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进干部民主推荐工作的若干思考.docx_第1页
关于改进干部民主推荐工作的若干思考.docx_第2页
关于改进干部民主推荐工作的若干思考.docx_第3页
关于改进干部民主推荐工作的若干思考.docx_第4页
关于改进干部民主推荐工作的若干思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改进干部民主推荐工作的若干思考 民主推荐是干部选拔任用的一道十分重要程序,是选 好人用好人的关键环节。最近中共中央颁布的XX-2020 年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和中共广东省委颁布的 关于贯彻XX-2020 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 的实施意见再次把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制度作为深化干 部人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改进民主推荐 的方法,增强民主推荐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我作为一名 基层组工干部,在工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现行干部民主推 荐制度还存在不少弊端,亟待改进和完善。 一、现行干部民主推荐制度存在的弊端 1、单位“一把手”的主观干预影响推荐结果的公平性。 其实,就一个空缺岗位,单位“一把手”乃至整个班子有 较为统一共识的人选,这是十分常见的,也无可厚非。但 问题是,有些单位的“一把手”对此过度干预,带来了负 面影响。他们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早早就在干部群众中制 造舆论或散布消息,说某某同志是“组织意图人选”,导 致民主推荐还未开始,单位上下已经议论纷纷、“满城风 雨”。这些做法不但导致民主推荐结果失真,而且打击了 干部群众参与民主推荐的积极性,他们认为上级已有内定 人选,推荐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民主推荐已经失去了 本来应有的民主意义,从而使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大打 折扣。 2、参加推荐范围人员的固板划一影响推荐结果的合理 性。干部任用条例明确了参加推荐人员的范围,对哪 些人应该参加民主推荐,已经有了明确规定。但是,这种 固定划一的规定是不科学的。在现实中,有些了解情况的 人没有列入应参加范围,有些不了解情况的人却在参加范 围之列。比如说,民主推荐一名镇领导班子成员,按规定 参加推荐的人员一般为镇政府中层以上干部、村支部书记、 镇直机关单位负责人等,尽管范围较广,但现实是,相当 部分的镇直机关单位负责人对镇干部情况并不了解,而对 镇干部情况比较了解的绝大部分普通镇干部却没有机会参 加,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随意票、盲目票,影响推荐 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难以杜绝的各种“拉票”行为影响推荐结果的准确 性。尽管明确禁止在民主推荐中出现各种“拉票”行为, 对查实的“拉票”行为有非常严厉的处罚措施。但随着社 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拉票”的方式灵活多样,要查 实十分困难,因此难以杜绝也不可能杜绝各种“拉票”行 为。民主推荐开展之前,有些当事人触觉异常敏感,马上 开始“拉票”。常见的一是通过打电话拉票;二是利用关 系人互相托请拉票;三是请吃送礼或给好处等方式进行 “拉票”。“拉票”行为会使推荐结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 响,准确性大打折扣,导致个别综合素质不高的人凭借 “拉票”的本事在民主推荐中夺取较高的票数。 4、民主推荐写票环境的不宽松影响推荐结果的公正性。 民主推荐写票环境的不宽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座 位安排不宽松。很多地方在民主推荐大会上,与会人员 “济济一堂”,没有间隔距离,有些人未免会有思想顾虑, 担心写票时旁人看见,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在填写推荐 票时草草了事,或违心填写上级领导“内定”的人选。二 是票式设计不宽松。