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县永安煤矿二采区设计计划书_第1页
织金县永安煤矿二采区设计计划书_第2页
织金县永安煤矿二采区设计计划书_第3页
织金县永安煤矿二采区设计计划书_第4页
织金县永安煤矿二采区设计计划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织金县永安煤 矿 二采区设计计划书 第 一 章 概况 第 一 节 矿井及企业基本情况 织金县永安煤矿(以下简称永安煤矿),私营独资企业,组建于 2004 年,经营煤炭生产与销售。经过长达 8 年的建设,建设规模为 15 万吨 /年的永安煤矿于 2012 年建成投产。矿井“六证”详见 表 1- 1。 表 1- 1 矿井“六证”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证号 有效期 起 止 1 采矿许可证 011 年 11 月 2013 年 5 月 2 营业执照 520000000008483 2004 年 1 月 16 日 3 煤炭生产许可证 205224250820 2012 年 12 月 21 日 2028 年 12 月 21 日 4 安全生产许可证 (黔) 许证字 1013 2012 年 11 月 20 日 2015 年 11 月 19 日 5 矿长资格证 200406042 2004 年 6 月 30 日 2015 年 6 月 30 日 6 矿长安全资格证 11252010100027 2011 年 4 月 14 日 2014 年 4 月 14 日 由 表 1- 1,矿 井为“六证”齐全合法煤矿生产企业。 矿井共计 2 个采区,投产时为一采区,接替采区为二采区。自 2012 年投产以来,矿井生产正常,为满足矿井正常接替,矿方已着手二采区的设计施工。为此,永安煤矿委托我公司编制织金县永安煤矿二采区设计。 第 二 节 自然地理及矿区范围 一、 交通位置 永安煤矿位于织金县城东,隶属织金县化起镇所辖。矿区西南有县乡公路经过,井口工业场地至织金县县城 40贵阳市 126天龙 77贵黄公路至贵阳市139安顺市 107黄桶电厂 117株六复线铁路的天龙站 78有公路 直达矿区,交通方便, 详见交通位置示意图 1 二、 自然地理 井田位于织金县化起镇西东部,为低山丘陵地貌,北西南高,东部低。井田内最高海拔 1532m,最低海拔 2 图 1- 1 永安煤矿交通位置图 该区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降雨 1400平均气温 。 矿区内溪沟不发育,只有一条小溪流经矿区外围东部,从北西向南东径流,最低标高 1360m,流过煤系地层时最低标高 1373m。据矿区井下调查,目前矿井井下开采 面最低标高已达 1350m,但井下干燥无水。 杨柳河流经矿区外围西北面,距矿区 3谷最低标高 1150m。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分析,杨柳河河谷标高 1150 m 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 区内为多民族居住区,为汗 、彝、苗、布衣、满、水等。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籽、茶叶、烤烟、花生、甘蔗等。主要工业有电厂、油脂化工、酒厂、烟叶复烤、皮革、冶炼、煤炭、建材和食品加工等 。 永安煤矿 3 据贵州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黔城设通发 (1992)230 号”文关于公布贵州省地震烈度新区规划的 通知和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 (本区地震烈度为度,属稳定区。 三、 矿区范围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2011 年 11 月颁发的织金县永安煤矿采矿许可证(正、副本),证号为 安煤矿井田范围由 4 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 采深度为 +1475 +1100m。拐点坐标如 表 1- 2。 表 1- 2 矿井范围拐点坐标表 拐点 X( m) Y( m) 1 三 节 矿井开拓 2010 年 5 月永安煤矿 委托 贵州煤炭设计研究院编制 织金县永安煤矿 开采方案设计,贵州省能源局以关于对织金县永安煤矿开采方案设计的批复(黔能源发 2010348号)批准。 织金县永安煤矿 开采方案设计确定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设计生产能力 15 万吨 /年。 织金县永安煤矿 安全 设施设计也于同年编制完成,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以关于织金县永安煤矿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黔煤安监监察局 201063 号)批准。 