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首都临床特色项目申报指南_第1页
2011首都临床特色项目申报指南_第2页
2011首都临床特色项目申报指南_第3页
2011首都临床特色项目申报指南_第4页
2011首都临床特色项目申报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 1: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编号: 密级: 北京市科技计划 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名称: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的临床研究 所属项目名称: 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 所属领域: 医药卫生 课题承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项目主持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市科委主管处室: 起止年限:2011 年 5 月至 2013 年 5 月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制 二一一 年 三月 - 2 - 编 写 说 明 1.本方案适用于北京市科委立项、市科技经费支持的科技计划课题,由课题承担 单位依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管理办法组织编写,通过专家论证后由市科委 审定。 2.本方案需按照市科委统一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 北京市科委在线服务平 台”(网址: )填写,字体统一用宋体小四;确认所填信息正确、完整并经课 题负责人检查无误后,提交市科委审核并网上提交确认后,在线进行打印(用 A4 纸), 用 A4 幅面纸复印,用普通 订书钉装订。打印后的课题实施方案不得再行修改。 3.“课题编号”和“课题所属项目”由市科委确定。 “密级”由课题承担单位根据国家 有关保密工作规定提出,项 目主持单位审核,市科委确定。 “密级”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按 照该级别“密 级” 文件管理 规定执行。 4.本方案表中所有栏目均需填写,凡无内容填写的栏目,请用“/” 或“无”表示。第 一次出现外文名词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出 现同一 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5本方案各项内容填写应当实事求是,尊重他人知识产权,遵守国家有关知 识 产权法规。 对于伪造、篡改科学数据,抄 袭他人著作、论文或者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等科 研不端行为,一经查实,将记入信用记录。 6.课题经费预算要按照北京市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编写,对于虚假编制等违 规行为,一 经查实,将记入信用记录。 7.本方案正本一式五份(市科委三份,主持单位、承担单位各一份),由 课题承担 单位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亲笔签署意见,经项目主持单位审查后,报送市科委(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 16 号,邮政编码:100035)。 8.编写内容可参考各项栏目括号内的说明(本方案正本应删除说明内容)。 课题承担单位基本信息 - 3 - 单位名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组织机构代码 隶属关系 上级主管单位名称 (一级法人) 单位类型 单位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 95 号 注册地所属区县 北京市西城区 注册时间 邮政编码 100050 单位传真电子邮箱 高新证书号 所在高技术开发区 单位负责人 刘建 联系方式 单位科技管理 部门负责人 尤红 联系方式 课题负责人 郭艾 联系方式财务负责人 联系方式 联系人 徐婉珍 联系方式 市科委认定研发机构批准号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所属技术领域 医药卫生 课题所属学科 外科学(骨外) 课题类型 一般 课题服务行业 医疗 课题所处阶段类型 起始 课题主要技术的来源 类型 临床 成果预期表达形式 论文、科研成果 技术创新类型 临床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 (项目下设的课题重点说明在所属项目中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 目的:在围手术期通过对髋部骨折患者使用抗凝血药物进行常规的、系统的下肢 静脉血栓的预防,主要使用加压超声成像检查下肢静脉情况,探讨术前开始预防下 肢深静脉血栓的时间和术后预防的时限,同时评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方法的有效性 - 4 - 和安全性,确保手术的安全以及术后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形成规范化治 疗提供临床依据。 意义:据统计骨科大手术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63%,致死率为0.2%-5%。目 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下肢静脉血栓不但影响手术效果,而且会造成生命危险, 致残率很高,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本研究主旨是对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下 肢静脉血栓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防治,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必要性: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发表的第7版抗栓与溶栓治疗循证指南 ,我国中华 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也发表了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 ,但是 这些指南均为框架式的,指南侧重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对术前开始预防下 肢静脉血栓的时间、方法以及术后需要预防的时限等均未做出详细的说明。 