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2012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2012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2012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4页
2012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 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 年 02 月 21 日 20: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 大 中 小 江苏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 (2013 年 2 月 20 日) 2012 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稳 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 挑战,统筹推进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各项工作, 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民生继续得到改善,各项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两个率先”征程上迈出了新步伐。 一、综 合 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平稳增长。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 54058.2 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418.3 亿元,增 长 4.6%;第二产业增加值 27121.9 亿元,增长 11.0%;第三产业增加值 23518.0 亿元,增长 9.6%。人均生产总值 68347 元,比上年增加 6057 元。产业 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 6.350.243.5。高新技术产业 较快发展。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45041.5 亿元,增长 17.4%,占规模以 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 37.5%,比上年提高 2.2 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水平稳步 提升。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23676.0 亿元,增长 9.6%,占 GDP 比重为 43.8%,比上年提高 1.1 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势强劲。新能源、新材料、 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物联网和云计算、高 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海洋工程等新兴产业全年销售收入达 40059.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9.6%。非公有制经济总量提升、占比提高。全年非 公有制经济增加值 36056.8 亿元,占 GDP 的比重达 66.7%,其中私营个体经济 比重为 41.7%,分别比上年提高 0.6 个和 0.7 个百分点。年末全省工商部门登 记的私营企业达 131.3 万户,比上年增长 9.6%,注册资本 42307.0 亿元,增长 16.9%;个体户 352.8 万户。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人口城镇化率为 63.0%,比上年提高 1.1 个百分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苏中、苏北大部分经济 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对全省经济总量的贡献率达 43.5%,比上年 提高 2.3 个百分点;沿海地区大部分经济指标增速超过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 到 9282.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3%,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17.9%。 物价涨幅明显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2.6%,涨幅同比回落 2.7 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 2.6%,农村上涨 2.6%。分类别看,食品上涨 4.7%,烟酒上涨 3.9%,衣着上涨 3.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 3.6%,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 1.3%,交通和通信下跌 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 务下跌 0.1%,居住上涨 2.4%。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上涨 2.3%,油脂上涨 4.2%,肉禽及其制品上涨 2.5%,鲜菜上涨 10.1%,水产品上涨 8.4%,蛋下跌 3.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跌 2.9%,其中纺织业下跌 4.1%,化学原料及化学 制品业下跌 6.0%,医药制造业下跌 5.6%,化学纤维制造业下跌 12.3%,黑色金 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跌 9.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跌 7.8%,电气机 械及器材制造业下跌 4.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跌 4.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上涨 4.6%。 表 1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指 标 全省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 2.6 2.6 2.6 食品 4.7 4.9 4.1 # 粮食 2.3 2.0 2.7 烟酒 3.9 3.8 3.9 衣着 3.6 3.4 4.3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3.6 3.9 2.8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3 1.2 1.6 交通和通信 -0.2 -0.4 0.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 服务 -0.1 -0.3 0.4 居住 2.4 2.4 2.3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如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企业经营环境有待 进一步改善;发展的协调性需要继续增强,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公共资源配置还不够合理,公共 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连续九年增产,全年总产量达 3372.5 万吨,比上 年增产 64.7 万吨,增长 2%。