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1 2007 年江苏省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时掌握 农村饮水水质及经水传播疾病动态变化,提高农村饮水卫生 管理水平,根据全国爱卫办和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的要求以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制定的全国 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方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提高农村饮 水卫生管理水平,通过开展常规监测,不断积累饮水水质监测 资料,了解水质及经水传播疾病的动态变化;通过对典型水体 特征性污染指标的监测,确定水质健康影响因素的水平,研究 水质与健康危害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使水质卫生控制 成为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 二、组织结构 饮用水卫生监测需要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各级业务 部门的努力,因此,本规划将建立两个网络体系,即行政网络 体系和技术网络体系。在工作中,两个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 用,方能使城乡饮水水质卫生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行政网络体系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成,使用行政手段部 署此项工作,审查和确定工作计划,组织和协调各级参加单位, 签发有关文件,落实工作所需经费,审查总结报告,发布监测 公报等。 技术网络体系由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成,由省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负责监测网络的技术工作,负责制订监测方案,编 制监测工作中的计算机数据库,组织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建立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进行质量保证,技术指导,编 写总结报告等。 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本区域的技术指导和现场指 导,组织、实施辖区内所有市县的城乡饮水监测、上报,并进 行总结、分析。 三、监测网络 根据我省实际,在 2006 年 32 个监测县的基础上,扩大到 54 个县(市、区),监测县名单见附件 1。 四、农村饮水卫生监测内容 1、范围 农村集中供水:水源水(或进厂水)、出厂水、管网水(含末 梢水)。 2、监测点 各监测县(市、区)应根据当地情况,监测集中式供水水质 情况,不同水源类型(地面水、地下水)各占一定比例,选定不 少于 10 个监测点,并相对固定保持监测的延续性。 选择原则:能代表当地主要水源和供水类型、充分考虑当 地环境污染对饮水水质的影响、采样时的水样保存时间要求 等因素。 3、水质监测 (1)以县为单位进行监测,每年丰水期、枯水期各抽样检 测一次。监测县填写国家“水与环境卫 生调查数据管理系统” (表 1表 4),包括监测县基本情况调查表、监测县农村生活 饮用水水源及取水方式调查表、监测/采样点情况及水质检测 结果表、饮用水污染事件监测报告表。 (2)水样采集原则:以地面水为水源的集中式供水监测点 的水样应包括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以地下水为水源的集 中式供水监测点的水样应包括出厂水、管网水,出厂水采样位 置应设在出厂后,进入输送管道前,距离供水设施最近的取水 口处,末梢水采样位置一般应为用户水龙头处。 (3)监测项目: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2006)要求,出厂水、管网末梢水监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 测项目两类,必测项目包括菌落总数、砷、氟化物、硝酸盐(以 氮计)、色度、浑浊度、pH、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以碳酸钙 计)、耗氧量、铁、锰、氯化物、硫酸盐、余氯(出厂水和末梢水) 15 项;选测项目为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地面水为必测指标)、臭 和味、肉眼可见物、挥发酚类(以苯酚计)、总大肠菌群、阴离 子合成洗涤剂、铝、铜、锌、镉、铬(六价)、铅、汞、硒、氰化物、 耐热大肠菌群或大肠埃希氏菌、四氯化碳、氯仿等;各地可以 根据当地实际增加其他监测项目。 地面水厂进厂水(水源水)的监测可以参照以下指标:色 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以碳酸钙计)、 铁、锰、砷、氟化物、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以氮计)、氯化物、 硫酸盐、耗氧量、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等 17 项;各地可以根 据当地实际增加其他监测项目。 