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 年广西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一、试验概况 (一) 、参试品种及承担单位 根据广西鲜食甜玉米区试方案,2009 年广西鲜食甜玉米区试春季参试品种 11 个;秋季参试品种 10 个。其中有 9 个品种完成周期(一年两季)试验。参试品种名称、参试年限及供种单位(或个人)见表 1 表 1-1 2009 年春季广西鲜食甜玉米区试参试品种、供种单位或个人(加*号为已参加完两季试验的供试种) 序号 品种名称 供种单位或个人 序号 品种名称 供种单位或个人 1 世诚 T26 北京世诚种业有限公司 7 9675* 广西南宁燎原种业开发公司 2 金冠* 珠海市香洲区南厦丰泽园夏美路161 号 1 栋 1-202 号 8 天贵* 广东省农科集团良种苗木中心 3 金甜* 广东省农科集团良种苗木中心 9 9679* 广西南宁燎原种业开发公司 4 桂甜 566*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吴圩明阳 10 奇珍2021 南宁市桂福园农业有限公司 5 HH011* 广西金卡农业有限公司 11 双超 1 号* 广西大学农学院 6 海珍* 珠海永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CK 华珍 南宁市三商行 表 1-2 2009 年秋季广西鲜食甜玉米区试参试品种、供种单位或个人(加*号为已参加完两季试验的供试种) 序号 品种名称 供种单位或个人 序号 品种名称 供种单位或个人 1 9675* 广西南宁燎原种业开发公司 6 HH011* 广西金卡农业有限公司 2 海珍* 珠海永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7 金冠* 珠海市香洲区南厦丰泽园夏美路 161 号 1 栋 1-202 号 3 金甜* 广东省农科集团良种苗木中心 8 9679* 广西南宁燎原种业开发公司 4 桂甜 566*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吴圩明阳 9 双超 1 号* 广西大学农学院 5 金美珍 南宁市三商行 10 天贵* 广东省农科集团良种苗木中心 CK 华珍 南宁市三商行 (二) 、试验实施情况及气候特点 1试验设计方法 试验采用简比法,五行区,不设重复,小区面积 20 平方米(0.03 亩),密度为 3300 株/亩,对照种为 华珍。两边行进行品质分析和适口性品尝,实收中间三行(面积 12 平方米)计产。四周用相同品种作保护 行。各小区收称鲜棒重。 2品质分析:为防止花粉直感造成相互影响,每品种在一个小区内两边行套袋自交 20 株(穗) ,以 备品尝适口性,套袋隔离直至采摘。2009 年主要安排在玉米所试点进行。 3. 试验年限:采用滚动试验方式,试验一季后淘汰表现差的供试种,一年两季结束一个供试种试验。 4田间管理 各承试单位均能够按照试验方案进行。选择的试验地块均能排灌方便、肥力较好且均匀。春季播种 期在 2 月 16 日至 3 月 18 日之间,秋季播种期在 7 月 30 日至 8 月 25 日之间。在田间管理上,各试点均 施足基肥,并能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及时追肥、灌水、治虫等。具体管理情况如下: 、玉米所试点:春季 2 月 16 日直播,3 月 16 日间定苗;秋季 8 月 15 日播种,9 月 1 日间定苗。 前茬作物红薯。春季基肥亩施复合肥 20 公斤、钙镁磷肥 10 公斤、钾肥 10 公斤;3 月 24 日中耕除草施尿 素 10 公斤/亩,复合肥 5 公斤/亩;4 月 16 日中耕大培土,施复合肥 25 公斤/亩。5 月 16 日灌溉一次; 2 收获期为 5 月 22 日。秋季基肥亩施复合肥 20 公斤、钙镁磷肥 10 公斤、钾肥 10 公斤;9 月 1 日中耕除草 施尿素 10 公斤/亩,复合肥 5 公斤/亩;9 月 18 日中耕大培土施复合肥 25 公斤/亩;2009 年 8 月 21 进行 喷水一次,8 月 31 日进行喷水一次,9 月 6 日进行灌溉一次。采收期为 10 月 24 日10 月 29 日。 、柳州市农科所试点:春季 3 月 11 日播种,间定苗期 3 月 27 日;秋季播种期 7 月 31 日,间定苗 期 8 月 14 日。前茬作物玉米。春季基肥亩施 14:16:15 四季星牌复合肥 25 公斤。3 月 29 日第一次追 肥,亩施尿素 15 公斤、钾肥 15 公斤;4 月 22 日第二次追肥,亩施 24:8:16 艳阳天牌复合肥 50 公斤。 4 月 22 日喷新一佳+绿爽 1000 倍液、5 月 20 日喷新一佳+百蚜净 1000 倍液杀虫二次。播种到收获无灌溉, 采收期 6 月 719 日。秋季基肥: 25 公斤/亩(14:16 :15 四季星牌复合肥) 。8 月 14 日第一次追肥, 亩施尿素 15 公斤+钾肥 15 公斤;8 月 27 日第二次追肥,亩施尿素 15 公斤+14:16:15 四季星牌复合肥 60 公斤。8 月 1、4(苗前) 、12、22 日,9 月 7、26 日,10 月 7 日共漫灌 7 次。8 月 10、26 日,9 月 11、18 日共喷药杀虫 4 次。采收期 10 月 420 日。 、河池市农科所试点:春季播种期 2 月 20 日,前茬作物玉米 ,间定苗期 3 月 27 日。3 月 28 日施 尿素 17.5 公斤、氯化钾 17.5 公斤、钙镁磷肥 15 公斤/亩;4 月 14 日补施尿素 10 公斤/亩,4 月 26 日施 复合肥 30 公斤/亩。4 月 28 日防治玉米钻心虫,5 月 28 日防治玉米蚜虫,2 月 25 日抽水喷淋,促进种子 出苗。3 月 6 日再次抽水喷淋。秋季播种期 7 月 30 日,间定苗期 8 月 15 日,前茬作物玉米。8 月 15 日 中耕施肥,亩施复合肥 30 公斤,8 月 26 日大培土,亩施复合肥 35 公斤。分别在 8 月 8 日、8 月 11 日、 8 月 13 日、9 月 5 日、9 月 12 日、10 月 6 日进行抽水喷淋。