其中,夏粮 1143.5 万吨,增长 2.4%;秋粮 2229.0 万吨,增长 1.8%。全年粮食播种面积 533.7 万公顷,比上年增加 1.7 万 公顷;棉花面积 17.1 万公顷,减少 6.9 万公顷;油料面积 52.8 万公顷,减少 2.5 万公顷;蔬菜面积 132.3 万公顷,增加 6.3 万公顷。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 好。全省设施农业面积 64 万公顷,新增设施农业面积 6.6 万公顷,新增设施渔 业面积 5.2 万公顷。 林牧渔业发展稳定。全年成片造林面积 5.7 万公顷;猪牛羊禽肉产量 386 万吨,增长 5.6%;禽蛋总产量 197.2 万吨,增长 1.2%;牛奶总产量 61.3 万吨, 增长 3.6%;水产品总产量 493.7 万吨,增长 3.7%,其中淡水产品 345.3 万吨, 海水产品 148.4 万吨,分别增长 3.4%和 4.5%。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 387.9 万公顷,新 增有效灌溉面积 6.1 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14.8 万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 动力 4214.6 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 2.6%。扎实推进农村实事工程,解决了 221 万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三分之一的乡镇开通了镇村公交。大力提升农业 组织化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社个数、成员数、入社农户比例和出资额均居全国 第一位。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发展 一体化步伐加快。 表 2 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 ) 粮食 3372.5 2.0 棉花 22.0 -10.7 油料 147.0 2.0 # 油菜籽 109.1 3.7 花生 36.0 -2.6 蔬菜 4984.6 8.7 蚕茧 6.8 -3.4 茶叶 1.5 6.9 水果(含瓜果类) 800.2 5.8 猪牛羊禽肉 386.0 5.6 水产品 493.7 3.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2.6%,其中轻、 重工业分别增长 12.8%和 12.5%。国有工业增长 7.1%,集体工业增长 6.0%,股 份制工业增长 16.7%,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长 7.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 有控股工业增长 8.3%,私营工业增长 18.6%。 企业效益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17774.3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1.0%;实现利税 11214.2 亿元,增长 9.1%;实现利润 6881.8 亿元, 增长 5.8%。企业亏损面 13.1%,比上年末提高 3.5 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 524.2 亿元,增长 46.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 267.3%,比上年提高 6.5 个百分点。 表 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 %) 纱 万吨 449.5 6.8 布 亿米 80.3 7.4 化学纤维 万吨 1276.9 10.2 卷烟 亿支 1006.2 1.5 彩色电视机 万台 1431.9 -17.9 家用电冰箱 万台 1103.2 -8.5 房间空调器 万台 496.0 -6.2 发电量 亿千瓦小 时 3928.4 4.7 粗钢 万吨 7419.7 8.0 钢材 万吨 10989.2 9.8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57.7 7.4 水泥 万吨 16775.5 10.1 硫酸 万吨 397.3 -14.1 纯碱 万吨 338.3 6.0 乙烯 万吨 132.5 -13.9 化肥(折 100% ) 万吨 270.6 10.1 汽车 万辆 88.7 6.5 # 轿车 万辆 45.5 18.7 发电设备 万千瓦 596.4 11.7 集成电路 亿块 292.6 14.5 程控交换机 万线 4.6 -24.1 微型电子计算机 万台 8862.1 2.0 移动通讯基站设备 信道 1825456 -54.3 先进制造业较快发展。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汽车制造业产值 4621.8 亿元, 比上年增长 22.3%;医药制造业产值 2290.7 亿元,增长 25.9%;专用设备制造 业产值 4064.0 亿元,增长 6.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 13090.5 亿元, 增长 12.8%;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 6273.8 亿元,增长 12.1%;计算机、通信和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 16396.4 亿元,增长 12.8%。产品结构继续优化,实 现工业新产品产值 11273.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7%。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17927.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5%;竣工产值 13165.4 亿元,增长 17.3%,竣工率达 73.4%;全省建筑企业 实现利税总额 1243.1 亿元,增长 17.1%。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为 25.4 万元/人, 上升 2.0%。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161904.0 万平方米,增长 11.3%;竣 工面积 58447.0 万平方米,增长 7.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 41007.0 万平方米, 增长 9.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1707.2 亿 元,比上年增长 20.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 6596.2 亿元,增长 16.9%;外商港澳台经济投资 3817.5 亿元,增长 15.5%;民间投资 21293.5 亿 元,增长 22.6%,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投资 12075.3 亿元,增长 24.5%。民间投资 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 67.2%,比上年提高 1.2 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投资 204.2 亿元,比上年增长 31.6%;第二 产业投资 16646.4 亿元,增长 19.5%;第三产业投资 14856.5 亿元,增长 21.5%。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 16559.4 亿元,增长 20.4%。其中,制造业 投资 15601.7 亿元,增长 19.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4059.0 亿元,增长 5.6%, 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 24.5%。