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00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生产专业技术设计书_第1页
1;50000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生产专业技术设计书_第2页
1;50000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生产专业技术设计书_第3页
1;50000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生产专业技术设计书_第4页
1;50000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生产专业技术设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 1:50000 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生产 专业技术设计书 1 概述 务来源 根据国家测绘局国家 1:50000 数据库更新工程要求,为满足 2008年综合判调项目对正射影像的需求,黑龙江测绘局负责更新范围内 1:50000 生产 任务 。其中,利用 星影像制作 86 幅, 利用航摄 影像制作 05幅 。总面积约 230000平方公里。任务范围见附录。 外业控制测量分别由 一、二、三测绘工程院承担,计划在 2008 年 7 月 10 日前完成像控点测量; 产由 理信息工程院承担 ,计划于 2008 年 8 月 31 日前完成 作业内容为: 1:50000 数字正射影像( 1米分辨率、 据生产 。 区地理位置、行政隶属和范围 各测区地理坐标范围及行政隶属: 黑龙江测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与黑龙江省北部交界处,地理坐标范围:西起东经12330,东至东经 12700;南起北纬 49 40,北至北纬 52 40。 行政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市所辖的爱辉区、大兴安岭地区所辖的呼玛市、塔河市;嫩江县;内蒙古自治区所辖的鄂伦春族自治旗。 吉林测区位于吉林省北半部,地理 坐标范围:西起东经 12200,东至东经 13050;南起北纬 42 40,北至北纬 46 20。 行政隶属于吉林省白城市及其所辖的洮北区、洮南市、大安市、镇赉县、通榆县;松原市及其所辖的宁江区、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乾安县、扶余县、长岭县;长春市及其所辖的双阳区、九台市、德惠市、榆树市、农安县;四平市及其所辖的公主岭市、双辽市;吉林市及其所辖的舒兰市、蛟河市、磐石市、桦甸市、永吉县;辽源市及其所辖的东辽县、东丰县;通化市所辖的梅河口市、辉南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所辖的延吉市、敦化市、和龙市、安图县、汪清 县、黑龙江省宁安市、东宁县;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所辖的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 辽宁测区位于 辽宁省西部和 北半部,地理坐标范围:西起东经 11930,东至东经 12530;南起北纬 40 00,北至北纬 43 25。 行政隶属于辽宁省朝阳市及其所辖的朝阳县、建平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凌源市、北票市;葫芦岛市及其所辖的连山区、南 1 票区、兴城市、绥中县、建昌县;锦州 市 所辖的凌海市、北宁市、义县、黑山县;阜新市及其所辖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彰武县;沈阳市所辖的新民市、法库县、康平县;辽中县;铁岭市及其所辖 的清河区、铁岭县、西丰县、调兵山市、开原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大连市所辖的普兰店市、庄河市、长海县;鞍山市所辖海城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营口市所辖的大石桥市;盘锦市所辖的盘山县;鞍山市所辖的台安县;本溪市所辖南芬区、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辽阳市及其所辖的弓长岭区、灯塔市;抚顺市所辖清原满族自治县、新宾满族自治县;丹东市所辖的宽甸满族自治县;吉林省通化市所辖的柳河县、通化县; 河南测区地处 河南省 北部,北边与山西省、河北省交界。