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设计方案_第1页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设计方案_第2页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设计方案_第3页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设计方案_第4页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1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设计方案 1 漏电保护器发展现状及前景 漏电保护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1912年德国正式发明了电压型保护器,保护电机外壳漏电。 1930年欧洲国家开始采用电压型保护器。 1940 年法国人发明了电流型保护器。 1956 年,德国开始生产电流型保护器。在 1962年美国研制成功灵敏度为 5志漏电保护器开始进入发展阶段,德、日、法等国也相继研制成功灵敏度为 30电流型保护器。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各国开始制定规程,强制在一些场所安装漏电保护器 ,标志漏电保护器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我国研究漏电保护器起步要晚于国外,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用电量逐年增加,触电事故也逐年增加,因此引起各部门的相当重视。近年来,我国在漏电保护器方面的科研、生产、应用有了较大的发展,国家标准主管部门先后组织编制了保护器产品标准、使用标准;此外,原国家机械委还制订了相关的产品行业标准;此外,国家建设部在压配电设计规范和 宅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中,对低压配电系统和住宅中漏电保护器的应用均作了规定。国家标准要求漏电保护器在投入运行后, 使用单位应建立运行记录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每月需在通电状态下,按动实验按钮,检查漏电保护器动作是否可靠。雷雨季节应增加检查次数。但是该试验只能用来检查漏电保护器的脱扣功能,不能用来校核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分断时间的数值。所以国家标准还规定应定期进行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特性试验,测试漏电动作电流值、漏电不动作电流值和分断时间,而且,对上述试验中采用的检测仪表的精度等级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丰富。以单片机为主体,取代传统仪器仪表的常规测量电子线路,可以容易地将计 算机技术与测量控制技术结合在一起,组成新一代的所谓“智能化测量控制系统”。在数据采集系统中采用单片机技术,能够解决许多传统仪表不能或不易解决的问题。这种新型的智能仪表在测量过程自动化,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以及功能多样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2 2 漏电保护器简介 漏电电流 动作保护器,简称漏电保护器,又叫漏电保护开关,主要是用来在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 人身 触电 进行保护。 电保护器的主要功能 止人身触电 漏电保护器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提供间接接触保护;漏电保护器在其他保护措施失效时,也可作为直接接触的补充保护,但不能作为唯一的直接接触保护。在发生触电事故时,流过身体的电流越大,人体所能承受的时间越短;而触电时间越长,所能承受的流过身体的电流越小。为了分析触电电流和触电动作 时间的规律,有人作了以下试验 (用狗作为触电对象 ): 1) 固定触电时间为 、 、 、 ,改变电流大小,电流从 100 结果是 : 流达到 220物仍未有死亡危险; 流达到 14物就有心室纤颤和心跳过速; 流达到 10能使心室纤颤; 流达到 10动物心室纤颤,电流达到 16 2) 固定触电电流为 3080100140间从 起每次按倍时增加进行试验。 结果是 : 30间达 60 秒; 80间达 12 秒; 100间达六秒,对动物均无死亡危险。 140间达 从上面试验结果分析可以知道 :在发生触电事故时,流过身体的电流越大,人体所能承受的时间越短。而触电时间越长,所能承受的流过身体的电流越小。那么人体到底能承受多大的电流和作用时间呢 ?