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侨农场改革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 尊敬的杨主任、各位领导: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 的心情迎来了省人大常委会外侨工委杨主任一行深入我区 检查、指导农场的改革和发展工作,这充分体现了省委、 省人大、省政府对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必将极大地激发全体场员的工作热情,有力地促进我区的 改革和发展进程。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华侨管理区党委、 管委会以及全区干部、职工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 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工作情况作如下汇 报,不妥之处,敬请给予批评指正。 一、农场基本概况 *农场始建于 1955 年,1963 年接收安置迫迁回国的归 侨后,经中侨委批准改为国营*华侨农场,曾先后隶属于 省垦植局、中侨委、省军区、省农垦总局、省侨办。XX 年 3 月改制为县属县管的国有农业企业。XX 年 3 月改制为砚 山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改称*华侨管理区管理委员会, 全区现有 521 户 1589 人,其中归侨侨眷 275 户 851 人,离 退休人员 257 人,改革后的管理区有机关干部职工 11 人, 内设综合办公室、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下设 2 个党总 支、2 个社区、9 个居民小组。全区占地面积 4940 亩,其 中耕地面积 3510 亩,人均占有耕地 2.2 亩。XX 年,全区实 现社会总产值 768 万元,场员人均有粮 455 公斤 ,人均 纯收入 1545 元。 二、改革发展工作进展情况及主要做法 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 1、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是做好农场改革和发展工作的 关键。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华侨农场的改革和发展 工作,把华侨农场的改革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之中,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华侨农场的改革和发展。 为做好此次改革工作,县委、政府领导多次深入我场调研 掌握第一手资料,书记、县长专门召集县有关部门负责人 到场里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现状,帮助解决存在的 困难和问题。县委专门成立了以州委常委、县委马书记为 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七个工作组具体指导我们开展工作。 县委、县人民政府结合实际对管理区领导班子成员作了合 理安排。对经考试不能录取为公务员的人员采取事业编制 安置纳入财政全额供养。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确保了农场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2、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加强对我场改革发展工作的 领导,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 视、成立农场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我们及 时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场长任组长,分管副场长任副组长, 党委班子成员及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华侨农场改革发 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分别下设组织人事、清产核资 等 7 个工作组于场综合办、财务科、保卫科,有力地促进 了农场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3、管理体制改革初见成效。接省政府云政发XX13 号文件后,我场及时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 并结合实际,就农场改革发展工作统一意见,形成共识。 XX 年,*华侨农场推进改革和发展实施方案及*华 侨农场在职机关工作人员考核过渡、录用公务员办法已 完成报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工作组的 具体指导下,相关工作积极稳步推进。体制改革模式。保 留华侨农场牌子,设立*华侨管理区党委及其管委会,作 为砚山县人民政府派出的正科级单位,并于 XX 年 3 月 19 日 在我区举行了挂牌授印仪式,赋予管理区相应行政职 能,核定行政人员编制和事业编制,管理区教育、卫生、 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分别挂靠*镇、江那镇、盘龙乡管 理。管理区下设 2 个社区、9 个居民小组,设社区总支书记 兼主任、总支副书记、副主任兼文书各 1 名。截止 5 月 31 日 ,我区社区建设选举工作已全面完成,选举产生了 侨园、桑源两个社区及 9 个居民小组领导班子,选举产生 的领导班子中年龄最大的 53 岁,年龄最小的 23 岁,其中 大专文化 4 人,高中、初中文化 25 人,年龄结构合理、高 素质的社区、居民小组领导班子已初步形成。(2)人员编制。 根据云政发XX13 号文件精神,并结合农场实际,改革 后,*华侨管理区核定行政编制 10 名,机关内设综合办公 室,所需人员从原农场管理人员中按照有关规定考核、考 试择优任用。目前,我区公务员考录定岗工作已全面完成, 经人事部门资格审查,我区共有 7 人符合公务员考试条件, 并于 XX 年 4 月 25 日 参加统一笔试考试、 5 月 20 日 参加州级健康体检;其余 2 名不符合公务员考录条件人员 也按照县有关政策和规定纳入了事业编制。(3)组织人事安 排情况。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 我场机关管理人员在人事安排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在 人事安排上,除按省有关文件规定完成 10 名行政人员招录 外,县委、县政府给予事业编制在管理区新成立农业技术 综合服务中心,用于安排不符合公务员招考条件的人员。 XX 年 2 月底,县委、县政府已完成了管理区领导班子的配 备,原场纪委书记李本金和武装部长赵正权改定主任科员 后调*镇工作,实现了新老班子顺利交替。 全面推进危房改造工作 按照省发改委云发改投资XX1493 号文件,*华侨农 场 XX 年至 XX 年的归难侨危房改造指标共 275 户,其中 XX 年 137 户、XX 年 138 户,并要求用两年时间完成实施。为 确保危房改造工程顺利实施,我区严格遵循“统一规划、 自选户型、个人自建”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一是规划落 实到位。