地理坐标范围:西起东经 11230,东至东经 11400 ;南起北纬 35 20,北至北纬 36 20。 任务区涉及 10个百万区: 2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 区自然地理概况 黑龙江测区 位于 黑龙江省 北部 、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吉林测区位于吉林省北半部;辽宁测区位于辽宁省北半部。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气温在 8C ,无霜冻期平均介于 110 160天,初霜冻大部地区出现在 9月下旬,终霜冻在 4月下旬至 5月上旬。平均年降水量在 400 650毫米,主要 河流有黑龙江、嫩江、松花江 、辽河 、洮儿河 。 主要民族 有汉、满、朝鲜、蒙古、回等民族 居住 。 河南测区位于河南省北部,分别与山西、河北交界。 河南省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 , 同时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 。 从南向北年平均气温 ,一月最冷 , 月平均气温 3 , 七月最热 , 月平均气温 29 24, 无霜期 240 189天 , 年降水量 1380 532毫米 , 主要集中在 6 8月份 。 料情况 摄资料分析 航摄资料共为 9个摄区, 其中朝阳 汾、安图摄区采用 他摄区为常规摄影,详细情况见表 1。 表 1 2 各个摄区的航摄资料信息(如:焦距、框标距、主点坐标( 航摄单位、航摄时间、航向、旁向重叠度等),以航摄原始资料为准。作业中如发现航摄底片有质量问题,请在相应的元数据中记载。 别图幅成图情况说明 任务区内 于此图范围内没有 为采用沈 阳摄区航片成图。 于此图范围内没有 为分别采用铁岭、丹东摄区航摄像片成图。 摄 影像的保密处理 作业中依据北京军区司令部提出的摄区航摄资料审查意见,针对 1329线中有明确记载涉及重要军事设施的情况,作业中认真分析影像,确认后采用附近地形地貌覆盖重要军事设施。 星遥感影像数据 本项目 386 幅使用 色波段和多光谱波段影像数据,全色波段影像的 地面分辨率为 ,多光谱波段影像的地面分辨率是 10 米。 每景 像覆盖面积约为 3600 平方公里。影像获取时间为 2004 年 5月至 2007年 10月。 料 任务区被全国 1: 5 万数字高程模型( 果覆盖, 网间距 25 米 , 程精度(平地 4 米,丘陵地 7 米,山地 11 米,高山地 19 米) 符合本项目生产技术要求,可用于数字微分纠正生成数字正射影像。 形图资料 任务区内收集 到 1974:10000地形图资料 971幅。 制资料 业施测控制区域 摄区名称 代号 比例尺 图幅数 航摄单位 安图 0521 1: 32000 17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蛟河 0705 1: 32000 2 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丹东 0407 1: 32000 50 太原航空摄影有限公司 沈阳 0309 1: 25000 25 西安煤航航空摄影有限公司 通化 0408 1: 32000 2 太原航空摄影有限公司 朝阳彰武 0536 1: 60000 104 四维航空遥感有限公司 郑州 0310 1: 25000 2 四维航空遥感有限公司 临汾 0535 1: 60000 2 太原航空摄影有限公司 铁岭 9907 1: 35000 1 黑龙江省航空遥感信息中心 3 ( 1)航片任务区内需要外业控制 29幅,分别为:沈阳摄区 23幅、蛟河摄区 2幅、丹东摄区 1幅、铁岭摄区 1幅、郑州摄区 2幅。 ( 2)卫片任务区内需要外业控制 386幅。 