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年产 吨丙烯精馏浮阀塔结构设计的设计方案 第一部分 工艺计算 设计方案 本设计任务为分离丙烯混合物,在常压操作的连续精馏塔内分离丙 知塔底的生产能力为丙烯 吨 /年,进料组成为 的质量分率),要求塔顶馏出液的组成为 底釜液的组成为 对于二元混合物分离采用连续精馏流程,设计中进料为冷夜进料,将原料液通过泵送入精馏塔内,塔顶上升蒸汽采用全冷凝器冷凝,冷凝液一部分回流至塔内,其余部分经产品冷却器冷却送至储罐。该物系属易分离物系,最小回流比小,故操作回流 比取最小回流比的 釜采用间接加热,塔底产品冷却后送至储罐。 年产量: 料液初温: 2535 料液浓度: 50%(丙质量分率) 塔底产品浓度: 98%(丙烯质量分率) 塔顶苯质量分率不低于 97% 每年实际生产天数: 330天(一年中有一个月检修) 精馏塔塔顶压强: 4 压) 冷却水温度: 30 饱和水蒸汽压力: 压 ) 设备型式:浮阀塔 厂址:沈阳地区(基本风压: 5 /,地质:地震烈度 7级,土质为类场地土,气温: 0) 2 取塔基本参数 甲苯 苯 甲苯 苯 甲苯 液平衡关系及平衡数据 表 1压下苯 甲苯的汽液平衡组成 求回流比 ( 1) kg/摩尔分率: 50/(50/0/D=( 97/( 97/) = 2/(2/8/ 1压下丙烯的汽液平衡组成 Ct o/ 5 90 95 100 105 x y 40.0 3 进料、塔顶和塔底产品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丙 *丙烯 *( 1= =D=丙烯 *( 1= =kg/W=丙烯 *( 1= =kg/2)根据汽液平衡组成表(表 1利用 内插法求塔顶温度 釜温度 料 温度 a. 塔顶温度 8 0 . 1- 1 0 0 0 2 5 8 1 . 0 9 7 4 4 D + 求得: b. 塔釜温度 1 0 . 6- 1 0 0 0 2 5 8 0 0 2 5 3 W 求得 : c. 进料液温度 10090 412 t (3)回流比的确定 a、已知泡点进料 q = 1 且求得 t 在此温度下,利用表 1插法计算丙和丙烯的饱和蒸汽压 , 4 pp b、求相对挥发度 F = c、求 4 = 5 4 =d、 R = 已知: D= 8 0 根据物料恒算方程: F=D+W F=D+0 . 0 2 3 5 4 1 2 求得: F=h D=h 根据基础数据求 V、 V 、 L、 L hk m o 1 9 5 . 1 21 1 1 . 0 718 4 . 0 5 由于 q=1,所以精馏段和提馏段上升蒸汽的摩尔流量相等: V =V=( R+1) D=( ) h 表 1馏塔物料恒算表 5 物 料 流量 ( h) 组 成 进料 F : 烯: 顶产品 D : 烯: 釜残液 W : 烯: 馏段上生蒸汽量 V 提馏段上生蒸汽量 V 精馏段下降液体量 L 提馏段下降液体量 L 量衡算 ( 1)热量恒算的物流示意图 图 1量横算物流示意图 ( 2) 加热介质和冷却剂的选择 a、加热介质的选择 常用的加热剂有饱和水蒸气和烟道气,饱和水蒸气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加热剂, 由于饱和水蒸气冷凝时的热传递膜系数很高,可通过改变蒸汽压力,准确控制加热温 度;而燃料燃烧所排放的烟道气温度可达到 100,适用于高温加热,缺点是烟 道气比热膜系数很低,加热温度控制困难。 6 本设计选用 300113的 饱和水蒸气做加热介质。水蒸气不易腐蚀加热管, 且成本相对较低,塔结构也不复杂。 b、冷却剂的选择 常 用的冷却剂是水和空气因地,应因地制宜加以选用,受当地的气温限制,冷却 水一般为 10 25,如需 冷却到很低温度,则需采用低温介质,如冷却盐水,氟里昂 等。 本设计取沈阳夏季平均气温 25 35。 ( 3)理想气体定压比热容的计算 根据公式 : =A 32 式中: 理想气体定压比热容 ( k) T 所取的温度 K 表 1馏塔物料恒算表 温度 t t t 苯 苯 t 温度下: )1(21)( = ) =(k) )1(21)( ) =(k) 温度下:温度下: )1(21)( = )5 4 1 8 . 0 515 4 1 . 6 51 =(k) (注:式中下标 1 为苯,下标 2 为苯 ) 度下: r )(11 211)1( = 0 . 39 0 5 3 4 6 0 0 0 =kg )(2 222)1( = 0 . 37 7 4 5 0 7 0 0 0 =均值 )1(21 ) =顶 )(甲苯苯 )7 4 = 4) 相关数据计算 a、塔顶以 0 为基准, 时 ,塔顶上升气体的焓值为 )(= . 0 731 4 4 . 5 . 1 411 4 4 . 5 2 =h b、回流液的焓 8 )(= =h c、馏出液的 因为馏出液与回流口组成一样 所以 k) . 1 416 0 . 4 7)( h d、 冷凝器消耗4 5 1 1 5 2 2 . 53 8 3 7 5 . 079 7 7 4 5 8 . 66 2 2 7 3 5 6 . 1 e、进料口 1 7 3 6 6 8 7 . f、塔底残液焓 1 0 1 5 4 2 9 g. 再沸器(全塔范围列衡算式) 设再沸器损失能量 损 /5031821 ( 5)热量衡算表 9 表 1量衡算表 平均比热)/( 热量 Q 进料 736687 冷凝器 4511522 塔顶馏出液 38375 塔底釜残液 015428 再沸器 4528639 板数计算 论塔板数计算 用内插法求塔顶,塔底饱和蒸汽压。 塔顶温度下 1i n =R 查图 n N 含塔釜 ) 10 进料的相对挥发度 F 塔顶与进料相对挥发度 1x =n N N=馏段理论塔板 9 块,理论总塔板 际塔板数计算 t 温度下,查表苯,甲苯的粘度分别是 1(21 ) = = 90 = 9 . 4 . 块 精馏段实际塔板 17 块,总塔板 30 块 的气液负荷计算 ( 1)丙烯的密度 查表 11 表 1烯的密度 温度 苯 丙烯 1、甲苯的液相粘度 苯 s 甲苯 s 相关的流量及物性参数 (1)塔顶条件下的流量及物性参数 气相平均相对分子量和液相平均分子量相同, 即: =相密度: 3/ 液相密度: 32211/09 液相粘度: 3/2 )(21 塔顶出料口质量流量: D /1 3 2 4 . 5 911 4 4 . 5 D /6 5 8 6 . 1 68 4 . 0 ( 2)塔底条件下的流量及物性参数 气相平均相对分子量和液相平均相对分子量: 即: M 气相密度: 3/ 液相密度: 3/液相粘度: )1(21 s 塔底残留液的质量流量: W / W / ( 3)进料条件下的流量及物性参数 气液平均平均分子量 / 液相密度 13 3/7 9 9 . 气相密度: 3/05 液相粘度: )(21 进料质量流量: 由于 q=1,所以精馏段上升蒸汽量等于提馏段上升蒸汽量, 所以 F / F /7 0 9 5 . 5 08 4 . 0 58 4 . 4 2 F /1 6 4 7 2 . 0 31 9 5 . 1 28 4 . 4 2 ( 4)精馏段的流量及物性参数 33/sm p 2 9 8 液相黏度: 气相流量: D / 14 液相流量: D /6 8 4 0 . 8 32 7 0 9 5 . 5 06 5 9 6 . 1 62 ( 5)提馏段的流量及物性常数 : 33/ 气相流量: W / 液相流量: W / ( 6)数据结果表 塔顶 进料 塔釜 M 3/ 15 1顶、塔釜、进料液的数据结果表 精馏段 提馏段 平均相对分子量 kg/相密度 V m 相密度 L m 相粘度 L 相质量流量 kg/h 相质量流量 kg/h 液相平均张力 表 1度 g/苯 g/ x 精馏段: 提馏段: 16 第二部分 精馏塔主要尺寸的设计计算 相体积流率为 4 . 