我区危房改造主要采取原址改造为主,对原址无 法改造的,由农场按户均 150 平方米 宅基地的标准统一 规划安排地块无偿划给场员建房,改造规模根据场员的经 济承受能力分为经济型、普通型、小康型三种供场员选择。 二是资金落实到位。XX 年,省侨办共下达我区 177 户非归 难侨危房改造计划,并下达 90.4 万元的危房改造配套设施 建设指标。目前,上级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共到位 678.5 万 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到位 248 万元,到位 100,省级资 金到位 403 万元,到位 100,州级资金到位 8.25 万元, 到位 100,县级资金到位 19.25 万元,到位 100。现全 区危房改造共完成总投资 1481 万元,完成归难侨和非归难 侨危房改造 309 户 25113m2 ,在建 65 户 5282 m2 , 管理区共兑现危房改造补助资金 496 万元,其中通过一卡 通兑现 137.5 万元。三是工程质量监督到位。危房改造是 一项系统工程,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安全,我区成立了以管委副主任为组长,安全及交通与社 区规划助理和 2 个社区居委会副主任为成员的危房改造工 程质量监督组,具体负责监督全区危房改造按工程建设程 序规范施工,做到建房户申请、批准、开工、施工、竣工 验收等环环相扣,严格工程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四是 配套设施建设到位。通过税改转移支付、上海整村推进项 目等,我区进一步加大危房改造配套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 目前共整合基础设施建设配套 254 万元,完成了侨园社区 一组、三组、四组、六组和桑源社区一组、二组居民区道 路硬化工程;为进一步改善场员的生产生活条件,XX 年省 级共下达我区 90.4 万元的危房改造配套设施建设指标,该 项目通过招投标组织施工后已于 XX 年 2 月 8 日 全面竣 工交付使用,完成了侨园社区二组、五组共 1XX 平方米 的居民区道路硬化工程。 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保障工作 我区现有“4050”场员 68 人、非“4050”场员 85 人, 其中,“4050”归难侨场员 24 人、非“4050”归难侨场员 24 人。按照“先交后补”的原则,目前止,我区共兑现 XX 年“4050”场员和非“4050”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助 82 人,共补助资金 184958 元,其中 XX 年 12 月前欠费补助 6820.8 元,XX 年 1 月至 XX 年 12 月缴费补助 178137 元。 土地勘界确权工作全面完成 为确保我区场员的土地合法权益不受侵害,XX 年以来, 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区先后聘请四川省地质 测绘院驻昆明办事处及昆明土地公公科技有限公司对我区 的土地进行了全面的勘界测绘,经相关部门有关工作人员 的共同努力, XX 年 6 月 25 日 县国土资源局向我区颁发 了国有土地使用证,经确权我区现占地面积 4940.25 亩, 其中耕地面积 3510 亩。 全面完成了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编制 为增强华侨管理区的发展后劲,不断改善场员的生产 生活条件,在县发改局的指导下,我区对管理区的中长期 发展进行了调查评估,明确了今后管理区的发展路子,完 成了*华侨管理区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中长期 发展项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区计划实施 9 个项目, 需投资 4532.7 万元。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华侨农场紧紧围绕“猪、沼、果、桑”的 发展思路。蚕桑产业快速发展,共完成桑树种植面积 1200 亩,XX 年群众增加经济收入 100 余万元,亩均纯收入 1525 元;畜牧业生产有新突破,XX 年共完成生猪改良 1850 头, 出栏肥猪 1125 头,出栏仔猪 712 头,发展果园养殖家禽 23 户 2586 只;水果生产有新特点,以老果园的更新改造和推 广发展新品种为重点,完成果园更新改造 550 亩,发展日 本甜柿 100 亩,石榴、花红李等水果 200 亩,成功引种猕 猴桃 20 亩。 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覆盖农场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XX25 号文件 精神,全面减轻场员负担,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关心支 持下,XX 年来,我场停收了场员群众类似“乡镇五统筹” 的费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覆盖农场。在各项支农惠 农政策的落实上,我区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一 是按场员补助 600 元、自然场员补助 480 元标准,XX 年通 过“一卡通”兑现税改转移支付直补资金 963 人共 49 万元; 二是其它补贴的落实上,XX 年共兑现粮种补贴 286 户 1500 亩 1.5 万元、综合补贴 369 户 2185 亩 80757 元、农机补贴 12 户 12 台、家电下乡补贴 18 户。 三、认真贯彻落实侨法,努力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 为确保广大归侨侨眷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近年来我区 加大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其实 施办法的宣传贯彻力度,将侨法及其实施办法广泛 印发至全区各居民小组,做到户均一套侨法宣传资料,并 认真抓好落实工作,切实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近年 来,全区未出现侵犯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情况。 四、需上级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1、危房改造配套设施建设资金缺口严重。XX 年,上级 虽安排我区 90.4 万元的危房改造配套设施建设资金,但由 于我区基础差、点多面广、群众居住分散等原因,与危房 改造相配套的道路硬化、供电、供水及排污、绿化等配套 建设全区共需投入 831.2 万元,资金缺口严重。 2、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后劲不足。一是农田水利基础 设施仍不够完善。由于缺乏资金投入,目前全场尚有近 XX 亩耕地无法解决灌溉问题,特别是由于建场时间长,原投 资新建的水利设施老化突出,病险严重;二是道路交通条 件还不够完善。全场共有道路里程 17.75 公里,目前,除 3.7 公里为水泥路外,其余均为等外路,晴通雨阻现象十分突 出。 3、产业结构调整资金投入不足,蚕桑产业发展缓慢。 