务区内 助航空摄影 摄区内有朝阳 彰武摄区 104 幅、临汾摄区 2 幅、安图摄区 17 幅图均为 助航空摄影资料,共计 123幅。 务区内需要搜集 1:10000 地形图作为控制 丹东摄区 49幅、沈阳摄区 2幅、通化摄区 2幅需要搜集 1:10000地形图作为控制,共计53 幅图 。 料 各测区均 有总参测绘局 70年代出版, 1954年北京坐标系, 1956年黄海高程系, 1971年版图式的 1:50000 地形图; 总参测绘 局 90 年代出版, 1954 年北京坐标系,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1987年版图式的 1:50000 地形图;馆藏国家测绘局、总参测绘局 99年和 2000年出版的地形图、 总参测绘局 2002 年 2006年新版地形图扫描数据, 同时还有国家测绘局 90年代出版, 1980 西安坐标系, 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 1990 年版图式的 1:50000 地形图,出版年代跨度较大。依据上述图件按 1:50000数字栅格地图( 产技术规定 (制作的 位参考系同原图。 1:50000 米。 正数资料 使用全国范围内的 1:50000 坐标系统改正数: 5456 3 引用文件 绘技术设计规定 1004 球定位系统( 量规范 18314 2001; 1: 25000、 1:50000、 1: 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以下简称航外规范) 1: 25000、 1:50000、 1: 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以下简称航内规范) 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13989 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 1:10000、 1:50000数字高程模型 1008 家 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数字正射影像数据规定(第二版)(国家测绘局二 4 家 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航空数字正射影像数据 /卫星数字正射影像数 据生产技术规定(第二版)(国家测绘局二 字正射影像数据质量检查验收规定(试行稿)(国家测绘局二 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 2001 年 18316 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1001 于对 国家 1: 50000 数据库更新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定(报批稿)的批复( 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 国测土函 200894 号) ; 1: 50000基础测绘成果质量评定 ( 1017 2008) 。 4 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学基础 采用高斯 6分带,平面坐标系统采用 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采用 1985国家高程基准。 据基本内容及影像存储单元 1:50000数字正射影像数据集由数字正射影像文件、 采用航空摄影影像生产的 1:50000 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按 1: 25000 分幅裁切,在一个1:50000 图幅内有 4个数据文件、 4个 个元数据文件。 利用卫星遥感影像生产的 1:50000 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按 1:50000 图幅满幅生产。 据格式及色彩模式 影像数据文件采用非压缩的 式存储。 