经过反复试验,国际电工委员会 (确规定 :人体能够承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3 受的最大电流时间是 0 毫安 。 图 2室颤动电流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德国柯宾( 研究曲线 0s,即当通电电流在 50下时,通电时间的长短对人的安全几乎没有影响。在考虑了安全系数后(取安全系数为 到曲线 2 0s。在曲线的左方及左下方区域为安全区域,在发生触电事故时无感觉反应和生理效应。因此具有 30 有足够的安全性 注:漏电保护器只对相与地间的触电或漏电提供保护,而对人体的相与相间触电、相与中性线间触电不提供保护。 止漏电引起的火灾 低压配电系统 线路的漏电、用电设备的漏电或者接地电流流过金属焊缝发热,都可能导致火灾。一般错误的认为漏电电流不大,因而忽视了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实际上只要接触发热面积小,即使较小的漏电电流,热能密度也会很大,就有发生火灾的可能。此时若遇到易燃易爆品,将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一般来说,作为防止漏电引起火灾事故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的选择应不小于 100 止漏电造成的设备损坏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4 低对保护接地电阻的要求 用电设备的保护接地电阻值按国家标准 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规定为 4 和 10,这一要求在高土壤电阻率的地区是很难达到的。而安装了漏电保护器之后,保护接地电阻的最大允许值变为:保护接地电阻 ( ) 安全电压 (V) 额定漏电动作电流 (A) 例如,选定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 200安全电压 50接地电阻为:50V / 250。可见,与安装漏电保护器之前的 4或 10相比,保护接地电阻的要求大大降低了。 电保护器的分类 漏电保护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种非常齐全、非常庞大的产品系列,下面将根据不同的方法将其进行分类。 ( 1) 根据运行方式可分为: 不用辅助电源的漏电保护器、用辅助电源的漏电保护器; ( 2) 根据安装型式可分为: 固定安装和固定接线的漏电保护器、带有电缆的可移动使用的漏电保护器(通过可移动的电缆接到电源上); ( 3) 根据极数和电流回路数可分为: 单极两线、两极、两极三线、三级、三极四线、四极漏电保护器(其中单极两线、二极三线和三级四线漏电保护器均有一根直接穿过检测元件而不能断开的中性线); ( 4) 根据保护功能分为: 只有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保护器、带过载保护的漏电保护器、带短路保护的漏电保护器、带过载和短路保 护的漏电保护器、带过电压保护的漏电保护器及多功能保护(例如欠电压、断相、过电流、过电压等)的漏电保护器; ( 5) 根据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可调性分为: 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可调的漏电保护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可调的漏电保护器; ( 6) 根据接线方式分为: 用螺钉或螺栓接线的漏电保护器、插入式漏电保护器; ( 7) 根据脉冲电压作用下防止误动作的性能分为:在脉冲电压作用下能动作的漏电保护器、在脉冲电压作用下不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简称脉冲电压不动作型漏电保护器 );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5 ( 8) 根据结构分为:组合电器(如漏电继电器与低压断路器或 低压接触器组成的组合装置)和机械开关电器(如漏电断路器)。 ( 9) 根据故障信号的形式是漏电故障电流还是漏电故障电流在接地装置或检测元件上产生的电压降,可以将漏电保护器分为电压动作型漏电保护器和电流动作型漏电保护器。 ( 10)根据剩余电流是否含有直流分量可分为: 突然施加或缓慢上升的交流正弦波剩余电流能可靠脱扣)、 突然施加或缓慢上升的交流正弦波剩余电流,脉动直流剩余电流和脉动直流剩余电流迭加 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 漏电保护器 的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但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同。