一、 井筒设置及功能 根据 织金县永安煤矿开采方案设计, 矿井共计 3 个井筒,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其中主斜井布置于矿井西北面的工业场地,担负全矿井煤炭运输任务,同时担负进风及行人任务;副斜井布置于矿井西北面的工业场地,采用单钩串车提升设备,担负全矿井矸石、材料、设备的运输任务,同时担负管线铺设、排水、进风及行人任务; 回风斜井担负一采区回风任 务。 井筒特征详见 表 1- 3。 4 表 1- 3 井筒特征表 顺序 名称 单位 主斜井 副斜井 一采区回风斜井 1 井口 坐标 X m m 井口标高 m + 方位角 315 315 315 4 断面 净 进 长度 m 169 57 149 6 倾角(坡度) 9 13 12 7 井筒装备 胶带运输机 22kg/m 单轨 二、 水平与采区划分 矿井划分为 1 个水平 2 个采区,水平标高 1320m,水平标高以上为一采区,水平标高以下为二采区。 三、 开采顺序 采区间的开采顺序:采区间的开采顺序为一采区二采区。 采区内煤层间的开采顺序:采区内煤层间开采顺序 煤层内区段间的开采顺序:采区内煤层间采用区段下行式。 四、 通风方式和方法 矿井通 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采煤工作面为“ U”型通风,掘进工作面为局部通风机通风。 五、 运输方式 主斜井采用皮带运输,副斜井采用绞车提升轨道运输,工作面顺槽采用转载机转载皮带运输,工作面采用刮板运输机运输,地面采用汽车运输。 六、 井底车场 井底车场标高 +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均落平于此标高 ,其中主斜井和副斜井在井底车场标高连通。 矿井开拓方式平、剖面图详见 图 1- 2、 图 1- 3。 5 1910煤眼) 采区一 采区152 3M 1 4 采 空 区M 1 4 采 空 区图 1- 2 矿井开拓方式平面图 6 1 3 0 01 3 5 01 2 5 01 2 0 01 3 0 01 4 0 01 3 5 01 4 5 01 2 5 01 2 0 01 1 5 01 1 0 01 1 5 01 1 0 0 图 1- 3 矿井开拓方式剖面图 7 第 四 节 生产采区及系统 一、 生产采区 永安煤矿 2012 年建成投产,首采区为一采区,接替采区为二采区,目前生产采区为一采区。 二、 主要生产系统 (一 )采煤方法及工艺 一采区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放炮落煤回采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单体液压支柱 支护,排距 1m,柱距 (二 )运输系统 运输巷道采用皮带运输,工作面采用刮板运输机运输。主斜井( 169m)及井底平巷段( 125m)、一采区运输下山 259m 共同安装 1 台 5/2 55 皮带运输机。5/2 55 皮带运输机运输能力 250t/h,运距 300m,带速 s,胶带宽度 800机功率 2 55压 660v。 运输顺槽安装 1 台 0/2 40 型皮带运输机,配合安装 1 台 0A 刮板转载机,工作面安装 1 台 0A 型刮板运输机运 输完成煤炭运输。 副斜井安装 1 台 0 型提升绞车,一采区轨道下山安装 1 0 型提升绞车,井底车场设置 2 台调度绞车对拉完成一采区辅助材料、矸石、设备运输。 一采区轨道下山各安装 1 台 30 型架空人车负责一采区人员运输。 (三 )通风系统 回风斜井井口安装 2 台 8/2 110 型防爆对旋式轴流通风机, 1 台工作,1 台备用,功率 2 110斜井(一采区运输下山)、副斜井(一采区轨道下山)进风,回风斜井(一采区回风下山)回风。工 作面采用“ U”型全风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四 )供电系统 8 永安煤矿采用双电源供电, 2 回 10源分别来自 化起 35电所 10同电源母线段,供电距离 4型分别为 和 。 一采区采用高压入供电, 2 回 10源分别引自工业场地 10电所不同电源母线段高压开关柜。 局部通风机采用“三专”供电,并实行瓦斯电、风电闭锁。采区排水泵采用双电源供电,其余设备采用单电源供电。 (五 )排水系统 在一采区下部车场设置主、副水仓及泵房,泵房内安装 3 台 4型排水泵 ,沿一采区轨道下山、井底车场、副斜井铺设 2 趟排水管路, 趟。井下涌水由一采区井底水仓经一采区轨道下山、井底车场、副斜井排至地表。 (六 )压风系统 在工业场地内安装有 3 台螺杆式空气压缩机,负责矿井风动力设备和压风自救系统供风。其中 2 台,风量,压力,功率, 1 台,风量,压力,功率。 沿副斜井铺设 1 趟压风管路下井,管径 接钢管。采掘工作面、避难硐室、采区避灾路线上均铺设有压风管路。 (七 )瓦斯抽采系统 在工业场地内建瓦斯抽采站集中抽采矿井 瓦斯。瓦斯抽采站内安装 2 台 2负压瓦斯抽采泵和 2 台 2负压瓦斯抽采泵,沿回风斜井铺设高、低负压瓦斯抽采管路各 1 趟至各高低负压瓦斯抽采地点。 (八 )消防洒水系统 在地面工业场地内设地面生活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洒水池各 1 座。沿主斜井(一采区运输下山)、副斜井(一采区轨道下山)、回风斜井(一采区回风下山)铺设 3 趟供水管路下井至采掘工作面、避难硐室、有粉尘产生和火灾危险等巷道并设置阀门和支管。 第 五 节 二采区附近巷道布置情况 在一采区中部布置有一采区运输下山、一采区轨道下山和一采区回风下山。其中 一采区运输下山担负一采区煤炭运输、进风、行人任务,一采区轨道下山担负一采区材料和矸石运输、进风、行人任务,一采区回风下山担负一采区回风任务,为采区专用回风 9 巷。上术 3 条采区主要巷道上部起于 +1387m 井底车场,下部落平于 +1320m 水平标高,落平后 3 条采区主要巷道通过一采区底部联络巷互相连通。在 +1320m 水平标高布置有一采区下部车场,下部车场南西侧布置有一采区主、副水仓及泵房。 一采区划分为 2 个区段, +1350m 以上为一区段, +1350m +1320m 为二区段。一采区开采 层煤, 间采用石门联系。照此布局,一采区可布置 8 个采煤工作面,其中 层 4 个,分别为 11401、 11402、 11403 和 11404 采煤工作面; 层 4 个,分别为 11601、 11602、 11603 和 11604 采煤工作面。 采煤工作面采用单巷道布置,在采煤工作面下部布置运输顺槽,上部布置回风顺槽,开切眼布置在采区边界并连接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 第 六 节 设计依据 矿许可证等“六证”; 安煤矿二采区地质说明书; 源局关于对织金县 永安煤矿开采方案设计的批复(黔能源发【 2010】348 号); 于织金县永安煤矿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黔煤安监监察函【 2010】 63 号); 02 地质大队编制的 贵州省织金县永安煤矿地质勘查报告 ; 审查批准贵州省织金县永安煤矿地质勘查报告意见书 ( 黔国土资储审字【 2002】 153 号); 006 年 5 月和 2011 年 5 月提供的织金县永安煤矿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和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源局关于毕 节地区工业和能源委员会 的批复(黔能源发【 2010】 699 号); 10 贵州省 能源局文件关于毕节地区工业和能源委员会 的批复(黔能源发【 2011】 699 号) ; 11煤矿安全规程; 12.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 13.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14.防治水规定 ; 10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 2011 33 号); 16.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安监总煤装 2011 15 号) ; 17.煤矿综采采区设计规范( 参照)。 织金县永安煤矿二采区设计 第二章 采区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 11 第 二 章 采区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 第 一 节 地层 矿区 出露地层有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 龙潭组( 长兴大隆组( d)、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 及第 四系 (Q)。由老至新简述如下: 一、 二叠系( P) (一 )上统( 为早二叠世后期至晚二叠世早期的基性火山喷发堆积物,主要为灰绿、暗绿色隐晶或拉斑玄武岩,时夹火山角砾岩,凝灰角砾岩,凝灰岩,灰岩及煤线等组成。玄武岩具杏仁状,气孔状构造,柱状节理发育,区内出露不全,厚度大于 50m。大致分布于太平背斜两翼。 峨嵋山玄武岩组所夹灰岩透镜体中产韦氏蜓、新米氏蜒等蜓科化石,本组下部可能属早二叠世喷发。 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龙潭煤组主要由细、粉砂岩、泥质粉砂岩、菱铁质粉砂岩、泥岩、煤 、硅质岩、灰岩等组成。从北向南有逐渐变厚趋势。含煤层数 20 40 余层,一般 30 余层,达可采厚度者 2 8 层,可采厚度 4 20m。该地层厚度 212 414m,一般 300m 左右。 大隆组( d) 上部大隆组由黑灰色中厚层状硅质岩夹数层高岭石泥岩组成。硅质岩单层厚 硬性脆,菱面体节理发育。高岭石泥岩颜色鲜艳,为鸭蛋绿或黄绿色,呈鳞片状,单层厚 亚州假提罗菊石,马平假提罗菊石、肋瘤菊石、中华李氏蛤及乌尔曼杉等大隆组生物群。大隆组不含煤,层位稳定,岩性特殊易于识别 。