8 月 18 日防治玉米钻心虫,8 月 29 日再次 防治玉米钻心虫,9 月 18 日防治玉米蚜虫。10 月 9 月至 10 月 19 日期间分 6 次进行采收。 (4)、北海市种子管理站试点:春季 2 月 28 日播种,前茬作物萝卜。基肥亩施 15:15:15 复合肥 16 公斤/亩。3 月 30 日追肥亩施尿素 6 公斤;4 月 20 日追肥亩施 15:15:15 复合肥 25 公斤;5 月 2 日追肥 亩施 15:15:15 复合肥 8.2 公斤,尿素 1.5 公斤。分别于 4 月 29 日和 5 月 16 日各灌一次水,3 月 22 日 喷 2.2%天岳防虫,4 月 2 日喷 2.2%天岳防虫,4 月 16 日喷 2.2%天岳防虫,5 月 4 日喷氧化乐果、氰戊菊 酯防虫,收获期 6 月 1 日至 6 月 4 日。秋季播种期为 8 月 25 日,间定苗期 为 9 月 9 日,前茬作物甜菜。 基肥亩施 15:15:15 复合肥 15 公斤/亩。9 月 23 日第一次追肥亩亩施尿素 5 公斤,15:15:15 复合肥 20 公斤;10 月 14 日第二次追肥,亩施 15:15:15 复合肥 15 公斤,尿素 5 公斤。9 月 7 日喷 2.2%天岳 防虫 1 次,9 月 27 日喷 2.2%天岳防虫 1 次,10 月 10 日喷 2.2%天岳防虫 1 次,10 月 22 日喷氰戊菊酯防 虫 1 次。采收期:11 月 5 日至 11 月 13 日。 (5)、贵港市良种示范场试点:春季 2 月 28 日播种,前茬作物玉米,3 月 26 日间定苗。基肥施挪威 复合肥 25 公斤 /亩;4 月 6 日第 1 次追肥:每亩尿素 15kg+钾肥 15kg;4 月 22 日第 2 次追肥:每亩碳铵 50 公斤+磷肥 50 公斤+氯化钾 10 公斤。4 月 23 日心叶施甲基异硫磷,无灌水,采收期 5 月 30 日6 月 12 日。秋季 8 月 1 日播种,8 月 15 日间定苗。基肥 25 公斤/亩挪威牌复合肥,8 月 19 日施肥结合小培土, 每亩施尿素 15kg+氯化钾 15kg。8 月 31 日施肥结合大培土, 每亩施尿素 15kg+氯化钾 15kg。9 月 26 日灌 水 1 次。10 月 8 日灌水 2 次。9 月 1 日大喇叭口期心叶放甲基异柳磷毒土, 防玉米螟。9 月 20 曰喷药防 玉米螟, 杀虫双+冰剑。采收期 10 月 714 日。 (6)、桂林市农科所试点:春季 3 月 18 日播种,4 月 17 日间定苗。前茬作物绿化苗木。基肥施复合 肥(17-7-21)25 公斤/亩,鸡粪 500 公斤/亩,过磷酸钙 100 公斤/亩。4 月 26 日小培土,硫酸钾 6 公斤 /亩,碳铵 25 公斤/亩;5 月 14 日大培土硫酸钾 11 公斤/亩,尿素 20 公斤/亩。无灌水,4 月 15 日辛硫 磷丢心,5 月 31 日乙酰甲铵磷、阿维菌素、氧乐果防虫。采收期 6 月 18 日6 月 24 日。秋季 8 月 2 日 播种,8 月 13 日间定苗。前茬作物玉米,基肥:复合肥 25 公斤/亩。追肥:8 月 16 日小培土追肥硫酸钾 10 公斤/亩,碳铵 25 公斤/亩。9 月 1 日大培土,追肥硫酸钾 15 公斤/亩,尿素 20 公斤/亩。8 月 5 日, 9 月 3 日,9 月 6 日,9 月 27 日,共次灌水 4 次。8 月 20 日 辛硫磷点心;9 月 19 日喷药。采收期:10 月 8 日-10 月 16 日。 5试验期间气候特点 2009 年春季:玉米所试点春旱严重,2 月高温少雨,出苗后遇低温天气,对苗期长势有所影响, 5 月上旬及中旬天气较旱,虽能及时灌水但对玉米吐丝抽雄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玉米生长后期高温少雨, 玉米病害较往年轻。柳州试点播种至出苗期干旱,幼苗期低温和寡日照,拔节期干旱,抽雄散粉至收获 3 期连续降雨或大风大雨,后期部分品种倒伏严重。河池试点播种前后干旱无雨,出苗期间遇到低温寒潮, 4 月初再次受低温天气影响,幼苗生长势弱小、不均匀。桂林试点播种后温度低、雨水多,二十多天才出 苗,部分抗性差的品种有少量种子坏了,出苗较少,2、3 叶时有些品种苗期抗病性差苗枯病发生严重, 造成缺苗。3 月下旬低温少雨,影响玉米的出苗,其他时候天气基本正常。贵港试点出苗期遭遇连续低温大 雨, 造成个别品种出苗差, 5 月 29 日大风大雨, 造成个别品种倒伏。北海试点没有大雨和强风,在 4 月 底到 5 月初气候有点干旱,没有其他大的气候变化。 秋季:玉米所试点出苗后后雨量比常年偏少,气温偏高,干旱严重,对玉米苗期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玉米抽雄吐丝期持续高温干旱,对玉米吐丝抽雄有一定的影响。10 月 13-15 日持续降雨旱情得到缓解, 利于玉米灌浆。柳州试点试验高温干旱,尤其是中后期的持续高温干旱且温差较小,对玉米的正常生长 影响较大。北海试点 9 月 16-18 日连续下雨,造成有的地方排水不良,有黄脚现象。10 月 11-13 日受台 风“芭玛”外围影响,造成部分倒伏,后期天气正常。桂林试点试验期间温度光照充足,播种后连续干 旱,影响玉米的出苗,授粉和灌浆。河池试点以干旱、少雨、高温天气为主。降雨期为 8 月 25 日,9 月 16 日、9 月 26 日。由于长期高温干旱,玉米幼苗长势较弱小。贵港试点前期气候正常,抽雄期受 9 月 15 日第 15 号台风“巨爵”影响, 部分品种倒伏, 虽经人工扶正, 但产量受到一定影响。 全年整个试验期间气候特点是春季低温干旱,中后期高温多雨,部分品种倒伏较严重,对玉米产量有 一定的影响;秋季前期高温干旱、少雨,影响玉米的出苗,中后期的持续高温干旱且温差较小,对玉米 的正常生长及产量影响较大。 6、试验执行情况 广西鲜食甜玉米区域试验由广西玉米研究所、柳州市农科所、河池市农科所、桂林市农科所、贵港 市良种示范场、北海市农科所共 6 个试验点承担。上下半年共安排 12 个点次试验,12 个点次试验结果都 进行汇总。其中上半年桂林试点由于播种后温度低、雨水多,造成桂甜 566、奇珍 2021、双超 1 号、世 诚 T26、 HH011 种子坏死,缺苗严重,作缺区处理,上述 5 个品种只汇总 11 个点次试验数据。 