二、课题相关行业、 领域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趋势以及本单位在相关领域 的工作基础 课题相关行业、领域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趋势 骨科大手术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 有 相当数量的患者可造成肺栓塞导致死亡 1。有文献报道,我国骨科大手术后DVT的发 生率与西方国家相当,发生率在10%-63% 2。但目前国内对DVT 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 远低于国外,其主要原因是许多骨科医师认为DVT发生率低而未加以重视,再之不了 解DVT的危害,担心应用抗栓药物引起出血等副作用,以及担心因为预防DVT而增加 治疗费用等原因没有广泛的开展DVT的预防。虽然有些医院对髋部骨折的患者进行了 DVT的防治,但是方法尚不统一,尚不规范 3。 DVT的原发性危险因素有: 抗凝血酶缺乏症、因子Leiden 变异( 活化蛋白C 抵抗症) 、先天性纤溶异常、凝血酶原基因突变、蛋白C 缺乏症、蛋白S 缺乏症等。 DVT的继发性危险因素有:创伤或骨折、外科手术及止血带的应用、脑卒中、瘫痪、 既往DVT病史、制动、高龄、肥胖、植入人工假体、慢性呼吸疾病。髋部骨折患者多 为高龄患者,加之患肢制动并伴有高脂血症、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所以在 这类患者中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要远远高于正常人群。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在进行 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假体植入时,骨水泥单体可被局部血管吸收入血,高浓度的骨 水泥单体可以破坏血中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使它们释放出蛋白水解酶而发生细胞和 - 5 - 组织溶解,同时使组织因子暴露。另外,骨水泥单体还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钙通 道,导致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血流速度变慢。再者,骨水泥单 体的化学毒性引起单核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并引起内皮细胞的变形和分离,这一过 程引起本无血栓形成的内皮表面覆盖了纤维蛋白原,从而激活外源性凝血过程,出 现血液高凝。上述过程增加了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加压超声成像(compression ultrasonography)、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放射性 核素血管扫描检查、静脉造影以及血浆D-二聚体测定都可以用来直接或者进行DVT的 检测,其中静脉造影是检查下肢静脉血栓的金标准。加压超声成像通过探头压迫观 察等技术, 有报道其敏感性为97.0%、特异性为95.0%、准确性为95.3%,可发现95% 以上的近端下肢静脉血栓,加之该检查为无创性检查,适用于对患者进行筛选、监测。 D-二聚体测定可以反映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有报道D-二聚体对下肢静脉血栓检查 阳性率为85.7%。然而D-二聚体水平受到肿瘤、炎症、坏死、创伤等因素影响,在一 些情况下假阳性率可以高达到68.3%,有文献报道如果血浆D-二聚体浓度低于 0.5mg/L,基本可以排除体内有血栓形成,所以可以通过D-二聚体的浓度监测下肢静 脉血栓。 预防DVT的方法包括:早期功能锻炼,条件允许应尽早下床活动;使用机械性预 防措施,比如使用足底静脉泵,穿弹力袜;使用药物预防。药物可以选择低分子肝 素、戊聚糖钠以及维生素K 拮抗剂等。肝素的作用是它与抗凝血酶结合后使抗凝血 酶的活性增强1000-2000倍,使激肽释放酶、凝血因子、和凝血酶失活, 同时肝素还可以通过肝素辅因子使凝血酶失活,从而阻断凝血级联反应。肝素还 可以防止血小板黏附和集聚。低分子肝素(LMWH)是从普通肝素经各种化学或酶学方 法解聚制备得到,它的优点是作用起效快,作用维持时间长,严重出血并发症较少, 较安全。但是目前骨科医生对药物的选择尚未统一,没有达成共识将何种药物作为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首选。关于围手术期使用预防下肢血栓药物的时间也大不相同, 综合诸多报道使用抗凝药物至术后7天-35天不等,但是有临床研究表明一些下肢手 术术后6周仍有DVT形成的危险,所以术后需要进行多长时间的DVT预防尚无统一的结 论。 一些患者在使用低分子肝素等药物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下仍旧有下肢静脉 血栓的发生,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在髋部骨折后使用预防下肢静脉静脉 - 6 - 血栓的药物不够及时,有学者认为骨折后48小时内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有效率较48小 时后使用的有效率高,所以认为骨折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越早越好;二是与抗凝血 酶III缺乏有关。无论在内源性还是外源性凝血途径最终都是激活凝血酶原使后者变 为有活性的凝血酶,凝血酶发挥作用导致凝血。缺乏抗凝血酶III是发生下肢静脉血 栓的原因之一,在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发病率占2.6%-8.5%。在这些患者中低分子肝 素不会起效,所以即使在围手术期使用低分子肝素也不能有效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形成。