般 部长兴组以浅海相燧石灰岩为主,夹钙质粉砂岩及泥岩,上部含一薄煤层( 1 号煤),为不可采煤层。产古蜓、中华古纺綞蜓、暗古纺綞蜓,帝纹阿腊克贝、鱼鳞贝、矮小科兰尼虫等动物化石。厚 般 29m。 织金县永安煤矿二采区设计 第二章 采区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 12 二、 三叠系( T) 主要由灰岩、白云岩及细碎屑岩组成,区内只分布下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 飞仙关组在区内出露较广,总厚 546 554m,该组共分六段,区内出露了第一、二段: 二段( 上部为灰、灰紫色薄层泥灰岩、钙质泥岩互层,中部为薄层泥灰岩,具缝 合线构造,含瓣鳃类、头足类化石丰富,下部为灰、灰紫色泥灰岩夹钙质泥岩,底部为中厚层泥灰岩。此段厚 般 一段( 中上部为灰、灰绿、暗紫色钙质粉砂岩、细砂岩间夹泥灰岩薄层,具波状水平层理、斜层理及球状风化,下部为灰绿色钙质粉砂岩,风化呈姜黄色。间夹黑灰色硅质泥岩条带及薄层,愈向底部,硅质泥岩逐渐增多增厚。底部夹蒙脱石粘土岩及绿泥石粘土岩。具发育的水平层理及微斜层理,层面具稀疏细小炭屑,含星散状,斑点状、线理状黄铁矿及较多的 瓣鳃类化石,厚 般 三、 第四系( Q) 主要分布于山间凹地及缓坡之上。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冲积砂等。厚度 0 15m,一般 3m 左右。 第 二 节 地质构造 勘查区位于牛场向斜与普翁向斜之间的次级褶皱 太平背斜南东翼,走向北东48左右,倾向南东 138左右,倾角为 8 15 ,一般 12。 一、 褶曲 太平背斜:轴线走向 长约 里。背斜北西翼较紧凑,南东翼较宽缓,南东翼地层倾角不大,大部分在 9左右,为一不对称背斜。出露地层有 d、 二、 断层 断层:位于矿界北西 侧,正断层,断距 35m 左右,走向约 45,倾向 135左右,倾角 70左右,长约 本矿开采影响小。 三、 构造复杂程度 牛场向斜与普翁向斜之间次级褶皱发育,轴线有一定的扭动,两翼不对称,且走向断裂较发育,因此该片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偏复杂。 本矿矿界内无次级褶皱发育,总体为一单斜构造,未见落差大于 20m 的断层。根织金县永安煤矿二采区设计 第二章 采区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 13 据矿井地质规程,本矿地质构造属简单类型。 第 三 节 煤层与煤质 一、 含煤地层 区主要含煤地层为龙潭组,龙潭煤组主要由细、粉砂岩、泥质粉砂岩、菱铁质粉砂岩、泥岩、煤、硅质岩、灰岩等组成。从北向南有逐渐 变厚趋势。含煤层数 20 40 余层,一般 30 余层,达可采厚度者 2 8 层,可采厚度 4 20m。 煤组与下伏峨嵋山玄武岩组或茅口组假整合接触。煤系所夹标志层明显,含动物化石腕足类、瓣鳃类,头足类、腹足类、掘足类、蜓、有孔虫、苔藓虫、三叶虫,海百合、珊瑚等类化石,植物化石在煤系中部一般保存良好,煤系上、下部常炭化,结构模糊。根据煤系地层沉积岩相差异及标志层特征,将煤系分成上、中、下三段: 上段( 从标二底至标五顶的一套海陆交替相沉积。由灰岩、硅质岩、菱铁岩、粉砂岩、泥岩、煤组成。碎屑成份以玄武岩岩屑为主, 少量长石、绿泥石、石英,分选好,泥岩中多含蒙脱石、水云母。胶结物多为氧化铁,绿泥石、蒙脱石、水云母,碳酸盐等,说明上煤组的沉积环境是以氧化环境,碱性介质为主。此段含煤 5 9 层。厚 62120m; 中段( 标五顶至标七顶之间的岩煤组合。以陆相沉积为主,夹少许海相。碎屑成份除玄武岩外,长石、绿泥石有所增加,碎屑粒度较上、下段粗,泥岩中高岭石成份较高,结核以泥质为主,旋迥结构不明显。岩性及煤间距变化较大。此段含煤 1020 余层,主要可采煤层 2 5 层,以 层最为稳定, 煤期地壳振荡频繁,多薄煤 沉积。煤层结构较复杂。动物化石有腕足、掘足、瓣鳃、藻类等,厚 83 154m; 下段( 七顶至煤系底界。以泻湖海湾相,湖泊相、滨海相沉积为主。旋迥结构明显,由细砂岩、粉砂岩、泥质岩、煤及硅质岩组成。碎屑岩中火山屑及长石成份较中、上段高,泥岩中以水云母为主,胶结物多为泥质绿泥石和硅质,结核亦多为泥质和硅质。下段含煤 7 15 层。古生物较上煤组单调,以腕足类为主,次为瓣鳃、腹足、苔藓虫、有孔虫、藻类、蜒等,厚 67 140 余米。 二、 可采煤层 区内含煤岩系 龙潭组 ( 出露较完整,厚 212 414m。含煤 20 40 层,单层煤厚 以煤线及透镜体产出。含煤系数 中单层厚大于 可采煤层 2 层( 其余为局部可采或点式可采。 织金县永安煤矿二采区设计 第二章 采区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 14 层:煤层稳定,结构较简单,全区可采,厚度在 般为 层顶板为含镜煤条带的灰色泥岩,厚度一般为 1m 左右,稳定;底板为浅灰色团块状的泥岩,厚度一般为 右。 层:煤层较稳定,结构较复杂,含 1 4 层夹矸,全区可采,厚度在 般为 层顶板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厚度一般为 4m 左 右,稳定;底板为粉砂岩,厚度一般为 3m 左右。