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首届家庭教育论文评选结果_第1页
2011首届家庭教育论文评选结果_第2页
2011首届家庭教育论文评选结果_第3页
2011首届家庭教育论文评选结果_第4页
2011首届家庭教育论文评选结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 获奖论文清单(一等奖) 序号 论 文 题 目 作 者 地 区 作者单位及联系方式 1 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能伴孩子健康成长 唐为 长沙市长沙县 星沙中学 2 让孩子自然成长我们的育女心经 石宪 屈松平 长沙市开福区 沙坪中学 3 论离异子女的心理障碍及教育 夏爱媛 长沙市开福区 国庆二小 4 把好家庭教育第一关,让孩子远离“网瘾” 余细姣 长沙市开福区 四方坪小学 5 用尊重培养尊重 罗艳明 长沙市开福区 国庆小学 6 教子日记之围棋赛 张芳兰 长沙市开福区 国庆小学 7 陪着孩子成长 罗 旭 长沙市开福区 三角塘小学 8 不屈的童年,多彩的人生起点 熊 旭 长沙市开福区 中岭小学 9 给单亲之花播洒阳光 周 丹 长沙市开福区 中岭小学 10 逆反期的孩子,父母怎样才能为他们掌好舵? 朱修龙 长沙市宁乡县 第一高级中学 11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行为的影响 万满桂 永州市道县 第三小学 12 父母怎样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熊仲彬 常德市汉寿县 汉寿一中 13 办好家长学校 促进学校发展 李建堂 常德市澧县 澧阳镇实验小学 14 家庭是诚信教育的摇篮 毕文明 常德市澧县 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15 教子养成好习惯 受益终身成大才 周宇平 常德市澧县 大堰当镇中学 16 如何配合学校的教学,有效地指导孩子的学习 黄毕文 常德市澧县 大堰当镇中心小学 17 提高学生品德修养 唤回学生感恩之心 陈文武 常德市临湘市 乘风中学 18 打造家长学校品牌,探索德育管理新模式 徐绍妮 常德市武陵区 北正街小学 19 学会爱,用心爱,正确爱 段志利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20 劳逸结合,把快乐时光还给孩子 曹仕炜之家长 曹洪波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21 家庭育儿心得 李俊霖之家长 成艳芳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22 格赛尔“成熟学院”对儿童教育实践的启示 曹楚婷之家长 侯林波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23 坚持还“四权”给孩子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史凌维之家长 史训杰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24 不要让爱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泛滥 曾建新 郴州市汝城县 延寿中学 25 爱需要尊重 廖伶俐邓毅强 郴州市苏仙区 湘南中学 26 回到原点看人 万淑兰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27 如何扮好家庭教育中母亲这个角色 曹向华 曹杰彬 郴州市资兴市 资兴市一完小 28 书香满屋 唐艳华 衡阳市衡南县 向阳镇中心小学 29 大爱后母心略谈重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 危月兰 怀化市 红星路小学 30 家长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刘建华 怀化市 舞水小学 31 浅析当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茂钢毛小连 怀化市会同县 教育局关工委 32 吾家有女,与斯成长 张咏东 怀化市会同县 一完小 33 浅谈家长如何调教孩子的逆反心理 杨天星杨天乐 怀化市新晃县 新晃县中寨中学 34 家校合作培养孩子自立、自强、自律 姚成树 怀化市新晃县 新晃二中 35 浅析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及建 议 蒲小莉 怀化市新晃县 新晃县二完小 36 家长学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米庆安,吴发忠 怀化县辰溪县 第二中学 37 掌握学生家校表现同异处,抓住学校衔接教育高效 点 王作平 娄底市 娄底五中 38 推进素质教育必须与家长“结盟” 罗建伟 娄底市 娄底一小 39 孩子,今天你快乐吗? 林秋悦 娄底市 娄底一小 40 与孩子共同成长 易仁文 娄底市 娄底一小(家长) 41 谈快乐学习 夏再新 娄底市 娄底一小(家长) 42 学龄儿童阅读习惯养成初探以女儿邹林秀为案 例 阳伟书 娄底市 娄底一小(家长) 43 放手,让雏鹰飞得更高 李南新 娄底市 娄底一小(家长) 44 谈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陈云海 娄底市 娄底一小(家长) 45 让孩子在童真中快乐成长 谭华伟 娄底市 娄底一小(家长) 46 浅谈运用激励方法教育孩子 谭 莉 娄底市 娄底一小(家长) 47 关于家庭教育浅见 朱瑞婷 娄底市冷水江市 毛易中心学校 48 家校互动 为孩子生命奠基 刘红霞 娄底市冷水江市 冷水江市中心学校 49 浅谈孩子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曾美华 娄底市冷水江市 冷水江市城东学校 50 用赏识理念营造希望 用激励教育收获成功 刘荣、陈清兰 娄底市冷水江市 禾青中心学校 51 让“含苞的花朵”全部绽放单亲家庭学生教育 心得 易 鹏 娄底市冷水江市 禾青中心学校 52 如何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龚鹭鹭 娄底市冷水江市 禾青中心学校 53 关于家庭教育的思考 刘梅求 娄底市双峰县 双峰县杏子铺镇斗盐中学 54 和女儿一起学习、成长 左赛群 邵阳市 邵阳市资江学校 55 构建孩子成长的和谐家庭教育 韩 静 邵阳市 邵阳市资江学校 56 关于隔代教育的思考 张云帆 邵阳市 邵阳市资江学校 57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浅谈现代家庭应如 何顺应孩子的天性来实施教育 杨玉如 邵阳市 邵阳市资江学校 58 用爱呵护折翼的天使浅谈离异单亲家庭子女教 育问题的点滴体会 曾钰瑶 邵阳市城步县 城步红旗小学 59 浅谈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赵喜娥 邵阳市大祥区 向阳小学 60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例谈赏识和激励孩子的技巧 李 玲 邵阳市洞口县 洞口县家长学校总校 61 家校合作,将孩子引进课外阅读的乐园 申利群、贺 汀 邵阳市邵东县 邵东县两市镇二完小 62 浅谈如何做好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工作 刘 洋 邵阳市邵东县 邵东县两市镇四完小 63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之我见 刘 玲 邵阳市邵东县 邵东县两市镇一中 64 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及教育对策的探 讨 卿敏之 邵阳市邵东县 邵东县两市镇一中 