二、甜玉米品种产量结果分析 (一) 、甜玉米品种产量(鲜穗产量)结果分析 1. 各季甜玉米品种产量结果分析 2009 年春季各参试品种平均鲜果穗产量结果见(表 3) ,所有试点所有品种平均值为:720.0 公斤/亩, 但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12 个品种的平均鲜果穗产量在 572.5 公斤/亩 827.4公斤/亩之间;籽粒深度差 异不大,各品种平均籽粒深度 1.1cm 1.3cm。品种鲜果穗产量地点间变异系数介于 5.7% 24.4%之间。对 照种华珍的平均亩产为 713.0 公斤/亩(6 个试点平均产量)和 732.9 公斤/亩(5 个试点平均产量) ,金 甜、桂甜 566、金冠、HH011 和天贵比对照增产,增产幅度在 3.1% 16%之 间 。其余品种均比对照减产,减 产幅度在 0.4% 21.9%之 间 。6 个试点间的产量水平差异比较大(表 4) ,试点间鲜果穗产量平均值范围在 623.7 公斤/亩 810.1 公斤/亩. 2009 年秋季各参试品种平均鲜果穗产量结果见表 3,所有试点所有品种平均值为:651.4 公斤/亩, 但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11 个品种的平均鲜果穗产量在 515.6 公斤/亩 727.4公斤/亩之间;籽粒深度差 异不大,平均籽粒深度 1.0cm 1.2cm。品种鲜果穗产量地点变异系数介于 9.3% 19.8%之间。对照种华珍 的平均亩产为 644.8 公斤,比对照增产的有 8 个品种,增产幅度在 1.2% 12.8%之间,其余品种均比对照 减产,减产幅度在 19.1% 20.0%之 间 。6 个试点间的产量水平差异比较大(表 5) ,试点间鲜果穗产量平均 值范围在 534.9 公斤/亩 759.9公斤/亩。 2. 完成周期试验的甜玉米品种产量结果分析 2009 年春季2009 年秋季各参试品种平均鲜果穗产量结果见表 12:两季汇总 9 个完成周期试验的甜 玉米品种平均鲜果穗产量在 574.2kg /亩 775.3kg /亩之间,除了 9679 674.8kg /亩和双超 1 号 574.2kg /亩分 别比对照华珍 678.9kg /亩分别减产 0.6%和 16.6%外,其余品种都比对照增产,增产幅度在 0.4%14.2%之 间,一年两季 12 个点次中桂甜 566 增产点次为 100%, 金甜增产点次为 91.7%,天贵增产点次为 4 91.7%。 (二)经济性状 1、2009 年春季植株性状: 穗长:金甜的 穗 长 19.7cm为 最 长 , 奇珍 2021 的 穗 长 16.4cm为 最 短 , 其 它 品 种 穗 长 在 17.8cm 19.4cm之 间 。 穗粗:HH011 的 穗 粗 为 5.26cm最 粗 , 双超 1 号的 穗 粗 为 4.62cm最 细 , 其 它 品 种 的 穗 粗 在 4.63cm 5.04cm之 间 。 秃尖长:世诚 T26 的秃尖为 4.9cm 最长,桂甜 566 和奇珍 2021 的秃尖均为 0.6cm 最短,其它品种在 1.1cm 3.2cm 之间。 穗行数:双超 1 号的 平 均 穗 行 数 为 14.6最 多 , 华珍的 平 均 穗 行 数 为 11.9为 最 少 , 其 它 品 种 的 在 12.2 14.3 行 之 间 。 行粒数:金甜和天贵的行粒数为 41 粒最多,世诚 T26 的为 27 粒最少, 其 它 品 种 的 在 32 38行 之 间 。 百粒重:HH011 的百粒重为 45.2g 最重,双超 1 号为 35.4g 最轻,其它品种在 37.9g 42.4g 之间。 出籽率:金甜的出籽率为 78.9%最高,世诚 T26 为 67.9%最低,其它品种在 71.5% 78.2%之间。 2、2009 年秋季植株性状: 穗长:金甜的 穗 长 19.6cm为 最 长 , 金美珍的 穗 长 15.6cm为 最 短 , 其 它 品 种 穗 长 在 17.5cm 19.4cm之 间 。 穗粗:HH011 的 穗 粗 为 5.14cm最 粗 , 双超 1 号的 穗 粗 为 4.40cm最 细 , 其 它 品 种 的 穗 粗 在 4.56cm 4.84cm之 间 。 秃尖长:HH011 的秃尖为 3.0cm 最长, 金美珍的秃尖为 0.4cm 最短,其它品种在 1.1cm 2.2cm 之间。 穗行数:双超 1 号的 穗 行 数 为 14.3最 多 , 华珍的 穗 行 数 为 11.7为 最 少 , 其 它 品 种 的 在 12.0 13.3行 之 间 。 行粒数:天贵和金甜的行粒数为 42 最多,金美珍的为 29 粒最少, 其 它 品 种 的 在 35 37粒 之 间 。 百粒重:HH011 的百粒重为 44.9g 最重,双超 1 号为 29.9g 最轻,其它品种在 34.3g 43.4g 之间。 出籽率:金甜的出籽率为 78.5%最高,9675 的出籽率为 72.3%最低,其它品种在 72.9% 78.2%之间。 (三)植株性状 1、2009 年春季植株性状: 株高:金甜和天贵的株高为 235cm 最高,HH011 为 166cm 最矮,其它品种在 168cm 231cm 之间。 穗位高:金甜的穗位高 98cm 为最高,世诚 T26 的为 39cm 最低,其它品种的在 51cm 94cm 之间。 2、2009 年秋季植株性状: 株高:9675 的株高为 220cm 最高,HH011 为 157cm 最矮,其它品种在 161cm 213cm 之间。 穗位高:9675 的穗位高 99cm 为最高,金美珍的为 44cm 最低,其它品种的在 47cm 88cm 之间。 (四)出苗至采收期 春季各品种的出苗至采收期天数相差不大,世诚 T26 为 82 天最短,较早熟,双超 1 号为 92 天最长, 较迟熟,其余品种的在 85 89 天之间。 秋季各品种的出苗至采收期天数相差不大,金美珍为 63 天最短,较早熟,双超 1 号为 71 天最长, 较迟熟,均在 65 69天之间。 (五)抗倒性 各品种有轻微倒伏,春季双超 1 号倒 伏 率 为 4.5%较 高 , 其余品种倒伏率在 0% 2.5%。 秋 季 9679倒 伏 率 为 5.8%较 高 , 其余品种倒伏率在 0% 4.0%。 