可采煤层的主要特征见 表 2- 1。 表 2- 1 可采煤层特征表 含煤 地层 煤层编号 煤层厚度( m) 煤层 间距(m) 煤层 结构 煤 层 稳定性 容重( t/ 顶底板岩性 最小 最大 平均 顶板 底板 龙潭组 2 0 结构简单、无夹矸 稳定、可采 质、泥质灰岩 细砂岩 部夹一层含炭质泥岩夹矸 稳定、可采 砂岩、泥质粉砂岩 粉砂岩 三、 煤质 黑色粉状为主、次为块状,中至细条带状半亮型。玻璃、油脂光泽,块状、参差状断口 。 各可采煤层均属低、中硫、低、中灰特高发热值无烟煤 。煤质特征见 表 2- 2。 . 表 2- 2 煤质特征见表 煤层 编号 水分 ( 灰分 ( 挥发分 ( 含硫 ( 发热量 ( g 16 四 节 采区储量 一、 矿井资源储量及开采情况 根据贵州省地矿局 2002年 10月提供的贵州省织金县永安煤矿地质勘查报告和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审查批准贵州省织金县永安煤矿地质勘查报告意见书 ( 黔国土资储审字【 2002】 153 号),截止 2003 年 1 月 23 日,永安煤矿 煤层原煤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2) 166 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2) 151 万吨,预测的潜在资源量( 334?) 388 万吨。 织金县永安煤矿二采区设计 第二章 采区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 15 根据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 2010 年 6 月提供的贵州省织金县永安煤矿地质勘查报告(补充)。 截止 2010 年 5 月 30 日 ,永安煤矿 层保有资源 /储量共计705 万 t,其中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1)为 48 万 t,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2)为 123 万 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3)为 379 万 t,预测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4)?为 155 万 t。另外村寨煤柱为 241 万 t,其中内蕴经济资源量( 331)为 28 万 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3)为 133 万 t,预测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4)?为 80 万 t。 各煤层资源量汇总详见 表 2- 3。 表 2- 3 矿井资源储量汇总表 (单位:万 t) 资源 类型 煤层 (331) (332) ( 333) (334)? 合计 8 123 97 268 282 155 437 合 计 48 123 379 155 705 永安煤矿 2012 年建成投产,截止目前 11401 和 11402 工作 面已开采结束,已动用储量 吨。 二、 二采区储量 二采区开采 +1320m 水平标高以下至 +1100m 标高内的 层。根据永安煤矿提供的二采区地质说明书,二采区计有地质资源储量 吨,明细详见 表2- 4。 表 2- 4 二采区资源储量汇总表( 单位:万 t) 资源 类型 煤层 (331) (332) ( 333) (334)? 合计 16 55 计 55 : 另外村寨煤柱为 241 万 t,其中内蕴经济资源量( 331)为 28 万 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3)为 133 万 t,预测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4)?为 80 万 t。 织金县永安煤矿二采区设计 第二章 采区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 16 第 五 节 水文地质 一、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矿区地处牛场向斜与普翁向斜之间次级褶皱 太平背斜南东冀,均为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 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各水文地质单元的可溶岩与非可溶岩呈相间状分布,受构造控制明显。地下水类型分为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基岩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三大类, 其中岩溶水分布较广,富水性强,基岩裂隙水、孔隙水弱。