5 23600 3 由 m a x , 式中 由c 计算,0 由史密斯关联图查取,其中 20c 2/1 取板间距 上液层高度 h L= H T - h L =史密斯关联图得 C 20 取安全系数 按标准塔径圆整 塔截面积为 22 实际空塔气速 8 6/ 17 4 . 5 23600 3 3 由 m a x , 式中 由c 计算,0 由史密斯关联图查取,其中 20c 图的横坐标为 2/12/1 取板间距 上液层高度 h L= h L =史密斯关联图得 C 20 取安全系数 按标准塔径圆整 塔截面积为 22 实际空塔气速 5 3 86/ ( 1)溢流装置计算 18 因塔径 D=选用单溢流弓形降液管,采用凹形受液盘,各项计算如下: 1堰长 : w 2流堰高度 ,选用平直堰,堰上液层高度 3/近似取 E=1 ,则 mh w 3弓形降液管宽度 截面积 f 由 查 图 得 W d mA f mW d 验算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 3600 ,故降液管设计合理。 4降液管底隙高度 0h 00 3600 ,取 0 ,故底隙设计合理 选用凹形受液盘。深度 0 (2)浮阀孔计算及其排列 去动能因子 10 求孔速 0u 即 u 0 =s,每层塔板上的浮阀数,即 N= 162)4 19 取 S 开孔区面积计算 开孔面积 a a r c s 02222 其中 c 故 2222 浮阀排列方式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 取同一横排孔中心距 t ,则可估算排间距 a, 考虑到他的直径较大,采用分块式塔板,而各分块板的支承与衔接也要占去一部分鼓泡区面积,因此排间距不宜采用 80应小于此值,故取 ,t =65 t=75 ,t =65等腰三角形叉排方式 ,排的阀数 156个。 按 N=156重新核算孔速及阀动能因数: s)d(/4/0 N 1 0 . 3 82 . 8 5 56 . 1 4 4F 0 浮阀动能因数变化不大, 开孔率 =( 1)溢流装置计算 因塔径 D=选用单溢流弓形降液管,采用凹形受液盘,各项计算如下: 1堰长 : w 20 2流堰高度 ,选用平直堰,堰上液层高度 3/近似取 E=1 ,则 mh w 3弓形降液管宽度 截面积 f 由 查 图 得 W d mA f mW d 验 算 液 体 在 降 液 管 中 停 留 时 间 ,故降液管设计 合理。 4降液管底隙高度 0h 00 3600 ,取 0 9 2 43 6 0 0 0 00 ,故底隙设计合理 选用凹形受液盘。深度 0 (2)浮阀孔计算及其排列 去动能因子 10 求孔速 0u 即 u 0 =s,每层塔板上的浮阀数,即 N= 165)4取 S 开孔区面积计算 21 开孔面积 a a r c s 02222 其中 c 故 2222 浮阀排列方式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 取同一横排孔中心距 t ,则可估算排间距 a, 考虑到他的直径较大,采用分块式塔板,而各分块板的支承与衔接也要占去一部分鼓泡区面积,因此排间距不宜采用 80应小于此值,故取 ,t =65 t=75 ,t =65等腰三角形叉排方式 ,排的阀数 156个。 按 N=156重新核算孔速及阀动能因数: s)d(/4/0 N 1 0 . 5 92 . 9 6 9 56 . 1 4 4F 0 浮阀动能因数变化不大, 开孔率 =( 1) 气相通过浮阀塔板的压降 ph=1h +h1干板阻力 计算 22 故 c,故 2板上充气液层阻力:本设备分离苯和甲苯的混合液。即液相为氢化物,可取充气系数 液柱0 . 0 3 0 m 3液体表面张力所造成的阻力:阻力很小 忽略不计 因此,与气体流经一层浮阀塔板的压降所相当液柱高度 为 0 3 00 . 0 3 2 9p 则单板压降 ( 2) 淹塔 为了防止淹塔现象发生,要求控制降液管中清液层高度 )hH( 1与空气通过塔板的压强降所相当的液柱高度 2液体通过降液管的压头损失,因此不改进口堰 L(20sd w 3板上液层高度 0 . 