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心得 XX 年 4 月 18 日至 20 日,有幸到成都参加“国基教育 大讲堂蓉城之春”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 研讨会,此次成都之行令人难忘。 4 月 18 日下午一点,我们一行数人乘车从资中出发, 历时一个半小时到成都。已经很多年没有到成都了,日新 月异的发展,让仅存在记忆中的一点儿关于成都的印象已 经找不到任何的痕迹了。进入成都市区,街道两边碧绿的 青草、绽放的鲜花、优雅的树木和悠闲的行人首先就让人 感觉到成都这座“休闲之都”的魅力;林立的高楼,间或 着古老的建筑恍若让人有穿越时空的感觉;塔吊、地铁围 栏等,无不又在宣示着城市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市区差不 多一个小时的车程既让人体会到成都之大,又让人觉得有 一点点无奈。 报到后,找到好不容易才在网上提前预订的旅店,已 经是下午五点。稍事休息,又得去看从旅店到会场的路线, 还好,不算太远,才放下心来。吃过晚饭,出去转了转, 无意间转到了府南河边,处于城市中央,风景尚好,行人 亦多,但不敢多转,毕竟明天还有一天的学习。回到旅店, 十点准时休息。 4 月 19 日的学习按规定是早上 8 点半开始,我们想去 占一个好位置,早上 7 点就起床,洗漱完毕后匆匆在路边 小店吃过一点东西,不到 8 点就到了会场。不过,比我们 早的是大有人在,会场正中间前几排的位置已是让他们捷 足先登了,还好,右边的第一、二排还有几个空座位,赶 快抢占。幸运的是,下午和 20 日的早上都抢到同样的位置。 此次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按 计划除了会议的学术主持陈洪杰为我们进行有关“辩课” 的专题讲座外,还请 7 位名师为我们展示 11 节观摩课。由 于自己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时间不长,加上很少有这样高 水平的学习机会,因此,一直在心中充满了期待。 第一节成都高新区芳草小学的赖杉老师执教的邮票 的张数就对我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整堂课 45 分钟里, 赖老师大胆地将课堂“放”给孩子们,小组讨论用了 18 分 钟,分享交流用了 20 分钟,老师只是在开场时简洁地提出 了要求,中间适时有一些追问和点评;学生们的表现让人 惊叹,不仅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还表达得头头是道, 相互间不仅有表达交流和补充深化,还有质疑和答疑。学 生真正成为了整个课堂的“主人” 。这是赖老师借鉴现代企 业管理模式,创新地运用“cEo”模式进行课堂组织教学的 “分享式教学模式” 。分享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单元是“问题 思考分享” ,其基本原则是:“意识前移,人人参 与;教师让座,参与无错” ,其关键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 “cEo 模式” 。其实, “cEo 模式”通俗地讲,就是小组合作 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差异,进行组内异 质、组间同质的人员搭配,每个小组有学习层次不同的 4 位同学,每个人有自己相应的“职位” ,例如:一号叫做 “信息官” ,二号叫做“公关总监” ,三号叫做“技术总监” , 四号叫做“首席执行官(cEo) ”,也就是小组长。组内的每 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当然最重要的还是 cEo,他们的学 习基础和能力水平相对比较强,要承担组织小组学习活动、 检查与督促订正作业、指导和帮助组员学习、向教师反馈 和与家长交流组员学习情况等职能。当然,这种模式是不 是就让其他的同学,或者说是相对较差的同学就受到冷落 了呢?赖老师在课后的互动式评课中,也回答了这个问题, 她说,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之所以这样编成一二三四 号,目的就是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样获 得展示与表达的机会,比如,每天由不同序号的学生做主 打发言,可以增强他们的主动性,锻炼提升表达能力;cEo 也不是“终身制” ,可以进行调换或轮换。 “cEo 模式”通过 “节俭的导”和“慷慨的放” ,实现了令人惊异的课堂角色 转换,破解了当前自主探究合虚化的困局,破解了教师对 全体学生的“泛关注”和“定向关注”的困局,解放了老 师,解放了学生,使老师有了“分身术” ,为充分关注不同 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可能。