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手拉手 一、教学内容: 1、聆听让我们手拉手 2、聆听鸭子拌嘴 3、表演一对好朋友 4、表演数鸭子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听让我们手拉手 、 鸭子拌嘴 ,唱一对 好朋友 、 数鸭子 ,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3、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 小鸭的生活。 4、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三、教材分析: 1.童声独唱让我们手拉手 让我们手拉手是一首朝气蓬勃的创作歌曲。歌曲 以昂扬的音调,欢快的旋律,富有特点的节奏构成。 2.民间打击乐鸭子拌嘴 本曲是由作曲家安志顺编创的打击乐曲。乐曲一开始, 用小钹的独奏来模拟鸭子冲破黎明时的宁静引颈鸣叫,顿 时听众带入可爱的鸭群之中。人们仿佛看见一只调皮的小 鸭,拍着翅膀飞出鸭棚,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 该曲作于 1982 年,用在仿唐乐舞中。该曲于 1983 年被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评为优秀音乐作品,并荣获 1984 年全国民族器乐作品创作比赛二等奖。 3.歌曲一对好朋友? 一对好朋友是一首采用民间音调写成的创作歌曲。 歌曲的旋律活泼,节奏紧凑,描述了小伢伢和小妞妞一块 去放鸭和牛,一块唱着歌回家的情景。歌颂了小朋友间真 挚朴素的友谊。 4.歌曲数鸭子 数鸭子是一首具有说唱风格的创作歌曲。歌曲说 唱结合,旋律的音调主要以级进为主,接近语言的韵律, 极富童趣。歌词描写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 数鸭子的情景,反映了富裕了的农民的幸福生活。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歌曲学生很喜欢唱,尤其是数鸭子一首歌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非常的高,教师要利用学生的积极性, 把这首歌的第二段歌词也教给学生。本课的聆听曲目鸭 子拌嘴学生听起来有些难度,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听 懂,教师要好好的指点学生去听。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 2、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 3、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 4、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 ,感受生活中的乐 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听唱法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 ,引导学生探索歌 曲应以赞美的情感完整地演唱,声音要亲切自然,并用动 作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3、通过自编动作与活动,引导学生自创动作和在歌曲 的空拍处加上小动物的叫声,使歌曲的演唱更为生动有趣。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 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听歌曲录音让我们手拉手;(规范要求同学们聆 听时能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心情怎 样? 2)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听歌曲录音一对好朋友;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 学生边拍边听。听后谈歌曲内容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 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 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要求自创动 作(引导学生在乐句结束处加上牛或鸭的叫声),从学生的 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鸭子伴嘴 2、学唱歌曲数鸭子 3、表演歌曲数鸭子 4、节奏编创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鸭子伴嘴 ,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 强弱所带来的变化,以及感受音乐作品中鸭子的生动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数鸭子 ,引导学生能以歌声、 动作来表现自己热爱生活,喜爱小动物的情趣。感受不同 音乐要素的表现的不同动物的形象及场景。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 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4、通过节奏读拍编创活动,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 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3.二声部节奏编创活动:先分别学习吹口哨“du”和 鸭子叫“ga”;后全起来。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鸭子伴嘴 1)初听,(完整听全曲)。并提示小鸭与老鸭叫的地方。 2)谈谈所听内容;故事描述(集体)并谈谈每个情景所用 的打击乐器是怎能样配合的。 3)复听:自由活动:随鸭子伴嘴 ,引导学生自由地 进行编创活动,以走路、鸭叫等。 