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习题解答 物质的体膨胀系数 V 与等温压缩率 T 的定义如下: 试导出理想气体的 、 与压力、温度的关系 解:对于理想气体: PV= V= 求偏导: 柜储存有 27的氯乙烯( 体 300以每小时 90流量输往使用车间,试问储存的气体能用多少小时? 解:将氯乙烯 (成理想气体: PV= n= T ( kg t=0(, 条件常称为气体的标准状况,试求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解:将甲烷 (6g/成理想气体: PV= 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m/V= T 3) =kg/ 抽成真空的球形容器,质量为 以4水之后,总质量为 改 充以 25,某碳氢化合物气体,估算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水的密度按 1 解:球形容器的体积为 V=( 125g/1 00 某碳氢化合物看成理想气体: PV= w= g/个容器均为 V 的玻璃球之间用细管连接,泡内密封着标准状况下的空气 。若将其中一个球加热到100,另一个球则维持 0,忽略连接细管中的气体体积,试求该容器内空气的压力。 解:因加热前后气体的摩尔数不变: 加热前: n=2 热后: n= 列方程: 2 1V/ P=2 1/( 时氯甲烷( 体的密度随压力的变化如下。试作 /p p 图,用外推法求氯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 p/ / :氯甲烷 (作 /p p 图: 截距 /p=可以看成是理想气体 /p=m/w/有 20的乙烷丁烷混合气体,充入一抽成真空的 200到压力达到 得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为 求该混合气体中两种组分的摩尔分数及分压力。 解:将乙烷 (0g/丁烷 (8g/成是理想气体 : PV=3= 证明理想混合气体中任一组分 积条件下的压力相等。 解:根据道尔顿定律 分压力 对于理想气体混合物 , 所以 图所示一带隔板的容器中,两侧分别有同温同压的氢气与氮气,二者均可视为理想气体。 3p T 1p T 保持容器内温度恒定时抽出隔板,且隔板本身的体积可忽略不计,试求两种气体混合后的压力; 隔板抽去前后, 2的摩尔体积是否相同? 隔板抽去后,混合气体中 2的分压力之比以及它们的分体积各为若干? 解: 混合后 ,混合气体中 分体积为 : 乙烯、氯化氢及乙烯构成的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摩尔分数分别为 恒定压力 水吸收其中的氯化氢,所得混合气体中增加了分压力为 水蒸汽。试求洗涤后的混合气体中 解:根据道尔顿定律分压力 吸收后 温下一高压釜内有常压的空气。为进行实验时确保安全,采用同样温度的纯氮进行置换,步骤如下:向釜内通氮直到 4 倍于空气的压力,尔后将釜内混合气体排出直至恢复常压,重复三次。求釜内最后排气至恢复常压时其中气体含氧的摩尔分数。设空气中氧、氮摩尔分数之比为 1: 4。 解:根据题意未通氮之前 : , 操作 1 次后 , ,V,T 一定 , 故 ,操作 n 次后 , ,重复三次 , 0时的摩尔体积为 范德华气体,试求其压力,相对误差。 解: ,0 =范德华常数 a=36410 b =0 -6 入方程得 : P=对误差 =( 有 0, 40530 分别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范德华方程计算其摩尔体积 解: T=p=405302 的范德华常数 a=0 b =0 -6 利用迭代法计算可得, 数 1/(1 -1x1 区间内可用下述幂级数表示 : 1/(11+x+x2+ 先将范德华方程整理成 再用上述幂级数展开式来求证范德华气体的第二、第三维里系数分别为 B(T)= C(T)=:因为 1/(11+x+x2+所以: 代入方程可得: 对比维里方程,可得: B(T)= C(T)=由波义尔温度 定义式,证明范德华气体的 B=a/(式中 a,b 为范 德华常数。 解:根据波义尔温度 m TB=a/(5时饱和了水蒸气的湿乙炔气体(即该混合气体中水蒸气分压力为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总压力为 恒定总压下冷却到 10,使部分水蒸气凝结为水。试求每摩尔干乙炔气在该冷却过程中凝结出水的物质的量。已知 25及 1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 解:在 25 时 乙 炔 气 的 分 压 力 为 : P 乙 炔 气=和乙炔气在 25时的摩尔分数分别为: y 水=y 乙 炔 气= 摩 尔 干 乙 炔 气 在 25 时 含 水 量 为 : n 水=和乙炔气在 10时的摩尔分数分别为: y 水=y 乙炔气 = 摩 尔 干 乙 炔 气 在 10 时 含 水 量 为 : n 水=摩尔干乙炔气在该冷却过程中凝结出水的物质的量为: 密闭刚性容器中充满了空气,并有少量的水。