65 “离异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浅析 王 莉 邵阳市邵东县 邵阳市高级技工学校(证书发镇 一中) 66 家庭教育与创新素质的培养 宁将军 邵阳市邵东县 邵东县两市镇三中 67 我校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现状分析 李成买 邵阳市邵东县 邵东县团山镇双江中学 68 为成长让步(上)幼儿篇 王春艳 邵阳市邵阳县 邵阳县塘渡口镇红石中学 69 浅谈如何指导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黄运梅 邵阳市新邵县 新邵县潭府乡中学 70 培养孩子欣赏与创造美的能力 张美姣 邵阳市新邵县 新邵县坪上中心小学 71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状况与分析 刘正华 株洲市醴陵市 银海学校 72 教学孩子,家长需要关注的问题 田玉洁 自治州 太平希望学校 73 激励 孩子成长的催化剂 梁贵好、杨丽娜、田群慧 自治州 吉首市光明小学 74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之我见 龙书凤 自治州保靖县 保靖县雅丽中学 75 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和家长配合教育 龙多丽 自治州凤凰县 黄合中学 76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 刘 毅 自治州凤凰县 黄合中学 77 湘西贫困山区中学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龙四厷 自治州凤凰县 民一中 78 家庭教育不可或缺 龙 杨 自治州凤凰县 南华小学 79 以德育为主,注重言传身教,让孩子活得更明白、 更健康 罗和耀 自治州花垣县 团结中学 80 浅谈不良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影响及干预措施 黄 叶 自治州吉首市 马颈坳中学 81 浅谈“选择”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康丽华 自治州吉首市 马颈坳中学 82 家庭教育之怎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邓秋丽 自治州吉首市 马颈坳中学 83 让孩子扬起自信的风帆 阙道喜 自治州吉首市 马颈坳中学 84 我和儿子做朋友 龙清莉 自治州吉首市 乾城小学 85 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从提升母亲素质开始 向明秀 自治州吉首市 吉首市二小 86 走出溺爱孩子六大误区 彭彪 自治州吉首市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87 留守儿童教育的调查 田国才 自治州龙山县 龙山县第一中学 88 用爱心托起单亲家庭学生的一片蓝天 刘淑平 自治州龙山县 龙山县第一中学 89 浅谈隔代教育的利与弊 郁德富 自治州龙山县 龙山县第一中学 90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 田昌虎 自治州龙山县 龙山县第一中学 91 增强家庭教育意思,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杨朝晖 自治州龙山县 龙山县华塘小学 92 在上生活细节中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邹艳琼 自治州龙山县 龙山县华塘小学 获奖论文清单(二等奖) 序号 论 文 题 目 作 者 地 区 作者单位及联系方式 1 宽容 彭运德 长沙市 田家炳实验中学 2 浅谈如何在郊区促进亲自共读的有效性 康利 长沙市 岳麓区三汊矶小学 3 家庭教育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第一道防线 凌秀英 长沙市 十一中学 4 运用网络信息平台 构建家校沟通桥梁 促进学生 健康成长 朱帅希 长沙市长沙县 星沙盼盼中心小学 5 和孩子一起走进新课程 邹旭红 长沙市长沙县 星沙盼盼中心小学 6 家是最好的教育现场 刘银 长沙市长沙县 星沙盼盼中心小学 7 构建“网上家长学校”,开创幼儿教育新格局 彭芝蕴 长沙市长沙县 六艺天骄幼儿园 8 和谐家庭教育出好孩子 刘少圣周芳 长沙市长沙县 果园中学 9 我们能用锄头雕琢手中的那块璞玉吗? 黄群芳 长沙市长沙县 黄兴中学 10 青山铺中心小学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廖 钱 长沙市长沙县 青山铺中心小学 11 每一个孩子都是最靓的花 朱金媛 长沙市长沙县 榔梨镇大元中心小学 12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肖媛 长沙市长沙县 榔梨镇大元中心小学 13 家长如何学会正确地批评和表扬孩子 杨拥华 长沙市长沙县 榔梨镇金托小学 14 再富不能富孩子 许 平 长沙市开福区 四方坪小学 15 浅谈“儿童判逆心理”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王 珍 长沙市开福区 四方坪小学 16 用爱安抚孩子受伤的心 贺桂中 长沙市开福区 国庆小学 17 让你的孩子爱上英语故事家庭阅读情境的创设 周 英 长沙市开福区 清水塘三小 18 由家长闹事引发的反思 彭杏英 长沙市开福区 三十二中学 19 由观看优秀电影所引起的思考孩子养成教育方 式的探讨 谭文艳 长沙市开福区 三角塘小学 20 陪孩子一起阅读 鄔玉艳 长沙市开福区 三角塘小学 21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黄燕菱 长沙市开福区 三角塘小学 22 单亲家庭孩子的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刘文益 长沙市开福区 开福区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 作委员会 23 浅谈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的现状与建议 袁艳平 长沙市开福区 板塘小学 24 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对策之我见 杨文姣 长沙市开福区 板塘小学 25 营造家庭爱的氛围,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范学知 长沙市开福区 麻园岭小学 26 家长和老师如何对待高中违纪学生 张向阳 长沙市宁乡县 第一高级中学 27 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张孝珍 常德市 常德市鼎城区武陵中心学校 28 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虞茜 常德市 常德市鼎城区武陵中心小学 29 如何帮助孩子健康走过“正在凝固的水泥期” (代书乔家长)代君 常德市 常德市鼎城区武陵镇中心小 学五(2)班 30 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介入疗法 蹇斯军 常德市安乡县 黄山头中学 31 办好家长学校 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形成家校教育合 力 孙青 常德市津市 第七小学 32 我县隔代教育现状及优化策略 胡仁远刘文锦 常德市澧县 澧县讲师团四完小 33 关注单亲家庭孩子 实施激励教育 洪 霞 常德市澧县 澧县第一完全小学 34 让责任感伴随孩子快乐成长 胡 静 常德市澧县 澧县第一完全小学 35 如何化解小学生的的叛逆情绪 马 琼 