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由乐曲鸭子伴嘴入歌 曲数鸭子) 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 长短的动作表示;) 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3.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数鸭子要求自创运动作, 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放牧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 、 牧童 ,唱牧童 、 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 童生活的变化。 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 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三、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 ,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 三角铁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能在歌曲放牛歌 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 教学建议 一、本课可按两课时完成。 二、学唱歌曲应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应符合学习音乐 的规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多听多感受,学生自然掌握 了歌曲的旋律,获得对歌曲的完整的体验,对于理解、表 现歌曲益处匪浅。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学唱歌曲的过程, 也就是完整体验感受的过程。 三、聆听音乐前,教师可结合主题“放牧” ,让学生开 展短小的谈话,以获得对牧童生活的感受,更好地理解本 课作品。 教材分析 1.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牧童哪里去了是近年来创作的一首具有浓郁民歌 风的儿童歌曲,2/4、3/4 拍变换拍子,七声商调式。全曲 由两部分构成。 歌曲为山歌风,旋律悠扬、亲切。第一部分节拍变换 频繁,节奏变化较多,旋律显得自由、舒展。四乐句均以 强拍弱位起音:前两乐句开始即是八度大跳至高音区转为 波浪式的旋律;第三乐句平和起句,仍具有乐句间大的起伏 的特点;第四乐句波浪式旋律下行至主音商,以叙述性的口 吻描绘了山坡、青草、山花、笛声,回顾了牧童往日的愉 快生活。 第二部分节拍一致,以衬词起句,似牧童吆喝声的新 的音调出现,与前部分形成了对比。随后运用变化重复的 手法与第一部分紧密呼应,弱位起句改为弱拍起句,随着 主人公的疑问, “牧童哪里去了”旋律不断起伏、下行,音 调有些伤感。当确认了牧童已在希望小学读书的好消息, 旋律上扬,音调明朗起来。结束句出现全曲最高音,并延 长,似乎要将好消息传向四方。 这首歌表现了在祖国飞速发展的时代, “上学的孩子一 个也不能少”的本意,使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孩子都能实 现上学的理想。 2.合唱曲牧童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2/4 拍,C 大调。四乐 句的一段体结构。第一乐句旋律以级进为主,切分节奏的 运用使歌曲增添了生气。第二乐句作第一乐句节奏的完全 重复,只是采用了严格的模进手法,旋律移高了五度。第 三乐句是歌曲的高潮,出现了全曲最高音“mi” ,抒发了牧 童内心涌动的快乐情感。第四乐句节奏做适当变化,旋律 线逐渐下降,歌曲的情绪也渐渐平静下来。 第二段歌词采用卡农的二声部处理方式,第二声部比 第一声部晚一小节进入,变化了主旋律,由于声部的加入, 使得第二段歌曲的音乐情绪更为活泼、欢快,最后有力地 结束在主音“do”上,为歌曲增添了明朗的色彩。 牧童像一幅田园风景画,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 生活的热爱,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成 为人们喜爱的外国歌曲之一。 3.歌曲牧童 牧童是一首山歌风的江苏民歌。4/4 拍,五声羽调 式。歌曲的节奏抒展,旋律优美抒情。歌词以童心描绘出 蓝天、白云、绿水、青草,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野风光, 抒发了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歌曲的第三段至结束 全以小牧童牧羊的吆喝声衬词为歌词,巧妙地补充了短小 而意犹未尽的情境,使得歌曲的情感得以充分地抒发,给 人一种完美的审美感受。 4.歌曲放牛歌 放牛歌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2/4 拍,五声徵 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欢快活泼,很有朝气。有趣的是 聪明的作曲家采用模仿笛声的小过门作为乐句的加花补充, 使得歌曲演唱难度小,听起来还很丰满。在歌唱中,我们 仿佛感到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的情 景,活生生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放牛歌不仅易唱,有趣味,而且用音节省,音域 也只有六度,实在是适宜低年龄学生演唱的好儿歌。 第一课时 一、律动: 聆听牧童哪里去了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 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牧童哪里去了教学基本要求 1.听歌曲前,同学们猜一猜牧童到哪里去了 。 2.教师完整地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 歌中唱出了的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渗透珍惜学习 时光的教育。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编 创动作表现歌曲。 