当容器于 300K 条件下达平衡时,把该容器移至 沸水中,试求容器中达到新平衡时应有的压力。设容器中始终有水存在,且可忽略水的任何体积变化。 300K 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解: 300K 空 气 的 分 压 力 为 : 气 体 的 分 压 力 为 : 00K=的饱和蒸气压为 分压力为 器 中 达 到 新 平 衡 时 应 有 的 压 力 为 : 25的氧气充入 40102用普遍化压缩因子图求钢瓶中氧气的质量。 解:氧气的 ,气的 =V= n= 105 40 1044.3(氧气的质量 m=32/1000=11(00K 时 4002从中提用 300K, 乙烯气体12用压缩因子图求钢瓶中剩余乙 烯气体的压力。 解:乙烯的 ,烯在 300K, 102 00/( Z=n= 105 40 10300)/烯在 300K, 102 00/( Z=1 n=01325 12/(300)/87余乙烯气体的摩尔数为=m=V/n = 106 00=r 图,可得 =1986二章 1想气体在恒定压力下温度升高 1,求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交换的功。 解:理想气体 n = 1压升温 于理想气体恒压过程 ,应用式( W = = p(= (=1g)在 100 ,过程的功。假设:相对于水蒸气的体积,液态水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解 : n = 1 100 , g) l) 恒温恒压相变过程 ,水蒸气可看作理想气体 , 应用式( W = = p( 在 25及恒定压力下,电解 1 (l),求过程的体积功。 l) H2(g) +1/2O2(g) 解 : n = 1 l) H2(g) + O2(g) 1 + 5 , V(+ V(= 温恒压化学变化过程 , 应用式( W= = ( 系统由相同的始态经过不同途径达到相同的末态。若途径 a 的 a= 途径 b 的 解 : 热力学能变只与始末态有关 ,与具体途径无关 ,故 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 4理想气体,温度升高 20 , 求 HU 的值。 解 : 理想气体 n = 1 Cp,m CV,m = R 应用式 (和 ( H = n Cp, U = n CV, H U = n(Cp,m CV,m) T = = 已知水在 25的密度 =m 1 (l)在 25下:( 1)压力从 100加至 200的 H;( 2)压力从 100加至 1。假设水的密 度不随压力改变,在此压力范围内水的摩尔热力学能近似认为与压力无关。 解 : 已知 = m 10-3 kg1 凝聚相物质恒温变压过程 , 水的密度不随压力改变 ,1l)的体积在此压力范围可认为不变 , 则 m / = M/ H U = (= V( 摩尔热力学能变与压力无关 , U = 0 H = (= V( 1) H U = (= V( = ) H U = (= V( = 某理想气体 Cv,m=3/2R。今有该气体 5恒容下温度升高 50。求过程的 W, Q, H 和 U。 解 : 理想气体恒容升温过程 n = 5 CV,m = 3/2R U = n CV, = 5 50 = = 0 H = U + = n Cp, = n (CV,m+ R) T = 5 50 = 某理想气体 Cv,m=5/2R。今有该气体 5恒压下温度降低 50。求过程的 W, Q, 和 H。 解 : 理想气体恒压降温过程 n = 5 CV,m = 5/2R Cp,m = 7/2R H = n Cp, = 5 ( 50) = = = p(= (= U = H = = 5 (= 理 想 气 体 , Cp,m=7/2R 。 由 始 态1000恒容加热使压力升高至 200恒压冷却使体积缩小至 25整个过程的 W, Q, H 和 U。 解 : 理想气体连续 化过程 . 题给过程为 n = 5 CV,m = 5/2R Cp,m = 7/2R 恒压 (2) 恒容 (1) 100 200 1 = 50 51 态 末态 = = ) H 和 U 只取决于始末态 ,与中间过程无关 H = 0 U = 0 2) 0 = p(=20025 50)10 W = )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Q = U W = 积为 恒容密闭容器中有一绝热隔板 ,其两侧分别为 0 ,4 Ar(g)及 150 ,2 Cu(s)。现将隔板撤掉,整个系统达到热平衡,求末态温度 t 及过程的 H 。 