1:50000 数字正射影像数据 色彩模式: 黑白航片 像信息文件采用 档格式,其样例如下: 片( 据格式 文件名称 横坐标方向地面分辨率 旋转 参数 旋转参数 纵坐标方向地面分辨率 影像左上角大地 加投影带号 影像左上角大地 片( 据格式 5 文件名称 横坐标方向地面分辨率 旋转参数 旋转参数 纵坐标方向地面分辨率 影像左上角大地 加投影带号 影像左上角大地 元数据文件为 式的数据库文件。 像分辨率 像分辨率 采用航片生产的 1:50000 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分辨率为 1米。 像分辨率 1:50000 卫星遥感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的分辨率为 。其基础影像数据源均为 色波段影像地面分辨 率为 光谱波段影像地面分辨率为 10米。 储单元与文件命名 储单元 存储单元为: 7 30 (经差 ) 5 (纬差 ) 的外接矩形区域 ,即 1:地形图的外接矩形范围。 储单元 :50000标准分幅 15 10 为基本存储单元。 据裁切范围 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的裁切范围为对应的基本存储单元最小外接 矩形向外扩展 50 个像素的矩形。 按下列公式确定的矩形范围为 1,3,R* 1,3,R* 1,3,R+1*R+50*R 1,3,R+1*R+50*R 式中: + 位:米); 位:米); 6 件命名 1:50000 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的文件命名应清晰反映该数据对应的 1:50000 图号、基础影像数据源类型、分辨率、色彩模式、影像数据获取年份等内容,规则如下: 件名 文件名由 24位字符组成,其中主文件名 20位,分隔符 1位,扩展名 3位。 结构图如下: * * * * * * . * 分隔符 扩展名 分块标识符 影像数据获取年份 色彩标识符 分辨率标识符 数据源标识符 1:50000图号 其中: 1:50000图号: 10位字符,图号采用 13989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的 1:50000分幅新图号。 数据源标识符: 2位字符,常规航 片采用“ 码, 代码。 分辨率标识符: 2位字符, 1米分辨率代码为“ 10”, 25”。 色彩标识符: 1位字符,黑白航片代码为“ P”, 合成彩色代码为“ S”。 影像数据获取年份: 4 位字符。 分块标识符: 1位字符, 按 1:50000满幅裁切的代码为“ O”; 按照 1: 25000 分幅裁切的,按照从左至右、从上到下的分块顺序,其标识符依次为“ A”、“ B”、“ C”、“ D”。元数据标识符为“ M”。 展名 影像数据文件扩展名为 像信息文件 扩展名为 数据文件的扩展名为 件命名举例 ( 1) 航片( 件命名举例 影像数据文件名: 像信息文件名: 像元数据文件名: 2)卫片( 文件命名举例 影像数据文件名: 7 影像信息文件名: 像元数据文件名: 设计方案 业控制生产设计方案 测控制点的布点方案 测像片控制点布设 像控点按平高区域网布设,区域网平高点一般按周边 6点法、 8点法布设,高程点按 3参考航外规范附录 2方式布设。 ( 1) 当像片航摄比例尺等于或小于成图比例尺时,区域网航线数 6条以下(包括 6条 ) 则周边布设 6个平高点,如图 1: 图 1 ( 2) 当航摄像片比例尺大于成图比例尺时,区域网航线数 4条以下,则周边布设 6个平高点,如图 2: 图 2 当航线数超过 6条或 4条时则分别按周边 8点法布设,如图 3: 8 图 3 程控制点布设 ( 1) 平地、丘陵地、山地图幅均按区域网布设高程点。平地、丘陵地高程点间隔一般不超过12 条基线;山地高程点间隔一般不超过 16条基线,特殊情况可放宽 1 ( 2) 高程点在像片上的要求按航外规范执行。图幅同一像对上下的一对点左右偏离不应超过 1 条基线;像片控制点 应满足 5重叠,自由图边的高程点必须保证控制测区范围。 具体数据见表 2: 表 2 摄区名称 航高 (米) 摄影 比例尺 平面基线跨度(条) 高程基线跨度(条) 平地 丘陵地 山地 高山地 平地 丘陵地 山地 高山地 沈阳 3850 1: 20 12 蛟河 5386 1: 22 14 丹东 5214 1: 18 10 铁岭 5512 1: 18 10 星影像控制点的布点方案 星影像控制点布设 ( 1) 标准景每景周边均匀布设 6个控制点,景内选标准目标加布 2个检查点,如图 4: 9 图 4 ( 2) 当景与景之间有 影像重叠时,在两景影像重叠部分应选取共用控制点,以保证影像接边的精度,如图 5: 图 5 ( 3) 当景内成图图幅较少时 ,周边布设的 6个控制点可灵活掌握 ,原则上像控点满幅即可,如图 6: 图例 平高控制点 平高检查点 图 6 中俄边境界江的控制点布设 中俄边境界江蜿蜒曲折,为保证 影像 控制精度,应尽量在弯曲凸处布设控制点。