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县级农机化培训调研建议.docx_第1页
加强县级农机化培训调研建议.docx_第2页
加强县级农机化培训调研建议.docx_第3页
加强县级农机化培训调研建议.docx_第4页
加强县级农机化培训调研建议.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县级农机化培训调研建议 县级农机化培训,直接为农业生产一线培训农机操作 人员,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机推广的重要环 节。因此加强县级农机培训教育基础建设,重视公益性农 机技术培训,是确保我市农机化事业健康、协调、快速发 展的保证。 一、我市县级农机化培训的历史与现状 我市县级农机化培训始于上世纪 70 年代。回顾我市县 级农机化培训历史,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经历了由 70 年代 全免费培训逐渐演变成有偿服务、再到现在所谓的社会化 服务。当时政府曾提出 80 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为了这 一目标,各地都先后建起了县级农业机械化学校,直接向 农民普及农机技术,为农业生产第一线培训农机具操作、 维修人员及乡镇农机站管理员等实用人才。参训农民既不 要缴纳任何费用,培训期间还可以在当地生产队记工分。 因此,农民都非常愿意参加培训,基本上达到了“机具未 到,培训先行”的要求,对于大中型农机具几乎没有先购 机后培训的现象。这为当时刚刚起步的我国农机化事业做 出过重要的贡献。 然而自 80 年代末以来,国家逐渐减少了农机培训的专 项投入,为弥补事业费的不足,学校开始向参加培训的农 民学员收取部分培训费,以后培训收费逐渐增加。前些年, 农机培训一度成了农机部门重要的创收手段。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市县级农机校建立了较为完 备的基础设施。我市现有的 5 所县级农机培训机构,除开 发区新力驾驶培训学校外,全部都是全民事业单位,一直 从事全市农机化培训工作。共拥有教室面积 1200 平方米, 办公、实习、宿舍、食堂等房屋设施面积 2300 平方米,学 习训练场地面积 13000 平方米;有大专以上学历教师 42 人; 拥有电教设备 60 余台;拥有教练车 20 台,交通通讯设备 30 余部。教学示教板、教学挂图、教学模型、解剖车、配 套机具、及桌椅板凳等都设施一应俱全。年培训能力 5000 人,多年来累计培训农机人员 6 万多人。 二、当前我市农机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 拖拉机驾驶培训数量连年减少。据统计 XX 年全市新训 拖拉机驾驶员 1510 人,XX 年新训拖拉机驾驶员 960 人,比 上年减少 35%,XX 年新训拖拉机驾驶员 450 人,比上年减 少 52%,08 年数据仍在减少。 我市拖拉机培训数量连年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 方面是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公路村村通,汽车、三轮车占了 农村运输的主导地位,部分拖拉机下岗,在岗的仅仅搞些 沙、石、砖瓦等建筑材料运输;再是国家工业化不断发展, 城市建设不断扩大,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有 些人自动放弃了拖拉机运输业;三是我市拖拉机保有量结 构特殊,XX 年统计全市拖拉机保有量 19.9 万台,其中手扶 拖拉机 18.2 万台,占 91%,用于赶集、贩卖农副产品跑运 输的手扶拖拉机很少,全市不足 6000 台,占 3%,目前实际 情况是绝大多数农户把手扶拖拉机当“牛”养着,专职干 农活,耕田、播种、收割、拉庄稼,农忙一过机具入库。 另一方面原因是自从拖拉机驾驶培训规范化以来,实 际工作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大小拖拉机培训程序一个标准 对待,对于手扶拖拉机来说就显得不合理。现在很多农民 想学习农机技术,但因手续繁琐、培训时间长、培训费用 高等因素不参加培训,这是造成我市农业机械操作者持证 率比较低的原因之一。农机技术的普及严重滞后于农机具 的推广,严重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这与当前国家高度重 视“三农”工作的主旋律极不协调。 因为培训要缴纳数量一定的培训费,为了省钱,很多 农民根本不愿意参加培训,而是先买了拖拉机,请一个师 傅简单地教一两天,就开始上路了。从而形成了令管理部 门头痛、安全隐患严重的“黑车非驾”现象,偏远山区尤 为严重。直到在路上被有关部门查获后才不得不交上一笔 “培训费”开始办证。可此时机手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操作 技能,每天只想着抓收入,哪里还愿意停下机车去参加培 训?而培训部门为减少培训成本,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自 然也乐意这种“缩水”式的培训。加上原来培训、考证属 同一主管部门,这样的有偿培训服务自然很难到位,甚至 不培训。因此,即使取得了驾驶证,由于没有经过正规的 培训,一方面驾驶技术差、不懂安全操作规程,有关的法 律法规知识知之甚少,违规违章现象经常发生。另一方面, 不懂机械原理及维护保养常识,导致机车技术状况差、人 为故障多、维修费用高,大大降低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 与寿命。而对于从事田间作业的各种农机操作人员,由于 主管部门没有任何监控手段,更是不可能让其参加培训, 统统都是“自学成才”。 农机培训社会化与中央惠农富农政策法规不符。近年 来,国家陆续出台了许多的惠农支农政策,连农民工的培 训都纳入了政府补贴的“阳光工程”,而直接为农业生产 服务的农机培训又要实行社会化。一方面是为了鼓励农民 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力度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却把农机培训推向社会,这与当前国家高度重视 “三农”工作的主旋律极不协调,也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相抵触。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家 设立的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应当以试验示范基地为 依托,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公益性农业机 械技术的推广、培训等服务”。