三、表演牧童教学基本要求 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形谱(羊)轻轻地跟唱。 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结束句在哪里? 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编创与活动 教师要指导学生分小组在音乐实践中探索敲击三角铁 的方法。 提示:怎样敲击出长音?怎样敲击出短音?答案可有多 种,教师应对积极探索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有问题, 提出建议,如:这样是否更好? 三角铁及演奏方法简介 三角铁是打击乐器的一种,由一根弯成三角形的钢条 制成,用小金属棒敲击发音,音色尖锐、清脆、透明、响 亮。不宜弱奏和演奏快速复杂的节奏,可单敲或滚奏,其 音响可穿过整个乐队而赋于乐曲以特殊的色彩。常用于军 乐队和管乐队。演奏时,将三角铁悬于皮条或绳子上,左 手提起,右手用金属棒敲击。 四、复习歌曲小雨沙沙: 1、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2、听琴唱歌熟悉旋律和歌词。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五、课堂评价活动: 六、教师小结,下课。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律动: 聆听小燕子 ,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二聆听牧童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牧童的录音。 2.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歌曲。 3.随着歌曲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编创与活动 1.认识双响筒。 提示:为什么叫双响筒,你能找出它的名字的由来吗? 2.探索。分小组敲击,听一听,双响筒两边的声音有 什么不同?能敲出什么样的声音? 3.分小组用双响筒敲击出节奏,教师记录下来,大家 把每一小组编创的节奏连起来敲击,还可以变换连接方式 敲击,为每一次敲击,取一个有趣的名字,如:火车开了、 小马跑了等等。 双响筒及演奏方法简介: 双响筒是打击乐器(也是儿童节奏乐器)的一种,竹木 体乐器,由空心的竹筒及木柄组成。演奏时,左手持乐器 木柄,右手持小木棒敲击竹筒两侧,会发出高低两种声音。 使学生懂得双响筒一侧发音低,一侧发音高。 三、表演放牛歌教学基本要求 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即:看着课本中 图形谱对于歌曲高低长短的提示,感受歌曲旋律的进行, 感受歌曲旋律的轻松、愉快。 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是间奏部分,用锣、鼓、 镲伴奏。4.编创动作表演放牛歌 。 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用自己学过的乐器,为歌曲放牛歌编创锣、鼓、镲的 伴奏。 2.提示学生分组进行锣、鼓、镲的节奏编创。 教师尽量使用学生编创的节奏,加以调整、使用,以 调动学生编创的积极性。 四、复习歌曲牧童: 1、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2、听琴唱歌熟悉旋律和歌词。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五、课堂评价活动: 六、教师小结,下课。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春天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二、通过演唱小雨沙沙 ,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 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三、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 ,并和杜鹃圆舞曲 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四、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建议: 1、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 2、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春天”万事万物的描述,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在“春天”主题的理解上聆 听乐曲和歌曲。 3、教师可调动现代化教学手段,选用春天的录像,激 发学生的兴趣。 4、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使学生有表现地唱好歌。 四、教材分析: 1.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 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 约纳森(18861956),挪威作曲家。曾在德国学习音 乐,他写过一些音乐作品,但以这首杜鹃圆舞曲流传 最广,也使得约纳森名传于世。这首钢琴曲也常以管弦乐 或其他器乐形式演奏。据说在 19181930 年间约纳森曾在 斯德哥尔摩“金杜鹃电影院”专为无声影片的放映作钢琴 配音,本曲即为当时影片即兴配音而作。 杜鹃圆舞曲在曲调和节奏上,具有挪威民间舞曲 的风格。全曲采用三拍子圆舞曲体裁,C 大调,中板。由三 个小圆舞曲组成。在简短的弱拍开始的、节奏自由的 4 小 节引子过后,出现下行三度模仿杜鹃鸣叫的音调,第一段 以杜鹃鸣叫的下行三度所构成的动机为核心,运用重复、 模进、变奏等手法发展而成。它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 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婉转的鸟 鸣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 第二段以“la”的长颤音开始。