常德市澧县 澧县实验小学 36 用心耕耘家教这片土地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 过程案例 胡媛媛 常德市澧县 澧县澧阳镇实验小学 37 浅谈孩子成长中的家庭教育 车尼华 常德市澧县 澧县澧阳镇实验小学 38 如何开发儿童智力 杨华丽 常德市澧县 澧县澧阳镇实验小学 39 学校携手育新人 李远仿 常德市澧县 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40 让孩子做一个有德育的人 赵 艳 常德市澧县 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41 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齐步走 陈 鹏 常德市澧县 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42 与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黄志霞 常德市澧县 澧县大堰当镇中心小学 43 科学教育,点燃孩子成长的火花 沈丽芬 常德市武陵区 滨湖小学 44 拾起那个“小钉子” 赵婷 常德市武陵区 胜利路小学 45 给予孩子正确的爱 彭清清 常德市武陵区 育英小学 46 创办实效家长学校,为孩子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朱盼来 常德市武陵区 育英小学 47 浅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钟广俊 常德市武陵区 芙蓉路小学 48 家庭教育首先教育孩子学会做人 吕淑华 常德市武陵区 芙蓉路小学 49 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育人 刘高 常德市武陵区 三岔路小学 50 加强家校联系略谈 丁耀武 常德市武陵区 高山街小学 51 家庭教育要注重细节 黄丽娜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52 给孩子一双隐形的翅膀 邓拾红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53 我的育儿心得 孙丽芳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54 诵经典诗文,与女儿一起成长 阳 敏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55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王 俊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56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郑晓香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57 浅谈家庭教育中心理暗示法的合理运用 陈 郁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58 困惑之后的顿悟 罗 昊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59 浅谈儿童家庭教育 曹馨文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60 城市独生子女教育的几点浅谈 首昭良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61 学生说谎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段亚琴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62 浅谈家长如何激发孩子的创造才能 段亚林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63 浅谈隔代教育 曹利群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64 平衡木上唱好红脸与白脸 黄田之家长 黄浩艳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65 我的少儿教育心得 黄亦心之家长 黄小军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66 我们应该怎样爱孩子 周牧远之家长 罗燕红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67 习惯成自然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的感言 李柯萱之家长 李国雄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68 试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影响 颜丹霖之家长 颜剑波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69 润物细无声 黄欣睿之家长 黄红英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70 武家有女渐长大 武子欣之家长 林慧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71 高效学习 朱子昊之家长 朱造英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72 找到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胡添慧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73 言教不如身教 姚思宇之家长吕贞、姚立 新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74 扮好三种角色,助力孩子成长 陈俊江之家长 成红兵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75 做孩子的良师益友浅论孩子的家庭教育 杨培炎之家长 杨向东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76 关于农村举办家长学校的思考 李 军 郴州市嘉禾县 嘉禾县坦坪乡中心学校 77 农村学校创新家长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何华兵 郴州市嘉禾县 嘉禾县石桥中学 78 农村留守学生现状及对策 游分文 郴州市汝城县 汝城县土桥镇中学 79 单亲家庭子女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范 帆 郴州市汝城县 汝城县城关完小 80 学生厌学情绪的积极应对与策略 何华斌 郴州市汝城县 汝城县三江口学校 81 浅谈当前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朱伟良 郴州市汝城县 汝城县六中 82 浅谈初中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欧彦珍 郴州市汝城县 汝城县濠头乡学校 83 谈谈孩子的挫折教育 朱小祥、欧晓燕 郴州市汝城县 汝城县大坪中学 84 浅谈隔代教育的弊与利 胡 强 郴州市汝城县 汝城县延寿中心小学 85 浅谈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 张纯富 郴州市汝城县 汝城县盈洞乡学校 86 给孩子一个人生的支点 赖永玲 郴州市汝城县 汝城县县机关幼儿园 