详见区域水文地质图。 工作区区域上处于长江水系乌江流域,总体地势南东高北西底,该片区最低侵蚀基准面位于矿区西部溪沟处,海拔 1330m,区内水系弱发育,仅有一条常年溪沟,雨季流量为 20 25L/S,系下降泉排水汇流而成,其余为季节性冲沟,区内地表水流量随季节性变化较大。 本次调查实测了 4 个井泉,均为下降泉。其流量小于 。 二、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一 )含、隔水层岩组的划分 根据岩性组合,岩层的富水性和可采煤层赋存空间等因素,该片区共划分 7 个含水段。直接充水含 水段有长兴组中等含水段和龙潭煤组弱含水段。间接充水含水段有飞仙关组中部中等含水段及峨眉山组弱含水段。由新至老叙述如下: Q)弱含水段 主要由坡残积物、冲洪积物、崩积物等所形成的粘性土、砾沙、碎石等松散沉积物组成,分布于沟谷、洼地及坡地,除大中型滑坡、崩塌堆积体外,一般厚度小于 10 米。一般含孔隙水,渗透性强,含水性弱,泉水流量一般小于 s,水质为碳酸钙钾钠型水。 等含水段 岩性为灰岩、泥灰岩,全处于侵蚀基准面以上。岩溶及裂隙发育;地下水无储存条件,未见常年性泉。 含水段 主要由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组成,厚度为 90m 左右,井田内大部分位于侵蚀基织金县永安煤矿二采区设计 第二章 采区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 17 准面以上,由于长期风化,隔水性能大为降低,含风化裂隙水。地下水补给条件差,泉水流量 s,可视为上覆飞仙关组二四段与下伏地层大隆长兴组中等含水段的相对隔水层。水质为重碳酸盐、硫酸盐钙型水,矿化度 l。 隆组( d)中等含水段 岩性为硅质岩、蒙脱石粘土岩及中厚层状燧石灰岩、石灰岩、夹粉砂岩、砂岩、砂质泥岩等,厚度 29 米,其中石灰岩、燧石灰岩为主要 含水岩层。岩溶中等发育,富含岩溶裂隙水,但含水性极不均匀。该段大多沿山坡、陡坡分布,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差,地下水排泄水受局部侵蚀基准面控制,一般沿岩层走向迳流,集中在沟谷或山坡坎脚排出地表,有的泉点枯季流量达 ,水质为重碳酸钙镁钾钠型水。 含水段 根据岩层富水性的主要煤层位置,将煤组划分为四个含水段。 (1)层间灰岩弱含水段 主要由石灰岩、细砂岩、粉砂岩等组成,含局部可采的 层。全段厚 35 44m,一般厚 38m,大部处于侵蚀基准面以上,主要含水层为石灰岩(即标三 上和标三下为主),总厚 8m 左右。泉水流量 s,最大流量 s,该段由于地下水埋藏浅,为大气降水控制,季节变化显著。岩层透水性强,地下水排泄与补给条件良好。 本含水段地下水位 般 1540m,相当于标二灰岩附近。 水质为重碳酸盐或硫酸盐钙型水,矿化度 l。 (2)层间砂岩类层间弱含水段 由石灰岩、细砂岩、粉砂岩等组成,含主要可采煤层的 层和局部可采的 段厚 117 141m,一般厚 128m。主 要含水层为石灰岩和砂岩类岩层,灰岩有标四、标五及不稳定辅标等共 2 7 层,一般 4 层,厚 5m 左右。含水砂岩有 15 层间细砂岩、粉砂岩等 4 15 层,厚 40m 左右,均厚度 水流量 s,一般流量在 1l/s,单位涌水量( q) s m,渗透系数( K) d。 水质:浅部为硫酸盐、重碳酸盐、碳酸盐钾、钠型水,矿化度 l;深部属重碳酸盐或 碳酸盐、碳酸盐钾、钠型水,矿化度 l。 (3)层间砂岩类层间弱含水段 由石灰岩、细砂岩、粉砂岩组成,含可采煤层 层及局部可采煤层织金县永安煤矿二采区设计 第二章 采区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 18 层。全段总厚 83 104m,一般厚 94m。主要含水层为标七、标九灰岩共 1 7 层,一般 2 3 层,厚 水砂岩类为标七 层间共 28 层,一般 3 4 层,厚 般厚 18m。泉水流量 s,单位涌水量( q) s m,渗透 系数( K) d。含水段浅部地下水补给与排泄条件中等,深部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条件不良。 浅部水质为硫酸盐、重碳酸盐钙型水,矿化度 l;深部水质为重碳酸盐钾钠型水,矿化度 g/l。 (4)层铁铝岩间灰岩、砂岩类间弱含水段 由石灰岩、细砂岩、粉砂岩等组成,含局部可采的 层。本段总厚 42 75m,一般厚约 60m。主要含水层为标十一、标十二、标十三和不稳定的标十灰岩共 2 12 层,厚 般 4 层,厚 右 ,次要含水层为 层底板至标十二灰岩间含水砂岩类,主要为细砂岩、粉砂岩组成,共 1 13 层,厚 段含水层总厚 均厚度 水流量 s,单位涌水量( q)s m,渗透系数( K) d。铁铝岩裂隙不甚发育 ,此层厚度变化大 ,与其顶部之铝土质泥岩为煤组与下伏之峨眉山玄武岩之间的相对隔水层。 水质:浅部未采样;深部为重碳酸盐、碳酸盐或碳酸盐、重碳酸盐钾钠水,l。 (5)玄武岩组( 含水段 岩性为火山碎屑岩,结构均一,具气孔状构造,坚硬致密,局部尖灭,厚度 0 342m。地表大片出露于煤系底部,地貌呈峰丛谷地。