当景内成图图幅少于 1/2景可按 6 个控制点布设,检查点可省略。 制点的选刺和整饰 测像片控制点选刺应按航外规范要求执行。 星影像控制点在使用防水纸喷绘的 像上选取相应点位,以点位所在的像素为中心,向 X、 平方公里的小矩形影像,将其裁切存储于笔记本电脑,在实地放大影像刺点。将所刺点位用空心圆圈绘后标注该点编号,在裁切影像的下方书写刺点说明。 制点的点位及刺点目标要求 用的影像控制点,目标影像应清晰、易于判刺。 10 制点应选刺在能准确判刺的位置上,如影像明显的线状地物的交角或拐角上(交角应在 30 150之间)。在地物稀少地区,也可选刺在线状地 物的端点或实地小于 5*5m 的点状地物,如影像明显的灌木、树冠中心等。 制 点位应尽量选刺在相对平坦的地面目标上,当选刺在房顶、围墙、树冠等 高于地面的地物或陡坎顶部时, 应注明点位上下位置并量注 点位至地面 比高至 , 并说明点位刺在何处,高程测至何处。 测控制点均须实地打木桩或作标记。 制点编号。所有控制点编号均采用三位阿拉伯数字前冠英文字母编写,标准点前冠 渡点前冠 位阿拉伯数字从“ 001”至“ 999”,各测区控制点不得重号。黑龙江第一测绘工程院黑龙 江测区为“ 001”至“ 300”;黑龙江第三测绘工程院吉林测区为“ 301”至“ 900”;黑龙江第一测绘工程院吉林测区为“ 901”至“ 950”、黑龙江第二测绘工程院吉林测区为“ 951”至“ 1050”、辽宁测区为“ 1051”起。 制点联测 像控点联测采用全球定位系统( 量方法完成。 制点精度 ( 1) 航片控制点精度应满足表 3的要求 表 3 单位: m 地形类别 平面中误差 高程 中误差 平 地 陵 地 地 山 地 :特殊困难地区的高程测量中误差按上表相应放宽 ( 2) 卫片控制点精度应满足表 4 的要求 表 4 单位: m 地面分辨率 地形类别 5米分辨率 平面中误差 高程中误差 平地 陵 地 山地 差计算采用的基准 11 三维约束平差采用 标系,最后平面坐标通过二维约束平差方法转换为 1980 西安坐标系,高程通过 件转换 为 1985国家高程基准。 用的时间 记录。 网原则 ( 1) 连接形式及单参考站、双参考站(双基准站)的作业方法进行。 ( 2)根据测区形状,每个测量单位可布设 1个或 2 个 据控制点数量和分布以及B 级 角点、水准点情况分成若干个独立的区域 ,每个独立区域基准站之间要构成框架网, 联测至少两个 , 1 2个水准点(可作为航摄成图检查点)和至少两个二等以上具有 1980西安坐标系的三角点。 ( 3)一个区 域内两对相互独立的基准站之间要进行联测,测段长度在 120分钟以上。 ( 4)每个 量 业采用单频 /双频 本技术规定如下: 卫星截止高度角 15 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 4 观测时段数 1 数据采样间隔 15段长度 60片基准站之间距离 70片基准站之间距 离 50片流动站至基准站距离 50考距离) 航片流动站至基准站距离 30考距离) 观测边大于 30观测条件不好,则时段长度应 90 般情况下,流动站应在两基准站控制的区域内,形成内部三角形。 测成图在等级点满足的情况下应尽量控制网的范围,网不能随意扩大和外延。 据处理 线解算 及平差采用 差时,以提供的水准点和三 角点作为三维约束平差的起算数据。基线向量的选取,一般情况下小于 30于 30选三差解。 制点进行三维约束平差后,可选取至少两个以上已知 1980坐标的三角点进行二维约束平差,亦可采用三个以上重合点的办法利用平差软件进行 西安 1980 坐标系转 12 换参数计算,然后进行坐标转换。 用联测的已知水准点对转换后的高程点进行检核。检验结果应符合表 3的规定。 弱点高程中误差 , 的规定。 公式中 区域大地水准面平均中误差即 终上交成果数据取位至 量控制 ( 1)产品质量检查工作应贯穿于生产全过程,并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工作。 ( 2)测量队检查完后评定成果的作业质量,院和局级检查完后核定成果质量。