盖创面、抗休克、抗感染 n手术方法: 头皮瓣复位再植 清创后自体植皮 晚期创面植皮 Date 27外科学教研室 第三节 颅骨损伤 (skull injury) n颅骨骨折是指颅受暴力作用所致 颅骨结构改变。 n颅骨骨折的伤者,不一定合并严 重的脑损伤;没有颅骨骨折的伤 者,可能存在严重的脑损伤 Date 28外科学教研室 一、 分类 n颅骨骨折按部位分为颅盖骨折与 颅底骨折 n按形态分线型骨折与凹陷性骨折 n按骨折与外界是否相通分为开放 性与闭合性骨折 Date 29外科学教研室 二、颅盖凹陷性骨折的 手术指征 n合并脑损伤或大面积骨折片陷入颅 腔,导致颅内压增高。 n骨折深度超过 1cm者 (儿童 0.5cm) n因骨折片压迫脑重要部位引起神经 功能障碍者。 n位于大静脉窦处的骨折,手术应谨 慎并作好大出血的准备。 n开放性骨折 Date 30外科学教研室 * 31外科学教研室 三、 线型骨折 n颅盖线型骨折发生率较高,一般 不需特殊处理。 n颅底线型骨折多为颅盖骨折延伸 到颅底,根据发生部位分: 颅前窝骨折 颅中窝骨折 颅后窝骨折 Date 32外科学教研室 、颅前窝骨折 (fracture of anterior fossa) n 累及眶顶及筛骨 n 局部软组织瘀血( “ 熊猫眼 ”征) n 脑脊夜鼻漏 (颅底 脑膜、骨膜均破裂 -额 窦或筛窦) n 颅神经损伤(嗅神 经、视神经) Date 33外科学教研室 、颅中窝骨折 (fracture of middle fossa) n若累及蝶骨,可有鼻出血或脑 脊夜鼻漏(经蝶窦) n若累及颞骨岩部,脑脊液耳漏 n颅神经损伤( - ) n颈内动脉海绵窦漏 Date 34外科学教研室 、 颅后窝骨折 (fracture of posterior fossa) n颞骨岩部骨折,伤后 23日出现乳突部皮下 瘀斑 (Battle征 ) n枕骨大孔骨折可出现 后组颅神经损伤 Date 35外科学教研室 颅底骨折的诊断及定位 n主要依靠上述临床表现来确诊 n X片及头颅 CT可协助诊断 n颅底骨折本身不需特殊处理 ,着 重观察有无脑损伤及脑脊液漏 Date 36外科学教研室 脑脊液漏的处理 n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应视为开放 性颅脑损伤: 使用 T.A.T; 使用 抗菌素预防感染; 不可堵塞、冲 洗; 不做腰穿、头部抬高 30度、 偏向患侧; 避免咳嗽 n多数在 1-2周内可自行愈合,少数超 过 1月者可行硬脑膜修补术 Date 37外科学教研室 第四节 脑损伤 (brain injury) 一、概 述 * 38外科学教研室 、几个概念 n原发性脑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 n开放性脑损伤 -闭合性脑损伤 n冲击伤 -对冲伤 Date 39外科学教研室 、原发性脑损伤 (primary brain injury) n原发性脑损伤指暴力作用于头部 时立即发生的损伤,主要有: 脑震荡 脑挫裂伤 弥散性轴索损伤 原发性脑干损伤 Date 40外科学教研室 、继发性脑损伤 (secondary brain injury) 继发性脑损伤是指受伤一定时间 后在原发伤的基础上出现的脑受损 病变,主要有: 脑水肿 颅内血肿 Date 41外科学教研室 、脑损伤的机制 n接触损伤:多为冲击伤,损伤 部位多为暴力着力点处。 n惯性力:对冲伤,脑损伤的部 位多位于暴力着力点的对侧。 Date 42外科学教研室 二、脑震荡 (cerebral concussion) n伤后一过性脑功能障碍 n短暂意现障碍,不超过半小时 n可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 n逆行性遗忘 n 神经系统检察无阳性体征 n脑脊液无红细胞 nCT检查无异常发现 Date 43外科学教研室 三、脑挫裂伤 (cerebral contusion and laceration) n主要发生于大脑皮层的损伤,可单发 ,或多发,好发额颞部 n病理:肉眼下如点状出血或紫红色片 ,常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继发性血 肿是外伤性颅内血肿(硬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及脑水肿的主要原因 n继发性血肿及脑水肿更有意义 Date 44外科学教研室 临床表现及诊断 n脑挫裂伤的表现主要是颅内压增高 症状、脑疝、意识改变、局灶症状 与体征。 nCT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可了解是 否有脑挫裂伤,具体部位,范围、 血肿及周围水肿情况 Date 45外科学教研室 脑挫裂伤的后期并发症 n外伤性癫痫 n外伤性脑积水 n外伤性脑软化灶、脑萎缩 Date 46外科学教研室 四、弥散性轴索损伤 (diffuse axonal injury) n由于外力作用使脑扭曲变形,脑内 产生剪切力或牵引作用,造成 脑白 质广泛性轴索损伤 ,病变分布于大 脑半球、胼胝体、小脑和脑干。显 微镜下所见为轴突断裂的结构改变 。 Date 47外科学教研室 临床表现 n主要表现为伤后立即出现长时间昏 迷,可与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合并 存在, CT扫描可见大脑皮质与髓质 交界处、胼胝体、脑干、三脑室周 围多个点状小片状出血。 nMRI能提高小出血灶的检查率 Date 48外科学教研室 五、原发性脑干损伤 (primary brain stem injury) n原发性脑干损伤常与弥散性脑损伤并存 n主要表现伤后立即昏迷,程度深,时间 长,瞳孔不等大,大小多变 n出现病理反射,肌张力增高,锥体束征 及去大脑强直。 