87 积极推进家委会建设 努力实现和谐共赢 朱益平 郴州市汝城县 汝城县教育局 88 办好家长学校,实现家园共育 彭 武 郴州市汝城县 郴州市直属机关幼儿园 89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庭教育心得点滴 陈玉琴 郴州市苏仙区 郴州市苏仙中学 90 培养宝宝 “妙语”有招 何红霞 郴州市苏仙区 郴州市苏仙中学 91 快乐阅读 共同欣赏 张艳红 郴州市苏仙区 郴州市一完小 92 有时间就多陪陪孩子 廖淑梅 郴州市苏仙区 郴州市五完小 93 谈谈陪孩子一起成长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孙凤杰 郴州市苏仙区 郴州市五完小 94 家庭教育不容忽视 唐丽萍 郴州市苏仙区 郴州市五完小 95 小议家长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田满丽 郴州市苏仙区 郴州市五完小 96 浅谈单亲家庭孩子特点、表现及其家庭教育策略 张利华 郴州市苏仙区 郴州市五完小 97 注重家庭教育,培养孩子健全人格 杨小梅 郴州市苏仙区 郴州市苏仙区白鹿洞学校 98 浅谈家庭早期教育 张海良 郴州市苏仙区 郴州市苏仙区湘南中学 99 他告别了厌学 肖 旭 郴州市苏仙区 苏仙区廖家湾学校 100 科学管理、彰显特色 李林春 郴州市苏仙区 苏仙区白露塘学校 101 与孩子一起成长 吴利凡 郴州市苏仙区 郴州市一完小 102 教育和转变行为偏差生的诀窍在于“爱” 罗兰霞 郴州市苏仙区 郴州市一完小 103 爱让折翅的小鸟飞向蓝天 罗 媛 郴州市苏仙区 郴州市一完小 104 育儿心得 尹艳芳 郴州市苏仙区 郴州市一完小 105 教师应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曹 霞 郴州市苏仙区 郴州市一完小 106 简论电子信息化在教育中的作用 何 芬 郴州市苏仙区 郴州市一完小 107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浅谈如何教育孩子爱 惜粮食 王选举曹巧丽 郴州市资兴市 资兴市一完小 108 用爱和智慧唤醒孩子的心灵 何玉梅 郴州市资兴市 资兴市一完小 109 和孩子一起成长 谢林丽 郴州市资兴市 资兴市三完小 110 关于良好家庭教育的几点看法 凡旺林 郴州市资兴市 资兴市三完小 111 一位母亲的育儿经 张在香 衡阳市衡南县 衡南六中 112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 刘兰兰 衡阳市衡南县 茅市镇初级中学 113 浅谈新课题理念下的家校互动 阳时恩 衡阳市衡南县 云集镇云市中学 114 浅谈孩子的教育问题 周小梅 衡阳市衡南县 近尾洲镇中心小学 115 让我们的孩子乐观起来 李燕 怀化市 红星路小学 116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协同 周静华 怀化市 舞水小学 117 对开展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教育的探索与 实践 尹开萍 怀化市 二中 118 纠正孩子行为问题请注意“五多五少” 邓进跃 怀化市会同县 林城镇二完小 119 浅谈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 宁小丽 怀化市会同县 一完小 120 谈谈创办家长学校的几点体会 粟 济 怀化市会同县 广坪中学 121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探究 吴必敏 怀化市新晃县 新晃县步头降学校 122 浅谈家长学校及教育 黄春色 怀化市新晃县 新晃县中寨中学 123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孔子的自信心 陈智瑛 怀化市新晃县 新晃二中 124 重组家庭的家长怎样进行家教 杨 军 怀化市新晃县 新晃县兴隆小学 125 习惯决定命运品格决定成功 姚伦彬 怀化市新晃县 新晃县凳寨小学 126 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 姚湘平 怀化市新晃县 新晃县三完小 127 理解孩子,还他自信 谢玲瑶 怀化市新晃县 新晃县三完小 128 家长教育子女方式方法的调查报告 贺交友 娄底市 娄底五中 129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探析 贺 芬 娄底市 娄底一小 130 浅谈家庭教育的几点体会 张艳星 娄底市 娄底一小 131 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家庭教育 苏 芳 娄底市 娄底一小(家长) 132 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袁 红 娄底市 娄底一小(家长) 133 浅谈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周海强 娄底市 娄底一小(家长) 134 不能让孩子输在家庭教育中 刘助立 娄底市 娄底一小(家长) 135 小学生隔代教育浅谈 周华民 娄底市 娄底一小(家长) 136 如何当个“好家长” 文国平 娄底市 娄底一小(家长) 137 浅析如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 谢润玲 娄底市 娄底一小(家长) 138 论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刘 敏 娄底市 娄底一小(家长) 139 浅谈如何教育儿童理财 王历容 娄底市 娄底一小(家长) 140 家庭教育方法浅谈 邱小红 娄底市 娄底一小(家长) 141 赏识教育的利与弊 吴 琴 娄底市 娄底一小(家长) 142 浅谈留守儿童教育 聂桂平 娄底市 娄底一小(家长) 143 关爱留守儿童 刘 鹏 娄底市 娄底一小(家长) 144 小学生家庭教育心得 张浩军 娄底市 娄底一小(家长) 145 赏识教育,让孩子沐浴着阳光成长 周雨秋 娄底市 娄底一小(家长) 146 走出认识误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小学教 育随笔 谢建平 娄底市 娄底一小(家长) 147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谈孩子环保意识的培 养和教育 曾维飞 娄底市 娄底七小 148 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重视孩子参加家务劳动 朱艳青 娄底市 娄底七小 149 试析家庭教育与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关系 颜上倩 娄底市 娄底七小 150 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殷丽红 娄底市 娄底七小 151 家长应如何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张翠琳 娄底市冷水江市 沙办中心学校 152 浅议优化父母的教育行为 梁艳虹 娄底市冷水江市 毛易中心学校 153 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 李银光 娄底市冷水江市 冷水江市中心学校 154 家长不可忽视家庭教育 刘锋红 娄底市冷水江市 明礼实验中学 155 论学生的家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龚 翼 娄底市冷水江市 明礼实验中学 156 浅析隔代教育在创建学习型家庭中的利于弊 周 荣 娄底市冷水江市 冷水江市城东学校 157 家校配合培养未成年人自护能力 梁 霞 娄底市冷水江市 冷水江市城东学校 158 鼓励,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李念六 