参试品种的其它田间性状、果穗性状结果详见表 6、表 7、表 8 和表 9。 (六)品质评价(详见表 10 和表 11) 。 1、2009 年春季品质各项评价 感观品质:桂甜 566 和奇珍 2021 最好,分值为 29 分,双超 1 号分值为 25 分最低,其余品种的分值 为 25.528 分。 5 气味: 双超 1 号分值为 4.0 分最低,HH011 为 5.5 分,其余品种的分值均为 6.0 分。 色泽:双超 1 号分值为 4.0 分最低,其余品种为 5.56.0 分。 风味:双超 1 号为 7.0 最低,其余品种的在 8 8.5 分之间。 甜度:金冠分值 为 17.5分 最 高 , 双超 1 号为 15分 最 低 , 其 余 品 种 的 在 16 17分 之 间 。 柔嫩性:双超 1 号为 7.5 分 最 低 , 其 余 品 种 的 在 8.59 分之间。 皮厚薄:华珍、世诚 T26 和 9679 分值为 16 分皮最薄,双超 1 号分值为 12 分皮最厚,其余品种的在 15 分15.8 分之 间 。 2、2009 年秋季品质各项评价 感观品质:华珍和金甜最好,分值为 27 分,其余品种的分值在 2426 分之间。 气味:各品种的分值均为 6 分,气味较好。 色泽:天贵分值为 7 分最高,金美珍和 HH011 分值为 5.5 分最低,其余品种的分值在 6-6.5 分。 风味:9679 分值为 9.5 分最高,金美珍和 HH011 为 8 分最低,其余品种均为 8.5 分之间。 甜度: 桂甜 566 分 值 为 17分 最 高 , 金 美 珍 分 值 为 13.5分 最 低 , 其 余 品 种 的 在 15.5 16.5分 之 间 。 柔嫩性:天贵和金甜为 9.5 分 最 高 , 其 余 分值均在 8.59 分之间。 皮厚薄:桂甜 566 分值为 16.5 分皮最薄,金美珍为 14.5 分最低,其余品种的为 15 分16 分。 3、品质综合评价 1. 各季甜玉米品种品质综合评价 按国家区试鲜食玉米感官等级评价标准,春季各参试品种综合评分,桂甜 566 和奇珍 2021 分值为 90 分以上为一级,其余品种均在 75 分以上,90 分以下,为二级。对照种华珍的总评分为 89 分,有 3 个品 种比对照高,有 1 个品种分值与对照相当,其余 7 个品种均比对照低。 。 秋季各参试品种综合评分,各品种均在 75 分以上,90 分以下,为二级。对照种华珍的总评分为 89 分,只有 1 个品种分值与对照相当,其余 8 个品种均比对照低。 2、完成周期试验品种 2009 年春季2009 年秋季汇总结果详见附表 13: 两季汇总品质总评分桂甜 566 为 89.75 分,比对 照华珍 89 分高 0.75 分,其余 8 个参试品种都比对照低 0.5 分14.5 分。均为 2 级。 (七)2009 年广西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抗病虫性鉴定春、秋季及两季综合评定结果详见附表 16 (八)甜玉米品种综合评述及处理意见 (1)对照种在各季的表现 华珍(对照种)在各季的表现 2009 春季汇总:平均鲜果穗产量 713.0 公斤/亩,居 7 个甜玉米品种第 4 位(注桂甜 566、奇珍 2021、双超 1 号、世诚 T26、HH011 只有 5 个点的数据,故不进行排位,仅有 7 个品种参加排位) ,地点 间变异系数为 8.8%,亩产幅度 613. 4775.3 公斤/亩。 2009 年春季品质评价汇总感观品质 27 分,气味 6 分,色泽 6 分,风味 8.5 分,甜度 16.5 分,柔嫩性 9 分,皮薄厚 16 分。品质评价等级汇总平均值为 89 分,按国家区试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评为二级,居参试甜玉米第 4 位。 该品种株型平展,株高 219cm,穗位高 85cm,保绿度 90.3%,双穗率 5.5%,空杆率 0.0%,分蘖率 0.0%, 倒伏率 0.0%,倒折率 0.0%,田间记载大斑病级 1-3,平均 1.7 级,小斑病级 1-5,平均 2.0 级,纹枯病 11.2%,茎腐病 0.3%,锈病级 1-3,平均 1.3 级,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春季平均 86 天,穗长 18.2cm,穗 粗 4.73cm,秃尖长 1.8cm,穗行数 1014 行,平均 11.9 行,行粒数 38,百粒重 38.8g,出籽率 73.2%, 果穗筒型,籽粒黄色。 春季品种综述:出苗整齐,长势好,株高苞穗位整齐,果穗比较均匀,田间调查表明纹枯病稍重,结 实性好,行数少,果穗外观好,品质较好,丰产性一般。 2009 秋季汇总:2009 年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 644.8 公斤/亩,居 11 个甜玉米品种第 9 位,地点间变 异系数为 12.9%,亩产幅度 524.9742.8 公斤/亩。2009 年秋季品质评价汇总感观品质 27 分,气味 6 分, 色泽 6 分,风味 8.5,甜度 16.5 分,柔嫩性 9 分,皮薄厚 16 分。品质评价等级汇总平均值为 89 分,按国 家区试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评为二级,居参试甜玉米第 1 位。 该品种株型平展,株高 209cm,穗位高 88cm,保绿度 90.5%,双穗率 11.7%,空杆率 1.4%,分蘖率 6 10.2%,倒伏率 2.2%,倒折率 0.0%,田间记载大斑病级 1-3,平均 1.7 级,小斑病级 1-5,平均 2.7 级, 纹枯病 5.6%,茎腐病 0.3%,锈病级 1-5,平均 1.7 级,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秋季平均 67 天,穗长 17.5cm,穗粗 4.56cm,秃尖长 1.5cm,穗行数 1014 行,平均 11.7 行,行粒数 37,百粒重 37.2g,出籽 率 73.9%,果穗筒型,籽粒黄色。 秋季品种综述:出苗较整齐,苗势中等。株高穗位比较整齐,田间调查表明小斑病稍重。果穗偏小 较匀,行数少,结实性好,品质较好。 