漏电保护器主要由三个基本环节组成,即检测元件、中间环节和执行机构,其组成方框图如图 2 零 序 电 流 互感 器放 大 单 元单片机动 作执 行单 元电 源图 2能型漏电保护器原理框图 1)检测元件采用漏电电流互感器,它由封闭的环形铁心和一次、二次绕组构成,一次绕组有被保护电路的相、线电流流过,其作用是将采集到的漏电流信号转换成中间环节可以接受的电压或功率信号。 2)中间环节采用运算放大器和单片机控制系统,对漏电信号进行处理(变换、放大和比较)和动 作控制。因此通常包括放大器、比较器和脱扣器等。 3)执行机构一般为触点系统,采用低压断路器或交流接触器,根据中间环节发出的指令,来切断保护电路的电源。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6 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工作原理如图 2 图 2当被保护电路无触电、漏电故障时,通过漏电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电流的向量和等于零。这样,各相工作电流在此电流互感器中所产生的磁通向量和也为零。因此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线圈没有感应电动势产生,漏电保护器不动作,系统正常供电。当被保护电路中有人触电或出现漏电故障时,由于漏电电流的存 在,使得通过漏电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的各相负载电流(包括中性线电流)向量和不再为零,这一向量和就是漏电电流。此时在电流互感器的环形铁心上将有励磁磁势存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线圈在磁通向量和的作用下,有感应电动势产生,此信号电压经过中间环节的处理和比较,当达到预期时,使主开关的励磁线圈 电,驱动主动开关动作,迅速切断被保护电路的供电电源,从而达到防止触电事故发生的目的。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7 3 总设计方案 延 时 和 动 作 电 流 设定相 位 同 步零 序 电 流互 感 器信 号 处 理漏 电电 流电 源单片机液 晶显 示执 行 机构图 3能漏电保护器硬件结构设计图 智能化漏电保护器的硬件可以划分为五大部分 ,即漏电检测电路、相位同步电路、漏电动作电流和时间延时设定电路、漏电数字显示电路和动作执行单元。 漏电检测电路由零序电流互感器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 ,这部分电路将检测出漏电信号送到单片机的 A/D 输入通道 ,转换为单片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相位同步电路负责将电网的电压信号与漏电信号的相位进行比较 ,单片机根据它们的相位差来判断各 相漏电电流,漏电动作电流和时间设定电路是来设定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 ,根据需要也可以设定为单片机自动选择额定漏电动作电流,漏电数字显示电路是由单片机控制 ,显示电网的漏电电流动值和动作原因,动作执行单元直接由单片机控制,完成漏电保护功能。 智能化漏电保护器是在 其控制软件由四部分组成 ,即上电初始化模块、漏电信号分析模块、漏电电流显示模块、漏电动作输出模块。上电初始化模块主要完成上电后的初始化 ,对 还包括根据外部设置状态确定额定漏电动作 电流和动作时间。漏电信号分析模块主要通过 A/D 转换后 ,将漏电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对于三相电网来说 ,还要将各相漏电电流分离出来。漏电电流显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8 示模块采用动态扫描输出方式,交替显示总漏电电流、 电动作输出模块主要是将漏电电流与漏电动作值进行比较,当漏电电流大于设定值时 ,单片机发出动作信号。 4 硬件电路设计 零序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零序电流是整个系统的原始信号,它的准确程度决定了整个系统的精度,所以零序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就颇为重要。一般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在 原方电流小于 2能满足微机检测设备的要求。所以选择高精度零序电流互感器采用 的优点是即使原方电流很小 (也能保证足够的准确度。其输出信号接负载电阻后送低通滤波器进一步处理。 低通滤波器设计 由于电力系统中存在大量的谐波成分,特别是三次和五次谐波的存在将会给数字系统带来极大的危害,为了避免谐波影响,必须有滤波电路将各次谐波滤除。滤波电路实际上是一种选频网络,根据阻带的不同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电路,工频电网中的谐波绝 大多数是高次奇次谐波,因而需要低通滤波器。按照所用元件的不同,滤波器分为有源滤波器和无源论波器两大类。