4、日常监测数据收集 各监测县可以在省选定调查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监 测覆盖面,全面收集城乡水厂日常监测数据,汇总并上报各地 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监测频率 每年丰、枯水期各一次。 五、监测数据报告 水质监测年度为当年 1 月至 12 月,各县(市、区)填写监测 表于每年 11 月 10 日前将水质监测数据库报至市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同时上报相关文字资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逻 辑检查和审核汇总后,于每年 11 月 20 日前一并上报省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 “水与环境 卫生调查 数据管理系统” 的下载地址:省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网站( )或登录邮箱 。 六、技术培训与质量控制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组织对实验室水质监测、数据收 集和填表方法及分析质量控制等进行定期培训。为保证监测 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各监测实验室应采取严格的质量控 制措施,包括:建立严格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对实验室所用仪 器、器械和标准进行定期校准;除定期的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外, 各监测实验室要进行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建立监测数据 的审核检查制度等。 七、考核 省卫生厅每年组织对各市、县城乡饮水水质卫生监测工 作考核,内容包括监测任务完成情况和质量控制情况等。 附件 1: 2007 年江苏省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县 市 监测县 南 京 溧水县、高淳县 无 锡 江阴市、宜兴市 徐 州 丰县、沛县、铜山县、睢宁县、新沂市、邳州市 常 州 溧阳市、金坛市 苏 州 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吴江市、太仓市 南 通 海安县、如东县、启东市、如皋市、通州市、海门市 连云港 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 淮 安 涟水县、洪泽县、盱眙县、金湖县 盐 城 响水县、滨海县、阜宁县、射阳县、建湖县、东台市、大丰市 扬 州 宝应县、仪征市、高邮市、江都市 镇 江 丹阳市、扬中市、句容市 泰 州 兴化市、靖江市、泰兴市、姜堰市 宿 迁 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 附件 2: 附件 1: 术语和名词 1 农村饮水:供农村居民使用的饮用水。 2 监测县:农村饮水水质监测所覆盖的县。 3 监测点:农村饮水卫生监测的基本抽样单位,指能代表本省/县的水源类型、 供水方式、覆盖(或代表)人口的集中式供水系统或分散式供水点。 4 采样点:对监测点的水质状况进行检验时,水样采集的具体地点。 5 供水方式:分为集中式供水(分为完全处理、沉淀过滤、消毒、未处理)和 分散式供水(机器取水、手压泵、人力取水)两种。 6 集中式供水:自水源集中取水,通过配水管网送到用户或者公共取水点的供 水方式,包括自建设施供水。 7 完全处理集中式供水:指以地表水为原水,经过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处 理后通过管网送往用户。如果是以地下水为原水,在原水水质不需混凝、沉淀、 过滤处理的情况下,仅经过消毒处理后通过管网送往用户也可列为完全处理集中 式供水。 8 未处理集中式供水:指原水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通过管网送往用户。 9 分散式供水:用户直接从水源取水,未经任何设施或仅有简易设施的供水方 式。 10 水源类型:分为地面水(又分为江河、湖泊、水库、沟塘、水窖)和地下水 (深井、泉水、浅井) 。 11 浅井:指不透水层上或第一层地下水。 12 深井:指不透水层下的地下水。 13 机器取水和手压泵取水:区别在于是否需要动力,凡是需用动力取水的属于 机器取水,不需要用动力取水的属于手压泵取水。 14 必测项目:能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在农村饮水水质监测中必须测定 并上报的水质指标。 15 选测项目:根据地区、时间或特殊情况需要监测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 16 饮水卫生应急监测:各种原因引起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变化时,常规监测以外 的饮水卫生监测。 17 监测县编码:对各个行政县的六位数编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 码(GB/T2260-2002)为准。 