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农业强县情况的报告.docx_第1页
关于建设农业强县情况的报告.docx_第2页
关于建设农业强县情况的报告.docx_第3页
关于建设农业强县情况的报告.docx_第4页
关于建设农业强县情况的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建设农业强县情况的报告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 现在,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农业 强县建设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主要任务及完成情况 到 XX 年,全县农林牧副渔业增加值达到 50 亿元,预 计今年达到 45 亿元;粮食亩产 448 公斤 ,今年将达 486 公斤;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比重达 15%,已达 17.05%,以上两项均已提前完成任务目标;高标准农田比 重 50%,已达 46.32%;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 85%,已达 80.13%;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 80%,已达 79.1%;农业科技 进步贡献率 61%,已达 60.3%;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 65%,已达 56.34%。 二、主要成效 为进一步加快农业强县建设步伐,着力提升农业规模 化、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确保高 标准完成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建设任务,农工办、农委、财 政、水务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振兴农业、 龙头带动突破农业、科学技术提升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 业产业、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支持保护等五大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园区建设进一步增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以创建 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继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 设,充分整合各类农业项目资金向园区倾斜,共铺设园区 主次干道 17.9 公里,新建改建电灌站 7 座,开挖排水中沟 6 公里,配套建设桥涵 37 座,完成“同杆四回”电力主线 西沿北扩工程,新建线路 12.8 千米,并实现了双电源供电。 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为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园区长期与省 农科院等科研院所进行紧密合作,建成现代循环农业研究 中心、设施蔬菜研究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农 民培训中心等服务机构,为入园企业提供农产品检测、农 业“三新”展示、农民培训、农业信息服等综合服务。入 园项目不断增加。为进一步完善园区产业格局,凸显园区 产业特色,园区重点围绕食用菌和食品加工项目,积极开 展招商引资工作,今年新增入园项目 27 个,其中江苏恒久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茂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县海 龙水产养殖、*天昊林业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等 7 个项目建 成投产;江苏国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华盛生物科技 有限公司、*纯发养殖有限公司、江苏康宏生物科技有限 公司、江苏瑞信百合生产基地、江苏苏阳肥业有限公司、 江苏多宝菌业科技有限公司等 17 个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优 质稻米基地建设开局良好。县农委、财政局、农开局积极 与裴圩、卢集、高渡、城厢等相关乡镇紧密配合,整合部、 省级各类农业项目资金,建成优质稻米基地核心区 3 万多 亩,为 10 万亩优质稻米核心区打下基础;国家级生态农业 示范区创建有序推进。聘请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与 农村规划研究所肖运来所长等专家,已完成国家级成子湖 示范区前期现场堪察、规划布局、功能区设计等工作;省 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正在组织申报。 2、主导产业进一步凸显。杨树产业链得到延伸。围绕 三年再植杨树一千万株的目标,增强杨树产业发展后劲, 推进杨树产业化发展,大力搞好春季植树造林,新植杨树 330 万株,发展林下种养经济 5 万亩,进一步拓展了林木产 业链条,增加林地经济效益;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围绕 建设全国最大的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基地目标,园区工厂化 食用菌企业已达 9 家,日产能力达 180 吨,从数量型增长 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成功举办了中国*食用菌产业论坛 暨招商推介活动,成立了菌事联盟,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 予“XX 年度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被省食用菌 协会授予“江苏省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等荣誉称号; 生态畜禽产业长足发展。245 省道生猪产业带和古黄河沿线 山羊养殖带基本形成,随着加华爱园种猪养殖基地、南刘 集商品猪生产基地,雨润集团姚圩、徐渡等 5 个总出栏量 达 35 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等项目的快速推进,以及开源、 恒源等山羊养殖基地建成投产,为到 XX 年生猪出栏 160 万 头、能繁母猪 10 万头、每年出栏禽类 5000 万羽奠定了坚 实基础。我县已成为苏北地区畜禽产业化发展领军地区之 一,XX 年获“江苏省生猪调出大县”荣誉称号;设施蔬菜 产业布局得到优化。在众兴、李口、三庄、王集、新袁等 乡镇建设了设施蔬菜生产基地 10 个,新增创建民生源、百 春锦、大禾等 3 个省级园艺作物标准园,全县新增设施蔬 菜面积达 4.5 万亩;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围绕“亩产 吨粮县”创建目标,落实市水稻“四改”籼改粳良种推广 项目 12 万亩,全年粮食平均单产 486 公斤,完成省下达的 全年新增粮食 XX 万斤的任务,提前完成农业现代化 2020 年 465 公斤的建设目标。 3、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我县共 引进各类农业项目 66 个,协议引资 27.93 亿元,实际到位 资金 15.24 亿元。其中超千万元项目 47 个,超亿元项目 10 个,引进江苏康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台资企业 1 家,实际 利用台资 200 万美元;成功创建为市级龙头企业 9 家,创 省级龙头企业 2-3 家正待审批。 