由于我场缺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蚕农养蚕所需的蚕 台、蚕簸、蚕房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蚕农养蚕设施配 套不规范,蚕房设置不够合理,产出的蚕茧质量参差不一, 以致桑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得 到充分发挥。 4、由于长期持续干旱,群众因灾损失严重。XX 年 9 月 份以来,我区范围内持续高温少雨,雨量较往年严重偏少, 加之现有的 5 口机井因建设年限较长等原因,设备及管网 老化严重,不能正常供水,导致我区部分居民小组人畜饮 水困难,小春作物面临绝收,大春作物无法按时下地,柑 桔枯萎死亡,桑树不能按节令正常发芽。目前全区农作物 共受灾 2180.61 亩,成灾 1635.6 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400 余万元。恳请省人大协调有关部门解决 5 口地下机井设 备更换及 16500 米 主输水管道改造经费 120 万元,并协 调解决群众的农作物受灾补助 100 万元。 5、场员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全区现有低收入人群 390 户 1011 人,有 310 户 806 人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还 有 80 户 205 人未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别是在我区柑桔枯 萎死亡、遭受毁灭性灾害的情况下,恳请上级加大对我区 贫困场员的帮扶力度,在最低生活保障上做到应保尽保。 6、拖欠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的问题。XX 年改制前,由于 农场负债经营,亏损严重,尚拖欠 238 名离退休人员 XX 年 应报销医疗费 31.91 万元,有一部分离退休职工甚至直至 去逝都没能兑现 XX 年拖欠医疗费。 7、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缴费困难。我区共有退 休人员 253 名,为确保改革后广大退休人员医疗费得予按 时报销,促进管理区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县劳动和社会 保障局已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将农场退休职工基本医疗 问题纳入我县关闭破产国有企业范围统筹解决,所需参保 资金按中央补助 53.2,省级、县级各配套 10,用人单 位筹集 26.8的比例,我区需一次性自筹退休职工基本医 疗保险统筹金 52 万元。鉴于我区负债严重,无任何经济来 源的实际,请求省人大协调省财政将属管理区承担的退休 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金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给予解决。 五、下步工作思路 按照“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 的总要求,围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目标,下步工作中我区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以农业水利、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农业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是我区工作的重中 之重,下步工作中,我区将紧紧围绕“猪、沼、果、桑” 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及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目标,认真组织 实施好*华侨农场道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华侨 农场 XX 亩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及*华侨农场人 畜饮水工程建设项目,计划投资 1573.4 万元,其中请求 上级帮助解决 1250 万元,建各队居民区 3.5 米 宽水泥 路 11000 米 、场区 5 米 宽通队水泥路 16250 米 ,新建*水库北高沟至北底沟三面光排洪沟渠 2980 米 ,打机井 3 口,架设输水管道 10700 米 ,建 1200 立方 蓄水池 1 个、800 立方蓄水池 2 个,使全区的水利、交通、 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得到较大程度改善,有效提高我区农业 综合开发效益,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进程。 2、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始终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 科技增效益”的发展思路,跳出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一 切以场员增收为出发点,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蚕 桑产业上,以砚山县芳源茧丝绸有限公司为龙头,完成总 投资 801 万元,其中请求上级扶持 700 万元,扎实抓好 *华侨农场 XX 亩优质蚕桑生产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装饰材料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子专用设备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收寄安全知识培训课件考试
- 试生产情况总结报告
- 攀爬围墙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基础试题库和答案
- 危重病学组应知应会试题(附答案)
- 2024年山东省威海市医疗三严三基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幼儿园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 JJG 1114-2015液化天然气加气机
- GB/T 4857.17-2017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17部分:编制性能试验大纲的通用规则
- GB/T 23469-2009坠落防护连接器
- GB/T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 GB/T 13477.11-2017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1部分:浸水后定伸粘结性的测定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 LTD2100探地雷达技术培训探测过程课件
- CCU二月份理论考试试题
- 2耐压试验报告
-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标准标准教材
- Q∕GDW 12106.3-2021 物联管理平台技术和功能规范 第3部分:应用商店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