2009 年春、秋两季汇总:2009 年春季平均鲜果穗产量 713.0 公斤/亩,居 12 个甜玉米品种第 6 位, 地点间变异系数为 8.8%, 2009 年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 644.8 公斤/ 亩,居 11 个甜玉米品种第 9 位,地点 间变异系数为 12.9%。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 678.9 公斤/亩,亩产幅度 524.9775.3 公斤/亩。 两季品质评价汇总感观品质 27 分,气味 6 分,色泽 6 分,风味 8.5 分,甜度 16.5 分,柔嫩性 9 分, 皮薄厚 16 分。品质评价等级 2009 年春季 89 分居参试种第 4 位,2009 年秋季 89 分居参试种第 1 位,汇 总平均值为 89 分,按国家区试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评为二级。 两季性状调查表明,该品种株型平展,株高 214cm,穗位高 87cm,保绿度 90.4%,双穗率 8.6%,空 杆率 0.7%,分蘖率 5.1%,倒伏率 1.1%,倒折率 0.0%,田间记载大斑病级 1-3,平均 1.7 级,小斑病级 1- 5,平均 4.7 级,纹枯病 8.4%,茎腐病 0.3%,锈病级 1-5,平均 1.5 级,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 2009 春年季 平均 86 天,2009 年秋季平均 67 天,穗长 17.9cm,穗粗 4.65cm,秃尖长 1.7cm,穗行数 1014 行,平 均 11.8 行,行粒数 38,百粒重 38g,出籽率 73.6%,果穗筒型,籽粒黄色。抗病虫接种鉴定抗大斑病, 中抗小斑病,感纹枯病,抗锈病,中抗茎腐病,感玉米螟。 全年综述:该品种出苗较整齐,长势较好,株高苞穗位整齐,果穗较细较均匀,田间调查表明小斑病 稍重,结实性好,行数少,果穗外观好,品质较好,丰产性一般。 (2)金甜:该品种为完成周期试验品种,2009 年春季平均鲜果穗产量 803.5 公斤/亩,比对照增产 12.7%,居第 2 位;2009 年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 727.4 公斤 /亩,比对照增产 12.8%,居第 1 位。两季地点 间变异系数分别为 12.6%和 15.1%,亩产幅度 532.4931.2 公斤/ 亩。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 765.5 公斤/亩, 比对照增产 12.8%。一年两季参试 12 点有 11 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 91.7%。 两季品质评价汇总感观品质 26.75 分,气味 6 分,色泽 6.0 分,风味 8.5 分,甜度 16.0 分,柔嫩性 9.25 分,皮薄厚 15.5 分。品质评价等级 2009 年春季 87 分居参试种第 9 位,2009 年秋季 89 分居参试种 第 1 位,汇总平均值为 88 分,按国家区试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评为二级,比对照低 1 分。 两季性状调查表明,该品种株型平展,株高 224cm,穗位高 92cm,保绿度 91.8%,双穗率 0.3%,空 杆率 1.3%,分蘖率 3.8%,倒伏率 1.6%,倒折率 0.5%,田间记载大斑病级 1-5,平均 1.7 级,小斑病级 1- 3,平均 1.5 级,纹枯病 4.9%,茎腐病 0.3%,锈病级 1-3,平均 1.7 级。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春季平均 89 天,秋季平均 69 天,穗长 19.7cm,穗粗 4.86cm,秃尖长 2.3cm,穗行数 1018 行,平均 13.8 行,行粒 数 42,百粒重 37g,出籽率 78.7%,果穗筒型,籽粒黄色。抗病虫接种鉴定抗大斑病,感小斑病,感纹枯 病,抗锈病,高抗茎腐病,感玉米螟。 区试会议评定:该品种出苗整齐,幼苗长势好。株高和穗位整齐,植株较高大,保绿度高,果穗较 粗长较均匀,外观较好,秃尖长,粒深,田间调查表明综合抗性较好,品质比对照低 1 分,但粒深适于 加工,且产量高,通过广西鲜食甜玉米区试,推荐自治区品种审定。 (3)桂甜 566:该品种为完成周期试验品种,2009 年春季 5 点平均鲜果穗产量 782.2 公斤/亩,比对 照增产 6.7%,2009 年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 694.5 公斤/亩,比对照增产 7.7%,居第 4 位。两季地点间变 异系数分别为 6.3%和 9.3%,亩产幅度 604.6837.4 公斤 /亩。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 738.4 公斤/亩,比对 照增产 7.2%。一年两季参试 11 点有 11 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 100%。 两季品质评价汇总感观品质 27.25 分,气味 6 分,色泽 6.0 分,风味 8.5 分,甜度 17 分,柔嫩性 9.0 分,皮薄厚 16 分。品质评价等级 2009 年春季 91 分居参试种第 1 位,2009 年秋季 88.5 分居参试种第 2 位,汇总平均值为 89.75 分,按国家区试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评为二级,比对照高 0.75 分。 两季性状调查表明,该品种株型平展,株高 210cm,穗位高 83cm,保绿度 88.2%,双穗率 3.2%,空 杆率 0.7%,分蘖率 3.9%,倒伏率 1.7%,倒折率 0.0%,田间记载大斑病级 1-7,平均 2.2 级,小斑病级 1- 5,平均 2.0 级,纹枯病 13.9%,茎腐病 0.1%,锈病级 1-3,平均 2.1 级。