滤波的效果是由输出幅值的大小来决定的,无源滤波器是用 路比较简单,但由于电阻的分压,使滤波输出信号幅值变小,滤波效果不好。使用运算放大器的滤波电路是有源滤波电路,由于运放的存在,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和一定程度的反馈,消除了因电阻分压而造成的输出信号幅值变小的缺点是一种理想的滤波电路。本文采用有源滤波。常用的滤波器有巴特沃斯型、切比雪夫型。切比雪夫型滤波器在通频带输出信号幅值以某一值为 中心,上下波动一个小范围,这个范围的大小用纹波系数来表示。其通频带与带阻之间的变化曲线比较陡峭,截止特性好。巴特沃斯型滤波器在通频带比较平坦,但截止特性缓慢。本文的目的在于滤除工频电流中的谐波,一般谐波的次数为三次、五次、七次,设计了四阶切比雪夫模拟滤波器用以消除三次以上谐波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其设计性能要求达到三次谐波衰减达到 40电路结构和参数如图 4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9 1K 1K1 u 6 u u 7 u 2 2 4 2 2 4 V5 u 通滤波器电路原理图 相位同步电路的设计 在三相电网中的漏电保护器能够分别显示三相漏电电流。在三相电网中,只单纯地显示 三相漏电矢量和 ,还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要。分别显示出各相漏电电流,更便于用户故障分析,判断究竟是哪一相线路发生了漏电。 漏电信号分析模块中在对漏电信号进行处理时 ,需要将漏电信号分为三相漏电电流 ,以便输出显示。我们利用 测出漏电电流为 I,其滞后相位为 ,由此将漏电信号复原为各相不平衡漏电电流。 相位同步电路设计方案如图 4 542312L M 3 39 A4 02 005 3 39 7 0 D 1L E D 250 P 4 u K 2 4 1 02- 5 t)1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10 图 4位同步电路原理图 本电路可以检测电力网的电压和电流之间 0的相位差,而且不需要切断被测电路。比较器 过零检测器,其灵敏度 为 10 C 一起作为钳形头的负载并取得与 i( t)成比例的电压。 74于超前 门 4070 将电流电压方波信号合成相位差波形 p( t),经低通滤波和 A/ 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 片机介绍 提到单片机的应用,有人这样说,“凡是能想到的地方,单片机都可以用得上”,这并不是个夸张。由于全世界单片机的年产量以亿计,应用范围之广,花样之多。一时难以律述,这里仅列举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或场合供读者参考 15。 1)电信 电话机、无绳电话机、投 币电话机、磁卡电话饥、光卡电话机、数字或汉字子呼机、模拟或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手待机、无线对讲机、业余无线电台、传真机、调制解调器、通话计费器、电话密码锁、来电显示器 (D)等。 2)家用电器 遥控电视机、录像机、摄像机、 星电视接收机、音响音调控制器、卡拉 唱机、数字照相机、全自动洗衣机、冰箱、空调、洗碗机、微波炉、热水器、万年历、智能充电器、各种报警器、电卡电度表等。 3)计算机外围设备 键盘、打印机、绘图仪、扫描仪、智能终端、智能扩充卡等。 4)办公自动化 复印机、 智能打字机、传真机、个人数字助理 5)工业控制 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可编程顺序控制、电机控制、过程控制、温度控制、智能传感器等机电一体化系统中。 6)商用电子 自动售货机、自动柜员机、电子收款机、电子砰、智能卡、 7)玩具 袖珍游戏机、电子宠物、智能玩具、遥控玩具、学习玩具等。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11 8)仪器仪表 用于医疗、化工、电子、计量等领域的各种智能仪器仪表。 9)汽车电子 点火控制、变速控制、防滑控制、防撞控制、排气控制、最佳燃烧控制、防盗报警、电子地图、车载通信装置等。 10)军用电子 各种导 弹和鱼雷的精确制导控制、智能武器、雷达系统、电子战飞机等。 单片机应用的意义不仅仅限于它的广阔范围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恩想和设计方法。从前,必须由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实现的大部分控制功能,现在已能使用单片机通过软件方法实现了。这种以软件取代硬件并能提高系统性能的控制技术称之为微控制技术。微控制技术标志着一种全新概念,随着单片机应用的推广普及,微控制技术必将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而单片机的应用则必将更加深人、更加广泛。 