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鲁迅故居、秋瑾故居活动汇报与体会.docx_第1页
参观鲁迅故居、秋瑾故居活动汇报与体会.docx_第2页
参观鲁迅故居、秋瑾故居活动汇报与体会.docx_第3页
参观鲁迅故居、秋瑾故居活动汇报与体会.docx_第4页
参观鲁迅故居、秋瑾故居活动汇报与体会.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观鲁迅故居、秋瑾故居活动汇报与体 会 游先烈故居忆革命情怀树民族文化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 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 神。这个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 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份。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 化的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 透又有抵御。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而革命先烈的精神 是无限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种精神,没有一种自己 的文化,那这个民族是注定要失败的,而前人精神将是我 们民族振兴的最具价值的资源。 活动目的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83 周年,我局组织全体党员到 绍兴,参观了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故居和 我国近代杰出的民主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秋瑾的 故居。这次党日活动,通过实地参观,结合“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坚定对党的信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 信念,同时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先 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激励我局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发扬 传统,开拓进取,为推进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 我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活动经过 绍兴位于长江三角,是古越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古越 文化中心。绍兴以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著称于世,虽无名 山大川,却有稽山鉴水,钟灵毓秀。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的会稽山, “人在镜中,舟行画里”的鉴湖等构成了令人神 往的水乡自然景观,人称“东方威尼斯” 。绍兴向以“鱼米 之乡”著称,更以“人杰地灵” 、 “名人荟萃”而闻名。大 禹治水计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书法圣人王羲之,爱国 诗人陆游,巾帼英雄秋瑾,学界泰斗蔡元培,文化巨匠鲁 迅,一代伟人周恩来等等英才辈出,引人景仰。 在春光明媚的四月天,沿着前人当年的足迹,我们走 进绍兴,来这片孕育过无数英豪的热土,感受她自有的风 情,解读她特有的文化。 我们首先参观了秋瑾故居。他位于绍兴城内塔山脚下, 坐北朝南,木构筑,深五进,均为阴阳分瓦硬山造,是一 座较典型的江南民居。故居大门上面悬挂着辛亥革命老人 何香凝所题的“秋瑾故居”匾额。1988 年,秋瑾故居被国 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在绍兴的大街小巷,感受最深的就是那浓郁的鲁迅 文化,满目都是以鲁迅名字命名的单位、社会团体等,如 鲁迅幼儿园、鲁迅小学、鲁迅中学、树人中学、鲁迅图书 馆等等,还有各种各样以鲁迅作品为店名的旅游纪念品商 店。 鲁迅纪念馆,作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一代又 一代的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春秋季节,莘莘学子来这 里缅怀先生的战斗历程,学习先生的崇高人格;大批徜徉 于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之间的游客,更会感受到鲁迅故乡浓 浓的鲁迅氛围。 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解读着鲁迅,从鲁迅身上吸取忧国 忧民、甘为孺子牛的爱国主义精神,百折不挠、锲而不舍 的韧性战斗精神,博采众长、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并身 体力行。 活动体会 世纪初,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从封建专制向民主 共和过渡,近代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的转折时期。在这历 史的交叉点上,站立起了一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 他在对民族文化深刻研究的基础上,以敏锐的眼光,广博 的胸怀,研究西方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自觉地以 西方文化为参照来发现传统文化的痼疾,发现阻碍我们民 族迈向现代化的深层的文化心理制约机制,提出了建设中 国新文化的许多观点,成为一代思想文化领域的旗手。他 的这些思想对世纪的中国,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伟大事业,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来说,同样有着十分 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对传统文化既要澄清和改造,又要“择取”和 “承传” 。传统文化中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 粕。在吸收、借鉴、继承传统文化时,难免受到传统文化 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充分地权衡利弊,进行改革, 这是建设中国现代新文化的惟一出路。建设新文化必须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新文化决不可能“突然从天而 降” ,而是在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抗”与“对立”中,在澄 清与批判的过程中“择取”和“承传”有益的“遗产” 。鲁 迅关于对待传统文化的一些观点,启迪我们建设当代中国 先进文化,就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 发展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原创,尽在知音 www.网 络.com 网。 二、对待西方文化“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 拿” 。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世 界上,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 文化,都有自己文化的优长,所以才能在历史发展中占据 应有的位置。同时,每个民族的文化也有其弱点和不足, 需要在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和发 展自己的文化。树立拿来主义精神。拿来主义者对待中外 文化遗产既不一概排斥,也不会全盘继承,而是占有、挑 选,分清什么是鱼翅,什么是鸦片,什么是烟枪和烟灯, 也就是分清中外文化遗产中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从 而分别采取“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的不同态度。坚持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在学习西方文化时,系中 国传统文化,从而做到贯通中西,实现西方文化中国化。 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对待西方文化观,启迪我们,建 设当代先进文化,必须科学把握开放性即博采各国文化之 长,吸收国外一些优秀文化成果。实行对外开放的文化政 策,为我们吸收国外一切有益的文化成果提供了机遇。只 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对外开放条件下西方资产阶 级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挑战和影响,采取 有力措施和对策,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 过程中,就必定能始终把握好前进的方向。 三、建设中国新文化重在“立人” ,在于重塑“民族魂” 。鲁迅选择了从“立人”到建立“人国”的奋斗道路,从 启蒙教育、思想革命入手,着力于国民性的改造,以提高 国民素质,重铸民族魂。鲁迅关于中国新文化建设重在 “立人”和重铸“民族魂”的思想启迪我们:建设当代先 进文化,要以提高人的素质为落脚点,必须着力提高全民 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 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