4、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发展。今年我县新增流转 土地 13.6 万亩,新增规模经营面积 28.5 万亩,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已基本结束;裴圩、城厢 19 个乡 镇现代农业示范方建设卓有成效,基本实现机械化种植、 标准化生产、优良品种覆盖目标。 5、为农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县 16 个乡镇“五有” 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建设已全面完成并通过省市验收,有效 提升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服务功能;乡镇“五有” 畜牧兽医站建设正在推进;为农综合服务中心已完成规划、 设计;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挂牌成立了江苏省农科院* 设施蔬菜(食用菌)研究中心、江苏省农科院*循环利用技 术中心。 6、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 组织得到稳步发展,全县种养产业基本实现全覆盖。苏花 花生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表彰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 开源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等 5 家合作社被省表彰为“优秀 合作社示范社”。 7、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为夯实农业基础设施, 以实施 XX 年度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和 XX 年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为载体,疏浚县级河道 3 条、乡 级河道 46 条、整治村级河塘 147 个,使我县的防洪排涝标 准由过去的 5 年一遇提高到 10 年一遇,洼地圩区的防洪排 涝能力明显增强,河道增加引水能力 47.8 立方/秒,改善 灌溉面积 28.44 万亩;今冬明春实施的成子河整治工程、 省重点工程分淮入沂工程,将为城厢、卢集等乡镇改善灌 溉面积 3.2 万亩,增加灌溉面积 0.2 万亩,增加排涝面积 16 平方公里,将有效改善六塘河以北的庄圩、里仁、南刘集、 爱园等乡镇灌溉、排涝防洪条件。 三、主要举措 1、以创建国家级农业示范区为抓手,加大现代设施农 业建设力度。按照“科学建园、特色立园、产业兴园”的 思路,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重 点打造食品加工、优质稻米、食用菌、设施蔬菜等主导产 业,重点突破农产品加工产业,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 套,提高服务功能,并做好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 级海峡两岸合作创业园区和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创建工作。 2、以主导产业建设为抓手,加快农业强县建设步伐。 紧紧围绕杨树、优质稻米、设施蔬菜、食用菌、生态畜禽、 特色水产主导产业,积极开展春季植树造林、大力发展林 下种养业经济,全面开展现代农业示范方和成子湖周边乡 镇优质稻米核心区建设,全力推进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规 模化畜禽养殖基地建设。通过招商推介活动,切实做好农 业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招引工作。 3、以“三新”推广为抓手,提高农业强县建设水平。 紧紧围绕农业强县工作目标,以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区和农业三项工程、科技入户工程项目等平台,切实做好 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推广工作。今年以来, 共引进、推广金陵美玉、苏椒 14、玉姑甜瓜等新品种 35 个, 推广发酵床生猪养殖、菌菜共作、菇渣循环利用等新技术、 新模式 15 项。 4、以策应扶持抓手,增强农业强县建设实力。农口部 门紧紧抓住省扶持苏北优先发展契机,各单位在项目争取、 协调资金方面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大的突破。农委今年就 争取资金 2.35 亿元,比去年增加 0.59 亿元,到位资金 2.08 亿元。其中,向上争取性项目 69 个,争取资金 1.29 亿元,普通优惠性项目 4 个,获得补助资金 1.07 亿元,加 大了建设资金投入,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农业强县 建设工作还有一定差距。农业特色产业不像泗洪“蟹”、 沭阳“花”那么不明显、创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还没有 实现突破、部分项目资金拨付不及时、标准化农田占比小、 部门间配合还不到位、乡镇间进程还不平衡等等,这都需 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拓宽思路,思想再 解放,方法再创新,全面完成农业强县建设的目标任务。 四、下一步打算 XX 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建设农业强县,打造台资农 业高地”这条主线,努力做到: 1、全力打造台资农业高地。充分利用我县苏台农业合 作创业园平台,依据生猪大县、全国最大食用菌生产基地、 蔬菜产业大县、林木大县发展定位,围绕创建国家级海岸 两岸农业合作园区这一目标,招大引强,引入台湾农业资 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努力打造台资农业高地。 2、聚焦两个主导产业。围绕杨树和优质稻米两个主导 产业,重打造 245 省道“杨林大道”、众裴线、盐徐高速、 通湖路“绿色长廊”等杨树绿化工程,大力发展林下种养 业经济,重点打造 245 省道路林下经济示范带。继续争取 部省级农业项目,做好 10 万亩优质稻米基地、现代农业示 范方建设,推广高产、优质、高效栽培集成技术,加快 “粮食亩产吨粮县”创建步伐;同时,在品种上、环境上、 品牌营销上做细、做深、做实。 3、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结合我县实际,提量升级食用 菌、生态畜禽、设施园艺、水产等特色产业。重点打造康 宏菌业、多宝菌业、华绿四期等项目,使全县工厂化食用 菌日产量突破 250 吨;进一步提升省级农业产业园蔬菜基 地规模,重点打造万亩设施蔬菜标准园,扩大生猪养殖规 模,建成雨润 4 个养殖场、加华种猪场,开工建设加华* 育肥猪场,年内生猪出栏 150 万头,母猪存栏 7 万头,新 建发酵床猪舍 1 万平方米。确保 XX 年成功创建国家级成子 湖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示范区,实现 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零的突破。 4、突破农产品加工产业。以福润肉类加工、民乐蔬菜 加工、贵嘴米业、华绿科技等企业为龙头,招引和培育科 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中”号、“国” 字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在营销、推介、 包装上做文章,力求在农产品加工上有一个大的突破。 5、加快推广体系建设步伐。完善提高“五有”乡镇农 服中心建设水平,加快“五有”乡镇兽医站建设和“农家 大院”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