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春季平均 7 88 天,秋季平均 65 天,穗长 18.4cm,穗粗 4.85cm,秃尖长 0.9cm,穗行数 1016 行,平均 12.9 行,行 粒数 36,百粒重 39。3g,出籽率 73.7%,果穗筒型,籽粒黄色。抗病虫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感小斑病, 感纹枯病,中抗锈病,高抗茎腐病,感玉米螟。 区试会议评定:该品种出苗整齐,苗势中。株高和穗位整齐,较早熟,果穗较粗长均匀,粒大色泽 鲜亮,外观较好,秃尖短结实好,田间调查表明综合抗性较好,产量较高,品质好,通过广西鲜食甜玉 米区试,推荐自治区品种审定。 (4)奇珍 2021:该品种为春季参试,5 点平均鲜果穗产量 682.8 公斤/亩,比对照减产 6.8%,地点间 变异系数为 13.6%,亩产幅度 561.1778.9 公斤/亩。春季参试 5 点有 1 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 20%。 品质评价汇总感观品质 29 分,气味 6 分,色泽 6 分、风味 8.5 分,甜度 16.5 分,柔嫩性 9 分,皮薄 厚 15.5 分,品质评价等级汇总评分为 90.5 分,按国家区试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评为一级,居参试甜玉 米第 2 位,比对照高 1.5 分。 该品种株型平展,株高 231cm,穗位高 87cm,保绿度 91.6%,双穗率 0.3%,空杆率 2.7%,分蘖率 0.0%, 倒伏率 0.0%,倒折率 0.0%,田间记载大斑病级 1-5,平均 2.2 级,小斑病级 1-5,平均 2.2 级,纹枯病 11.3%,茎腐病 0.0%,锈病级 1-3,平均 1.4 级,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春季平均 89 天,穗长 16.4cm,穗 粗 4.69cm,秃尖长 0.6cm,穗行数 1216 行,平均 12.8 行,行粒数 37,百粒重 40.2g,出籽率 76.6%, 果穗筒型,籽粒黄色。抗病虫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感纹枯病,感玉米螟。 区试会议评定:该品种出苗整齐,苗长势稍弱。植株较高大,果穗较粗短较均匀,粒大饱满,秃尖 小结实好,该种河池试点籽粒灌浆、充实性极差,田间调查表明综合抗性较好,品质较好,但产量低, 增产点数不达标,结束试验。 (5)双超 1 号:该品种为完成周期试验品种,2009 年春季 5 点平均鲜果穗产量 632.7 公斤/亩,比对 照减产 13.7%;2009 年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 515.6 公斤/亩,比对照减产 20.0 %,居第 11 位。两季地点间 变异系数分别为 24.4%和 19.8%,亩产幅度 348.9789.0 公斤/ 亩。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 574.2 公斤/亩, 比对照减产 16.6%。一年两季参试 11 点有 1 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 9.1%。 该品种因是微胚乳高油玉米,品质难以和甜玉米品种相比,所以只做一季的品质评价, 2009 年春季 74.5 分居参试种第 12 位,按国家区试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评为二级,比对照低 14.5 分。 两季性状调查表明,该品种株型平展,株高 214cm,穗位高 76cm,保绿度 75.5%,双穗率 5.2%,空 杆率 3.3%,分蘖率 1.3%,倒伏率 2.3%,倒折率 1.2%,田间记载大斑病级 1-9,平均 3.7 级,小斑病级 1- 9,平均 3.3 级,纹枯病 21.2%,茎腐病 1.1%,锈病级 1-5,平均 2.0 级。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春季平均 92 天,秋季平均 71 天,穗长 18.4cm,穗粗 4.51cm,秃尖长 1.3cm,穗行数 1018 行,平均 14.5 行,行 粒数 36,百粒重 32.7g,出籽率 74.6%,果穗筒型,籽粒黄色。抗病虫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高感小斑病, 高感纹枯病,中抗锈病,高抗茎腐病,高感玉米螟。 区试会议评定:该品种出苗较整齐,苗势弱,长势差。保绿度差,植株旗叶长,空杆率较高,较迟 熟,果穗较长均匀,外观较差,粒小色泽差,秃尖小结实好,田间调查表明纹枯病和大小斑病重,产量 低,口感、品质差,结束试验。 (6)世诚 T26:该品种为春季参试, 5 点平均鲜果穗产量 572.5 公斤/ 亩,比对照减产 21.9%,地点 间变异系数为 21.3%,亩产幅度 388.9642.0 公斤/亩。春季参试 5 点 次均比对照减产。 品质评价汇总感观品质 25.5 分,气味 6 分,色泽 5.5 分、风味 8 分,甜度 16 分,柔嫩性 9 分,皮薄 厚 16 分,品质评价等级汇总评分为 86 分,按国家区试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评为二级,居参试甜玉米 第 10 位,比对照低 3 分。 该品种株型平展,株高 168cm,穗位高 39cm,保绿度 76.4%,双穗率 0%,空杆率 5.8%,分蘖率 1.2%,倒伏率 0 %,倒折率 0%,田间记载大斑病级 1-9,平均 3.8 级,小斑病级 1-9,平均 3.4 级,纹枯 病 26.5%,茎腐病 1.0%,锈病级 1-5,平均 2.6 级,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春季平均 82 天,穗长 19.2cm, 穗粗 4.63cm,秃尖长 4.9cm,穗行数 1016 行,平均 13.3 行,行粒数 27,百粒重 42.4g,出籽率 67.9%,果穗筒型,籽粒黄色。