主旋律应用了许多颤 音,间杂着杜鹃的鸣叫声,好似杜鹃鸟灵活地在林中飞来 飞去,一会儿在这个枝头跳跃,一会儿又在那个枝头高唱, 杜鹃鸟的鸣叫声为林中增添了浓浓春意。 第三段,旋律流畅而连贯,极富歌唱性,由于曲中出 现了一系列变化半音,使得旋律更加新颖。这一段音乐与 前两段轻快、活泼的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加之手风琴特 有的音色,使得音乐有一种迷人的色彩。在竖笛模仿杜鹃 鸟鸣叫以后,第三段抒情的旋律又反复了一次,最后第一 段音乐再现,并结束在杜鹃鸟的鸣叫声上,与乐曲的开始 形成呼应。 杜鹃圆舞曲由于曲调优美,音乐形象生动鲜 明,深受人们的喜爱。 2.歌曲小燕子 小燕子是故事影片护士日记中的插曲,自影 片播出后,这支歌便飞入了千家万户,成为孩子们喜爱的 歌曲,多年传唱不衰。 歌曲为五声宫调式,4/4 拍,两个乐段,第二个乐段是 第一个乐段的变化重复。歌曲遵循了语言的音调、节奏写 成,音乐语言淳朴简练,口语化;歌曲几次出现了附点音符, 都巧妙地结合了语言的节奏、韵律,还有延音记号,后倚 音的使用等,使得词曲结合紧密。歌词以一颗童心描绘了 小女孩与小燕子朋友般的亲密交谈,唱起来朗朗上口,娓 娓动听。尤其作者在处理第二段歌词时,不加停顿,将小 女孩要把家乡的新变化、新面貌一一告诉小燕子,力邀小 燕子来做客的急切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歌曲以小女孩为主人公,动情地歌唱了祖国的新面貌, 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伟大成就。一方面也反映 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感觉。 3.歌曲布谷 布谷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3/4 拍,大调式,歌曲 以模仿布谷鸟叫声的音调开始,其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交 替的节奏,显得格外从容,带出了以级进为主的流畅旋律, 有着三拍子舞曲的特点,给人以愉快、优美的感受。歌词 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勇敢报春的布谷鸟,抒发了孩子 们对春天到来充满欢乐的喜悦之情。 4.歌曲小雨沙沙 小雨沙沙是一首由五声音阶构成的一段体儿童歌 曲,2/4 拍,宫调式。旋律采用了级进、同音反复及变化重 复等手法,在有规律的节奏紧密配合下,生动地描绘了小 雨沙沙的声音。拟人化的歌词天真而又稚气,充满了儿童 情趣。歌曲既向孩子们介绍了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 道理,又提示孩子们学会细心观察事物。启迪孩子热爱生 活,热爱大自然。歌曲符合语言的规律,朗朗上口,是一 首孩子们喜爱的好歌。可启发学生入情入境地表演。 第一课时 一律动: 聆听杜鹃圆舞曲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 拍和情绪。 二聆听杜鹃圆舞曲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 听。 2.复听乐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 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3.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 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三、表演布谷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可提示学生跟着音乐拍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销自动化软件定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四季盆景展示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法律手工制品店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汽车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输油管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农产品农业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职业教育课程版权合作拓展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生物识别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质量监控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 2025年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技术挑战与支付清算安全防护
- 民法典物权篇课件
- GB/T 45953-2025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 速冻机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2025年初级律师助理面试必-备题库及解析
- 增值税留抵退税培训课件
- 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翻越你的浪浪山》课件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1 Happy Holiday教案
- 2025年疾控实验室生物安全及保密相关知识理论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 大模型概念、技术与应用实践 课件 第6章 智能体
- 2025年岗前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 民用航空飞机电子系统技术
- 手术室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与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