n原发性脑干损伤与弥散性脑损伤难区别 Date 49外科学教研室 第六节 颅内血肿 (intracranial hematoma) * 50外科学教研室 一、概述 n外伤性颅内血肿是一种严重的继发 性损伤 n常与原发性脑损伤相伴发生 ,也可能 没有明显的原发性损伤下发生 n严重的可引起脑疝,危及患者生命 n早期及时处理,可在很大程度上改 善预后 Date 51外科学教研室 二、分类 n按血肿的来源及部位可分为:硬膜 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 n按时间可分为:急性型( 72小时内 );亚急性型( 3日 -3周);慢性型 ( 3周以上) Date 52外科学教研室 硬脑膜 蛛网膜 软脑膜 Date 53外科学教研室 三、急、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 临床特点 急性硬膜外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 n 血肿部位 多在着力点同侧,冲击伤 多在着力点对侧, n 对冲伤 n 出血来源 脑膜中动、静脉; 脑挫裂伤病灶出血 n 板障出血 、静脉窦出血 桥静脉撕断 n 脑挫裂伤 轻 重 n 颅骨骨折 绝大多数 少数 n 意识改变 较轻 ,多有 中间清醒期 重 n 蛛网膜下 较少,较轻 范围较广 腔出血 n 头颅 CT 棱形高密度影 新月形高密度影 Date 54外科学教研室 * 55外科学教研室 中间清醒期 n伤后昏迷 -清醒或意识好转 -再昏 迷 n短: 23小时,一般 68小时 n反应原发性脑损伤的轻重和出血的 速度 Date 56外科学教研室 慢性硬膜下血肿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n好发 50岁以上老人 n仅有轻微外伤史或没有外伤史 n出血常与脑萎缩及桥静脉撕裂有关 n病程进展缓慢,常误诊为其它脑血 管疾病 n头颅 CT是主要诊断方法 n及时作血肿引流,预后较好 Date 57外科学教研室 四、颅脑损伤的处理 颅脑损伤的发生率、致残率、死 亡率都很高,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 预后的主要因素有: 损伤程度 治疗方案 是否及时 Date 58外科学教研室 、脑损伤的分级 按伤情轻重分级: 轻型( 级)主要指单纯脑震 荡 中型( 级)轻型脑挫裂伤, 颅内小血肿 重型( 级)广泛脑挫裂伤、 脑干挫伤、颅内血肿 Date 59外科学教研室 2、意识障碍分级 n意识清楚:回答无误 n意识模糊 (昏睡 ):回答有误 n浅昏迷 :对语言无反应,对疼 痛刺激主动而有目的回避 n昏迷:被动而无目的回避 n深昏迷: Date 60外科学教研室 3、格拉斯哥昏迷分级 (GCS计分 ) 睁 眼反 应 评 分 言 语 反 应 评 分 运 动 反 应 评 分 正常 睁 眼 4 回答正确 5 遵命 动 作 6 呼 唤睁 眼 3 回答 错误 4 定位 动 作 5 刺痛 睁 眼 2 含混不清 3 肢体回 缩 4 无反 应 1 唯有声 叹 2 肢体屈曲 3 无反 应 1 肢体 过 伸 2 无反 应 1 Date 61外科学教研室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 轻型: 13-15分 中型: 8-12分 重型: 3-7分 哪一种分级,均必须与脑挫伤的病 理变化、临床观察及 CT检查等相联 系,以便动态观察 Date 62外科学教研室 、颅脑损伤患者的 现场急救 n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 息 n心肺复苏 n初步止血、包扎伤口 n是否合并伤 n 通知急救中心 Date 63外科学教研室 、急诊室处理 n重点、简明询问病史 n重点体格检查和必要辅助检查,初步止 血、尽快作出正确诊断 n对于昏迷、脑疝的危重患者快速作出下 列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气管 插管; 建立输液通道,快速输入脱水 剂; 护送患者作 CT检查; 通知神经 外科及相关科室会诊,并作好术前准备 Date 64外科学教研室 、病情观察 动态的病情观察非常重要,及时发现病 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是取得好的 治疗效果的前提。重要的观察指标有: 意识:意识清楚、意识模糊、昏迷 (浅、中、重) 瞳孔 生命体征变化 神经系统体征 Date 65外科学教研室 、特殊监测 CT检查: 复查 CT的指征 : 病情进行性加重 临床症状与 CT表现不相符 病情一度好转而再度恶化 了解治疗效果(如血肿吸收情 况) Date 66外科学教研室 、颅内压监测和控制 颅内压监测首先由 guilaume和 janny在 1951年开始使用, 1960年由 lundberg系统 地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从 70年代,颅 内压监测己经得到了明显重视,有关的 监测技术得到极大的提高,目前在美国 几乎全部重要的神经外科创伤中心对于 严重颅脑损伤患者都采用了颅内压监测 。在国内大医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Date 67外科学教研室 颅内压监测方法 n侧脑室 :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