抗病虫接种鉴定抗大斑病,高感纹枯病,中抗玉米螟。 区试会议评定:该品种芽率偏低,出苗不整齐,苗长势弱。株高穗位较整齐,植株矮穗位低,保绿 8 度差,空杆率较高,苞叶松,露尖重,果穗较粗长,外观差,秃尖长,果穗半边结实不好,有弯苞现象, 顶部及基部有瘪粒,田间调查表明纹枯病和大小斑病重,综合抗性差,产量低,品质较差,结束试验。 (7)金冠:该品种为完成周期试验品种,2009 年春季平均鲜果穗产量 735.3 公斤/亩,比对照增产 3.1%,居第 5 位;2009 年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 668.7 公斤 /亩,比对照增产 3.7%,居第 5 位。两季地点间 变异系数分别为 15.3%和 15.1%,亩产幅度 568.4840.5 公斤/ 亩。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 702.0 公斤/亩, 比对照增产 3.4%。一年两季参试 12 点有 9 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 75%。 两季品质评价汇总感观品质 26.25 分,气味 6 分,色泽 5.75 分,风味 8.25 分,甜度 16.75 分,柔嫩 性 9 分,皮薄厚 15.25 分。品质评价等级 2009 年春季 87.5 分居参试种第 8 位,2009 年秋季 87 分居参试 种第 7 位,汇总平均值为 87.25 分,按国家区试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评为二级,比对照低 1.75 分。 两季性状调查表明,该品种株型平展,株高 215cm,穗位高 86cm,保绿度 91.2%,双穗率 4.8%,空 杆率 0.7%,分蘖率 3.2%,倒伏率 2.3%,倒折率 0.0%,田间记载大斑病级 1-5,平均 1.7 级,小斑病级 1- 5,平均 1.9 级,纹枯病 11.5%,茎腐病 0.4%,锈病级 1-3,平均 1.3 级。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春季平均 87 天,秋季平均 68 天,穗长 18.3cm,穗粗 4.81cm,秃尖长 2.1cm,穗行数 1014 行,平均 12.1 行,行 粒数 38,百粒重 39.1g,出籽率 72.8%,果穗筒型,籽粒黄色。抗病虫接种鉴定抗大斑病,感小斑病,高 感纹枯病,抗锈病,高抗茎腐病,感玉米螟。 区试会议评定:该品种出苗较整齐,苗势强。株高适中,保绿度较好,果穗较粗长、较均匀,外观 较好,秃尖较长,粒大,田间调查表明综合抗性较好,产量较高,但品质较差,结束试验。 (8)HH011:该品种为完成周期试验品种,2009 年春季 5 点平均鲜果穗产量 786.4 公斤/亩,比对照 增产 7.3%;2009 年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 696.7 公斤/亩,比对照增产 8.1%,居第 3 位。两季地点间变异 系数分别为 14.9%和 16.2%,亩产幅度 598.9936.4 公斤 /亩。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 741.6 公斤/亩,比对 照增产 7.7%。一年两季参试 11 点有 7 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 63.6%。 两季品质评价汇总感观品质 26.25 分,气味 5.75 分,色泽 5.5 分,风味 8.0 分,甜度 15.5 分,柔嫩性 8.5 分,皮薄厚 15.0 分。品质评价等级 2009 年春季 84.5 分居参试种第 11 位,2009 年秋季 84.5 分居参试 种第 9 位,汇总平均值为 84.5 分,按国家区试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评为二级,比对照低 4.5 分。 两季性状调查表明,该品种株型平展,株高 161cm,穗位高 49cm,保绿度 90.4%,双穗率 0.2%,空 杆率 1.8%,分蘖率 1.8%,倒伏率 0%,倒折率 0%,田间记载大斑病级 1-5,平均 1.6 级,小斑病级 1-5, 平均 1.6 级,纹枯病 17.7%,茎腐病 0.3%,锈病级 1-3,平均 1.6 级。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春季平均 88 天, 秋季平均 68 天,穗长 18.4cm,穗粗 5.20cm,秃尖长 3.1cm,穗行数 1018 行,平均 13 行,行粒数 34,百粒重 45.1g,出籽率 73.4%,果穗筒型,籽粒黄色。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抗小斑病,高感 纹枯病,感锈病,中抗茎腐病,中抗玉米螟。 区试会议评定:该品种出苗较差欠整齐,芽率偏低,幼苗长势稍弱。植株穗位整齐,保绿度较好, 植株较矮,穗位低,茎杆粗壮,叶片浓密宽大上冲,果穗粗大较均匀,外观较好,田间调查表明纹枯病 较重,综合抗性一般,产量较高,但品质差,结束试验。 (9)海珍:该品种为完成周期试验品种,2009 年春季平均鲜果穗产量 701.2 公斤/亩,比对照减产 1.7%,居第 6 位;2009 年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 664.2 公斤 /亩,比对照增产 3.0%,居第 6 位。两季地点间 变异系数分别为 14.4%和 18.6%,亩产幅度 472.7814.5 公斤/ 亩。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 682.7 公斤/亩, 比对照增产 0.6%。一年两季参试 12 点有 7 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 58.3%。 