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司法新模式救助贫困人员经验材料 1 月 13 日,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的*籍学生唐金娥给 *法院写了一封感谢信:“当听到母亲说父亲因车祸丧生 的案子得到司法救助时,我和在河南财经大学读书的哥哥 心里万分感激也许对别人来说,5000 元不算什么,但 对于十分拮据的我家来说,就是雪中送炭。” 这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在全国率先启动涉诉特 殊困难人员执行救助机制的一个案例。近日,记者带着 “*模式”是在什么背景下“破冰”、到底取得了哪些成 效、是不是在为“老赖”开脱、是否会滋生法院执行不作 为等疑问到实地展开调查。 困惑:执行难生存更难 现年 78 岁的浦周兰是来宾镇来宾村委会大块田村村民, 自从她患有精神病的儿子被同村村民李容高打死后,她便 与在上学的孙子相依维命,靠种菜卖维持生计。*市法院 虽然判决了李容高刑事附带民事赔偿 1.8 万元,但李容高 家仅有一间土屋,且年均收入不到 600 元。拿什么执行? 这让执行法官犯了难。从 XX 年开始,这个案子就“挂”起 成了执行积案。 执行难问题不仅是长期困扰法院乃至政法工作的突出 问题,还是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 *全市 140 多万人口中,有 38.1 万贫困人口,贫困人 口占*市总人口的 26.71%,四分之一还多的贫困人口,使 得法院涉诉特困人员案件也占有相当比例。截至去年底, *市法院未执结的 578 件积案中,申请执行人为特困人员 的案件 142 件,占总积案的 24.57%。这几项数据表明:一 是法院执行难,二是由执行难引发的涉诉特困人员生存难。 涉诉特困人员打赢了官司,却因被执行人无经济能力执行 等原因,而无法执行判决。本身就处于低保线的涉诉特困 人员,身心受到伤害之后,在生产、生活等方面更加陷入 困境。 已在*市法院执行局从事执行工作 10 年的孙亚东法官 深有感触地说,在执行案子的过程中,有些来申请执行的 人车旅费都靠借,要求法院执行的愿望非常强烈。法官们 去执行时,发现对方条件也非常差,把牲畜和家具等财产 协商一个价格执行给对方,就会出现被执行人与法官发生 冲突的事,每年都会遇到,有的执行法官甚至还被打伤。 这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还严重损害司法权 威,削弱了法院的执行能力,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尝试:缓解“两难”困境 大量的执行案件得不到解决,特别是涉诉特困人员, 因法院穷尽了所有执行手段和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没有 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申请执行人得不到应有的损害赔偿, 不断引发上访、信访等,这不仅使司法机关案件了结的功 能受到削弱,而且极易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究竟该怎样破解法院执行难和涉诉人员生存难这座 “两难”冰山呢? XX 年 7 月,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许前飞在*调研时思 谋:以往,政府给笔钱,由法院发给有关案件当事人的做 法解决不了实质问题。因为法院不是社会救助机构,什么 样的当事人才符合救助条件,在认定的客观标准以及救助 程序上都是模糊不清的。但是,现在我省已有相对成熟的 社会保障体系,为什么不去依托它呢?再说,当财产权和 生存权发生冲突时,生存权永远高于财产权,司法必须关 注民生。为此,他明确提出建立涉诉特殊困难人员执行救 助制度的工作思路,并决定以*市作试点,探索开展这项 工作。随即,*市启动了涉诉特殊困难人员执行救助机制。 该机制在运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 法院推动为基本思路,与民政、医保等部门紧密沟通协调, 以财政预算、社会筹集资金作保障,并与社会保障制度对 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的运作模式。*市政府首拨 50 万元作为该项工作的启动资金,并从今年开始,财政每年 预算安排 5 万元,省高院和曲靖市中院分别注入资金 30 万 元和 10 万元。今年 1 月,*市还向社会募集到救助金 80 多万元,为涉诉特困人员执行救助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去年 12 月 2 日,当浦周兰接过执行救助金 3000 元时,不 识字的她双眼噙泪、百感交集:“我孙子王怀忠 XX 中的学 费有着落了!我自己脚疼的老毛病也可以去医院治疗了! ”*市民政局还给她享受了低保待遇,学校还为其孙子免 除了学费和住宿费。 执行救助不仅解决了涉诉特困人员的基本生存、看病 等问题,还破解了这类案件执行难的问题。