片机是美国 司所生产的单片机系列产品型号的前缀。 列单片机的硬件系统设计简洁,指令系统设计精炼。在所有的单片机品种当中,它是最容易学习、最容易应用的单片机品种之一。对于单片机的初学者来说,若选择 片机作为攻入单片机王国的“突破口”,将是一条最轻松的捷径,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 世界上有一些著名计算机芯片制造公司,其单片机产品是在其原有的微型计算机础上改造而来的,在某种程度上自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 司是一家专门致力于单片机开发、研制和生产的制造商,其产品设计起点高,技术领 先,性能优越,独树一帜。 目前,已有好几家著名半导体公司仿照 发出与之引脚兼容的系列单片机。例如,美同 司的 5湾 湾 以说, 具有以下优点: a. 数据总线和指令总线分离的哈佛总线结构。 b. 只有 35条指令的精简指令集,而 片机的指令系统共有 111 条指令。 c. 列单片机只有 4 种寻址方式,而 片机则为 7 种寻址方 68片机为 6种。 d. 代码压缩率高 1K 字节的存储器空间,对于像 样的单片机,大约只能存放 600条指令,而对于 列的单片机能够存放的指令数可达 1024条。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12 e. 驱动能力强。 I/O 端口驱动负载能力较强,能够直接驱动发光二极管 电耦合器或者微型继电器等。 f. 栈、数据三者各自采用互相独立的寻址(或地址编码)空间,寻址空间设计简洁。 g. I/O 引角上拉电路、看门狗定时器等,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或免用外接器件。 h. 开发方便。对于 列中的任一款单片机的开发,都可以借助于一套免费软件综合开发环境,实现程序编写和模拟仿真,在用任意一种廉价的烧写器完成程序的固化烧写,便形成一套最经济实用的开发系统 16。 片机 I/O 脚分配 选择 些因素包括所需的 I/需的外围设备 (例如 A/ ) ,记忆存储空间的大小,控制器速度,芯片的实际尺寸 (封装形式等 )17。 选择 有一点需特别注意,就是造价和以上所 列因素之间的平衡。我们希望能够选择到的芯片具有最少的 I/围,记忆存储空间和速度。 结合本课题的实际,根据上述因素,列出需求如下 : 计算所需 I/ l) 漏电检测电路 1个漏电电流采集的输入端口。 2) 相位同步电路 1个方波输入端口为漏电电流采集和检测提供周期。 3) 漏电动作电流设定电路 通过开关量输入,设定额定缓变动作电流值、额定突变动作电流值、额定直流动作电流值及额定动作延时时间。 a. 缓变动作电流值 :300500 b. 突变额定动作值可设定为突变电流动作和突变 电流不动作,当突变电流动作时,有: 3050100 c. 额定动作延时时间 :分非延时和延时两种情况。在延时情况下,延时时间为 我们将上述四项分别由开关 4、 定缓变动作电流的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13 值由开关 定突变动作电流值和额定动作延时间对应的开关量由 2 设定。开关量和额定动作值及延时时间的对应关系如表 4 4示:所以共需 4个开关输入端口,由 4个开关的状态指示不同的设定值组合。 表 4定缓变电流值以及额定动作延时的开关量( 定 缓变电流 300/00/时 000 0010 非延时 0001 0011 表 4变动作电流值以及额定动作延时的开关量( 定 突变电流 30/0/00/动作 延时 100 0110 1000 1010 非延时 0101 0111 1001 1011 4) 漏电数字显示电路 漏电参数采用 晶显示,需设 7个 I/O 口。 5) 动作执行单元 动作执行单元需设 1 个 I/本次设计选择 片机,引脚图见图 4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827293031323334353637383940M C L R / V P P / T H 0 / A N 0R A 1 / A N 1R A 2 / A N 2 / V R E F 3 / A N 3 / V R E F +R A 4 T 0 C K 5 / A N 4 / S 0 / R D / A N 5R E 1 / W R / A N 6R E 2 / C S / A N 7V S 0 / P S P 0R D 1 / P S P 1 R D 2 / P S P 2R D 3 / P S P 3R C 5 / S D 0R C 4 / S D I/ S D 6 / T X / C 7 / R X / T 5 / P S P 5R D 4 / P S P 4R D 6 / P S P 6R D 7 / P S P 7V S C 2 / C L K O U 0 / T 0 / T I C K 1R C 1 / T 1 / C C P 2R C 2 / C C P 1R C 3 / S C K / S C 0 / 3 / P G 6 / P G 7 / P G C 1 / C L K I 引脚图 表 4脚功能图 引脚名称 引脚号 引脚类型 引脚功能 3 I 时钟振荡器输入端,也是晶体连接端 4 O 时钟振荡器输出端,也是晶体连接端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14 I/P 人工复位输入端(低电平有效) /编程电压输入端 。