娄底市冷水江市 禾青中心学校 159 良好的习惯源于成功的教育方法 潘朝霞 娄底市冷水江市 禾青中心学校 160 点亮单亲孩子心中的明灯 谭 峰 娄底市冷水江市 禾青中心学校 161 试论小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欧阳晶 娄底市冷水江市 禾青中心学校 162 开启智慧之门,点燃希望之火家庭教育现状及 对策 廖建军 娄底市涟源市 涟源市三一学校 163 对网瘾心理的家庭矫正实验 梁贱桂 娄底市涟源市 涟源市三一学校 164 家庭教育不可忽视的艺术 罗松柏 娄底市双峰县 双峰县桥亭中学 165 让孩子健康成长家庭教育的点滴体会 王桂华 娄底市双峰县 双峰县洪山殿镇中心学校 166 孩子创新意识的培养 周文茂 娄底市双峰县 双峰县杏子铺镇溪口中学 167 浅谈家庭教育 朱 灿 娄底市双峰县 双峰县杏子铺镇中心小学 168 浅谈家长陪学方式 邓海燕 娄底市双峰县 双峰县青树坪镇中心小学 169 如何提高孩子的情绪智力 孙柳平 娄底市双峰县 双峰县青树坪镇中心小学 170 对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几点感想 王伟华 娄底市双峰县 双峰县走马街镇白杨中学 171 让孩子自信起来 贺谊青 娄底市双峰县 双峰县走马街镇中心小学 172 对孩子进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 张映美 邵阳市 邵阳市资江学校 173 离婚式单亲孩子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谢欣荣 邵阳市 邵阳市资江学校 174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校方如何才能走向双赢 张 超 邵阳市 邵阳市资江学校 175 如何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郑秋菊 邵阳市 邵阳市资江学校 176 学习与成长 阳 珊 邵阳市 邵阳市资江学校 177 走出教育误区,让单亲子女享受温暖阳光 朱锦芳 邵阳市 邵阳市资江学校 178 家庭教育中的“多”与“少” 谢向军 邵阳市 邵阳市资江学校 179 试论当前小学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路径选择 罗文新 邵阳市 邵阳市资江学校 180 从邵阳市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看创建学习型家庭的重 要性 刘彩莲 邵阳市 邵阳市资江小学 181 家庭教育的点滴体会 黄红玉 邵阳市城步县 城步红旗小学 182 培养学生自信六法 马媛媛 邵阳市大祥区 向阳小学 183 如何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伍北平 邵阳市大祥区 向阳小学 184 试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成长的隐性特点 许军平 邵阳市洞口县 洞口县教研室 185 浅谈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 孙立红 邵阳市洞口县 洞口一中 186 家庭教育的误区、重点、方法之我见 刘文彬 邵阳市邵东县 邵东县两市镇一完小 187 家庭作业,架起父母与孩子学习的桥梁 李 娟 邵阳市邵东县 邵东县两市镇一完小 188 用爱打开心门 曾 蓉 邵阳市邵东县 邵东县两市镇三完小 189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 胡美香 邵阳市邵东县 邵东县两市镇一中 190 浅谈隔代教育 王娅娟 邵阳市邵东县 邵东县两市镇一中 191 浅谈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 唐 荣 邵阳市邵东县 邵东县黑田铺中学(证书发 镇一中) 192 牵挂思品重要信心,唤醒“沉睡小巨人” 童万能 邵阳市邵东县 邵东县两市镇三中 193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我见 宁奇珍 邵阳市邵东县 邵东县两市镇三中 194 一份特别的关爱,送给特别的孩子 丁元春 邵阳市邵东县 邵东县两市镇三中 195 让童心飞扬 冒佳宏 邵阳市邵东县 邵东县两市镇三中 196 同在蓝天下 曾 娟 邵阳市邵东县 邵东县团山镇双江中学 197 浅谈幼儿家庭教育方法 刘 成 邵阳市邵阳县 邵阳县塘渡口镇中心学校 198 隔代教育之浅谈 张智标 邵阳市双清区 邵阳市双清区东塔学校 199 浅氷家庭教育的感悟 胡慧娟 邵阳市双清区 邵阳市双清区东塔学校 200 浅谈孩子的家庭教育我们能给孩子什么? 伍 玲 邵阳市双清区 邵阳市双清区东塔学校 201 农村家庭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教育节点 张朝晖 邵阳市双清区 邵阳市双清区东塔学校 202 浅谈家长自身素质对孩子的直接影响 唐成可 邵阳市绥宁县 长铺镇第三小学 203 浅论孩子合作能力的培养 朱小武 邵阳市武冈市 武冈湾头泉圹完小 204 网络环境下家长一怕沟通方式初探 周孝舟 邵阳市武冈市 武冈湾头中学 205 莫让农村农村教育输在起跑线上 戴小勇 邵阳市武冈市 武冈湾头中学 206 适时收起父母的保护伞 孙梅芳 邵阳市新邵县 新邵县酿溪镇一小 207 让爱同孩子成长 杨海钰 邵阳市新邵县 新邵县酿溪镇二小 208 论家庭氛围对人的发展 刘黎明 邵阳市新邵县 新邵县严塘镇高桥小学 209 走出留守孩子教育的误区 杨沛新、朱江红 邵阳市新邵县 新邵县陈家坊镇中心校 210 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李建新 邵阳市新邵县 新邵县太子庙乡中学 211 让父亲回归家庭教育中来 张玉荣 邵阳市新邵县 新邵县坪上中学 212 浅谈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谭富林、李桂生 邵阳市新邵县 新邵县巨口铺镇中心校 213 良好的沟通能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隆益康 邵阳市新邵县 新邵县新田铺中学 214 浅谈我科学教子的艺术 周华全 邵阳市新邵县 新邵县大新乡中学 215 让孩子学会创新之初探 周国华 益阳市 益阳市箴言中学 216 谈谈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 廖子忠 株洲市醴陵市 南门中学 217 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浅谈家庭教育 陈传良 株洲市炎陵县 炎陵县龙溪乡学校 218 走进孩子内心,助其成长成才 (龙涛家长)何冬明 株洲市炎陵县 炎陵中学 165 班 219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教育 李秋云 株洲市炎陵县 炎陵县三河镇学校 220 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尹邹慧 株洲市炎陵县 炎陵县城南小学 221 给孩子一双翅膀 张冬秀 自治州 光明小学 222 浅析人生的起点教育 曹湘军 自治州 太平希望学校 223 农村家庭教育之浅见 姚笃君 自治州 太平希望学校 224 浅谈小学生家庭教育 盛惠娥 自治州 太平希望学校 225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式的缺失 陈兰珍 自治州 排吼学校 226 爱心铺就育人路 徐保通 自治州保靖县 保靖县雅丽中学 227 农村“留守学生”班级管理之浅见 胡明辉 自治州保靖县 保靖县雅丽中学 228 “421”家庭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田 昕 自治州保靖县 保靖县雅丽中学 