a因子是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中的关键酶,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 可直接拮抗游离和结合的a因子,与磺达肝素钠肝素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不需要抗 凝血酶III参与,高度选择性和可竞争性抑制游离和结合的a因子以及凝血酶原活 性,以剂量-依赖方式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板(PT)和凝血酶原时间(APTT)。与 皮下注射给药的低分子肝素相比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口服给药,为髋部骨折 患者出院后的用药提供了方便。同时,与口服华法林等药物不同的是口服a因子抑 制剂(利伐沙班)更加安全,不需要定期到医院监测出凝血时间。 本单位在相关领域的工作基础 我单位每年收治髋部骨折手术患者400余例,围手术期对DVT的防治使用了规范 化的方法,使用血管超声检查下肢静脉情况,如果发生血栓放置滤器和溶栓治疗, 对可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静脉造影检查。术前、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同 时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使用足底静脉泵、穿弹力袜等物理方法进行DVT的预防, 对可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在术后5-7天再次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以确定静脉 血栓情况。 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10-14天,出院后进行相应的预防。 在临床研究方面,我们对25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了系统的、规 范的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通过临床观察得出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深静 脉血栓是影响患者生存和术后恢复的重要问题,围手术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术前常规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筛查DVT,术前检查阳性者置入下腔静脉临时或永久 滤器,阴性者术后仍应警惕DVT的发生,并有相关文章已经发表在统计源期刊。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按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发表的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 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进行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但是在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 间有53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了置入下腔静 脉临时或永久滤器的治疗以及溶栓治疗,通过随访结果表明无一例患者并发肺栓塞, - 7 -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Geerts WH, Pineo GF, Heit JA, et al. 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the Seventh ACCP Conference on Antithrombotic and Thrombolytic Therapy. Chest, 2004, 126(3 Suppl): 338- 400. 2 Liew NC, Moissinac K, Gul Y. Postoperative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Asia: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its incidence. Asian J Surg,2003,26(2):154-158. 3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预防骨科大手术后形成的专家建议.中华骨科杂志, 2005,25(10):636-640. 4 三、课题任务与目标、考核指标 1、课题任务: (课题任务应明确科技工作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责任和完成工作的范围、界限,即课题全部工 作和成果的整体描述。对于项目下设课题需重点阐述课题任务在项目任务中的定位、作用及 关联方式。 ) (1)通过临床研究,探讨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开始进行药物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 最佳时间。 (2)通过临床研究,探讨髋部骨折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最佳时限。通过使 用加压超声技术对下肢静脉情况的观察和对出凝血时间等指标的观察,评 价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制定髋部骨折术前预防下肢静 脉血栓的规范化方法提供临床依据。 2、课题目标: (课题目标内容应完整、明确,并能 够考查课题完成的程度和实际效果。包括定性、定量两个 部分,定性的内容应概括课题预期效果的几个方面,定量的内容应说明预期效果的程度和范 围。 ) (1)明确术前不同时间点开始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对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 8 - (2)找到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对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的最佳时限。 3、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应体现课题目标预期完成程度和水平,以及对课题各项研究开发内容预期完成情 况的考核。指标体系应系统、完整,客观可检查。 ) (1)对比骨折后 48 小时内进行静脉血栓预防组和 48 小时外进行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组之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 (2)使用药物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分别至术后 4 周、6 周和 8 周,比较三组患者 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 (3)术后定期检查患者出凝血时间,证明抗凝血药物的安全性。 (目标、考核指标应可查、可测、可看,具有成果的依附形式或载体。目标、考核指 标的设置应 在充分理解项目任务分解的基础上确定,切实满足项目对课题的要求,具有系统性、完整性, 切实满足项目对课题的要求。 ) 四、课题研究开发内容 (课题主要研发内容、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对完成课题目标和考核指标的充要性) 主要研发内容:为髋部骨折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静脉形成规范化药物治疗提 供临床依据。 关键技术: (1)保证下肢静脉血栓诊断的准确率。 (2)筛选缺乏抗凝血酶 III 的患者。 (3)监测围手术期患者的出血倾向。 创新点: (1)虽然有学者认为骨折后开始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时间不同其效果不同,但 是没有具体数据进行说明,该研究就是要探求抗凝及时性和下肢静脉血栓 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2)国内外对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的最佳时限尚不明确,本研究 就是要找到术后最佳的抗凝时间。 (3)在专家建议中首选低分子肝素作为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药物,而本研究在 患者出院后选择使用利伐沙班作为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药物,不但能够 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并且减少了出血风险。 - 9 - 五、课题技术方案与技术路线 - 10 - 1、技术 方案与技 术路线 (依据课题任务要求,结合国内外技术发展和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论证前应充分分析和阐述 技术方案与技术路线,对不同方案和路线加以比较和论证说明。 ) 1.(1)纳入标准: 髋部骨折患者:包括髋臼骨折、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 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手术治疗并能够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依从性好术后能够定期随访、按时间口服a 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的患者; 骨折后通过加压超声成像等检查明确没有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 抗凝血酶 III 正常的患者。 (2)排除标准: 需要手术治疗但是不能耐受手术治疗或者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依从性差术后不能进行随访、不能按时口服a 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的患者; 骨折后明确有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应纳入下肢静脉血栓治疗组; 围手术期发生严重并发症以及手术失败的患者; 抗凝血酶 III 缺乏的患者。 2.样本量估计:将 设定为 0.05,1 设定为 0.90,采用双侧检验,通过查询样本 量估计表,每小组患者需要样本量为 96 例,估计随访失访率约为 10%,应相应增加 样本量,最终估计每小组的样本量为 106 例。 3.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开始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距离骨折的时间分为两大组, 48 小时组和48 小时组。术后将这两大组患者随机分为 3 小组,第 1 组使用低分 子肝素 2 周随后口服a 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2 周;第 2 组使用低分子肝素 2 周 随后口服a 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4 周;第三组使用低分子肝素 2 周随后口服a 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6 周。使用药物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过程中明确有血栓发生, 要采用相应的治疗。 4.观察指标:在所有患者使用药物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过程中 (1)监测出凝血时间、血浆 D-二聚体,评价药物的安全性, (2)使用加压超声成像技术检查下肢静脉情况。 5.统计学分析:收集数据,采用 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术后 2 周、 4 周、6 周和 8 周使用 2 检验比较两大组之间和大组组内之间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 11 - 的差异。 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课题组织实施与管理措施 (课题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措施应能保障课题的正常实施;应能落实课题实施所需配套条件;课题 负责人应能切实履行课题管理职责;应能落实课题任务所需的研究团队和配套仪器设备、经费、 等条件,有完善科技管理制度。 ) (1)髋部骨折患者:我科每年收治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髋臼骨折等髋部 骨折患者 400 例左右,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以及术后能够进行系统、规范的 下肢静脉血栓预防,并且在出院后可以进行定期随访。 (2)下肢静脉彩超检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B 超室可以进行下肢 - 12 - 静脉超声检查。 (3)下肢静脉造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可以进行下肢静脉 造影检查。 (4)出凝血时间、血浆 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 III 的检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京友谊医院检验科可以进行出凝血时间的检查和 D-二聚体检查,北京协和 医院可以进行抗凝血酶 III 的检查。 (5)滤器的放置、溶栓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血管外科对静脉 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滤器放置以及进行溶栓治疗。 3、课题委托任 务(需另附委托或合作协议) (如有委托研究的任务,受托单位确保委托任务完成的措施;如有多家单位承担课题任务,阐明 课题的任务分工及相应的目标和考核指标。 ) 无 - 13 - 六、课题各年度任务目标、考核指标及研究开发内容完成的计划进度(课题 应按季度填写计划进度与阶段目标,阶段任务目标应明确、可考核,并能够满足项目及相关课 题计划进度的要求) 年度 分年度研发内容、目标及考核指标 201 1 年 研发内容:比较术前不同时间开始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对术前血栓形成发生率的 影响。目标及指标:骨折后 48 小时内和 48 小时外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下肢静 脉血栓的预防,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 201 2 年 研发内容:探讨髋部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最佳时限。目标及指标:所有患 者均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2 周而后改为口服利伐沙班分别至术后 4 周、6 周和 8 周,比较三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差异。 201 3 年 研发内容:探讨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安全性。目标及指标:观察所以患者 出凝血时间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评估抗凝血药物的安全性。 - 14 - 七、课题经费预算(预算附加说明并明确按支出科目明细安排) 1、课题经费来源: 单位:18 万元 来 源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年 年 合 计 市财政科技经费 6 万元 6 万元 6 万元 18 万元 国家有关 部委拨款 无 无 无 无 项目主持单 位 匹配经费 无 无 无 无 课题承担单 位 自筹经费 无 无 无 无 其 他 来 源 其 他 无 无 无 无 合 计 2、课题经费支出: 单位:18 万元 (1)、课题经费支出预算: 科 目 经费来源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年 年 合 计 市财政科技经费 0 0 0 设备费 其他来源 0 0 0 0 市财政科技经费 3 万元 3 万元 3 万元 材料费 其他来源 0 0 0 9 市财政科技经费 15 万 元 1.5 万 元 1 万元 测试化验加 工费 其他来源 0 0 0 4.0 市财政科技经费 0.3 万 元 0.3 万 元 0.3 万元 燃料动力费 其他来源 0 0 0 0.9 市财政科技经费 0.2 万 元 0.2 万 元 0.2 万元 国际合作与 交流费 其他来源 0 0 0 0.6 - 15 - 市财政科技经费 0.2 万 元 0.2 万 元 0.3 万元 差旅费 其他来源 0 0 0 0.7 市财政科技经费 0.1 万 元 0.1 万 元 0.3 万元 会议费 其他来源 0 0 0 0.5 市财政科技经费 0.6 万 元 0.6 万 元 0.6 万元档案出版、 文献信息传 播、知识产 权事务费 其他来源 1.8 市财政科技经费 0.1 万 元 0.1 万 元 0.3 万元 劳务费 其他来源 0 0 0 0.5 市财政科技经费 0 0 0 咨询费 其他来源 0 0 0 0 市财政科技经费 0 0 0 管理费 其他来源 0 0 0 0 市财政科技经费 0 0 0 其他费用 其他来源 0 0 0 0 合 计 6 万元 6 万元 6 万元 0 市财政科技经费总合计 18 万元 其他来源总合计 0 (2)仪器设备购置费用明细:(单价在 5 万元以上,含 5 万元) 名 称 型号 数量 金额 经费来 源 购买时间 主要用 途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合 计 0 0 0 0 0 0 - 16 - 3、课题研究所需的配套条件及来源 (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其他仪器设备等共享性资源、承担单位的保障措施,包括承诺的研发队伍、 资金、 研发设备和场地、课题管理等支撑条件。要充分考 虑经济、技 术等方面的可行性。 ) (1)彩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B 超室 (2)下肢静脉造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 (3)出凝血时间、血浆 D-二聚体检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检验科 (4)滤器的放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血管外科 (5)抗凝血酶 III 的检查: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八、课题实施的风险分析及规避预案 (风险含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政策 风险、管理 风险等,风险分析需说明有可能存在的风险。 ) (1)当可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并且超声检查不能确诊时应使用下肢静脉造影进行 确诊。 (2)当明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时,将患者纳入治疗组,进行滤器植入、溶栓等下 肢静脉血栓的治疗。 (3)对于抗凝血酶缺乏的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利伐沙班进行治疗,其疗效可 做进一步临床研究。 九、预期成果形式、知 识产权归属与管理 (1)预期在中文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论文 3-5 篇,1-2 篇论文被 SCI 收录。 (2)完成 2 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3)参加该研究方面相关学术会议 2-3 次,在学术会议上做发言。 (4)申请北京市科研成果评定。 十、课题完成后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及成果推广方案 - 17 - (课题完成后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应与“课题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相对应。成果推广方案应 明确课题成果的应用推广领域、拟采取的具体推广措施或推广计划等) 如果能够将 DVT 静脉血栓防治进一步系统化和规范化,不但可以显著降低 DVT 的发生率,而且能够减轻社会经济负担,节省不必要的医疗开支,以及减轻患者的 痛苦。 - 18 - 十一、课题承担单位、参加单位、 课题负责人、 课题研究人员(可另加页) 1、课题承担单位名称 2、课题参加单位 单位名称 主要任务分工 无 无 无 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无 无 3、课题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应从课题承担单位产生) 姓 名 郭艾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6 年 5 月 身份证号 4201041966 05171635 技术职称 主任医师、教授 学 历 博士 从事专业 骨科 职务 科副主任 电 话通讯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 95 号 邮政编码 10050 传 真电子信箱 手机- 19 - 主 要 业 绩 郭艾,男,45 岁,医学博士,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办公室主任,主任医师, 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骨科工作近 20 年,对骨科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注重科研,有较好的工作基础。社会学术 任职主要有: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学组副组长、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脊柱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 华医学会北京市骨科分会关节学组委员、中国骨与关节外科编委、国际外科学杂志编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特邀编委、中华损伤 与修复杂志(电子版)编委。 主要发表文章如下: 1.Lin Yang ,Ai Guo , Jun-Chao Gu. c-Jun N-terminal kinase and nuclear factor B mediate nitric oide-induced epression of matri metalloproteinase-13. 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2010,6:Epub ahead of print第二作者,影响 因子1.825 2.Ai Guo,Lin Yang,Jun-Chao Gu.MT1-MMP mediates nitric oide-induced activation of matri metalloproteinase-13. Orthopedics,2009,32:826. 第一作者,影响因子 0.594 3. Guo A, Gao H, Wu J, Yang B, Wang DF, Li Q, Wang ZY, Wang Y. Giant leiomyosarcoma of pelvis:diagnosis and surgical management.Chin Med J,2010,123:122-124. 第一作者,影响因子 0.952 4.马立峰,郭艾.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0, 18 (17) :1419-1422. 5刘立华,郭艾,吴杰,王志义,李强. 80 岁以上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安全性和疗效观察.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9,3:243-247. 6.郭艾,陈亮.阿仑膦酸钠对骨-螺钉界面骨吸收的影响.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8,13:74-78. 7.杨林,郭艾,徐本明,丁烨.西乐葆超前镇痛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应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065-1068. 8.郭艾,王志义,宋艳霞.利塞膦酸钠胶囊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中国医刊,2007,7:48. 9.郭艾,王志义,李强,吴杰,罗先正.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中远期疗效.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1021-1024. 著 书: 1.王宇,姜洪池.外科学. 2 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编委. 2.Vaccaro AR,Baron EM.脊柱外科手术技术.王炳强,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译者. 3.Koda-Kimble MA,Young LY,K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