已知: Ar(g)和 Cu(s)的摩尔定压热容 Cp,m 1K 1K 假设均不随温度而变。 解 : 恒容绝热混合过程 Q = 0 W = 0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过程 U= U(Ar,g)+U(Cu,s)= 0 U(Ar,g) = n(Ar,g) CV,m (Ar,g)(t 2 0) U() H (Cu,s) = n(Cu,s)Cp,m(Cu,s)(t 2 150) 解得末态温度 又得过程 H = H(Ar,g) + H(Cu,s) =n(Ar,g)Cp,m(Ar,g)(t 2 0) + n(Cu,s)Cp,m(Cu,s)(t 2 150) = H = U+ (=n(Ar,g)R T=48314( 0)= 1g)在 300K 恒温下从 2r。 ( 1) 假设 N2(g)为理想气体; ( 2) 假设 N2(g)为范德华气体,其范德华常数见附录。 解 : 题给过程为 n = 1温可逆膨胀 N2(g) N2(g) 0用式 ( 1) N2(g)为理想气体 p = 2) N2(g)为范德华气体 已知 n=1a =0 m 62 b= 0 1 所以 双原子理想气体 150K,200过如下四个不同过程达到各自的平衡态,求各过程的功 W。 ( 1) 恒温下可逆膨胀到 50 ( 2) 恒温反抗 50外压不可逆膨胀; ( 3) 绝热可逆膨胀到 50 ( 4) 绝热反抗 50外压不可逆膨胀。 解 : 双原子理想气体 n = 5 CV,m =( 5/2) R ; Cp,m = ( 7/2)R 原子理想气体从始态 300K,200恒温可逆膨胀到压力为 50绝热可逆压缩到末态压力 200末态温度 T 及整个过程的 W, Q, 和 H。 解 : 理想气体连续 化过程 . 题给过程为 n = 5 CV,m = 5/2R Cp,m = 7/2R 恒压 (2) 恒容 (1) 200 50 2001 = 300K ? 始态 末态 由绝热可逆过程方程式得 1) H 和 U 只取决于始末态 ,与中间过程无关 H = n Cp, = n Cp,m(= U = n CV, = n CV,m(= ) U = n CV, = n CV,m(= W = )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Q = U W = 知水 (l) 在 100 的 饱 和 蒸 气 压此温度、压力下水的摩尔蒸发焓。 求在 100 ,使 1蒸气全部凝结成液体水时的 W, Q, 和 H。设水蒸气适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解 : 题给过程的始末态和过程特性如下: n = m/M = 11 = 温恒压 g) l) 可逆相变 给相变焓数据的温度与上述相变过程温度一致,直接应用公式计算 W= = p( T= U = W = 知 100冰的熔点为 0,此时冰的比熔化焓 。水的平均比定压热容 求在绝热容器内向 1水中投入 冰后,系统末态的温度。计算时不考虑容器的热容。 解:假设冰全部熔化,末态温度为 t . 题给过程分为两部分,具体如下: 恒压变温 l) l) m1(l) = 1 m1(l) = 1kg t1(l) = 50 t 恒压变温 可逆相变 s) l)l) H2 m2(s) = m2(l) = m2(l) = t2(s) = 0 t2(l) = 0 t 整个过程绝热 H = 中 整理可得末态温度 t = 气锅炉中连续不断地注入 20的水,将其加热并蒸发成 180,饱和蒸气压为 每生产 1蒸气所需要的热量。 已知:水 (l) 在 100 的 摩 尔 蒸 发 焓, 水 的 平 均 摩 尔 定 压 热 容,水蒸气 (g)的摩尔定压热容与温度的函数关系见附录。 解 : 题给过程如下 H 12O(l) g) 恒压 0 ,p=100 80 ,2O(l) g) 可逆相变 00 ,p=100 100 ,p=100水蒸气为理想气体 ,则 所以每生产 1蒸气所需的热量为 H = 00s)的熔点为 0 。 已知在 0范围内过冷水 (l)和冰的摩尔定压热容分别为 和 。 求在常压及 过冷水结冰的摩尔凝固焓。 解 : 在 100,水和冰互相平衡,所以在 100过冷水凝固为冰就偏离了平衡条件,因此该过程为不可逆相变化,设计途径如下: 1l) s) 不可逆相变 常压 压 l) s) 可逆相变 00 00解:压力的改变对凝聚态物质摩尔焓很小可直接应用 式 (知水 (l)在 100的摩尔蒸发焓 ,水和水蒸气在 25 100范围间的平均摩尔定压热容分别为 和 求在 25时水的摩尔蒸发焓。 解:由已知温度的相变焓求未知温度的相变焓,常压下对气体摩尔焓的影响通常可以忽略,可直接应用式 (用附录中有关物质在 25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数据,计算下列反应在 25时的 和 。 