18 农村人口数: 除县城以外的人口总数。 19 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异地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 且居住三 十日以上的育龄 人口(18-49 周岁的成年人口)。 20 覆盖人口:指集中式供水监测点(供水系统)所覆盖的人口数。 21 代表人口:指分散式供水采样点所在行政村饮用此类型水的人口数。 附件 3: 表 1 监测县基本情况调查表 监测县: 地(市) 县(市、区) 1、全县人口数 人;其中农村人口数 人;全县农村总户数 户; 集中式供水情况 分散式供水情况序 号 镇(乡) 人口数 (人) 水厂数 覆盖村数 覆盖人口(人) 村数 代表人口(人) 报告单位: 单位负责人: 报告人: 日期: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1 镇(乡):包括全县所有的镇和乡 2 覆盖(或代表)人口(人): 覆盖人口:指集中式供水监测点(供水系统)所覆盖的人口数; 代表人口:指分散式供水采样点所在行政村饮用此类型水的人口数。 附件 4: 表 2 监测县农村饮水水源及取水方式调查表 监测县: 地(市) 县(市、区) 集中式供水 分散式供水 水源类型 水厂数 (个) 覆盖村数 (个) 覆盖人口 (人) 村数 (个) 代表人口 (人) 江 河 湖 泊 水 库 沟 塘 地 面 水 水 窖 深 井 泉 水 地 下 水 浅 井 完全处理 部分 处理 集 中 式 供 水 未处理 报告单位: 单位负责人: 报告人: 日期: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1 覆盖(或代表)人口(人): 覆盖人口:指集中式供水监测点(供水系统)所覆盖的人口数; 代表人口:指分散式供水采样点所在行政村饮用此类型水的人口数。 附件 5: 表 3 监测/采样点情况及水质检测结果表 地(市) 县(市、区) 监测点信息: 1 详细地址: 监测点编号: 2 覆盖(或代表)人口(人): 3 供水方式: 集中式供水:完全处理 沉淀过滤 消毒 未处理 分散式供水:机器取水 手压泵 人力取水 4 水源类型: 地面水:江河 湖泊 水库 沟塘 水窖 地下水:深井 泉水 浅井 采样点信息: 5 详细地址: 采样点(水样)编号: 6 取样日期: 年 月 日 测定日期: 年 月 日 7 水样类型: 集中式供水:末梢水 分散式供水 储水器 8 检测结果 检测指标 结果 检测指标 结果 色度,度 臭和味 浑浊度,NTU 耗氧量,mg/L pH 值 菌落总数, CFU/100mL 总硬度,mg/L(以 CaCO3 计) 总大肠菌群, CFU /100mL 铁,mg/L 余氯,mg/L(出厂水) 锰,mg/L 余氯,mg/L(末梢水) 砷,mg/L *溶解性总固体 氟化物,mg/L *亚硝酸盐氮,mg/L 硝酸盐氮(以氮计),mg/L *氨氮,mg/L 硫酸盐,mg/L *铅 肉眼可见物 *水温 氯化物,mg/L 报告单位: 单位负责人: 报告人: 日期: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1 覆盖(或代表)人口(人): 覆盖人口:指集中式供水监测点(供水系统)所覆盖的人口数; 代表人口:指分散式供水采样点所在行政村饮用此类型水的人口数。 2 各监测指标的测定结果应为平行样品的均值,检测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 11 附件 6: 表 4 饮水污染事件报告表 地(市) 县(市)监测县编码: 1 发生时间: 1.1 起: 年 月 日 1.2 止: 年 月 日 2 发生地区: 区/乡镇 村 自然村(屯、社、组) 3 发生健康危害日期: 年 月 日 4 健康危害人群: 暴露人数:_ 发生健康危害人数:_ 住院人数:_ 死亡人数:_ 5.供水方式: 6.水源类型: 7.健康危害主要临床表现: 8.诊断:伤寒 霍乱 菌痢 甲肝 戊肝 腹泻 中毒 其他 9.污染物: 10.污染物来源: 11.污染途径: 12.主要污染物最高浓度/分析方法: 13.初步调查处理结果: *本报表的操作按照应急监测的要求执行。主要污染物的分析方法需要填入。 报告单位: 单位负责人: 报告人: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1. 发生水质污染事件后及时调查填报。 12 附件:2 2007 年江苏省农村改厕项目绩效评估方案 为保证我省农村改厕项目实施的效果和质量,达到粪便 无害化处理,指导农民正确使用和管理无害化卫生厕所,切 实达到控制血吸虫病及其他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的传播和 改善农村环境的目标。在我省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将分别从技 术培训、健康教育、以及卫生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 济效益等方面对全省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估。 一、评估内容 (一)改厕质量情况 1、评价指标 无害化卫生厕所质量:应达到“江苏省农村无害化卫生户 厕技术规范” 要求。 2、评价标准 样品的采集与检测按照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7959-87)规定的方法进行。