主要工业行业投资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 业投资 1717.0 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 1490.8 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 1492.0 亿 元,分别增长 30.5%、38.6%、67.9%。第三产业投资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业投资 1383.1 亿元,增长 17.6%;房地产开发 6206.1 亿元,增长 11.5%;水利、 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9.7 亿元,增长 15.9%;教育 322.9 亿元,增长 47.4%。 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年新开工项目 29654 个,其中亿元项目 4332 个, 完成投资 7931.5 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12.4%、25.3%和 36.7%。200 个省级重 点项目进展顺利,交通、能源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运营,为经济 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南京长江四桥、宿迁至新沂高速 公路等建成通车。宁杭铁路客运专线基本建成,宁安城际铁路、宿淮铁路、宁 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等项目加快建设,徐宿淮盐铁路取得重要进展。苏 州市轨道交通 1 号线工程、扬州泰州机场、连云港港 30 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等 建成投运。龙源如东海上风电、华能启东二期陆上风电、中粮东台沼气发电等 一批新能源项目建成投运。全年电力装机容量达到 7668 万千瓦,由全国第三跃 居第二位。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增势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8215.3 亿元,比上 年增长 15.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 16373.3 亿 元,增长 15.1%;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 1842.0 亿元,增长 13.8%。按消 费形态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 16448.8 亿元,增长 14.9%;住宿和餐饮业零 售额 1766.5 亿元,增长 16.1%。 部分消费热点保持活跃。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的消费品中,汽车零 售额 2389.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7%;石油及制品零售额 956.2 亿元,增长 12.1%;通讯器材零售额 150.4 亿元,增长 33.6%;金银珠宝零售额 237.1 亿元, 增长 14.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 841.6 亿元,增长 17.6%;中西药品 零售额 489.9 亿元,增长 22.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 580.3 亿元,与 上年持平;食品、饮料、烟酒零售额 1134.1 亿元,增长 20.1%。 六、开放型经济 外贸进出口规模继续扩大。全年进出口总额 5480.9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1.5%。其中,出口 3285.4 亿美元,增长 5.1%;进口 2195.6 亿美元,下降 3.3%。 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出口额 1395.5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10.5%;加工贸易出口额 1602.0 亿美元,下降 6.9%,一般贸易增速比加工贸易 快 17.4 个百分点。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 2175.0 亿美元和 1315.6 亿 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 66.2%和 40.0%。其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出口 737.7 亿美元,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 56.1%。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 2046.8 亿美元,下降 4.9%,占出口总额的 62.3%。私营企业出口额 890.8 亿美元,增 长 38%,占出口总额的 27.1%。对欧盟、美国、日本、香港特别行政区出口额分 别为 630.5 亿美元、637.6 亿美元、308.2 亿美元和 337.2 亿美元,比上年分别 增长-12.2%、2.9%、0.7%和 43.2%;对东盟、韩国、台湾省出口额分别为 307.0 亿美元、163.9 亿美元和 105.7 亿美元,分别增长 17.6%、-1.6%和 28%;对拉 丁美洲、非洲、俄罗斯出口额分别为 219.3 亿美元、98.9 亿美元和 54.7 亿美 元,分别增长 13.3%、22.6%和 13.6%。 表 4 进出口贸易主要分类情况 利用外资规模保持全国领先。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 4156 家,新批协议外 资 571.4 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 357.6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11.3%。新批及净 增资 9000 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 245 个。开发区继续在开放型经济中发挥主导作 用。全省开发区完成进出口总额 4368.0 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 2557.0 亿美元, 分别增长 6.9%和 10.1%,占全省总量的 79.7%和 77.8%;实际到账外资 281.6 亿 美元,增长 15.7%,占全省总量的 78.7%。 对外投资增势迅猛。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 572 个,比上年增长 13.3%; 中方协议投资 50.5 亿美元,增长 40.1%。 七、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升。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货物运输量分别比上年增 长 8.5%和 8.8%,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 9.7%和 12.8%。完成港口货 物吞吐量 19.5 亿吨,增长 8.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 3.1 亿吨,增长 10.9%。 港口货物吞吐量中,集装箱吞吐量达 1600 万标准集装箱,增长 12.8%。年末全 省公路里程 15.4 万公里,新增 1871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 4371 公里,新增 249 公里。铁路营业里程 2309.1 公里,铁路正线延展长度 3724.6 公里。年末 民用汽车保有量 813.1 万辆,净增 124.7 万辆,分别增长 18.1%和 3.3%。年末 私人汽车保有量 657.3 万辆,净增 115.6 万辆,分别增长 21.3%和 7.9%。