解:应用 式( 式 (题给各反应的 和 分别计算如下 : (1) (2) (3) 用附录中有关物质的热化学数据 ,计算 25时反应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 ,要求 : (1)应用附录中 25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数据 ; (2)应用附录中 25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的数据 . 解 : (1) 应用 式( 得 : (2) 先分别求出 l)、 l)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 应用附录查出在 25时 l)、 l)的燃烧反应分别为 : 应用 式( 和标准燃烧焓定义得 : 再应用 式( 得 : 知 g),g)和 g)的平均摩尔定压热容 分别为 , 和 。试由附录中各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计算 1000 解 : 应用 式( 得题给反应在 25时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为: 反应的 由于在 1000K 范围中反应各物质没有相变化 ,所以可应用公式 ( 1000K 时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 :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卡诺热机在 的高温热源和的低温热源间工作。求 ( 1) 热机效率 ; ( 2) 当向环境作功 时,系统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 及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 。 解:卡诺热机的效率为 根据定义 高温热源温度 ,低温热源。今有 120 此过程的 。 解:将热源看作无限大,因此,传热过程对热源来说是可逆过程 不同的热机中作于 的高温热源及 的低温热源之间。求下列三种情况下,当热机从高温热源吸热 时,两热源的总熵变。 ( 1) 可逆热机效率 。 ( 2) 不可逆热机效率 。 ( 3) 不可逆热机效率 。 解:设热机向低温热源放热 ,根据热机效率的定义 因此,上面三种过程的总熵变分别为。 已知水的比定压热容。今有 1 10 C 的水经下列三种不同过程加热成 100 C 的水,求过程的 。 ( 1) 系统与 100 C 的热源接触。 ( 2) 系统先与 55 C 的热源接触至热平衡,再与 100 ( 3) 系统先与 40 C, 70 C 的热源接触至热平衡,再与 100 C 的热源 接触。 解:熵为状态函数,在三种情况下系统的熵变相同 在过程中系统所得到的热为热源所放出的热,因此 已知氮( g)的摩尔定压热容与温度的函数关系为 将始态为 300 K, 100 1 N2(g)置于 1000 K 的热源中,求下列过 程( 1)经恒压过程;( 2)经恒容过程达到平衡态时的。 解:在恒压的情况下 在恒容情况下,将氮( g)看作理想气体 将 代替上面各式中的 ,即可求得所需各量 始态为 , 的某双原子理想气体 1 下列不同途径变化到 ,的末态。求各步骤及途径的 。 ( 1) 恒温可逆膨胀; ( 2) 先恒容冷却至使压力降至 100 恒压加热至 ; ( 3) 先绝热可逆膨胀到使压力降至 100 恒压加热至 。 解:( 1)对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 U = 0,因此 ( 2) 先计算恒容冷却至使压力降至 100 统的温度 T: ( 3) 同理,先绝热可逆膨胀到使压力降至 100 系统的温度 T: 根据理想气体绝热过程状态方程, 各热力学量计算如下 2 原子理想气体从始态300 K, 50 恒容加热至 400 K,再恒压加热至体积增大到 100 整个过程的 。 解:过程图示如下 先求出末态的温度 因此, 两个重要公式 对理想气体 组成为 的单原子气体 的理想气体混合物共 10 始态,绝热可逆压缩至 的平衡态。求过程的 。 解:过程图示如下 混合理想气体的绝热可逆状态方程推导如下 容易得到 单原子气体 A 与双原子气体 成为 ,始态。今绝热反抗恒定外压不可逆膨胀至末态体积 的平衡态。求过程的 。 解:过程图示如下 先确定末态温度,绝热过程 ,因此 常压下将 100 g, 27 C 的水与200 g, 72 最终水温 已知水的比定压热容。 解:过程图解如下 321 绝热恒容容器中有一绝热耐压隔板,隔板一侧为 2 200 K, 50 ,另一侧为 3 400 K, 100 。今将容器中的绝热隔板撤去,气体 混合达到平衡。求过程的 。 解:过程图示如下 系统的末态温度 T 可求解如下 系统的熵变 注:对理想气体,一种组分的存在不影响另外组分。