作业质量、成果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必须返工重测。 ( 3)外业检查的方法及比例 业重点抽查边境、边缘控制点。 量队、院对全部成果应进 行 100%的内业检查,控制点院检查比例不低于 30%。局级验收依据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件组织 档资料 ( 1) ( 2) 基线解算手簿 ( 3) ( 4) 控制点成果表 据资料 ( 1) 控制点成果 表( 式); ( 2) 质量检查报告( 式); ( 3) 生产技术总结( 式); ( 4) 外业观测和解算数据。 业生产设计方案 用软、硬件 ( 1) 航片扫 描:使用 描仪作业,利用 件检查扫描影像。 ( 2) 空三加密:根据资料情况,分别采用 件进行空中三角测量和解算;字摄影测量系统 13 ( 3) 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根据资料情况 使用 单片数字微分纠正 行 数字正射影像生产。 ( 4) 其他软件: 像处理软件、 色软件。 业生产 技术 流程 图 7 度指标 向精度 野外实测控制点 , 模型绝对 定向后, 平面和高程中误差均 不大于表 5 规定 。 表 5 定向种类 地形类别 限差 内定向 (相对定向( 绝对定向 平面 (m) 高程( m) 一般 最大 平地 别不大于 陵地 地 山地 1:10000 地形图上选取控制点的加密区 , 其模型绝对 定向后 平面和高程中误差均 不大于表 6 规定。 表 6 定向种类 地形类别 限差 内定向 (相对定向( 绝对定向 平面 (m) 高程( m) 一般 最大 平地 业1:5万 控制 制 空三加密 全数字摄影 测量系统 单片数字微分纠正 数字正射影像 摄底片扫 描 元数据文件 成果检查 验收 1:1 万图上选点控制 成果整理 上交 14 丘陵地 个别不大于 地 山地 内定向残差达不到规定限差时,应认真查找原因。在 排除了航片参数使用错误和其它操作错误时可以 成图。限差超过 应上报设计人员备案。 像精度 ( 1)平面精度 1:50000数字正射影像地物点相对于附近野外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表 7规定: 表 7 单位: m 地形类别 1 米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平面中误差 从 1:10000 选点 1: 50000 野外控制 平地 25 丘陵地 25 山地 高山地 注:大面积单一地物区如:水体、森林、草原、戈壁等误差可适当放宽,但最大不得大于上表的 ( 2)接边精度 影像接边差不得超过表 8规定。 表 8 单位: m 地形类别 1米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图幅接边差 米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图幅接边差 平地、丘陵地 25 山地、高山地 不同分辨率影像之间接边时,按低分辨率的接边差要求执行。 摄底片扫描要求 描分辨率 根据 影比例尺为 1:25000、 1:32000摄区,扫描分辨率为 25摄影比例尺为 1:60000 的摄区 ,扫描分辨率为 16m。 描参数设置 15 在整条航线扫描之前,应先调整好扫描参数,扫描参数的调整原则是使扫描影像的灰度直方图尽可能布满 0灰阶,并接近正态分布。对影像质量较差的应进行增强处理,包括灰度拉伸、反差与亮度处理、边缘信息增强处理等。在换航线扫描时,应检查是否需要重新调整参数。 描质量要求 扫描影像应反差适中、色调饱满,全像幅影像完整,特别要注意框标完整清晰。扫描范围应在保证影像完整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小,以减少数据量。 三加密 密控制 点的三种获取方式 第一种 利用外业控制成果进行空三加密; 第二种 是在 1:1万地形图上选取控制点,同时进行换带及坐标系统的改正; 第三种利用 料进行无地面控制的空三加密 。 密控制点的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采用 第二种是 第三种是用 加密起算成果的要求 ( 1) 野外实测的像片控制点,对于 附近基础控制点的平 面位置中误差和高程量测中误差不得大于表 3的规定。 ( 2) 从 1:10000地形图上量测的像片控制点 , 对于 附近基础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和高程量测中误差不得大于表 9 的规定。 表 9 单位: m 地形类别 平面中误差 高程 中误差 平 地 陵 地 地 山 地 制点具体选取方法 平高点的选取是在区域的周边,以 1:100000图幅为单位选取;高程点以 1:50000 图幅为单位选取。 16 图 8 注释:平高点 高程点 多余控制点:多余控制点应分布均匀,尽量分布在离基本定向点较远处,数量一般一个加密分区不少于 5 个,对于获取控制资料困难的加密分区,最低不得少于 3 个。 图幅 检测点: 每幅 1: 5 万图至少要有 20 个以上的平面检测点用于计算 平面中误差,其中每幅 1: 25000的图幅中至少要保证有 5测精度应符合表 7 要求,结果填入文档簿。检测所用的控制点为加密的多余观测点,以文件方式提供下工序作业。 三加密精度 ( 1)加密 航向基线要求 直接从 1:10000地形图上和其它控制资料读取平高点的航向基线要求见表 10。 表 10 航摄比例尺 基线数(条) 大于 1:25000 14 1:25000 1:35000 10 小于 1:40000 6 17 ( 2)加密 平面坐标和高程 采用 术的航空摄影资料进行无控制空三加密,以保证正射影像镶嵌和接边能够满足精度要求。 空中三角测量按 2340行,其中:绝对定向后,基本定向点残差,多余控制点(检查控制点)的不符值及公共点的较差的要求分别为: 中三角测量各项限差不大于表 11 规定: 表 11 单位: m 控制资料 地形类别 点别 平面 限差 高程限差 平地 基本定向点 余控制点 间公共点较差 陵地 基本定向点 余控制点 间公共点较差 地 基本定向点 余控制点 间公共点较差 山地 基本定向点 余控制点 间公共点较差 4.0 :10000地形图上读取控制点的 空中三角 测量各项限差不大于表 12 规定: 表 12 单位: m 地形类别 点别 平面限差 (m) 高程限差 (m) 平 地 基本定向点 余控制点 间公共点较差 陵 地 基本定向点 余控制点 间公共点较差 地 基本定向点 余控制点 间公共点较差 山 地 基本定向点 余控制点 间公共点较差 密计算的各项限差 常规空三加密相对定向按如下规定执行: 18 ( 1) 模型连接较差计算公式如下: S 10 z 10-3/b 式中: S 平面位置较差, m; m 像 像片比例尺分母; 航摄仪焦距, b 像片基线长度, ( 2) 平地、丘陵地 像点误差 为 地、高山地 像点 误差 为 对于摄影质量较差的摄区平地、丘陵地个别点 像点误差不得大于 点误差可参照上述限差执行,个别像点最大误差可放宽 ( 3) 制空三加密时,对以上 各项 超限的 限差 ,应认真查找原因,再上报设计根据摄区的实际情况处理。 号的编制 一个摄区内的所有点不能重名。 在计算时对 各类 点号编排应有 规则,并在摄区 加密作业说明或 加密成果使用说明中进行说明。 密中 对航线两次飞行情况的要求 ( 1) 两次飞行处像片的航高、色调、旋偏角、基线 等均满足同航线要求时(重叠度为 60%)不须补控制点,对两次飞行的航线可视为同航线。 ( 2) 两次飞行处的像片不满足以上要求时,按航内规范中的短航线方式处理。 密 控制点的选取 自由图边处应注意满幅,控制点、加密点应选在图廓线外。对图廓外无明显地物或控制资料获取不全的特殊区域, 达不到要求时上报设计人员处理。 密接边规定 ( 1) 同地形类别的区域网之间公共点接边,依据不同资料源,平面和高程较差不 得大于 表10、表 11规定,在限差以内取中数作为最后使用值。 ( 2) 不同地形类别接边时, 平面、高程的较差(以高精度地形类别限差为准),在限差以内取中数作为最后使用值。 ( 3) 不同带之间公共点接边,先将平面坐标换算到同一带后,在限差以内取中数,再将中数值换算到邻带,各带用中数值作为使用成果。 ( 4) 果整理 ( 1) 估算 加密点的中误差( 计算公式见 1:50000内业规范 ), 记入 文档簿 。 19 ( 2) 经分析处理各项限差均符合要求后, 整理输出过程数据文件及成果数据文件。 密成果上交内容及要求 ( 1) 使用武汉适普软件 有限公司的 件进行加密生产,应包括如下文件: * * 储加密点像方坐标; * * *每张影像有一个内方位元素文件; *每张影像有一个外方位元素文件。 其存储目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