通过执行救助 机制,*市像浦周兰一样领到执行救助金的涉诉特困人员 已有 189 人,先后两次共发放救助金约 70 万元,其中有 74 人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10 余人纳入医疗保险,消化了全 部未执结案件的 24.57%。此项制度使申请执行人与法院和 被执行人之间的矛盾出现了缓冲,这不仅体现了法院对涉 诉特困人员的司法人文关怀,而且对保障民生、促进和谐、 维护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建议:长效机制需完善 把低于生活保障标准或处在保障边缘的执行申请,在 穷尽一切措施依然无果的情况下纳入民政救济的“*模式” ,切实带来了执行合力:对法院来说,缓解了执行难;对 当事人来说,解决了涉诉特困人员生产、生活、看病和子 女就学等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对社会来说,救助民事案件 的申请执行人和刑事案件被害人,使当事人双方对立、对 抗的情绪得到消减,一些涉法涉诉的信访案件在一定程度 上得到减少,对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稳压器”的作用。 但是,也有人认为,涉诉就是法院的事,法院是裁办 者,怎么变成了救助者?有的单位或部门甚至认为,搞救 助是政府在替被告人“埋单”、替“老赖”开脱。*市法 院院长刘建刚认为,这些议论可以理解,但透过“*模式” 可以看出,执行救助机制涉及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必 须以党委领导、政府为主导,由法院积极推动与民政、劳 动和社会保障、卫生医保等部门协商对接,如果缺少党委、 政府的支持,这件事是肯定办不好的。法院参与恰恰体现 了司法关注民生,司法贴近涉诉特困人员,诠释了司法的 人文关怀。 谈到“以救代执”可能会造成案件承办人通过对案件 申请人的救助,免除其执行责任,造成怠于执行的问题, *市法院负责调研、起草救助办法的朱泽法官认为,救助 的首要条件必须是穷尽执行手段,救助办法中穷尽执行手 段的硬性规定,保证了法官必须履职到位、穷尽执行手段 才能进行救助;另一方面,在终结执行裁定书中必须明确, 一旦对方有履行能力,申请人就有权申请恢复执行,法院 就必须重新启动执行程序,怠于执行就得到有效防范。谈 到涉诉低保与实际的困难群众产生矛盾该怎么处理时,朱 泽认为,涉诉特困人员所面临的困难和伤害比一般困难群 众要大得多,因为打官司身心疲惫,只是在同等贫困条件 下,涉诉人员优先。在确定涉诉人员救助条件时,首先要 实行公示,如果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达不到救助条件,就 要组织当地基层组织及村民和当事人进行听证后,确实符 合条件的才进行救助。 “*模式”这一涉诉特困人员的“救命机制”,到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梯形(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5课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说课稿4 川教版
-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使用压缩软件 2说课稿 冀教版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2节 1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2)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 湖南省桑植县贺龙中学高中音乐《第三单元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 鼓乐铿锵 教案
- 10《苏武传》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2025年初中生物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学设计
- 4.2.1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坐标图像题(第2期)原卷版
- 诚信展业与法律法规月演示
- 《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综合(Ⅰ)》第7课+课件
-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 教学大纲
- GB/T 17622-2008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
- 笔记本电脑的组成与常用维护维修方法
- 学会沟通学会表达课件
- 针灸血肿课件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教材解读及单元目标
- 财务尽职调查工作方案
- 焊接和切割作业的防火、防爆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