当前的民主推荐票一般的设计都是在 推荐票上填写被推荐人的名字,这种设计容易引起一些人 的顾虑,担心自己写票的字迹会被工作人员外泄,造成麻 烦。为了明哲保身,“无可奈何”地投下了违心的一票。 三是写票时间不宽松。很多民主推荐要求会上当场投票, 由于推荐时间安排过于紧凑,有时给人感觉简直就是“突 然袭击”,使参加者缺乏思考和酝酿,甚至弄得手忙脚乱, 最终匆匆了事。由于写票环境的不宽松,就无法保证推荐 结果的公正,这样的推荐结果是无法反映真实民意的。 5、个别谈话推荐环节的增加影响推荐结果的真实性。 干部任用条例明确规定“民主推荐包括会议投票推荐 和个别谈话推荐”,但在实践中证明,个别谈话推荐也有 一些弊端:一是个别谈话推荐的结果未必真实。有些参会 人员心仪人选与“领导意图”有出入,那么他在投票推荐 中可能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但到个别谈话推荐时, 却又担心工作人员保密工作不到家,心里有所顾忌,可能 会违心地把票投给“领导意图”人选。在这种情况下,谈 话推荐的结果就未必真实,未能反映真实的群众意愿。二 是个别谈话推荐有多此一举之嫌。有些人认为,会议无记 名投票推荐已经代表了他们的真实意愿,再进行谈话推荐 已经没有什么意义。而且谈话推荐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一 些人对此颇有微词。 二、大胆改进,努力克服干部民主推荐中的种种弊端 上述的民主推荐存在的种种弊端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 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否则,势必影响干部选拔任 用的科学性,影响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如何解决呢?我认 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1、科学界定参会人员范围,增强民主推荐人员的合理 性。按照知情度、关联度和广泛性、代表性原则,合理确 定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范围。如在乡镇开展民主推荐时, 参会的除了村支书及镇直机关单位负责人外,还应包括全 体镇政府干部职工,因为他们朝夕相处,相互之间比较了 解。而在一些职能部门开展民主推荐时,参会人员应为单 位的全体干部职工、下属单位负责人和部分服务对象代表, 这不仅可以充分体现民意,而且对干部是一个鞭策,使他 们能干净干事、廉洁从政。 2、改革推荐票式的设计,增强民主推荐写票的民主性。 为彻底打消一些人的担心和疑虑,有必要改革现有的民主 推荐票式设计。改变过去将被推荐人的名字写到空白的推 荐票上的做法,将符合条件的干部名单一一列出,将其名 字按姓氏笔划为序印在推荐票上,让参加推荐者以画符号 的方式选择,以增进推荐的民主。个别单位如果符合条件 的人数太多,可根据实际情况沿用原有模式。 3、创造宽松的投票环境,增强参会人员推荐的自主性。 在场地环境上,应选择宽敞的会议室,并实行单人单桌, 确保有一定的间距,达不到上述条件的,则采取统一发票、 分散填写的办法,让与会人员自由选择地方填写,如办公 室;在填写时间上,应给予与会者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酝酿, 比如按参加人数的多少确定一个合适的时间,切忌草草了 事。 4、改进个别谈话推荐方式,增强民主推荐方式的科学 性。今后,不再把个别谈话推荐作为民主推荐的必经程序, 可以视推荐职位数而定。如在换届时,推荐的职位数较多, 可视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谈话推荐,以便了解推荐人对被推 荐人的任职意向,为下一步确定拟任人选的定岗打下基础。 平时届中个别的干部提拔调整则不必搞个别谈话推荐。 5、探索竞争性推荐方式,增强民主推荐职位的竞争性。 竞争是发展的动力,在民主推荐中也应引入竞争机制,可 推行二次竞争推荐。第一次推荐实行差额推荐,推荐人数 为拟提拔人数的 2 倍。会上,工作组当场统计投票结果。 紧接着,进行第二次推荐。会上,先对第一次民主推荐情 况进行适当说明,并公布初步人选,然后让有关人选上台 演讲,再进行二次投票推荐。此次推荐后,最终入围的干 部可确定为考察对象。经过二次竞争推荐的结果将更加令 人信服、更加公正。 6、严明推荐工作纪律,增强民主推荐工作的严肃性。 一要发挥制度约束的作用。出台具体细则或制度,严禁 “拉票”,一旦发现拉票行为,经调查核实后,将给予严 肃处理:干部拉票的,取消其考察提拔资格;替他人“拉 票”及“一把手”违规拉票的,进行诫勉谈话,情节严重 且造成恶劣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