即 A 和 B 的末态体 积均为容器的体积。 322 绝热恒容容器中有一绝热耐压隔板,隔板两侧均为 N2(g)。一侧容积 50 有 200 K 的 N2(g) 2 一侧容积为 75 内有 500 2(g) 4 N2(g)可认为理想气体。今将容器中的绝热隔板撤去,使系统达到平衡态。求过程的 。 解:过程图示如下 同上题,末态温度 T 确定如下 经过第一步变化,两部分的体积和为 即,除了隔板外,状态 2 与末态相同,因此 注意 21 与 22 题的比较。 常压下冰的熔点为 0 C,比熔化焓 ,水的比定压热熔 。在一绝热容器中有 1 25 C 的水,现向容器中加入0.5 0 C 的病,这是系统的始态。求系统达到平衡后 ,过程的 。 解:过程图示如下 将过程看作恒压绝热过程。由于 1 25 C 的水降温至 0 只能导致 克冰融化,因此 已知常压下冰的熔点为 0 C,摩尔熔化焓 ,苯的熔点为 C,摩尔熔化焓 。液态水和固态苯的摩尔定 压热容分别为 及。今有两个用绝热层包围的容器,一容器中为 0 C 的 8 2O(s)与 2 2O(l)成平衡,另一容器中为 的 5 6H6(l)与 5 6H6(s)成平衡。现将两容器接触,去掉两容器间的绝热层,使两容器达到新的平衡态。求过程的 。 解:粗略估算表明, 5 6H6(l) 完全凝固将使 8 2O(s)完全熔化,因 此,过程图示如下 总的过程为恒压绝热过程, ,因此 将装有 0.1 醚 (O(l)的小玻璃瓶放入容积为 10 在 的恒温槽中恒温。 为在 乙醚的沸点。已知在此条件下乙醚的摩尔蒸发焓 。今将小玻璃瓶打破,乙醚蒸发至平衡态。求 ( 1) 乙醚蒸气的压力; ( 2) 过程的 。 解:将乙醚蒸气看作理想气体,由于恒温 各状态函数的变化计算如下 忽略液态乙醚的体 积 容积为 20 2知 80 C, 100 C 下水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 及 , 25 C 水的摩尔蒸发焓 ;水和水蒸气在 25 100 。今将系统从 80 C 的平衡态恒容加热到 100 C。求过程的 。 解:先估算 100 C 时,系统中是否存在液态水。设终态只存在水蒸气,其物 质量为 n, 则 显然,只有 一部分水蒸发,末态仍为气液平衡。因此有以下过程: 设立如下途径 第一步和第四步为可逆相变,第二步为液态水的恒温变压,第三步为液态水的恒压变温。先求 80 C 和 100 C 时水的摩尔蒸发热 O2(g)的摩尔定压热容与温度的函数关系为 已知 25 C 下 O2(g)的标准摩尔熵。求 O2(g) 在 100 C, 50 的摩尔规定熵值 。 解:由公式 知 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摩尔定压热容可表示为 试推导化学反应 的标准摩尔反应熵 与温度 关系式,并说明积分常数 如何确定。 解:对于标准摩尔反应熵,有 已知 25 ,水在 25 C 时的饱和蒸气压 。求 25 C 时水 蒸气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 解:恒温下 对凝聚相恒温过程,因此 100 C 的恒温槽中有一带有活塞的导热圆筒,筒中为 2 2(g)及装与小玻璃瓶中的 3 2O(l)。环境的压力即系统的压力维持 120 变。今将小玻璃瓶打碎,液态水蒸发至平衡态。求过程的。 已知 :水在 100 C 时的饱和蒸气压为,在此条件下水 的摩尔蒸发焓 。 解:将气相看作理想气体。系统终态 g)的摩尔分数为 3/5 = 此 g)的分压为 已知 100 C 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条件下水的摩尔蒸发焓 。在置于 100 00 压力 120 过饱和蒸气。此状态为亚稳态。今过饱和蒸气失稳,部分凝结成液态水达到热力学稳定的平衡态。求过程的 。 解:凝结蒸气的物质量为 热力学各量计算如下 已知在 ,水的沸点为 100 C,其比蒸发焓 。已知液态水和水蒸气在 100 120 C 范围内的平均比定压热容分别 为 及。今有 120 热水变成同样温度、压力下的水蒸气。设计可逆途径,并按可逆途径分别求过程的 及 。 解:设计可逆途径如下 已知在 100 水的凝固点为 0 C,在,过冷水的比凝固焓 ,过冷水和冰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 , 。今在 100 1 过冷水变为同样温度、压力下的冰,设计可逆途径,分别按可逆途径计算过程的 及 。 解:设计可逆途径如下 第二步、第四步为可逆相变, ,第一步、第五步为凝 聚相的恒温变压过程, ,因此 该类题也可以用化学势来作, 对于凝聚相,通常压 力下,可认为化学势不随压力改变,即 因此, 已知在 ,水和冰的密度分别为和 。在 ,水和冰的相平衡压力为 有 的 1 在 100 凝固成同样温度下的冰,求过程的 。假设,水和冰的密度不随压力改变。 