其中, 私人轿车保有量 455.9 万辆,净增 86.3 万辆,分别增长 23.3%和 6.4%。 邮政电信业较快发展。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总量 1108.8 亿元,增长 13.8%。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 194.0 亿元,电信业务总量 914.8 亿元,分别增长 26.0% 和 10.4%。邮政电信业务收入 992.5 亿元,增长 12.5%。其中,邮政业务收入 171.0 亿元,电信业务收入 821.5 亿元,分别增长 27.0%和 9.6%。年末局用交 换机总容量 7638.4 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 2387.2 万户,比上年末增加 16.3 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 1341.0 万户,乡村电话用户 1046.2 万户。年末移 动电话用户 7471.4 万户,比上年末净增 786.6 万户。年末电话普及率达 125 部 /百人,比上年末增加 10 部/百人。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 3.66 万公里,新增 0.36 万公里。年末互联网用户 1400.7 万户,新增 179.5 万户。 旅游业发展加快。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 4.6 亿人次,比上年增长 1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6055.8 亿元,增长 17.3%。全年入境旅游人数 791.5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7.4%。其中,外国人 575.2 万人次,增长 6.9%;港澳台同 胞 216.3 万人次,增长 8.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63.0 亿美元,增长 11.4%。旅 行社组织公民自费出境旅游 90.7 万人次,增长 43.1%。 八、财政、金融业 财政收入保持增长。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5860.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8%,增收 711.8 亿元;基金预算收入 3612.4 亿元,下降 11.2%。 表 6 财政收入分项情况 指 标 绝对数(亿 元) 比年初增加 (亿元) 比上年末增 长( % ) 各项存款余额 75481.5 9761.8 14.8 13 # 单位存款 42152.6 4846.5 13.0 储蓄存款 30057.2 4142.4 16.0 各项贷款余额 54412.3 6550.7 13.7 # 短期贷款 25332.0 4020.5 18.7 中长期贷款 27062.9 1976.9 8.0 # 消费贷款 8512.7 973.8 12.9 # 个人住房 贷款 7473.0 908.3 13.9 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6996.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5%;基金预算支出 3540.0 亿元,下降 11.9%。全年教育支出 1342.0 亿元, 增长 22.8%;公共安全支出 402.4 亿元,增长 8.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546.8 亿元,增长 13.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848.8 亿元,增长 4.5%;科学技 术支出 248.8 亿元,增长 16.6%。 金融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 75481.5 亿 元,比年初增加 9761.8 亿元,比上年多增 3031.0 亿元。其中,储蓄存款增加 4142.4 亿元,多增 1525.3 亿元;单位存款增加 4846.5 亿元,多增 1541.5 亿 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 54412.3 亿元,比年初增加 6550.7 亿元,比 上年多增 759.1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 4020.5 亿元,多增 311.6 亿元。 证券交易市场趋于稳定。全年证券市场完成交易额 59797.5 亿元。年末全 省境内上市公司由上年末的 214 家增加到 236 家,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筹 集资金 343.6 亿元,其中首发融资 135.1 亿元,再融资 208.5 亿元,分别比上 年减少 341.8 亿元和增加 15.2 亿元。全年证券经营机构股票交易额 41877.2 亿 元,比上年下降 28.7%;期货经营机构代理交易额 17920.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5%。江苏企业境内上市公司总股本 1260.8 亿股,比上年末增长 10.8%;市 价总值 11394.3 亿元,比上年末上升 8.4%。年末全省共有证券公司 6 家,证券 营业部 365 家;全省共有期货公司 11 家,期货营业部 101 家,证券投资咨询机 构 2 家。 保险业稳步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 1301.3 亿元,同比增长 8.4%。其中, 财产险收入 440.9 亿元,增长 16.1%;寿险收入 765.9 亿元,增长 3.3%;健康 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 94.5 亿元,增长 19.6%。赔付额 387.0 亿元,同比增长 19.3%。其中财产险赔付 240.1 亿元,增长 34.5%;寿险赔付 119.0 亿元,增长 0.7%;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 27.9 亿元,下降 24.6%。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产出水平提升。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56.5%。全年授权专利 27 万件, 增长 35.1 %,其中发明专利 1.6 万件,增长 46.1%。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 3 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 532.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9%。企业专利产出大幅 提高,全省企业共申请专利 30.9 万件,授权专利 18.6 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 57.4%和 56.6%。 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组织实施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 项目 135 项,总投入 135.7 亿元。全省按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 5100 家。当年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 7671 项,国家重点新产品 144 项。已建 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103 个。全省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 现技工贸总收入达 3850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5%。 科技研发投入比重稳步提升。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 1230 亿 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2.3%,比上年提高 0.1 个百分点。