229 浅谈家庭教育正确方法是孩子成长的关键 李代春 自治州保靖县 保靖县雅丽中学 230 探索折扣家庭教育实效诸黑手 王凌夫 自治州保靖县 保靖县雅丽中学 231 浅析独生女子家庭的教育策略 黄方斌 自治州保靖县 保靖县雅丽中学 232 谈谈学生的班级教育与家庭教育 田维松 自治州保靖县 保靖县雅丽中学 233 关于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彭万芬 自治州保靖县 梅花小学 234 小小不扳柳 ,长大扳不直 向东政 自治州保靖县 梅花小学 235 浅析家长应持以恒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滕红艳 自治州凤凰县 箭道坪小学 236 二十一世纪孩子的家庭教育 李园姣 自治州凤凰县 箭道坪小学 237 怎么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杨冬菊 自治州凤凰县 箭道坪小学 238 浅谈家庭教育的方法 李雪梅 自治州凤凰县 吉信完小 239 家长,请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陈海燕、滕建庚 自治州凤凰县 黄合中学 240 湘西苗族学生厌学的家庭教育成因浅论 龙秋云 自治州凤凰县 民一中 241 湘西苗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刍议 吴世明 自治州凤凰县 民一中 242 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吴建华 自治州凤凰县 民一中 243 优化家庭综合素质激励孩子勇于创新 龙江丽 自治州凤凰县 南华学区 244 家校合作,激发孩子的创新潜能 田 建 自治州凤凰县 南华小学 245 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 蒋艳彬 自治州凤凰县 南华小学 246 科学的家庭教育,学生成长的基石 吴金晖 自治州凤凰县 南华小学 247 “留”住教育“守”住爱 李 洋 自治州花垣县 民乐中学 248 关注家庭教育 关注下一代 吴乾珍、田兴文 自治州花垣县 团结中学 249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 朱应武 自治州花垣县 长乐中学 250 浅谈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卓小蓉 自治州花垣县 国土希望小学 251 关爱留守儿童,构建和谐校园 石小花 自治州花垣县 国土希望小学 252 论教师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 吴丽娟 自治州花垣县 国土希望小学 253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几点反思 李文清 自治州吉首市 马颈坳中学 254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张绍恩 自治州吉首市 马颈坳中学 255 用真诚搭建家校联系的桥梁 杨兰芳、张 莉、张洪富 自治州吉首市 吉首市六小 256 亲情教育“五个一” 姚丁球 自治州吉首市 铁路学校 257 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小学和健康成长 李云霞 自治州吉首市 吉首市二小 258 浅谈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 法 张 豪肖 丽 自治州吉首市 吉首丹青中学 259 学会赏识 培养习惯 张才香田 芳 自治州吉首市 吉首市光明小学 260 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杨丽芳梁贵好 自治州吉首市 吉首市光明小学 261 家庭合作指导学生科学上网 符芳 自治州吉首市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262 让孩子扬帆起航 杨春燕 自治州吉首市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263 爱孩子,需要用“心” 石永爱 自治州吉首市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264 平平常常父母心 郭玉兰 自治州龙山县 龙山县第一小学 265 打造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 肖全明 自治州龙山县 龙山县第一小学 266 让爱住我家 向艳平 自治州龙山县 龙山县第二小学 267 赢在未来 从家开始 彭艳群 自治州龙山县 龙山县第四小学 268 农村初中“隔代监护”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鲁云华 自治州龙山县 龙山县第一中学 269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段红英 自治州龙山县 龙山县第一中学 270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彭 尧陈光明 自治州龙山县 龙山县第一中学 271 爱,在这里延续 邓雨霞 自治州龙山县 龙山县第一中学 272 让花儿更眴丽 章 琴 自治州龙山县 龙山县第一中学 273 浅谈转化偏远山区初中学困生的教育 陈小艳邓杰文 自治州龙山县 龙山县第一中学 274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激励 向金菊秦 臻 自治州龙山县 龙山县华塘小学 275 浅谈家庭 学校 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制 彭武友 自治州龙山县 龙山县第二中学 276 科学家庭教育与孩子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文 波 自治州龙山县 龙山县皇仓实验学校 277 浅谈新时期下的家庭教育 余慧玲 自治州泸溪县 武溪小学 278 亲子沟通的缺位与失范 康菊爱 自治州泸溪县 明德小学 各市州报送论文清单(三等奖) 序号 论 文 题 目 作 者 地 区 作者单位及联系方式 1 宽容家长必备的品格 彭运德 长沙市 田家炳实验中学 2 我对家庭教育的一点小小思考 吴刚 长沙市长沙县 安沙唐田中学 3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 陈婷 长沙市长沙县 安沙时中小学 4 一枝一叶总关情教育孩子从生活点滴入手 文晓年 长沙市长沙县 安沙小学 5 构建现代家校合作机制,促进农村中学生心理健 康成长 汤石金 长沙市长沙县 黄兴中学 6 充分调动学校、社会、家庭的积极力量,构筑未 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三维网络 师龙友 长沙市长沙县 黄兴中学 7 浅谈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李凤枚 长沙市长沙县 青山铺中心小学 8 浅谈家庭教育 任利辉 长沙市长沙县 青山铺中心小学 9 家庭教育 -析 陈坤顺 长沙市开福区 中岭小学 10 学会欣赏,让孩子走的更远 鄔卫 长沙市开福区 中岭小学 11 做最好的家长 汤 浩 长沙市开福区 沙坪中学 12 让每一个苹果都欢乐成长教育电影小孩不笨 2观后感 杨耀东 长沙市开福区 沙坪中学 13 谈教育学生的几点体会 易 娟 长沙市开福区 潮宗街小学 14 浅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张润清 长沙市开福区 育德小学 15 用心沟通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冯国球 长沙市开福区 育德小学 16 论社会和家庭音乐教育的减负与加负 