1 2 4 0 0 0 9 0 6 2 9h 0 . 0 6 m m h 则 0 . 0 4 7 4h , , . 0 4 7 .5) )符合防止淹塔要求。hH( ( 3) 雾沫夹带 23 泛点率 =及 泛点率 = 上液体流经长度 L 流面积板上液 0 . 1 2 6c 苯和甲苯为正常系统 F 泛点率 =及 泛点率 = 6 . 9 1 2 8 5 5 4 . 4 72 . 8 5 5 1 气相通过浮阀塔板的压降 ph=1h +h1干板阻力 计算 9 3 . 1/7 3 . 1u 故 2板上充气液层阻力:本设备分离苯和甲苯的混合液。即液相为氢化物,可取充气系数 24 液柱0 . 0 3 0 m 3液体表面张力所造成的阻力:阻力很小 忽略不计 因此,与气体流经一层浮阀塔板的压降所相当液柱高度为 0 3 00 . 0 3 2 2p 则单板压降 8 . 5 ( 2) 淹塔 为了防止淹塔现象发生,要求控制降液管中清液层高度 )hH( 1与空气通过塔板的压强降所相当的液柱高度 2液体通过降液管的压头损失,因此不改进口堰 L(20sd w 3板上液层高度 0 . 1 2 4 0 0 0 9 0 6 2 9h 0 . 0 6 m m h 则0 . 0 3 6 8h , , . 0 3 6 .5) )符合防止淹塔要求。hH( ( 3) 雾沫夹带 泛点率 = 0 3 1-及 泛点率 = 25 上液体流经长度 L 流面积板上液 0 . 1 2 6c 苯和甲苯为正常系统 F 泛点率 = 9 . 4 01001 . 3 10 . 1 2 611 . 0 50 . 0 0 61 . 3 6- 2 . 9 6 9 5 8 . 5 2 2 . 9 6 9 5 及 泛点率 0 . 6 1 2 9 6 9 5 8 . 5 22 . 9 6 9 5 又要计算的泛点率都小于 0080 故可满足 (气)0 . 1 k g/)液(v 1. 雾沫夹带线 泛点率 = 按泛点率为 0080 计算如下: 1 2 8 5 5 4 . 4 72 . 8 5 500s 整理得 1 3 2 01 . 4 2 8 ( 1) 由式( 1)知 雾沫夹带为直线,则在操作范围内任取两个 。依式子( 1)算出相应 列于表 1中,据此可做出雾沫夹带线( 1) 26 表 2 此做出雾沫夹带线( 1) 。 2. 液泛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态旅游区土壤补充与景观设计协议
- 二手小产权房买卖与使用权变更专项合同
- 区块链服务器托管机架租赁与多地区网络接入服务协议
- 物流运输公司派遣调度员服务合同书
- 智能合约数据加密技术实施合同
- 抖音火花小程序数据审核与分析服务协议
- 医疗技术授权分成补充合同
- 运动健身自媒体工作室合伙人合作项目与收益分成协议
- 《心血管医疗模板》课件
- 《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策略》课件
- A335P22(大管)焊接焊样作业指导书
- 空乘人员职业形象设计与化妆(169张课件)
- 设备年度维护保养计划表
-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DB32-T 2665-2014机动车维修费用结算规范-(高清现行)
- 中专通用简历表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整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课件汇总(最新)
- 冲孔桩施工安全管理培训讲义
- 压力管道安全检查表参考范本
-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专项练习
- 皮肤管理--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