为了让分享不流于形式,在分享 时还有“四有”的要求,即,有表扬、有疑问、有补充、 有提醒,这些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赖老师说,这种模式 的培养也不是很困难,大概两个星期就能进入状态,而且 效果是非常地好。这一节课,带给听课老师很多的思考和 启迪,我想,今后自己在教学中是完全可以学习和借鉴这 种教学方式的。 第二节字母表示数 、第三节生活中的负数 ,都 是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浙江金华市环城小学校长俞正强 执教的。第二节是新授课,第三节课在上课前,俞老师发 现由于教材版本不同的原因,已是学生学过的内容,而临 时改成了复习课。俞老师的课让人觉得非常地轻松愉悦, 其语言非常地浅显易懂、幽默风趣而又富有感染力,再加 上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让课堂上的孩子和听课的 老师们笑声不断,在堪称严谨的数学教学中“独树一帜” 。 例如:“现在又来预测老师要干什么了” 、 “这两个同学今 天是专门来预测、指挥老师的” 、 “现在最厉害的同学上来 了,那其他的同学就都来当老师” 、 “既然你们说要进入主 题,那我们现在就开始进入主题” 、 “肯定、一定、唯一吗” 、 “数学课的每个环节都充满陷阱,要小心一点” 、 “你就是 没有问题的人,那其他有问题的人就都找她” 、 “我发现你 们很容易满足” 、 “不问不觉得,一问不知道” 、 “你如果再 不发表(自己的看法) ,就让它憋死在肚子里” 、 “从今天开 始,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伟大呢” 、 “学习后就掌握了赚钱、 亏本和保本”俞老师的风格和成功之处,在于让孩子 们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喜欢数学,最好地诠释 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课后的互动式评课中, 俞老师真诚地与老师们进行交流,希望我们能像种地一样, 要先平整好土地,也就是打好基础;一切要以孩子为主, 采用适合的方法,方法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不合适,一 个好的课堂要用很多方法丰富起来;很多后面发生的问题 根源都在前面,因此要关注问题本身后面的问题;要善于 学习别人, “相观而善谓之摩” 就在会场门口简单地吃过午饭,又赶快去抢占位置。 下午首先是本会活动的学术主持、 小学数学教师副主编 陈洪杰为我们进行了辩课的情与理,知与行的专题讲 座。陈老师针对公开课、听课评课等的真实性、研究性和 有效性,就“辩课”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辩课”的实践进 阶分为“细节重建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 构风行水上”等层次。其中,细节重建部分让人印象 深刻。细节,既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又包括教师的教学 行为,往往容易被忽略,但恰恰是细节能折射出教师教学 的敏感性、教育理念与教学艺术;当把细节拿出来进行辩 论的时候,这些细节才成为问题,发现了问题,就找到了 改进的空间和成长的可能;在细节的改进中,要处理好 “开放与封闭、预设与生成、群体与个体、结果与过程、 主体与主导、简单思维与复杂思维”这六组相对矛盾的关 系。再关注并处理好细节的基础上,通过同课同构、同课 异构、异课同构等实践,达到“风行水上”的境界,形成 自己的风格,体现老师的生命价值。联系到学校日常的公 开课等教研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心 态:“我是来学习的” 、 “我水平有限” 、 “说了也白说” 、 “这么多人为什么要我说”因而往往是敷衍了事,要 进入辩论是更不容易。辩课的目的就是要提升教师的问题 意识,提高教师对教学问题的敏感性,引导教师改进问题, 获得成长,恢复教师应有的专业性、智慧性和挑战性,这 是教师获得职业快乐与幸福的源泉,而能成为一个更有意 思、更有意义的老师。辩课需要坦诚、悬置和务实,坦诚 就是要袒露自己,并不是来打酱油和打瞌睡的,而是“在 场”的;悬置需要反思成见、放下虚荣(身份、地位和别 人眼中的自己) ,享受碰撞、交流的乐趣;而务实就是“提 一个问题、提一条建议” 。改变自己,从辩课开始。 下午的第一节课是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潘海燕老 师上的字母表示数 ,和上午俞正强老师的课是“同课异 构” ,也的确体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潘老师的课更 接近于我们日常教学中的常态课。