浅部风化带裂隙发育,多呈网状,沟谷中有泉水出露,泉水流量 s。富水性弱,可视为上覆龙潭煤组含水段与下伏茅口灰岩强含水层的相对隔水层。 水质为硫酸盐或硫酸盐、重碳酸盐钙型水,矿化度 l。 (6)茅口灰岩( 含水段 岩性由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燧石灰岩及少量硅质灰岩、白云岩组成,厚 380m。岩层裸露,落水洞、漏斗、地下河等岩溶景观发育剧 烈,谷地中伴有岩溶管道,富水性强。 水质为重碳酸盐、硫酸盐钙型或钙、镁型水,矿化度 l。 (二 )断层带水文地质特征 织金县永安煤矿二采区设计 第二章 采区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 19 井田内断层主要为压扭性断层,断层破碎带胶结较好,含水性和导水性较差。凡赋存在龙潭组中的断层带,其单位涌水量均小于 /秒 (三 )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区内地下水来源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降水量及降水强度对地下水资源的补给起主要作用,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和分布及地形地貌、岩层的节理裂隙发育程度、风化溶蚀强度、植被等影响着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地表水是区域内地 下水的补给来源之一,非可溶岩的溪沟水进入可溶岩地区后,往往潜入地下补给地下水。 由于岩性的差异及断层裂隙的控制作用,区域内地下水的迳流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非可溶岩地段,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及孔隙中,并沿地形自然斜坡作用渗流运动于侵蚀沟谷排出地表。 区内地下水的排泄,主要为可溶岩与非可溶岩,较强含水层与隔水层接触带排泄。可溶岩中的地下水在运移中受非可溶岩的阻隔以泉的形式排泄。在岩溶发育强烈地段,地下水埋藏较深,循环较深,迳流远,排泄集中,多以暗河的形式排出区外。 (四 )水力联系 由于沟谷切割较深, 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排泄,夹沟河和多吉小溪上、下测站流量的差异,明显地反映出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上覆飞仙组三四段地下水、地表水二者间水力联系极为密切,均有明显的进口和排泄口。飞仙关组一段厚达 90m 的钙质粉砂岩、泥岩,可视为上覆含水段与下伏长兴大隆组含水段的相对隔水层。 煤系地层下覆玄武岩组,厚度一般大于 100m,该段也是较可靠的相对隔水层。 含煤地层中,含水层厚度约 30m,为薄中厚层碳酸盐岩及砂岩组成,富水性稍强,且在立面上亦为相间分布,各含水小分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差。 综上所述,牛场 普翁地区地形高差较大 ,基岩裸露面积较大,含水带与相对隔水带相间分布。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的排泄条件比补给好。煤层大部分赋存在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飞仙关组下部有厚达 90 米的钙质粉砂岩和钙质泥岩相隔,矿井直接充水含水段是上二迭统长兴组碳酸盐岩及龙潭煤组中的碎屑岩夹煤层织金县永安煤矿二采区设计 第二章 采区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 20 及薄层碳酸盐岩地层,含水性质属溶隙裂隙水及层间裂隙水,富水较弱,断层带水文地质特征为上二迭统地层表现为富水性较弱,导水性差。因此,矿区水文地质类型是以裂隙、溶隙充水为主,大多数矿井属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煤矿床。 永安煤矿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龙潭组、长兴 大隆组、飞仙关组和第四系松散层。在矿界外北西侧有厚度大于 100m 的玄武岩 ,而第四系分布在矿界外西南方的光马冲一带,对本矿无影响。含水层主要为砂岩、粉砂岩、碳酸盐岩,富水性较弱;而隔水层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连续稳定,隔水性能好,透水性能差。含水层(带)的补给均为大气降水,补给途径主要是通过第四系松散堆积层、断层破碎带、岩石节理裂隙、风化裂隙、小窑塌陷等渗入地下,但补给量有限,径流距离短,动态变化大,枯水期泉水涌水量减小或干枯。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及孔隙中,并沿地形自然斜坡作用渗流运动,沿隔水层在地形 低洼处或坡坎下以下降泉排出地表。 (五 )矿床充水因素分析 矿井充水因素既决定于水文地质条件,又决定于开拓方式。充水强度受充水水源和通道的影响。 矿井内龙潭组裸露或浅埋,主采煤层普遍埋藏较浅,风氧化带沿倾向深度普遍达50m 左右,补给面积较大,植被发育较差。尽管岩层富水性弱,由于大气降水的直接补给,可沿节理、裂隙等渗入矿井。当矿井煤层开采后,易对顶部岩层造成破坏,产生“破裂带”,增大地表水对矿井的渗入。 季节性冲沟对矿井充水的影响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源,季节性冲沟 水有沿裂隙溃入井下的可能。 矿井整改前,炸封的老窑积水是该矿井的主要水害。老窑多沿主采煤层露头开采,开采深度 50 500m 不等。沿倾向开挖,老窑长期废弃且积水,大气降水是老窑积水的主要水源,也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当矿井巷道或采空区与之连通时即溃入矿井,容易造成突水灾害。 当井筒和巷道揭露含水层时,便成为矿井充水水源。龙潭煤组的碳酸盐岩砂岩为直织金县永安煤矿二采区设计 第二章 采区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 21 接充水含水段。富水性较弱,据勘探资料,单位涌水量小于 各小分层之间水力联系差,对矿井的充水影响较小 。 断层主要为压扭性断层,断层破碎带胶结较好,含水性和导水性较差。凡赋存在龙潭煤组中的断层带,其单位涌水量均小于 此,断层对矿井的充水影响较小。 总之,大气降水是该矿床充水的主要原因。一般沿基岩裂隙渗入矿井,裂隙发育地段矿井充水会有所增大;地表水对地下水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浅部岩层渗透性好,含水性弱。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有可能发生联系,容易引起矿床充水。在采掘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生突水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在靠近老窑采空区时,一定要加强探防水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六 )矿井涌水量 本次实地调查主要在矿井内水仓处测试矿井的实际涌水量,结合业主对矿井涌水量的长期观测和统计数据分析,该矿井日平均涌水量约 360井有顶板淋水、滴水现象, 停采后多有积水,甚至与大气降水有水力联系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井下涌水量将会随之增大。 据及结果 永安煤矿目前 最低开采标高 1320m, 正常 涌水量 8m3/h,最大涌水量 25m3/h。 现估算二采区区域的矿井涌水量: 111 式中: 正常涌水量 8m3/h,最大涌水量 25 m3/h; 开采面积 F 未来开采面积 水位降深, m,开采标高 1320m,水位降深 80m; S 未来水位降深, m,未来开采标高 1220m,水位降深 180m; 经计算, 矿井 正常 涌水量 h, 最大 涌水量 为 h。 织金县永安煤矿二采区设计 第二章 采区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 22 (七 )水文地质条件分类 矿床主要以顶板基岩裂隙充水为主的裂隙充水矿床,矿区内主要可采煤层部分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之下,矿区内地形起伏较大,沟谷纵横,地形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矿区内主要为季节性的溪沟,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富水 性弱,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差。经综合分析,确定矿区及二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 第 六 节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一、 煤层顶底板 二采区内煤层顶板为 硅质、泥质灰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 岩,底板为 细砂岩、粉砂岩 ,所以顶、底板条件较好,但在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必须及时支护,加强顶底板管理 。 二、 瓦斯 (一 )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 2009年 2月提供的贵州省织金县永安煤矿 采用直接法测定永安煤矿 层在不同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