谢 燮 长沙市开福区 四方坪小学 17 家庭教育中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邹 蓉 长沙市开福区 四方坪小学 18 浅析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 王甜浩 长沙市开福区 四方坪小学 19 “家校通”沟通学校与家庭的妞带 李 浩 长沙市开福区 四方坪小学 20 探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刘英姿 长沙市开福区 金霞小学 21 注重家庭教育,做好“五心”家长 王 平 长沙市开福区 三十二中学 22 与孩子一起成长小议习惯与兴趣对孩子教育 的作用 易 慧 长沙市开福区 三十二中学 23 观看优秀电影 渗透感恩教育 -浅谈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谢 娟 长沙市开福区 三角塘小学 24 给孩子自信,扬起希望的风帆 辜巧玲 长沙市开福区 新风街小学 25 七种教育艺术为孩子的人生奠基 谭彬彬 长沙市开福区 新风街小学 26 爱心家庭孩子的心里保护伞 杨智芳 长沙市开福区 新竹小学 27 班级管理中的幸福 李银 长沙市开福区 新竹小学 28 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叶志国 长沙市开福区 板塘小学 29 解读家长的自我教育 刘意 长沙市开福区 板塘小学 30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深远影响 李小雨 长沙市开福区 麻园岭小学 31 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研究 胡 艳 长沙市开福区 中岭小学 32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最有力的补充 胡 艳 长沙市开福区 中岭小学 33 说说家庭教育中的赏识技巧 刘志坚 长沙市宁乡县 第一高级中学 34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婴幼儿的规则意识 李敏 长沙市宁乡县 第一高级中学 35 如荆棘花般美丽绽放 黄燕 长沙市宁乡县 第一高级中学 36 好习惯让孩子受用一生 张显丽 常德市 鼎城区武陵小学 37 浅谈如何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金勇 常德市 鼎城区武陵镇中心学校 38 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才是最完整的教 育 叶奎 常德市 鼎城区武陵镇中心小学 39 对家庭教育的浅识 何玉来 常德市 鼎城区武陵镇中心小学 40 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李素纯 常德市 鼎城区武陵中心小学 41 浅谈怎样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邓力 常德市 鼎城区武陵中心小学 42 主动开展家校交流 积极配合教育孩子如何 教育孩子的一点心得体会 (成雨霏家长) 丁辉 常德市 鼎城区武陵中心小学五(1) 班(需确认学校) 43 关于留守学生教育的几点思考 张国选戴芳 常德市安乡县 安乡三中 44 恰当激励,为现代家庭教育给力浅谈激励在 现代家庭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赵冰清 常德市澧县 澧县第一完全小学 45 在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实施激励教育 龚钰子 常德市澧县 澧县第一完全小学 46 不一样的旅行 叶梅芳 常德市澧县 澧县第一完全小学 47 浅谈怎样培养孩子高尚的人格 罗德斌 常德市澧县 澧县第一完全小学 48 科学教子之我见 王舟娟 常德市澧县 澧县第一完全小学 49 尊重信任理解激励 龚艳艳 常德市澧县 澧县第一完全小学 50 浅谈家长学校工作的开展 皮建勇 常德市澧县 澧县澧阳镇实验小学 51 让孩子受益终身的家庭教育 龚艳艳 常德市澧县 澧县澧阳镇实验小学 52 让责任心与学生的成长同行 任红梅 常德市澧县 澧县澧阳镇实验小学 53 班级博客新颖的家校联系方式 唐海燕 常德市澧县 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54 家校协作开展心理教育的策略 李万清 常德市澧县 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55 浅议家庭教育策略 余玉兰 常德市澧县 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56 抓好五个环节,促进家庭教育 朱吉凤 常德市澧县 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57 家长从多方面教育孩子如何做人 鲁 俊 常德市澧县 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58 第一次走进女儿的心灵 陈新年 常德市澧县 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59 不为别的 只为孩子的健康成长 刘彩霞 常德市澧县 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60 我教孩子如何做人 赵 艳 常德市澧县 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61 注重家校合作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薛 峰 常德市澧县 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62 表扬与批评孩子的技巧 云 辉 常德市澧县 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63 浅谈家校结合教育 胡 勇 常德市澧县 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64 如何教会学生做人 汪朝菊 常德市澧县 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65 我帮儿子过生日 陈章淑 常德市澧县 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66 爱心家访 加强学校沟通 王俭先 常德市澧县 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67 家校合作学生健康成长的桥梁 王澧利 常德市澧县 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68 给儿子的一封信 蔡德美 常德市澧县 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69 家校合力架金桥 张海芳 常德市澧县 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70 教育孩子应从“爱”开始 陈新玉 常德市澧县 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71 家校结合教育之我见 陈清华 常德市澧县 澧县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72 科学教子的良方,其实就在一点一滴之中 沙旭 常德市桃源县 桃源县九溪中心小学 73 家校合作,促进农村孩子全面发展 王婉 常德市武陵区 社木铺小学 74 浅谈孩子创新意识的培养 田丽 常德市武陵区 胜利路小学 75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倾情关注留守儿童 