无害化卫生户厕达到以下要 求: 表 1 粪便无害化监测指标 编号 项目 卫生标准 1 寄生虫卵沉 率 95以上 2 血吸虫卵和 不得检出活的血吸虫卵和钩虫 13 钩虫卵 卵 3 粪大肠菌值 10-2 4 蚊子、苍蝇 有效地控制蚊蝇孳生、粪液中 无孒孓、池的周围无活的蛆、 蛹或新羽化的成蝇 3、评价方法 以项目村为单位核查建厕数目、类型、容积、标准、质量、 使用管理情况及无害化效果。 (二)健康教育情况 1、评价指标 (1)开展健康教育人次。 (2)目标人群(指乡村医生、中小学生及家庭主妇,下同) 相关知识知晓率。 (3)目标人群与环境相关卫生行为形成率。 2、评价标准 (1)各市开展健康教育人次应超过每年项目覆盖总人口 数。 (2)目标人群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 80%。 (3)目标人群与环境相关卫生行为形成率达到 70%。 3、评价方法 (1)核查健教计划、总结、宣教材料发放领取登记簿、媒 体宣传资料、广播稿、小学课程表,入村入户观察、访谈。 (2)制作目标人群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问卷,每县调查 14 总数不少于 50 人(乡村医生、中小学生、家庭主妇分别不少 于 10、20、20 人),计算计算目标人群相关知识知晓率和相 关卫生行为形成率。 (三)卫生效益情况 1、评价指标:以县为单位相关疾病(如血吸虫病及肠道 传染病、寄生虫病)发病率下降幅度。 2、评价标准:2007 年底,以县为单位,居民血吸虫感染 率与阳性螺密度均比“ 九五” 末(2000 年)下降。 3、评价方法:查阅县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统计资料, 对照基础调查情况,了解有关疾病发病率下降幅度。 (四)蚊、蝇控制情况 1、评价指标 (1)防蚊、蝇设施完好情况 (2)蚊、蝇控制情况 2、评价标准 (1)厕所防蚊、蝇设施完好 (2)有效地控制蚊蝇孳生、粪液中无孒孓、池的周围无活 的蛆、蛹或新羽化的成蝇 (3)评价方法:通过观察,查看厕所防蚊、蝇设施是否完 好,检测粪液中有无孒孓、池的周围有无活的蛆、蛹或新羽 化的成蝇 二、质量控制 1、项目调查方案经过专家论证。 15 2、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并参与调查点的选择、 审核和确认。 3、参与项目的专业人员经过严格的调查培训。 4、建立实验室质量保证措施,进行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建立检验数据的审核审查制度等。参加的实验室必须通过计 量认证。 5、在现场调查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逐日检查当日已 完成的调查表,发现漏错及时补正。工作人员需在以完成的 调查表上签字。 6、省 CDC 组织专家 负责对调查村进行 5%随机抽样复核, 并对调查表进行审核后录入。 三、实施进度安排 实施进度安排表 序 号 时间 工作内容 执行单位 1 2007.6-10 各项目市、县进行现场 调查、开展改厕后无害 化厕所的采样检测和相 关资料收集 各项目市、县疾 控中心 2 2007.12 完成资料整理、数据录 入并上报以收集的资料 和调查报告 各项目市、县疾 控中心 3 2008.1 项目考核,总结、上报 省、市疾控中心 16 四、调查对象与样本量 1、调查范围:本次调查在全省 16 个县(市、区)开展(见 附表 1); 2、调查点确定:依照比例分层(不同经济水平、不同生活 习惯、不同改厕类型等),每县分别抽取 2 个已经开展改厕的 项目自然村和 1 个尚未开展未改厕的项目村,每村随机抽取 10 户农户,进行户厕建设与使用管理状况、人群健康知识状 态的现场调查和无害化效果检测。3 个自然村应在人群结构、 经济状况、自然条件以及居民生活习惯等方面尽量相同。粪 便无害化检测在上述居民中抽检 50%(一般采样使用半年以 上的户厕)。 五、数据录入 调查数据录入统一的电子表格,下载地址:省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网站( )或邮箱 。 17 附件 1 : 2007 年农村改厕项目绩效评估县 市 评估县 南 京 高淳县 徐 州 铜山县 南 通 海安县、如皋市 连云港 赣榆县 淮 安 楚州区、涟水县、盱眙县、金湖县 盐 城 东台市、大丰市 扬 州 仪征市、高邮市 镇 江 扬中市 泰 州 兴化市 宿 迁 泗洪县 18 表 1 县(市)基本情况 内 容 单位 2007 年 全县(市)总人口 其中:城镇人口 农村人口 万人 万人 万人 全县(市)总产值(GDP) 万元 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 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 万元 万元 卫生事业投入经费 农村改厕投入经费 万元 万元 市区、城镇自来水普及率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 市区、城镇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 率 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 % % 全县(市)行政村数 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村数 个 个 年度下达改厕任务 年度完成改厕任务 万座 万座 注:1、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村指无害化卫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