全部引脚有第二功能,部分引脚有第三功能 3,做输入时内部有可编程的弱上拉电路,此外部分引脚有第 2功能 53,27;此外全部引脚都有第 2功能 ;此外全部引脚都有第 2第 3功能 2,31 P 接地端 1,32 P 正电源端 单片机接口按键设计 按键部分用于设置动作电流和时间参数,按键的硬件接口电路图如图 4某个按键电位为低电位时,表示按键按下,此时进行相应的操作。 K 1 0K 1 0K 1 0键电路原理图 单片机复位电路设计 致单片机内部复位的方式,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15 或者说,引起单片机内部复位的条件和原因可以大致归纳成以下 5种: 1) 上电复位:每次单片机加电时,上电复位电路都要对电源电压 上升过程进行检测,当 V,就产生一个有效的 复位信号,需经 72024个时钟周期的延时。才会使单片机复位。 2) 人工复位 (单片机在执行程序期间 ):无论是单片机在按顶先设定的正常顺序远行程序,还是出现单片机进入不可预知的某一个死循环 (形成死机现象 ),都得认作单片机在执行程序。单片机在执行程序期间,只需在人工复位端 入一个低电平信号,就会令其复位。 3) 看门狗复位:不论何种原因,只要没有对看门狗定时器 , 会出现超时溢出,也就会引发单片机复位。依据单片机在看门狗超时溢出之前所处的状态是在睡眠还是在执行程序 ,又可以将看门狗超时溢出分为两种情况。其实只有在单片机执行程序期间,看门狗发出超时溢出,才会引发单片机的复位,而另一种情况对于 4) 电源欠压复位:在上电延时之后,该电路再提供 1024 个时钟周期的延迟,目的是让振荡电路有足够的时间产生稳定的时钟信号。 为了满足上述人工复位的需要,通常单片机都设置一个外接复位引脚,来接收外部输人的人工复位信号,在 列单片机的技术文档中称该脚为“ 英文原意是人工清除的意思。低电平有效。 如图 4 按下按键低电平有效,单片机人工复位。 M C L E 单片机振荡电路设计 在标准晶体振荡 功耗振荡 片可以使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16 用已集成在片内的振荡器,亦可使用由其他电路构成的振荡器电路。当外接振荡器时,外部振荡信号从 图 4 4 1 0 P F 2 0 P H C 0 41 2 H C 0 4X T A C 1O S C 21 0 0 图 4用晶体的基频来设计。 74 180度相移, 的电阻用来提供负反馈给反相器, 10K 的电位器用来提供偏压,从而使反相器 74 液晶显示部分硬件设计 图形点阵液晶显示模块简称液晶显示屏,由于具有显示信息丰富、功耗低、体积小、寿命长、不产生电磁辐射污染等优点而成为单片机系统中理想的显示器件,并被广泛应用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仪器仪表、工业控制领域。 本设计中液晶显示屏的主要作用是显示数据,以及配合按键进行控制 参数的设置。采用 晶屏,可显示一行 16个字符,并内置 控制驱动电路。液晶屏与 片机硬件接口电路如图 4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17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827293031323334353637383940M C L R / V P P / T H 0 / A N 0R A 1 / A N 1R A 2 / A N 2/ V R E F 3 / A N 3/ V R E F +R A 4 T 0 C K 5 / A N 4/ S 0/ R D / A N 5R E 1/ W R / A N 6R E 2/ C S / A N 7V S 0 / P S P 0R D 1 / P S P 1 R D 2 / P S P 2R D 3 / P S P 3R C 5 / S D 0R C 4 / S D I / S D 6 / T X / C 7 / R X / T 5 / P S P 5R D 4 / P S P 4R D 6 / P S P 6R D 7 / P S P 7V S C 2/ C L K O U 0 / T I O S 0/ T I C K 1R C 1 / T I O S 1/ C C P 2R C 2 / C C P 1R C 3 / S C K / S C 0 / I N 3 / P G 6 / P G 7 / P G C 1/ C L K I 0 20 表 4引脚号 符号 状态 功能 1 电源地 2 +5V 电源 3 对比度调整端 4 输入寄存器选择端: 1 数据寄存器; 0指令寄存器 5 R/W 输入 读写控制端: 1 读;0 写 6 E 输入 使能端 7 三态数据总线 当 R W 都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显示的地址;当 高电平、 R W 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要显示的数据;当 低电平、 R W 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出忙信号和地址计数器的值。