郑洁擎 常德市武陵区 芙蓉路小学 76 浅谈家庭教育中的几点思考 李娟 常德市武陵区 东升小学 77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思考 龚姗 常德市武陵区 东源小学 78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家庭教育观 王军 常德市武陵区 澧县第一完全小学 79 与家长牵手同行,关注孩子的心灵 陈恺慷 常德市武陵区 澧县澧阳镇实验小学 80 对农村隔代教育的利弊 邝海燕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81 我的家教心得 曹源菊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82 育儿二三事 邓小敏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83 学生家庭教育浅析 李诗诚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84 浅论家庭教育对小学低年级儿童身心塑造的重要 性 张江炼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85 论 家 庭 教 育 胡红胜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86 浅谈女孩良好习惯的培养 唐海霞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87 浅析“城乡教育理念差距的形成及影响” 刘 瑛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88 家校合作,共促小孩习惯养成 欧阳艳明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89 浅谈家庭教育 何海军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90 论当前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责任与修养 刘功全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91 习惯铸就成功,真爱完善教育 汪晓清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92 认清人性中得弱点,加强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教 育 侯新光吴乙香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93 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杨丽萍、吴乙香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94 浅谈家庭教育 刘香艳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95 用科学的关爱托举明天的太阳 刘艳辉、罗美华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96 家庭教育之我见 王 惠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97 让孩子自由轻松地成长 谭代文、侯冬香 郴州市 郴州市一完小 98 重视情感教育 走上成功之路 陈菊花 郴州市 苏仙区坳上学校 99 女儿成长三记 曾珩媛之家长 李莉萍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00 让孩子学会接受 周煜亭之家长 李凌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01 试谈小学生的家庭教育 王梓宇家长王德 健、张春芳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02 让孩子当我们的老师 李佳桐之家长 李永芳谭晖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03 育儿心得 李凡可之家长 姚芳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04 用爱心帮助孩子一起成长 沈安晴家长 李 艳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05 多给孩子一点自 郭嘉璐之家长 李爱兰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06 营造良好氛围助孩子成长 戴榕之家长 李 素斌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07 漫谈我的教育孩子之道 曹家乐之家长 曹永平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08 关于教育孩子的几点心得 刘妍钰之家长 陈海衡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09 儿子是我性格的导师 李添翼之家长 欧日娥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10 无奈的爱 王维之家长 刘 兰英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11 关于孩子 周子群之家长 吴昌洪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12 育儿浅谈 王智越之家长 王宇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13 育儿心得 黄选维之家长 吴婷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14 育儿心得与体会 毛慧琳之家长 侯玉娟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15 育儿心得 廖郴之家长 廖 国建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16 让孩子快乐成长 白怡菲家长 陈 玲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17 家庭教育论 巫雨轩之家长 骆艳群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18 正确处理三种关系,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陈当杰之家长 陈元崇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19 孩子,快乐地成长吧 段欣言之家长 武菊芳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20 让孩子做生活的强者 刘治东之家长 刘培元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21 如何建立孩子与家长 的相互信任 何亚鹏学生之家 长 李美姣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22 与女儿一起成长 陈嘉鸣之家长 陈文军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23 琢玉与育儿 徐艺航之家长 史梅珍 郴州市 湘南学院附属小学 124 人生若有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