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 十一条规定:“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组织农业劳 动者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他们应用农业技术的能 力。农业劳动者在生产中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有关部门 和单位应当在技术培训、资金、物资和销售等方面给予扶 持”。我们认为,对农民进行拖拉机、收割机等直接服务 于农业生产的农机操作驾驶技能的培训,应该属于公益性 农业机械技术培训范畴。 三、对加强县级农机化教育培训的建议 “科技兴农,教育先行”、“小康要实现,人才是关 键”。随着农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机装备的技术含量越 来越高,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也越显重要。再先进的 机器也要懂技术的人去操作,否则就发挥不了它的威力, 还有可能使机器变成一堆废铁。因此,现在发达国家都非 常重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如韩国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 鉴:韩国每个郡的农业技术中心都设有农业指导所,专门 免费为农民提供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的使 用等技术的培训,结合农时定期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 这成为韩国“新村运动”的一个亮点。 然而,我国 XX 年 9 月 1 号实施的拖拉机驾驶员培训 管理办法却将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管理套用机动车驾驶员 培训管理模式,将其推向社会化。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是 农业机械家族中的两个最主要成员,尤其是拖拉机,它是 许多作业机具的基本平台。如果将这两类培训推向社会化, 就基本上意味着整个农机培训的社会化。 要切实落实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技术推 广法,就必须结合农村当前实际,必须改革现有县级农 机培训政策。应该修改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管理办法, 明确公益性农机培训范围。如对乡镇农机管理人员的知识 更新培训等应该属公益性范畴。在此基础上,国家要在不 断加大对农业的各种投入的同时,更要注重农民素质的提 高,要不断加大对农机技术培训的投入。一方面为本县农 民提供公益性农机技术的免费培训,并将培训合格与否, 作为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等国家其他惠农政策的前置条件; 另一方面还要为农机系统干部职工自身素质的提高、技术 的更新提供公益性培训。对于服务性的农机培训,则可以 采取部分补贴、适当收费的形式。这样就完全可以形成先 培训后购机的良性机制,才能使我们的农机化工作真正步 入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轨道,也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应建立拖拉机驾驶培训电子档案,方便检索和上报,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拖拉机驾驶培训档案是记录学员参加 培训的凭据,是事故责任到查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建立健 全驾驶员培训档案,实行专人管理培训档案的基础上,实 行档案资料数据化管理势在必行。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多年来农机培训一直 沿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教学流于形式,老师只能照本 宣科,学员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接受,事倍功半,很不适 应目前形势。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借助现代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等电化教学,达到形象直观的教学效果;在实 践教学上,仅靠实物、模型的演示还远远不够,要把学员 带进实验室、实习车间、试验基地,让学员亲自动手操作, 提高学员的技术能力;在教材的选用上,要结合生产实践, 选取通俗易懂的新版本;教学内容上,不仅要讲授专业技 能知识,还要结合专业特点,讲授一些法律法规知识,环 境气象知识,职业道德知识,以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全 面提高教学质量。 把培训与推广相结合,对新技术进行超前培训。把培 训与农机推广结合起来,围绕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 搞好培训。如结合农时或结合项目进行小麦玉米机收保护 性耕作技术培训,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培训,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培训,茶园机械化管理技术培训,茶 叶机械化加工技术培训,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等等 , 使农民学到真正的实用技术。 树立创新意识,开拓职业技能培训。我国实行的就业 准入控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同样适合于农业人口就业 前的职业技术培训。农机校如能抓住机遇,利用现有条件, 积极开展农机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就能从根本上 改变长期以来农机培训面临的最大问题培训项目单一、 生源不足,致使办学路子越走越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可 以打破部门行业界限,承办技术工种的岗位培训任务,面 向大农业、大农机以及农村经济、农产品加工等各个方面, 拓宽我们的培训范围,如摩托车、汽车修理,机械焊接技 术等工种的培训,通过不断拓宽职业技能培训的范围,创 出一条农机校开门办学的新路子。 开展成才教育和社会力量办学。农机校必须面向社会, 开门办学,开展包括干部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