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 员 91.42 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R&D)人员 52.22 万人。全省拥有中国科学院 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90 人。全省拥有各类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中政府部门属 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达 148 个。已建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 105 个,科技服务 平台 296 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141 个,企业院士工作站 326 个,经国家认定 的技术中心 67 家。 质量检验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 177 个,国家检测 中心 35 个;监督抽查产品 345 种,比上年增长 1.8%。共有产品质量、体系认 证机构 4 个,完成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企业 9944 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 156 个, 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679.6 万台件;制定、修订地方标准 296 项,增长 15.2%。 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全省共有普通高校 128 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 招生 43.50 万人,在校生 167.12 万人,毕业生 47.03 万人;研究生教育招生 4.62 万人,在校研究生 13.95 万人,毕业生 3.84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 47.1%,比上年提高 2.1 个百分点。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 88.45 万人(不 含技工学校)。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 100%,在校生年巩固率达 99.5%,初 中在校生年巩固率达 98.4%,毕业生升学率达 98.0%,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特殊教育招生 0.35 万人,在校生 2.47 万人。全省幼儿园数为 4392 所,比上年 增加 135 所,在园幼儿 220.45 万人,比上年增加 2.96 万人。 表 8 各类教育招生和在校生情况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年末全省共有文化馆、群众艺术馆 119 个,公共 图书馆 112 个,博物馆 264 个,美术馆 15 个,综合档案馆 122 个,向社会开放 档案 402 万卷(件、册)。共有广播电台 14 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 21 座,电视台 14 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 99.99%和 99.88%。有线电视用户 2091.66 万户,比上年增长 5.3%。生产故事影剧片 27 部。全年报纸出版 29.4 亿份,杂志出版 1.2 亿册,图书出版 5.2 亿册。 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 31051 个,其中医院、卫生院 2541 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 176 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 110 个。各类卫生机 构拥有病床 33.3 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 30.7 万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 39.6 万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 15.8 万人,注册护士 15.5 万人,卫 生防疫和防治机构卫生技术人员 7371 人,妇幼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 7308 人。 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健全。乡镇卫生院 1115 个,床位 5.2 万张,卫生技 术人员 5.7 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 5.5 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 达 98%以上。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政府 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体育事业持续发展。江苏体育健儿在重大国际比赛中获世界冠军 17 项,创 全国纪录 8 项;在重大国内、国际比赛中,有 216 人次获金牌,133 人次获银 牌,138 人次获铜牌。全民健身体系日趋完善。全年完成了苏北五市 2983 个行 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提档升级,全省乡镇、街道均已建成体育健身活动中心。 十一、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和安全生产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年末全省设立自然保护区 31 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 3 个,自然保护区面积 56.6 万公顷。深入实施“清水蓝天”工程,污水日处 理总能力已突破 1300 万吨,太湖水质进一步改善,大气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 组织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城乡人居环境继续改善。 扎实推进绿色江苏建设,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21.6%,国家生态市(县、区)达 到 22 个,比上年末新增 5 个。 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大力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鼓励发展循环经济, 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全 省电力行业淘汰落后产能 82.8 万千瓦。全省承担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 122 家企业按时完成淘汰任务。 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全年发生 各类事故 1.86 万起,死亡 5351 人,同比分别下降 0.84%、3.01%。亿元 GDP 生 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 0.099 人,同比下降 13.16%。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增长趋缓。年末全省常住人口 7919.98 万人,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