她从学生入手,依靠学 生来展开和进行:从学生经验出发,关注知识经验的前后 联系,让数学的知识“立”起来;从学生生活出发,将数 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的兴趣“舞”起来; 从学生思考出发,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让学 生的思维“动”起来。正是因为潘老师的教学注重从学生 出发,才让“静止的”教材有了“丰富的”课堂表现。 下午的第二节课是浙江省海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副 校长顾志能老师上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课。在你 们的日常教学中,练习课往往就是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 学生们苦不堪言,往往效果也不见得有多好;要把练习课 上成教研的公开课,更是觉得难度很大。顾老师的这一节 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他首先用“计算能手、计算 高手”的评价方式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然 后,引导学生口头编了 7 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式题。在这 7 道题中,首先让学生观察其中哪些是可以通过口算得出结 果的,然后通过口算解决了其中的 4 道题。剩下的 3 道题 也不先计算,而是让学生通过估算来进行结果的大小排列, 这样又锻炼了学生的估算能力。重点通过 40231 这道精 心准备的题来进行深化,让学生通过这道题中的 5 个数字 进行重新编组,使得答案比原来的答案要小,并找出其中 的最小的那一个,在这一过程中,极大地培养和锻炼了学 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等能力。最后通过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答案最大的题目(99999) ,而解决了答案的位数、估 计答案的可能性及介绍古人的计算方法等。顾老师的这一 节练习课,口算、估算、笔算样样齐全,学习过程丰富,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和提升。 一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结束了,晚饭后,抓紧时间去 了一趟成都著名的景点“锦里” 。锦里充分展现了成都深厚 的历史底蕴,红红的灯笼映衬着古老的建筑和街道,路边 的小摊出售着纸扇、石砚、糖人、皮影等琳琅的商品和特 产可惜天公不作美,还才逛了不远,突然而至的一场 雨让我们“落汤”而回。 第二天,4 月 20 日,我们和其他很多老师一样,也早 早地来到了会场空军大礼堂。大家还在等待的时候,8 时过 2 分,一阵剧烈的晃动突然袭来,大家立刻反应过来: 地震了!当时我坐在会场右边的第一排的最右边的第一个 位置,1 米左右就有一个双扇的木制应急门,当时门还未打 开,有两三个女老师着急地推门却怎么也推不开。我一边 招呼其他的人“快跑” ,一边飞起右脚,连踹三下,将门踹 开了(这应该不算是破坏国家财物吧,后来我还检查了一 下,只有锁被踹烂了,门基本上无大碍) 。人流将我“挤” 出了门,来到了外面的空地。听课的老师很快都疏散了出 来,其他楼房中的人也纷纷从楼上跑了下来。经历了 XX 年 的“512”汶川大地震,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明显地提高了 不少,在外面停留了十来分钟,大家仍然记挂的是自己的 位置,看到没有什么后续的反应(可能是距离的原因,大 家觉得震级不是很高,当时没有引起重视) ,又纷纷回到了 礼堂,准备继续听课和学习。会议的主持人在开场白中, 称刚才的地震为一个“小插曲” ,上午第一节上课的江阴市 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强震球老师还一再申明“刚才的震 动与自己无关” 。不过,逐渐传来的消息,让大家了解到 是距离成都 150 公里的雅安发生了里氏 7.0 级的地震,震 源深度只有 13 公里。如此近的距离、如此强的震级,让大 家的心里不由得忧虑起来。第一节课刚开始一会儿,会议 的主办方和空军的管理人员就上台宣布,由于地震和余震 的影响,所有的大型会议、活动一律取消,所有人员就地 疏散。我们也就离开空军大礼堂,最遗憾的是我们大家都 最想听的吴正宪、张齐华两位老师的课没有能学习! 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最想念的是远在资中的家人的 情况,特别是听说资中的震感比成都还要强,就更放不下 心了。妻子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