当使能端 晶模块执行写操作(写入命令或要显示的数据、地址);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18 控制执行部分硬件设计 剩余电流保护器所实现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剩余电流值超过当前档位的剩余电流动作值,并在相应的延时时间到达后触发继电器分闸来控制故障线路的切除。继电器控制部分作为动作的执行机构,其作用非常关键,它工作的的可靠性也决定了剩余电流保护器工作的可靠性。该部分的设计如图 4 一个设置为输出的 I/面整个对继电器的控制,完全由对该 I/O 口的控制来实现,因而控制方式非常灵活,也十分可靠。 表继电器控制信号输入端。继电器的输出回路接于接触器或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中。通过继电器的分合,以达到操作接触器或断路器的跳闸或合闸作用。 性光电隔离器件,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之间相隔离,能够承受 5000输入回路电流为 5流传输比 0,完全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本设计中用于将单片机控制部分与后面的继电器动作部分相隔离,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开关管 用的是三极管 2常情况下, 出低电平,经光电隔离后使 C、 E 两点之间“断开”。此时,作为开关管使用的的三极管 通,继电器的输入回路接入 12V、 12V 电源,所以继电器吸合。当剩余电流动作条件满足时, 光电隔离后使 C、 通”。此时,作为开关管使用的的三极管电器的输入回路脱离 12V、 12继电器分闸。 5 0 02 0 7 2 2 2 2 8 1 7- 1 2 1H E A D E R 2S S R 1作执行电路原理图 to 极管 1等驱动元器件。当三极管 导通变成截止时,流经继电器线圈的电流将迅速减少,这时线圈会产生很高的自感电动势与电源叠加后加在三极管 c、 e 两极之间,会导致三极管 击穿。并联上二极管后,即可将线圈的自感电动势钳 位于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硅管约 管约 而避免击穿三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19 极管等驱动元件。并联二极管时一定要注意极性不可接反,否则起不到任何保护作用。 电源部分设计 我们采用多绕组变压器,将 220V 的相电压变换为 12V 的交流电压信号,经过全桥整流后变换为直流后为后续电源转换电路供电。信号调理电路需要中的集成运算放大器需要 5V 和 5V 电源, 码管显示驱动器芯片需要 5V 电源,单片机需要 5V 电源,继电器控制部分需要 12V 和 12V 电源。由于继电器对于其电源的要求不高,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将 12后直接作为 1212用线性稳压器件 55 V i 5 i 2 1 2 V 电源接口H E A D E R 30 u 3 3 u 1 u 1 u 0 u 0 u 7 8 0 5L M 7 9 0 5+ 5 V 图 45 然片子本身功耗比开关电源功耗大,但是输出电压波形比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纹波小,而且 以采用 且在价格上也比较便宜。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20 5 软件部分的设计 软件设计 总体思想 对于一个实际应用系统来说,往往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进行设计。硬件部分是系统的躯干部分,但是系统功能的实现和可靠运行,还依赖于完整的软件设计,即软件设计是设计任务的关键,是系统的灵魂。在硬件基础上,通过软件的指挥,剩余电流保护器才能完成一系列的保护工作。 在进行软件设计的时候,常用的设计方法有三种:模块化程序设计、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剩余电流保护器的主要任务是对剩余电流信号进行采集,并对采集出来的剩余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对于缓慢变化的剩余电流信号进行实时跟踪显示,并据此切换剩 余电流的动作档位。对于突变的剩余电流信号与当前档位的剩余电流动作值进行比较,根据用户的延时要求,驱动控制继电器断开,达到剩余电流保护的目的,并在保护动作中实现反时限、自动重合闸及重合闸闭锁功能。