两季品质评价汇总感观品质 26.75 分,气味 6 分,色泽 6 分,风味 8.5 分,甜度 16.5 分,柔嫩性 9 分, 皮薄厚 15.75 分。品质评价等级 2009 年春季 89 分居参试种第 4 位,2009 年秋季 88 分居参试种第 3 位, 汇总平均值为 88.5 分,按国家区试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评为二级,比对照低 0.5 分。 两季性状调查表明,该品种株型平展,株高 215cm,穗位高 84cm,保绿度 89.7%,双穗率 12.7%, 空杆率 1.5%,分蘖率 2.8%,倒伏率 1.9%,倒折率 0.0%,田间记载大斑病级 1-5,平均 2.5 级,小斑病级 1-5,平均 1.9 级,纹枯病 9.9%,茎腐病 0.9%,锈病级 1-5,平均 1.5 级。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春季平均 85 天,秋季平均 67 天,穗长 17.8cm,穗粗 4.73cm,秃尖长 1.7cm,穗行数 1016 行,平均 12.2 行,行 粒数 37,百粒重 38.8g,出籽率 75.9%,果穗筒型,籽粒黄色。抗病虫接种鉴定抗大斑病,感小斑病,感 纹枯病,抗锈病,中抗茎腐病,感玉米螟。 9 区试会议评定:该品种出苗较整齐,苗势强。株高穗位较整齐,双穗率较高,果穗较均匀,外观较 好,粒大饱满,秃尖小结实较好,田间调查表明大斑病稍重,综合抗性较好,产量、品质和对照相当, 通过广西鲜食甜玉米区试,推荐自治区品种审定。 (10)9675:该品种为完成周期试验品种,2009 年春季平均鲜果穗产量 709.9 公斤/亩,比对照减产 0.4%,居第 5 位;2009 年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 652.7 公斤 /亩,比对照增产 1.2%,居第 8 位。两季地点间 变异系数分别为 13.2%和 17.3%,亩产幅度 511.1848.0 公斤/ 亩。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 681.3 公斤/亩, 比对照增产 0.4%。一年两季参试 12 点有 5 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 41.7%。 两季品质评价汇总感观品质 26.75 分,气味 6 分,色泽 6.25 分,风味 8.5 分,甜度 16.25 分,柔嫩性 9 分,皮薄厚 15.65 分。品质评价等级 2009 年春季 88.8 分居参试种第 6 位,2009 年秋季 88 分居参试种 第 3 位,汇总平均值为 88.4 分,按国家区试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评为二级,比对照低 0.6 分。 两季性状调查表明,该品种株型平展,株高 223cm,穗位高 96cm,保绿度 87.5%,双穗率 14.1%, 空杆率 1.0%,分蘖率 3.5%,倒伏率 2.4%,倒折率 0.4%,田间记载大斑病级 1-7,平均 2.3 级,小斑病级 1-5,平均 2.3 级,纹枯病 11.9%,茎腐病 0.9%,锈病级 1-5,平均 1.6 级。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春季平均 87 天,秋季平均 67 天,穗长 18.1cm,穗粗 4.67cm,秃尖长 2.0cm,穗行数 1018 行,平均 12.4 行,行 粒数 37,百粒重 36.2g,出籽率 73.1%,果穗筒型,籽粒黄色。抗病虫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 感纹枯病,抗锈病,中抗茎腐病,中抗玉米螟。 区试会议评定:该品种出苗较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建安综合类考试试题及答案
- 停电停水考试题及答案
- 科研道德试题及答案
- 自动挡科目一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贵州云岩区第十六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大连市属国有企业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4年体育教师编制考试体育专业基础知识必考题库和答案
- 2025中药治疗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4新 公司法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
- 120急救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内河船员考试(船舶辅机与电气2203·一类三管轮)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农村土地确权课件
- 2024年黔西南州畅达交通建设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高清版)T∕CES 243-2023 《构网型储能系统并网技术规范》
-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员安全教育培训手册
- 2025年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
- 财政分局对账管理制度
- 2025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
-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
- 工程量计算培训课件
- 20G361预制混凝土方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