解:相平衡点为 ,由于温度不变,因此 若在某温度范围内,一液体及其蒸气的摩尔定压热容均可表示成 的形式 ,则液体的摩尔蒸发焓为 其中, 为积分常数。 试应用克劳修斯 导出该温度范围内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ln 函数关系式,积分常数为 I。 解:设置一下途径 设液态水的摩尔体积与气态水 的摩尔体积可忽略不计,且气态水可看作理想 气体,则, 对于克劳修斯 化学反应如下: ( 1) 利用附录中各物质的 数据,求上述反应在 25 C 时的 ; ( 2) 利用附录中各物质的 数据,计算上述反应在 25 C 时的 ; ( 3) 25 C,若始态 g)和 H2(g)的分压均为 150 态 CO(g)和 H2(g)的分压均为 50 反应的 。 解:( 1) ( 2) ( 3)设立以下途径 已知化学反应 中各物质的摩尔定压热容与温度间的函数关系为 这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熵与温度的关系为 试用热力学基本方程 推导出该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 与温度 T 的函数关系式。说明积分常数如何确定。 解: 100 的熔点为 ,此时比融化焓 ;液态汞和固态汞的密度分别为和 。求: ( 1)压力为 10汞的熔点; ( 2)若要汞的熔点为,压力需增大之多少。 解:根据 程,蒸气压与熔点间的关系为 已知水在 77 C 是的饱和蒸气压为 在 的正常沸点为 100 C。求 ( 1)下面表示水的蒸气压与温度关系的方程式中的 A 和 B 值。 ( 2)在此温度范围内水的摩尔蒸发焓。 ( 3)在多大压力下水的沸点为 105 C。 解:( 1)将两个点带入方程得 ( 2)根据程 ( 3) 水( 氯仿( 的正常沸点分别为 100 ,摩尔蒸发焓分别为 和 。求两液体具有相同饱和蒸气压时的温度。 解:根据程 设它们具有相同蒸气压时的温度为 T,则 略。 求证: (2) 对理想气体证明: 对理想气体, 求证: (2) 对理想气体证明:用 列式证 对理想气体, 证明: ( 1)( 2)对理想气体证明: 对于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邮储银行2025秦皇岛市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2025攀枝花市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2025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
- 2025行业创新驱动因素分析
- 建设银行2025盘锦市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宝鸡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绥化市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运城市秋招笔试热点题型专练及答案
- 工商银行2025汕尾市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工商银行2025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黑龙江地区
- 政治学原理(第三版)课件 第1章 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第2章 政治学:研究方法与学科特点
- 开放北二期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方案 22.5.16
- 一年级行为好习惯养成教育课件
- 唐山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演练 英语试卷(含答案)
- 2.1 认识自己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湖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
-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技术 课件 模块七 集成卫浴
- 人体解剖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江西中医药大学
-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全套教学课件
- 高中物理必修三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