整个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功能复杂、信息量大、程序较长,所以选择切合实际的程序设计方法就显得相当重要。 程序设计是把复杂问题的求解转换为计算机能执行的简单操作的过程。对大型程序设计而言,模块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模块化程序设计就是把一个大程序按一个人能理解的大小规模进行分解的一种方法。模块化指的是把一个程序按功能分解成若干彼 此具有一定独立性同时也具有一定联系的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称为模块。在按功能划分模块时 ,根据所需完成的功能的明显差异,划分组成系统的各个模块。模块的内部联系应该紧密,而各模块之间的联系应尽量少,每个模块通过所提供的接口与外界联系,各模块可以单独设计调试,然后拼装成为一个整体以完成系统所需要的功能。 模块化程序设计具有如下的优点: 1) 模块间的接口关系简单,且每个模块的复杂度都是人的智力能控制的。这种程序的可读性及可理解性比较好。 2) 各模块的功能单一,当需要修改某一功能时,只涉及一个模块,不会影响到全局 。这种程序的可修改性及可维护性比较好。 3) 人们可以单独地验证一个模块的正确性,即脱离程序的上下文关系验证该模块的正确性。所以程序的可验证性较好。 因此,我们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来完成软件部分的设计,并且在前面硬件部分的设计中采用的就是总体规划分块设计的方法,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模块化的设计方法。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21 主程序的设计 1)检测缓变漏电电流 2)检测突变漏电电流 3)漏电电流动作判断和控制 4)动作原因、分合闸次数记忆,数据的显示 本课题的控制软件由五部分组成,为上电初始化模 块、中断服务模块、漏电信号分析模块、漏电动作输出模块、漏电电流显示模块。主程序流程如图 5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22 一 点 采 样 完 毕 了 吗 ?( o n e D a t e 标 志 位 )一 个 采 样 点 的 数 据处 理进 入 缓 变 动 作 延 时 吗 ?进 入 突 变 动 作 延 时 吗 ?进 入 重 合 闸 延 时 吗突 变 电 流 数 据 处 理 完 成 了吗 ?突 变 电 流 处 理一 周 采 样 完 毕 了 吗 ?( O n e C y c l e 标 志 位 )一 周 数 据 处 理主 程 序 延 时 子 程 序消 o n e C y c l e 标 志 位T M R 1 对 周 期 计 数 结 束 了 吗 ?计 算 电 流 周 期N Y E Y E Y E Y E Y E 缓 变 动 作 电 流 处 理动 作 判 断图 5程序流程图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23 电 压 异 常 判 断 服 务子 程 序人 工 分 闸 判 断 子 程序闸 永 久 断 开 标 志 位 被 置 1 了 吗 ?动 作 值 读 入 程 序数 据 读 取 并 显 示 服 务 程 序回 主 程 序人 工 合 闸 子 程 序Y E 图 5程序延时子程序流程图 上电后的初始化模块 上电初始化模块主要完成上电后的初始化工作。流程图如下所示 : 初 始 化 I / O 端 口初 始 化 定 时 器初 始 化 A / D 模 块初 始 化 中 断 服 务 寄 存 器初 始 化 参 数读 入 外 部 按 键 额 定 设 定 值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24 图 5始化子程序流程图 断服务模块 升沿中断 每个上 升沿在 为 A/始对漏电电流进行采样,并作第一次转换。为保证周期的精确度,自动检测电网频率,并自动跟踪电网频率的变化,避免因电网频率改变而使漏电动作特性改变。上电开始后,我们首先用 电流的第一个周波计时,得到漏电电流的准确周期,用两个标志位 在第二个周波期间内计算出供 时采样的时间间歇。 是 I N T 上 升 沿 中 断 么 ?上 升 沿 第 一 次 中 断 么 ?上 升 沿 中 断 服 务 1上 升 沿 第 二 次 中 断 么 ?上 升 沿 中 断 服 务 2上 升 沿 中 断 服 务退 出 中 断N Y E 图 5开 T M R 1 ,开 始计 时消 第 一 次 上 升 沿 标 志 位( E d g _ F i r s t)置 第 二 次 上 升 沿 标 志 位( E d g _ S e c o n d )图 5升沿中断服务 1流程图 基于单片机的漏电保护器的研究 25 清 T M R 1 H , T M R 1 值 存 入 T 1 _ C o u n t 2 寄存 器清 T M R 1 H , T M R I d g _ S e c o n 1 _ P e r i o d 标 志 位主 程 序 检 测 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